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課《學畫農民畫》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農民畫的裝飾特點和表現手法,學習運用農民畫的裝飾手法大膽表現生活中的感受,學習改畫、添畫一幅農民畫,激發學生熱愛民族藝術、弘揚民族藝術的情感。2.讓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取材,運用農民畫大膽的想象力、無拘無束的表現手法、鮮艷的色彩和飽滿的構圖的方法表現一幅畫。3.引導學生關注文化與生活,了解人類文化的豐富性,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并逐步形成熱愛祖國優秀文化傳統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觀。教學重難點:1.通過欣賞、臨摹農民畫,了解農民畫的藝術特色以及它在民間藝術中的地位,感受其夸張、強烈的表現手法2.鼓勵學生生動大膽地運用農民畫的創作風格表現自己的感受。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1、同學們,提到“農村”你眼前仿佛呈現了怎樣的景象?生:農民在耕種、小孩在玩耍、田園風光......是的,同學們你們知道的還真不少。雖然現在一排排高樓拔地而起,但我國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隨著我國鄉村振興的發展農村如今也有了嶄新的變化,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新農村去看一看吧?2、出示圖片,邊展示教師邊講解......有一望無際的田野,有肥壯的家禽牲畜,有勤勞的耕耘也有豐收的喜悅,有幸福的家庭也有嬉戲打鬧的孩子,還有豐富的業余生活。新農村的生活怎么樣?3、是的,說到人民的心坎里去了,熱愛繪畫的農民朋友利用閑暇之余把畫板搬到了田間地頭,用畫筆記錄下美好的生活,他們的畫作大多出自農民之手,就稱之為農民畫。進入一段視頻,去看看他們都畫了什么吧?4、視頻播放視頻播放完了,同學們通過作品都看到了什么?農民依著節氣來耕種、生活,農民藝術家們就從他們的活動來取材,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創作了一幅幅具有濃郁鄉村氣息的農民畫。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農民畫,學畫農民畫。5、板書農民畫二、初識農民畫農民畫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早在一年級的《母與子》《花獅子》《戲魚》三年級的《剝玉米》《打草籽》中我們就認識了他們。1、初探農民畫誰來試著說一說這三幅農民畫的共同特點?我給大家三個小提示(造型、色彩、構圖),可以試著從這三個角度來分析。師:沒想到同學們的美術鑒賞能力可真到位,接下來我們也從這三個角度出發,來具體分析農民畫《山間蜜糖果》。三、深入探究出示作品《山間蜜糖果》這幅作品表現的是什么內容 給人怎樣的感受?生:果實豐收,開心,高興師小結:作品的主體是三棵結滿果實的大樹和采摘果實的人們。1、色彩色彩對于作品的情感表達總是最直接的,請同學們試著說一說作品中大量運用了哪些色彩?這些色彩在向我們表達什么?生:紅色表示果實成熟,綠色給人生機勃勃的感覺。師總結:色彩的感受能力真強,紅色與綠色在色相環中稱為對比色最強烈的色彩,它們相互對抗,互不相讓,都想展現自己,于是視覺上就產生了一種跳動感,像這樣的對比色還有黃與紫、橙與藍。(展示其他農民畫作品)同學們這些作品大多是以哪些色彩為主?這些顏色的運用讓你感受到怎樣的農民形象?農民畫大多以暖色為主,并不按照現實的顏色表現,而是大膽的運用艷麗的色彩,表現熱情、直率的性格。板書色彩——艷麗、對比強烈。2、造型(1)讓我們再走近一些,仔細對比畫面中的果樹的造型與現實生活中的有什么不同?生:排列整齊,有秩序。大樹簡潔,概括的造型順序排列,增加了畫面的秩序感和趣味性。(2)再來觀察一下人物畫面中的人物造型也是非常有趣的,同學們敢不敢試著用勾線筆臨摹一個人物或動物的造型。