資源簡介 17《誰畫的魚最大》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兩者之間的關系,知道大小是在對比中產生的。過程與方法:能大膽的作畫,充滿畫面,畫一條大魚并進行簡單的裝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熱愛自然的情感。二、教學重點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征,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條漂亮的充滿畫面的大魚。三、教學難點自然界中的魚與美術作品中的魚有什么區別,如何突出特征把魚畫大。四、教學準備課件相關魚類圖片、圖畫紙、彩筆、油畫棒。五、教學過程(一)《大魚海棠》片段導入學生欣賞國產影片片段,感受具有國風元素的中國動漫的畫風和色彩。教師提問:看完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學生回答。教師小結:這是我國的一部國產影片,具有唯美的國風元素,今天我就學一學影片中大魚的表現手法,走進今天的課堂,看看誰畫的魚最大。(出示課題)(二)闖關游戲闖關環節:只有扎實學習并有收獲的同學才可以——過五關,斬六將,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么?第一關:生活小常識教師提問:魚有那幾部分組成?學生觀察總結:魚頭,軀干,魚尾三部分組成教師提問:魚鰭有哪些作用呢?學生嘗試:提供動力,保持平衡等(評價要點:觀察力,表達力,生活積累)第二關:眼力大比拼茫茫的海洋里住著各種各樣的魚,讓我們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接下來進入我們的第二關,眼力大比拼。教師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看看一看,我們的魚可以用哪些基本形概括呢?那尾部和身體的形狀是不是一樣的呢?小組合作探究:1.說一說:這些魚中,你最喜歡哪一只?2.它們的花紋和色彩有什么樣的特點?師生總結:花紋有點、線、面,色彩鮮艷。板書:外形、花紋、色彩(三)實踐一:畫一條大魚經過剛才學習,老師現在也來畫一條魚,要比誰畫的大,我們可以把魚畫的大一些,首先選一個基本形作為身體,找出頭部...你能向老師這樣,畫出一條漂亮的大魚么,比一比誰畫的魚最大。計時 2分鐘。評價作業 1-2幅??墒抢蠋熡X的還不夠大,怎么才能讓我們的魚變得更大呢?實物展示大小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總結:僅可以畫的很大,還可以用大小對比的方法將主體物襯托的更大。(板書:大小對比)大海里面還有些什么呢?學生回答,那剩下的畫面,老師請兩個小朋友上來和老師一起完成。謝謝同學的助力,老師的作品完成了。我看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創作了,先不要著急,我們欣賞一下同齡小伙伴的作業。你最喜歡哪一個?你想添畫哪些環境?學生二次實踐。實踐二:請你運用大小對比的方法,完善你的畫面。(四)魚王爭霸賽1. 在外形和色彩方面面說一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2. 在大小對比的創意表現上你最喜歡誰的作品?3. 哪位同學有勇氣上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4. 有沒有意見和建議。(五)拓展同學們,不僅我們喜歡畫魚,偉大的藝術家也喜歡畫魚,這是張芝蘭奶奶的農民畫《戲魚》,你們看這夸張的造型,濃艷的色彩,無不表現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農民畫,我們國家還有許多的傳統文化,你看,課件展示《非遺一分鐘》看了我們這么多的傳統文化,你想說什么?將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創新,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評測練習實踐一:請你嘗試畫出一條大魚。溫馨提示:1.外形畫的很大。2.添上美麗的花紋。實踐二:請你運用大小對比的方法,完善你的畫面。溫馨提示:1.添加小的物體來襯托我們的大魚。2. 添畫漂亮的環境和色彩《誰畫的魚最大》課后反思《誰畫的魚最大》是人美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第 17課。本課的設計目的是本課的設計目的是訓練學生敢于充滿畫面大膽作畫的習慣,認識魚的形狀和特點,了解自然界的魚與美術作品所表現的魚的異同,初步了解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依據這個教學目標,再結合一年級的年齡特點,我將我的課程設計為闖關游戲。孩子們很感興趣,每當完成一次闖關,孩子們就能攻克一個難關,獲取的寶貴經驗,為之后的兩次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如下:一、重愛國教育,整體基調設計在中華悠久的文化氛圍中。導入時,我選的是我們國產的動漫,通過中國風氣息濃重的畫風和畫面生動的構圖,讓學生能夠能夠間接的感受到我們中華文化的濃郁氣息,增強民族自豪感。結尾時,我以課本的農民畫為契機,轉到傳統文化,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傳承,是我們每個人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二、寓教于樂,關注學情。嬉戲是孩子們的天性。通過闖關小游戲,讓孩子們在玩中一步步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大量圖像的運用,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和記憶。三、分步設計實踐作業,及時示范。教師的示范式教學中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手段。理論聯系實際是很多學科教學中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四、重直觀,重參與,重評價。長時間觀看屏幕也會造成視覺疲勞,因此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就能極大的刺激孩子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課程中,我通過一大一小的兩條魚的對比,讓學生們直觀的體驗到,通過大小對比的方法,可以將魚襯托的更大。在教學過程中及時過程性評價。在課后的反饋中,同行們給了我充分的肯定。課程的設計、闖關游戲的設置、分層次的實踐,作品展評,最后的拓展升華都是這節課的亮點。但他們也給我提出了不足之處:1. 在語言組織上略顯單薄,可以更加精心的準備,切合情境的語言。2. 學生和教師一起合作范畫時學生都想上黑板,沒有更好的故事語言把繪畫的高潮強烈的烘托出來。3.板書書寫時心態不要急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