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社會歷史的主體學習目標(1)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2)理解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2.教學難點:理解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自主學習】1.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的觀點:2.人民群眾的含義:3人民群眾的范圍:4人民群眾的地位:5人民群眾的作用:6.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基本內容是:7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意義:達標檢測1.歷史充分證明,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勝利之本。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分析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原因是( )①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②人民群眾可以推翻社會主義社會③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是黨取得偉大成就的法寶④人民群眾的意見是黨決策的唯一來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荒地“換顏”,建成生態停車場;庭院“變身”,變成微田園景觀帶;河湖“四清”,河水清起來潤起來……近年來,仙桃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民生福祉,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群眾期盼。從政治與法治的角度看,市政府這樣做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人民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B.廣大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C.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 D.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3.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從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從科研人員到社區工作者,從志愿者到工程建設者,從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構筑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這說明人民群眾是( )A.實現社會變革的主力軍 B.實踐過程中的基本力量C.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D.社會物質財富的生產者4.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改革事業的發展。改革開放是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的統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改革開放事業的實踐主體。所以,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黨的領導的統一,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開放。從哲學角度分析,這是因為( )A.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主力軍 B.中國共產黨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C.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D.人民群眾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物質條件5.十八大以來,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從更大力度的支持政策到更加多樣的就業渠道,從不斷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到不斷完善的民生保障,改革發展成果惠及越來越多的百姓,一項項改革紅利給勞動者帶來更多獲得感。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讓勞動者有更多獲得感是基于(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②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③人民群眾能夠決定社會歷史發展的趨勢④人民群眾是物質生產的承擔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黨的二十大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是基于( )①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②人民群眾通過不斷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來變革生產關系③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④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2年12月1日,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專門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制定的“小切口”法律,充分體現了人民意愿和實踐需要,為打擊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這一法律實施的哲學依據是( )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的需要推動法律的出臺③群眾觀點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④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促進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人民耗時近10年,逢山開渠、遇水架槽,削平1250座山頭,鑿通211個隧道,架設152座渡槽,在太行山腰修建了長達1500公里的引漳入林水利工程,被譽為“人工天河”,即紅旗渠。紅旗渠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從戰太行到出太行再到富太行、美太行的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這說明( )①人的意識可以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突破規律的制約③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④勞動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在多個場合、多次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以百姓心為心”。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習近平又強調,要“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哲學上看,這是因為(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②人民群眾是一切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 ③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④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0.《關于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 提高政務服務水平的意見》指出,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體系,政務服務績效由企業和群眾評判,推動各級政府增強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夯實服務責任,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全面規范、公開公平、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和獲得感。這是由于 (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和決定力量 ②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觀點 ③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存在發展的基礎 ④堅持群眾路線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