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第六課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6.2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1)民族特點: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多元一體是我國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點。(2)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區域地方和特別行政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3)中國的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不可分割。2.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1)民族關系: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2)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我國始終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民族平等原則:①含義: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應盡的義務。②原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各族人民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民族團結原則:①含義: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②原因:民族團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①含義: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②原因:是由社會主義的本質所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提醒] ①民族平等和民族差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由于歷史、地理、社會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上存在差別。②民族平等并不意味著各民族間發展程度是一樣的。③民族平等不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還包括經濟、文化、社會方面的平等。(3)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地位 是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含義 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依法行使自治權的制度。原因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它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別是少數民族人民把熱愛本民族與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結合起來,更加自覺地擔負起捍衛祖國統一、保衛邊疆的光榮職責。要求 一方面,要充分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積極推動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必須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尊嚴,依法妥善處理影響民族關系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依法打擊民族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堅決反對和有力回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必須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易錯提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國家的統一;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是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民族鄉不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最低的行政區劃級別是民族自治縣(旗);自治機關,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機關等;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享有一定的自治權,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3.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內容:包括兩個方面,既保護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護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②地位:是憲法規定的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我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重要體現,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①含義:政府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②目的:保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制止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①要求: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②態度: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抵制境外勢力利用宗教對我國進行滲透,堅決打擊宗教極端勢力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①含義:一個“不是”+兩個“要求”+兩個“支持”②必要性:既是社會主義社會對我國宗教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各宗教自身的要求【誤區警示】針對考生常見的誤區,要特別注意:(1)中國共產黨黨員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參加宗教活動,這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原則,是黨的紀律的明確要求,也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的起碼條件。共產黨員要堅定信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與宗教有神論的唯心主義世界觀是根本對立的。(2)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勵人們信仰宗教。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要大力加強廣大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的團結,把他們的力量凝聚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目標上來。(3)明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而不是“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