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采桑子》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詞人,誦讀并背誦全詞,理解詞的意思。2.感受詞中所描繪的穎州西湖自然之美和作者的感情之美。3.體會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領會情景交融的意境。〖學習重點〗1.感受詞中所描繪的穎州西湖自然之美和作者的感情之美。2.體會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領會情景交融的意境。〖學習難點〗體會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領會情景交融的意境。〖學習時間〗1課時〖學習進程〗一、導入新課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我們和詩人一起欣賞了杭州西湖早春明媚的風景。今天讓我們和歐陽修一起來欣賞潁州西湖美景,去感受作者當年美好的心境、愜意的情懷。二、有關資料1.作者簡介: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吉州永豐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 歐陽修的愛情詞與晏殊并稱為“歐晏”;抒懷詞突破詞的傳統題材和表現手法,為蘇軾豪放詞開先路。2.背景資料公元1049年,歐陽修移知潁州,“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于是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也。“數年后,終于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得以如愿歸居潁州。潁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縣東南,是潁水和其他河流匯合處。歐陽修晚年退休后住在潁州,寫了一組共十首名為《采桑子》的詞。這組《采桑子》從不同側面描寫了“水深莫測,廣袤相齊”的西湖美景,從中折射出歐陽修掛冠退隱后從容自適的閑雅心理。三、預習設計㈠請默寫杜牧的《赤壁》一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㈡按課文原文填空1.寡助之至,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________________,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4.汝心之固,固不可徹,___________________。㈢按課文理解填空1.晏殊《浣溪沙》中表現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閑散尋歡之志,又含蓄地表達作者感傷懷舊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晏殊《浣溪沙》中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出現,生活不會因過去的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㈣文學常識填空1.《浣溪沙)》的作者是_____時期著名的_____派詞人______,字______。這首詞選自《______》。“浣溪沙”是______。《浣溪沙》是一首______。2.《采桑子》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號_____,晚號“ __________”。謚號_____,世稱歐陽文忠公。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_____________”。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㈤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短棹( ) 逶( )迤( ) 長堤( ) 笙( )歌 漣( )漪( )huàn( )溪沙四、朗讀詩歌朗讀詩歌,注意讀音、節奏、語速及語調。采桑子歐陽修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五、疏通詩意1.解釋下列詞語⑴輕舟( )短棹( )西湖( )好,綠水( )逶迤( )。⑵芳草長堤,隱隱( )笙歌( )處處隨。⑶無風水面琉璃( )滑,不覺船移。⑷微動漣漪( ),驚起沙禽( )掠岸飛。2.把全詩翻譯成現代漢語。六、賞析詩歌1.詞的上闕從哪些角度寫了什么內容?“輕舟短棹西湖好”這一句在整首詞中的作用是什么?2.詞的下片描寫西湖景色主要用了哪種手法 抒發了詞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驚起沙禽掠岸飛”中的“掠”字好在哪里 請簡要說明。七、課堂總結1.詩歌主旨2.寫作特色八、拓展延伸下面這首詞是作者西湖組詞《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仔細閱讀,說說這首詞的特點。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九、課堂檢測1.理解性默寫:⑴歐陽修《采桑子》一詞中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繪西湖清麗、恬靜、淡遠的春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歐陽修《采桑子》一詞中寫船動驚禽,劃破了湖面的平靜,為這一趟悠閑之旅平添了一個興奮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歐陽修《采桑子》一詞中把水面比作明凈平滑的琉璃,寫出風平浪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閱讀詩歌,回答問題采桑子歐陽修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⑴這首詞上片出現了哪些意象?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4分)⑵詞下片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請簡要分析(4分)十、布置作業1.背誦默寫這首詞 2.課外閱讀組詩《采桑子》。參考答案三、㈠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㈡1.親戚畔之2.富貴不能淫3.入則無法家拂士4.曾不若孀妻弱子㈢1.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㈣1.北宋 婉約 晏殊 同叔 珠玉詞 詞牌名 小令2.歐陽修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文忠 北宋 唐宋八大家㈤zhào wēi yí dī shēng lián yī四、略五、1.⑴輕便的小船 槳 這里指潁州(今安徽阜陽)的西湖 清澈的水 彎曲延伸的樣子。⑵隱約 指歌唱時有笙管伴奏。⑶一種光滑細膩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磚瓦的外層。這里喻指水面平靜澄碧。⑷微細波紋 沙洲或沙灘上的水鳥。2.西湖風光好,駕輕舟劃短槳多么逍遙, 碧綠的湖水綿延不斷。長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隱隱傳來的音樂歌唱,像是隨著船兒在湖上飄蕩。無風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樣,不覺得船兒在前進。只見微微的細浪在船邊蕩漾,看,被船兒驚起的水鳥,正掠過湖岸在飛翔。六、1.上闕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寫了蜿蜒曲折的綠水、長滿芳草的長堤、動聽的樂聲和歌聲,描繪了西湖清麗、恬靜、淡遠的春景。“輕舟短棹西湖好”這一句總攝全篇,點明題意,直抒贊美之情。2.動靜結合。下片一、二句寫風平浪靜,把水面比作明凈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緩慢移動寫出了“靜”;三、四句寫漣漪微起,驚動了沙洲上的水鳥,水鳥掠過堤岸飛去,寫出了“動”。