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三章 內能 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物理 九年級 第一學期 人教版 內能單元 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分子熱運動 第十三章第 1 節2 內能 第十三章第 2 節3 比熱容 第十三章第 3 節二、課時作業第一課時 分子熱運動(一) 課前作業題目 編號 001 作業 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 時長 3 分鐘具 體 內 容 題 目 在一個燒杯中裝半杯涼水,另一個相同的燒杯中裝等量的熱水,用鋼筆分別在 涼水、熱水中同時滴入一滴紅墨水。哪杯水最先全變紅? 這說明了什么?生活 中還有哪些與之類似的現象?答 案 答案合理即可5(二) 課堂作業題目 編號 002 作業 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 時長 3 分鐘具 體 內 容 題 目 以下各圖, 說明了分子動理論的哪些知識?(a)兩個鉛塊沒 有被重物拉開(b) 注射器內水 的體積很難壓縮(c)同時滴入一滴紅墨 水,熱水最先全變紅 (d)破鏡難以重圓答 案 a 圖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b 圖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 c 圖說明溫度越高分子 熱運動越劇烈; d 圖說明分子間距過大,分子間幾乎沒有作用力。(三) 課后作業(A 組)題量 3 題 完成時間 5 分鐘題目 1.下列常見的自然現象,能用分子熱運動知識解釋的是 A. 春天,柳枝吐芽 B. 夏天,山澗瀑布 C. 秋天,菊香滿園 D. 冬天,雪花飄飄62. 對下列四幅圖,分析正確的是 A. 甲圖實驗,說明接觸面間會發生擴散現象 B. 乙圖是同學們愛吃的茶葉蛋,煮茶葉蛋時,水溫越高,蛋殼顏色變化越快 C. 丙圖實驗中,為了排除其他因素影響,應將裝有空氣的玻璃瓶放在下面 D. 丁圖實驗中,往里推活塞時,水分子間只有斥力作用 3.關于分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結成冰后分子會保持靜止不動 B.破鏡難圓,說明分子間有斥力 C.臘梅飄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D.密度很大的固體物質的分子間是沒有間隙的答案 1.C ; 2.B ; 3.C(三) 課后作業(B 組)題量 3 題 完成時間 6 分鐘題目 1.新冠肺炎病毒直徑約為 0.3p m,可通過飛沫傳播,這 _____ (選填“是” 或“不是”)擴散現象。用酒精消毒是一種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稀釋酒精 時,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小于兩者體積之和,原因是分子間有 。 _____ 2.如圖所示是同種物質在三種狀態下的分子結構,該物質從乙圖變化到丙圖 狀態時的物態變化名稱是 ;變化后分子間作用力將變 ;當溫 度升高時,該物態變化的速度將變快,其微觀原因是 。73. 2021 年 12 月 9 日,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 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在水膜張力實驗中, 王亞平將她和女兒在地球上制 作的花朵折紙放進水膜,美麗的花朵瞬間綻放。樂樂同學想知道水膜張力的 形成原因,查閱資料后得知, 液體跟氣體接觸的表面存在一個薄層,叫做表 面層,表面層里的分子比液體內部稀疏,分子間的距離比液體內部大一些,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表現為 ,它作用于液體表面,使液體表面積縮 小,稱為液體表面張力。答案 1. 不是、間隙; 2. 汽化、小、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3.引力(四) 實踐作業-------課外小實驗實踐 內容 如圖所示,把干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用吸 盤吸住玻璃板或用細線綁住玻璃板),讀出測力計的示數。使 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 計的示數有什么變化?解釋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 (可以從學校 借用工具,幾人合作完成) 。8第二課時 內能(一) 課前作業題目編號 001 作業 性質 活動 作業 完成 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 目 想想議議: 裝著開水的暖水瓶,有時瓶塞會彈起來。推動瓶塞的能量來自 哪里? 請你從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嘗試解釋。答 案 答案合理即可(二) 課堂作業題目編號 002 作業 性質 練習 作業 完成 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 目 請分析下圖情景中物體內能和機械能的變化情況:(a)小朋友從滑梯上滑下 (b)給打足氣的籃球放氣, 打氣嘴的溫度會變化 (c)放在地面的杠鈴 被舉起答 案 小朋友的機械能減小, 內能增大; 籃球內氣體內能減小; 杠鈴的內能不 變,機械能增大。9(三) 課后作業(A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題目 1.下列關于內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具有機械能的物體不一定具有內能 B.質量相等的 0 ℃的水比 0 ℃的冰的內能小 C.質量相等的 100 ℃的水比 100 ℃的水蒸氣的內能小 D.溫度相同的 1 kg 的水和 2 kg 的水內能相同 2.下列實例中,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鋸木頭時的鋸條溫度升高 B.