桌面上有老師給同學們事先準備好的幾幅農民畫,請同學們用勾線筆大膽勾勒人物或動物的外形,限時一分鐘。(3)與速寫人物作品做對比,人物的線條更加簡練概括。與兒童畫相對比,線條更加夸張、生動,卻有著豐富的裝飾圖案,更具有裝飾感。總結:簡練、夸張的線條把生動質樸的的勞動人民表現的淋漓盡致。板書:造型——夸張、簡練、裝飾性3、構圖請同學們來看畫面中上方是幾只小鳥在飛翔,中間是結滿果實的大樹,下方是歡天喜地的采摘果實的人們,人物、果樹、籮筐幾乎占滿了整個畫面,顯得非常飽滿。(1)老師把畫面中的物體打亂,還可以怎樣組合也可以使畫面非常飽滿吶?那位同學可以根據你的想法,到臺上來是試一下?構圖的概念:繪畫時畫家根據題材和主題思想,把要表現的形象適當的組織起來,構成一個協調的完整的畫面。(2)農民畫的構圖與西方繪畫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分小組探討)西方的繪畫有遠景、中景、近景之分,而農民畫并不考慮實際的遠近、大小和比例關系,平鋪直敘,非常的率真直爽。板書:飽滿、多角度平面化。4、地位我國農民畫并非獨樹一幟,而與西方的畢加索、馬蒂斯的作品相比較,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國的農民畫也有著東方畢加索之美譽。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學習,讓我們也感受到了一種無拘無束、淳樸自然的繪畫風格。四、教師示范學習了農民畫的三大特點,老師也覺得學畫農民畫有著無窮的魅力。五、欣賞學生作品我們來欣賞幾幅學生作品,看看他們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的呢。學生作品跟農民畫《磨谷谷》相對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磨谷谷》主色調發生了變化,(改畫)《吸煙猴》添畫欣賞完學生作品,你們是不是也覺得學畫農民畫更簡單了那?六、藝術實踐:運用改畫或添畫的方式繪制一幅農民畫,注意構圖飽滿、形象生動、色彩豐富。七、展示與評價1、誰的作品更具有濃郁的鄉村氣息?2、誰的作品構圖飽滿、色彩艷麗?八、拓展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區域也孕育了不同風格的農民畫。如:構圖奇美想象力豐富的安塞農民畫;新疆麥蓋提農民畫中大漠胡楊駱駝隊,展現西域之美;大色塊粗線條的東豐農民畫,表現了東北人的豪放;山東日照的的農民畫表現率真質樸的漁家生活;河南舞陽的農民畫出現在大街小巷的公益廣告里,充滿了積極的正能量;上海金山的農民畫多以江南風土人情為題材,代表了現代農民畫的新風格。播放金山農民畫視頻。被賦予時代氣息的農民畫已經成為我國鄉村振興的一張明信片。如今的有越來越多不同地區的農民畫成為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農戶小院,走向了世界,成為了全人類的文化財富和藝術瑰寶。同學們,今天的我們更有責任把這一民間藝術傳承下去。課后反思生長在城區的學生,對農村的生活、生產情景不夠了解,缺乏生活經驗,與農民畫所表現的內容之間存在一定距離,在創作時主題與內容的選取是一個困難點。因此,在一開始的導入中通過圖片來了解農村的生活場景,并展現一二年級課本中出現的農民畫作品進行淺顯的賞析,試著分析出農民畫的幾個特點,為后面的教學難點做下鋪墊。課堂新授環節主要從造型、色彩、構圖三個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其造型夸張、色彩艷麗以及構圖的平鋪手法,總結出農民畫的繪畫手法。為了解決造型的難點,嘗試讓學生運用黑色勾線筆大膽臨摹農民畫中簡潔、夸張、裝飾的造型手法,在材料選取上結合當地的素材進行大膽構圖。由于農民畫大多以大場景題材為主,在有限的課堂上學生無法完成,所以采取教材中的建議,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并且對農民畫進行改畫或添畫,能很好地幫助學生解決這一困難。在作品展評環節,處理的有些啰,語言不夠精煉,導致學生不知道從何說起。整堂課基本達到教學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