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15 課第二框教案課題 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 授課類型 新授課 教學時數 1 課時中等職業學校教科書《思想政治 基礎模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出教材版社)1.理解我國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的意義,明白我國加大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的要求,自覺參與本地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活動。教學目標 2.了解我國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原因,明白我國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要求,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能力,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為建設美麗中國作貢獻。理解優化我國生態安全屏障體系的原因及具體要求,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學會教學重難點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經過第 15 課第一框的學習,學生了解了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的原因與意義,懂得了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項長期工作,為本框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多數學生已能夠理解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的意義,但對于如何優化我國生態安全屏障體系的具學情分析體要求不了解、不熟悉,不能將環境保護與自身專業相結合。通過本框內容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理解、踐行環境保護制度要求,自覺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活動,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教法:議題式教學法、實踐調研法、實踐體驗法教學方法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調查法1.文本資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節選)、《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節選)。教學準備 2.視頻資源:《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虞恒制度》《中國這五年,綠水青山今勝昔》。3.生本資源:校內保護環境的行為。環節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總議題:如何保護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回歸生活 【發布任務,熱身導學】 1.學生通過調調研先行】 (1)教師將電影《八步沙》分享給學生觀看, 研當地生態環境保學生記錄令自己感動的鏡頭并在課上進行分享。(必 護情況,體會加強生做:學業質量水平一) 態系統保護的重要課前 (2)分組查找國內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整合 性,為本課的學習奠預學 資料并進行小組展示。(必做:學業質量水平一) 定基礎。(3)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共同的夢想,保護生 2.通過撰寫行態環境需要每一個人參與,結合自身專業與所學知 動倡議書,啟發學生識,為改變當地生態環境,寫一份行動倡議書。(選 自覺踐行生態環境做:學業質量水平二) 保護。子議題 1:為何以及如何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15 分鐘)一、加大 【情景創設】 通過小組成果生態系統保 1.帶領學生閱讀教材第 143 頁“閱讀與思考”, 展示,聚焦教材中的護力度 展示毛烏素沙漠的演變歷史,學生結合案例思考問 素材,了解我國生態課中 【創境激趣 題。 環境的現狀,進而理研學 導出新知】 2.各小組學生展示課前圍繞我國生態環境面臨 解加大生態系統保1. 為 何 的問題所搜集的資料,并討論由此帶來的影響。 護力度的重要性,培要加大生態 【議題描述】 養學生政治認同等系統保護力 毛烏素地區的變化給我們什么啟示?我們應該 學科核心素養。度 如何保護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1【學生討論】分析毛烏素案例,討論并回答問題。【總結建構】毛烏素地區的歷史演變,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生,我們在經濟發展中應該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按照自然規律做事情。健康穩定的自然生態系統能夠為人類提供生命支持、生態調節、產品供給和文化娛樂等,對于維護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大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力度,是建設美麗中國,2. 構建生態安全體系的必然要求。 如 何加大生態系 【情景創設】 通過案例分析,統保護與修 播放微視頻《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引領學生探討保護復力度 【議題描述】 生態環境的方法,感小組討論,如何加大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力度? 悟在黨的領導下,我【學生討論】 國加大生態系統保學生分享和討論觀點,說明理由。 護與修復力度所取【總結建構】 得的成就。(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基本理念。【知識講解】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保護生態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闡述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2)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知識講解】加大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山水林田湖草沙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要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新的解決之道,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3)推進國家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知識講解】要科學構建國土空間生態安全格局,強化用途管制,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組織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系統開展生態退化地區修復治理,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善立法、嚴格執法,加強法治保障。目前,我國已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2子議題 2:如何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20 分鐘)二、實行 【情境創設】 1.通過虞恒制度最嚴格的生 展示虞衡制度相關材料,播放相關視頻: 介紹嚴格的制度對態環境保護 我國古代很早就把關于自然生態的觀念上升為 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 國家管理制度,專門設立掌管山林川澤的機構,制定 重要性,結合案例,【探究學習 政策法令,這就是虞衡制度。《周禮》記載,設立“山 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建構新知】 虞掌山林之政令,物為之厲而為之守禁”“林衡掌巡 為什么要實行最嚴1. 為 什 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秦漢時期,虞衡制度分為 格的生態環境保護么我國要實 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疇官等。虞衡制度一直延 制度,認同保護生態行最嚴格的 續到清代。 環境必須依靠制度、生態環境保 【議題描述】 依靠法治。護制度 什么是虞衡制度?虞衡制度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有何啟示?【學生討論】學生分享和討論觀點,說明理由。【知識講解】虞衡制度的產生及發展,說明自古以來,中國就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通過嚴格的法律法規保護生態環境。【案例展示】展示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突出問題(詳見課件)。【議題描述】 2. 通過案例故2. 制 度 為何要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事,加深學生對生態缺位或執行 【學生討論】 文明制度體系的理不嚴,是生態 小組結合材料深入討論議題,并分享討論結果。 解,深化學生對黨和環境問題突 【總結建構】 國家實行最嚴格生出的重要原 態環境保護舉措的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國生因之一 認同。 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大多同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嚴格、法治不嚴密、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議題描述】面對祁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應從哪些方面著手改善?【學生討論】學生結合第 145 頁“相關鏈接”內容分析討論,回答問題。3. 如 何 【總結建構】實行最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黨的十的生態環境八大以來,黨組織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建立健全自保護制度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生態補償制度、河湖長制、林長制、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等制度,制定修訂相關法律法規。【議題描述】閱讀教材第 144 頁“閱讀與思考”第二、三段內容,你還知道哪些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知識講解】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外,我國還制定了多項法律法規用以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3(1)增 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加制度供給 和國黃河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等。【總結建構】要加快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完善制度配套,必須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體系,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案例展示】展示案例:某市非法處置含油泥漿污染環境案例。【議題描述】案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學生討論】學生結合材料分析問題,并進行分享。(2)嚴 【總結建構】格制度執行。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要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推動層層壓實環保責任,保證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效。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要下大氣力抓住破壞生態環境的反面典型,釋放出嚴加懲處的強烈信號。對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人,凡是需要追責的,必須一追到底,決不能讓制度規定成為“沒有牙齒的老虎”。子議題 3:保護生態環境我們應當如何做?(10 分鐘)【知行合一 【繪制生態環境建設成就思維導圖】 通過學以致用素養提升】 播放視頻《中國這五年,青山綠水今勝昔》,要 的兩個活動以及教求學生圍繞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的成就繪制思維 材中的“啟思導行”,導圖,引導學生理解我國在生態環境治理中取得的實 引導學生完成探究績,認同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政策。 任務,更加深入地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 解我國生態環境保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地方生態環境情況,結合自 護現狀,認同我國生身專業,為改變生態環境狀況撰寫“美麗中國,我是 態環境保護制度,深行動者”行動倡議書。 化在生態環境保護【啟思導行】 中學生的個人角色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珍愛和呵護 意識、公共參與意地球是人類的唯一選擇。面對全球環境治理前所未有 識,引導學生養成文的困難,國際社會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動,勇于 明行為。擔當,勠力同心,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我國在應對全球變暖等方面所作的貢獻,說說我們能夠做些什么。【布置作業 分層檢測】 分層次作業,評課后 【知識拓展 1.布置基礎作業:《學生學習用書》相關練習題。 價學生知識運用水2.布置拓展作業:選擇電子小報、繪畫作品、視 平和素養提升情況。踐學 素養提升】頻拍攝等形式展示自己踐行生態環境保護的行動過程。(本教案作者:江蘇省宜興中等專業學校 孫小博)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