加入冰塊的飲料溫度降低 C.倒入熱牛奶的杯子溫度升高 D.放入冷水中的熱雞蛋溫度降低 3.下列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 B. 凡是物體溫度升高,就一定吸收熱量,沒有其他方法和途徑。 C. 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到內能小的物體。 D. 物體的溫度升高,內能不一定增加。 4.如圖所示,向裝有少量水的燒瓶內打氣.當瓶塞跳起時,瓶內氣體對瓶 塞_____,氣體內能_____,溫度降低,瓶內水蒸氣發生_____ (填物態變 化名稱)現象,從而出現“白霧”.答案 1.C;2.A; 3.A; 4. 做功、減小、液化10(三) 課后作業(B 組)題量 1 題 完成時間 3 分鐘題目 如圖所示是某種晶體加熱熔化時,它的溫度 T隨時間t的變化圖線, 由圖可知( ) A.圖線中間平坦一段,說明這段時間晶體不吸收熱量 B.這種晶體熔化過程所用時間是 6 min C.A、B兩點物體有相同的內能 D.在圖線中的 AB段,物體吸收的熱量增大了分子勢能答案 1.D.(四) 實踐作業-------課外小實驗實踐內容 用活塞式打氣筒為自行車輪胎打氣的過程中,會發現氣筒的筒壁會發熱。 找來這種打氣筒試一試,感受一下筒壁發熱情況,筒壁上下不同部位溫度 變化一樣嗎?對于筒壁發熱現象,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a.打氣時活塞壓縮氣體做功使氣體的內能增加,升溫的氣體通過熱傳遞 使筒壁溫度升高; b.打氣過程中活塞與筒壁之間不斷地摩擦生熱使筒壁的內能增加、溫度 升高。但這兩個使筒壁發熱的原因中有一個是主要原因. 根據你的實驗現象: (1)猜想________是主要原因(填“a “或“b”); (2)猜想的依據是____ ____。第三課時 比熱容(一) 課前作業題目編 號 001 作業 性質 活動 作業 完成 時長 3 分鐘具 體 內 容 題 目 想想議議: 在我國新疆一帶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諺語。 這充分反映了沙漠地區氣候變化的特點。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的原因是什么 呢?答 案 答案合理即可(二) 課堂作業題目編 號 002 作業 性質 練習 作業 完成 時長 1 分鐘具 體 內 容 題 目 下列各種情況下比熱容會發生變化的是(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20 ℃的水變成 80 ℃的水 C.一塊鐵加工成鐵屑 D.水凝固成冰答 案 D12(三) 課后作業(A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題目 1.水的比熱容是 ,它的物理意義是 2. 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比熱容跟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有關 B.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比熱容越大 C.比熱容是物質自身的性質,與質量、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均無關 D.以上說法都正確 3.散熱設備中常常用水來做冷卻劑,這是因為( ) A.水是熱的不良導體 B.水是冷的不良導體 C.水的比熱容比較大 D.水的比熱容比較小 4.質量為 100g、初溫是 24℃的實心金屬小球吸收 2.3×103J 的熱量之后,溫 度升高到 74℃。那么,這種金屬的比熱容是多少?從下表可知此金屬是什 么? 物質比熱 C/[J/ (kg · ℃) ]鋁8.8×102鋼鐵4.6×102銅3.9×102鉛1.3×102答案 1.4.2×103 J/ (kg · ℃) ,質量為的 1 千克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 攝氏度 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 4.2×103J; 2. C;3. C;4. 4.6×102 J/ (kg · ℃ ), 鋼鐵。(三) 課后作業(B 組)題量 2 題 完成時間 5 分鐘題目 1.質量和初溫都相等的銅和鋁(c 銅<c 鋁) ,放出相等的熱量后相互接觸, 熱量將( ) A.一定從銅傳給鋁 B.一定從鋁傳給銅 C.不會發生熱傳遞 D.不能確定是否發生熱傳遞 2.小明在探究“物質吸收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他在兩只相同的杯 子里裝入質量相等的 A、B 兩種不同的液體,用兩個相同的加熱器給它們加 熱,如圖甲所示。用溫度計測出兩種液體在不同時刻的溫度,并畫出它們的 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根據此圖象,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請 你列舉兩條。 (1) ; (2) 。答案 1. B;2. 質量相同的 A、B 兩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 B 物質要吸收更多的 熱量; A 物質的比熱容小于 B 物質的比熱容;吸收相同熱量后 A 物質的溫度 變化量大。(本題答案開放)(四) 實踐作業-------課外小調查實踐 內容 為創建美好亭城,滁州市建設了一些綠地公園和濕地公園, 不斷打造人 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市。 請調查你周圍都有哪些公園,并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濕地、 綠化、 森林可以調節氣溫的主要原因。14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檢測內容 內能 題量 14 題 完成時間 40 分鐘一、 單選題 (每題 4 分,共 24 分) 1. 