動靜結合,寫出了西湖景色的多姿多彩,抒發了詞人流連山水的愉快心情。3.“掠”既寫出了沙禽貼岸疾飛的情態,也暗示出作者輕松愉悅的心情。七、1.這首詞從不同側面描寫了“水深莫測,廣袤相齊”的西湖美景,從中折射出歐陽修掛冠退隱后從容自適的心理。2.詞人以輕松淡雅的筆調,描寫泛舟潁州西湖時所見的美麗景色,以“輕舟”作為觀察風景的基點,舟動景換,但心情的愉悅是一以貫之的。色調清麗,風格娟秀,充滿詩情畫意,讀來清新可喜。八、這首詞上片寫自然,下片詠人事。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連,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功力,字里行間婉曲地顯露出作者的曠達胸懷和恬淡心境。群芳凋零,殘紅狼籍,常人對此,覺得索然無味,而作者不但不傷感,反而有安寧靜謐的美趣。這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感受,正是此詞的獨到之處。九、1.⑴綠水逶迤 芳草長堤 隱隱笙歌處處隨⑵微動漣漪 驚起沙禽掠岸飛⑶無風水面琉璃滑2.⑴輕舟(短棹)、綠水、芳草、長堤等意象。描繪了一幅湖水綿延,芳草滿堤,清麗活潑的春日西湖美景。⑵①比喻,把風平浪靜的水面,比作琉璃,寫出水面的晶瑩澄澈。②以動襯靜,寫漣漪微動驚動沙灘上的水鳥,使之掠過湖岸飛去,更襯托出西湖的幽靜。(4分,每點2分,答“動靜結合”“襯托”“反襯”亦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采桑子》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詞人,誦讀并背誦全詞,理解詞的意思。2.感受詞中所描繪的穎州西湖自然之美和作者的感情之美。3.體會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領會情景交融的意境。〖學習重點〗1.感受詞中所描繪的穎州西湖自然之美和作者的感情之美。2.體會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領會情景交融的意境。〖學習難點〗體會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領會情景交融的意境。〖學習時間〗1課時〖學習進程〗一、導入新課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我們和詩人一起欣賞了杭州西湖早春明媚的風景。今天讓我們和歐陽修一起來欣賞潁州西湖美景,去感受作者當年美好的心境、愜意的情懷。二、有關資料1.作者簡介: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吉州永豐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 歐陽修的愛情詞與晏殊并稱為“歐晏”;抒懷詞突破詞的傳統題材和表現手法,為蘇軾豪放詞開先路。2.背景資料公元1049年,歐陽修移知潁州,“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于是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也。“數年后,終于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得以如愿歸居潁州。潁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縣東南,是潁水和其他河流匯合處。歐陽修晚年退休后住在潁州,寫了一組共十首名為《采桑子》的詞。這組《采桑子》從不同側面描寫了“水深莫測,廣袤相齊”的西湖美景,從中折射出歐陽修掛冠退隱后從容自適的閑雅心理。三、預習設計㈠請默寫杜牧的《赤壁》一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㈡按課文原文填空1.寡助之至,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________________,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4.汝心之固,固不可徹,___________________。㈢按課文理解填空1.晏殊《浣溪沙》中表現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閑散尋歡之志,又含蓄地表達作者感傷懷舊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晏殊《浣溪沙》中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出現,生活不會因過去的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㈣文學常識填空1.《浣溪沙)》的作者是_____時期著名的_____派詞人______,字______。這首詞選自《______》。“浣溪沙”是______。《浣溪沙》是一首______。2.《采桑子》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號_____,晚號“ __________”。謚號_____,世稱歐陽文忠公。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_____________”。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㈤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短棹( ) 逶( )迤( ) 長堤( ) 笙( )歌 漣( )漪( )huàn( )溪沙四、朗讀詩歌朗讀詩歌,注意讀音、節奏、語速及語調。采桑子歐陽修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五、疏通詩意1.解釋下列詞語⑴輕舟( )短棹( )西湖( )好,綠水( )逶迤( )。⑵芳草長堤,隱隱( )笙歌( )處處隨。⑶無風水面琉璃( )滑,不覺船移。⑷微動漣漪( ),驚起沙禽( )掠岸飛。2.把全詩翻譯成現代漢語。六、賞析詩歌1.詞的上闕從哪些角度寫了什么內容?“輕舟短棹西湖好”這一句在整首詞中的作用是什么?2.詞的下片描寫西湖景色主要用了哪種手法 抒發了詞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驚起沙禽掠岸飛”中的“掠”字好在哪里 請簡要說明。七、課堂總結1.詩歌主旨2.寫作特色八、拓展延伸下面這首詞是作者西湖組詞《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仔細閱讀,說說這首詞的特點。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九、課堂檢測1.理解性默寫:⑴歐陽修《采桑子》一詞中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繪西湖清麗、恬靜、淡遠的春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歐陽修《采桑子》一詞中寫船動驚禽,劃破了湖面的平靜,為這一趟悠閑之旅平添了一個興奮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歐陽修《采桑子》一詞中把水面比作明凈平滑的琉璃,寫出風平浪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閱讀詩歌,回答問題采桑子歐陽修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⑴這首詞上片出現了哪些意象?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4分)⑵詞下片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請簡要分析(4分)十、布置作業1.背誦默寫這首詞 2.課外閱讀組詩《采桑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采桑子》導學案.doc 《采桑子》導學案(學生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