依據表格中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比熱容 c/[J · (kg · ℃) ﹣1]水4.2×103煤油2.1×103沙石約 0.92×103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內剩余水的比熱容變小 B.水和沙石放出相等熱量,水的溫度降低得較多 C.水的比熱容表示水的溫度升高 1℃吸收的熱量是 4.2×103J D.質量、溫度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熱量,煤油溫度升高得較多 2.關于溫度、熱量、熱傳遞和內能,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0℃的冰塊內能一定不為零 B. 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 C. 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傳遞 D. 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不一定大 3.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環境下,若燒開質量為2.5 kg、初溫為20℃的一壺水,吸收了 1.05 〉106焦的熱量后,它的溫度可能是( ) A.80℃ B.100℃ C. 120℃ D. 130℃ 4.水的比熱容是煤油比熱容的2倍,若水和煤油的質量之比為1 : 2,吸收的熱量之比為 2 : 3,則水和煤油升高的溫度之比為( ) A. 3 : 2 B. 4 : 3 C. 2 : 3 D. 3 : 4 5.用粘鉤粘住干凈的玻璃板,將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靜止時測 力計示數為 F1;又使玻璃板下表面恰好與水面相接觸,然后稍稍用力向上 拉,且玻璃板沒有離開水面,如圖所示,此時測力計示數為 F2;再將玻璃 板慢慢浸沒在水中,但不接觸盒底,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 F3 則 ( )A. F2> F1 >F3 B. F1> F2 >F3 C. F2> F1 =F3 D. F1= F2 =F3 6.如圖,小明在吹氣球時,被吹飽滿的氣球沒能用手握住,呼嘯著飛了出去。關于氣15球飛出過程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噴氣的嘴部很熱,因為與空氣摩擦導致內能增加 B.當球內氣體噴出來時,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C.溫度不變,因為放氣時氣體沒有做功過程 D.噴氣的嘴部很冷,因為球內氣體放出時對外做功導致內能減少 二、 填空題 (每空 4 分,共 44 分) 7.醫生分別將質量和初溫相同的鐵、陶瓷(c 鐵<c 陶瓷 )兩種材料制成的工具浸沒在沸 水煮足夠長一段時間進行消毒,則消毒結束時兩者溫度關系為 t 鐵 t 陶瓷 (選填 “>”“=”或“<”),內能增加更多的是_____工具。 8.清晨荷葉上的兩顆露珠接觸后成為了更大的一顆水珠,表明分子之間存在_____力。 9.0℃的冰熔化成0℃的水,要吸收熱量,這說明質量相等的0℃的冰與0℃的水相比, 冰的內能比水的內能 。 10.“熱”字有著多種含義,有時表示溫度,有時表示熱量,有時表示內能。請說明以 下例子中“熱”所表示的含義: “物體吸熱升溫”的“熱”指______。“摩擦生熱” 的“熱”是指______,“天氣很熱”中的“熱”是指______。 11.熔化熱是指單位質量的晶體在熔化時變成同溫度的液態物質時所需吸收的熱量。已 知 2kg、0℃的冰從開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為 0℃的水的過程中,共吸收6.7 〉105J的熱 量,則冰的熔化熱為________(填寫數據和單位)。 12. 在化學實驗中, 小明用如圖所示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試管上接一根導管,把導 管一端放入有水燒杯中,雙手緊貼試管外壁,發現導管口有氣泡產生。松手后導管內 有一段穩定液柱,由此判斷裝置不漏氣。愛探究的小明從剛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實驗 現象 : 雙手緊貼試管外壁時通過______方式增加容器內氣體的內能;氣體溫度升高, 體積膨脹,將部分氣體推出導管口形成氣泡冒出時通過______方式減小容器內氣體的 內能;小明又聯想到影響內能的幾個因素,認為在形成氣泡冒出時,還因為容器內氣 體______的減小,也會導致氣體內能減小。 三、 實驗探究題 (每空 4 分,共 12 分) 13.在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中:161 實驗時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加入初溫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實驗時選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目的是 。2 實驗中記錄下兩種物質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b物質是 。四、 計算題 (20 分) 14. 對 200mL 的水加熱,水的沸騰圖像如圖,請你計算水在 AB 段吸收的熱量。答案1.D; 2.C; 3.B; 4.C; 5.A; 6.D; 7.=,陶瓷 ; 8. 引; 9.小; 10. 熱量、內能、溫度; 11. 3.35×105J/kg 12. 熱傳遞、做功、質量 13. (1)質量、在相同的加熱時間內,使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熱量(2)煤油 14. 200ml 水的質量為 m=ρV=1g/cm3 ×200cm3=200g=0.2kg 水在 AB 段溫度變化量是 Δ t=95℃-80℃=15℃ 水在 AB 段吸收的熱量是 Q 吸=cmΔt =4.2×103 J/ (kg · ℃) ×0.2kg × 15℃=1.26×104J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