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第三章《物態變化》作業設計)1目 錄一、 單元信息 01二、 單元分析 01(一) 課標要求 01(二) 教材分析 01(三) 學情分析 02三、 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02四、 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03五、 課時作業(含目標、內容、時間、評價、意圖及分析) 03第 1 課時 溫度 03(一)課前作業 03(二)課堂作業 03(三)課后作業 05(四)實踐作業 07第 2 課時 熔化和凝固 07(一)課前作業 07(二)課堂作業 08(三)課后作業 10(四)實踐作業 12第 3 課時 汽化和液化 13(一)課前作業 13(二)課堂作業 13(三)課后作業 15(四)實踐作業 17第 4 課時 升華和凝華 18(一)課前作業 18(二)課堂作業 18(三)課后作業 201(四)實踐作業 22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含目標、內容、時間、評價、意圖及分析) 22(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22(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分析 262第三章《物態變化》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物理 八年級 第一學期 人教版 物態變化單元 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溫度 第三章第一節2 熔化和凝固 第三章第二節3 汽化和液化 第三章第三節4 升華和凝華 第三章第四節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本章內容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 (2022 年版)》 中屬于“物質的形態和變化” 這一主題。教學時應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發揮實驗在 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經歷對知識的探究過程,發展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 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具體內容要求如下:1.描述固、液和氣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征。列舉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狀態的物質及 其應用。2.說出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用常見溫度計 測量溫度。嘗試對環境溫度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3.經歷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了解物態變 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能運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4.能運用物態變化知識,說明自然界的水循環現象。了解我國和當地的水資源狀 況,有節約用水和保護的意識。活動建議(1)調查學校和家庭的用水狀況,設計一個用于學校或家庭的節水方案。(2)調查當地水資源的利用狀況,并對當地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提出自己的見解。(3)調查當地農田或城市綠化灌溉的主要方式,了解節水灌溉技術。(二) 教材分析1.知識框架1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本章是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三章內容,構成板塊上屬于現象類集合板塊,在知識內 容上屬于熱學知識與生活聯系緊密結合,選取了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熱現象內容進 行講解,與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內容相對應。通過這一章的學習應該使學生了解溫度 的概念,會正確使用常用的溫度計測量溫度。知道熔化、凝固現象, 理解這些過程中 晶體和非晶體的不同溫度特點。知道汽化、液化現象,知道蒸發與沸騰過程中吸熱, 理解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溫度、氣流有關。知道升華和凝華現象。本章實驗內容 多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充分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 念。在實驗探究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小組合作的觀念。(三) 學情分析學生對物態變化的現象并不陌生,但是很少進行過認真觀察和思考。本章的教學 關鍵在于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熱現象,動手做好實驗,使學生在切身體驗 中獲得思考的基礎,激發學生在探究物態變化跟溫度的關系,理解物態變化跟吸熱、 放熱的關系的同時,了解一些重要的科學思維方法。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1.能區別固態、液態、氣態三種物質,能描述這三種物質的基本特征。 2.能說出生活環境中的常見的溫度值。了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正確使用 溫度計測量溫度。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率,能通過實驗探究理解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與條件。 4.通過生活中常見事例并結合實驗總結歸納出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與沸騰,能通過實驗探究理解蒸發與沸騰的特點與區別,了解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以及液 體沸騰的條件。5.了解液化的特點, 通過生活中常見事例并結合實驗總結歸納出液化的兩種方法: 降溫和壓縮氣體的體積。26.通過實驗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 7.了解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 能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解釋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相關現象;8.能用水的三態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了解我國和當地的水資源 狀況,節約用水的意識。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單元作業設計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具有自主選擇性、不同形式的內容作業,注重基 礎性和評價功能,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的體現與挖掘。所設計的拓展型作業與 實踐型作業,都有一定的探究性,力圖讓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體驗由生活走進物 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學科特點。所設計的鞏固型作業以物理課程標準為依據,在單 元學習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教材系統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對教 學內容進行合理組合, 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確定本單元的知識系統,目的在于檢查 學生對基本知識與技能和有關物理概念理解程度, 實現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統一提升, 全面實現學科素養的目標。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 溫度(一) 課前作業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自制溫度計: 在小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給小瓶配一個橡 皮塞,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如圖所示將小瓶放入熱水中, 觀察細管中水柱的位置, 然 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觀察水柱的位置。 想想看,自制的溫度計是根據什么道理來測量溫度的 答案 基本能反映出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即可。作業評價 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活動了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根據液體熱脹冷 縮的性質制成的。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團改編 □原創(二) 課堂作業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3具體 內容 題目 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測量前先感受冷水、溫水和熱水的溫度, 然后用溫度計分別測量冷水、溫水和熱水的溫度, 檢測估測的準確 程度。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觀察實驗收集信 息;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實踐讓學生了解溫度計使用時注意哪些事項, 學會正確使用溫 度計。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來源 團引用 □改編 □原創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8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觀察并比較體溫計和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在結構和使用上的不同點。答案 (1) 量程不 同 : 實驗 用溫度計 是從 -20℃~ 110℃ , 體溫計是 35℃~42℃; (2)分度值不同:實驗用溫度計分度值是 1℃ ,體溫計分度值是 0.1℃; (3)體溫計上有縮口,實驗用溫度計無縮口; (4)實驗用溫度計讀數時不能離開被測物體,體溫計讀數時可離開 人體; (5)實驗用溫度計使用前不用甩,體溫計使用前要用力甩。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觀察實驗收集信 息;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處理圖像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實踐讓學生了解體溫計和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的不同點, 會用體 溫計測量體溫。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來源 團引用 □改編 □原創作業編號 004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2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下面關于常用溫度計的使用中,錯誤的是( ) A.溫度計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的最高刻度的溫度;4B.讀數時,要把溫度計從液體中拿出來再讀數; C.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 D.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跟被測物體充分接觸。答案 B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能獨立思考, 對溫度計正確使用能提出 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通過實驗操作過程,得出正確的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反饋練習讓學生加強知識的鞏固,注意使用溫度計的事項。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團引用 □改編 □原創(三) 課后作業(A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6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1.物理學中通常把物體的 程度叫做溫度。在生活和生產 中常用 作為溫度的單位,符號是 。 2.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 C 至 C,最小分度值 C。體溫 計在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細管叫縮口,它的作用 . 。 3.小明用溫度計分別測量了四個燒杯中(從左至右依次為甲、乙、 丙、丁) 液體的溫度, 請你幫他讀出這些液體的溫度值: 甲 、 乙 、丙 、丁 。 4.兩支沒有甩過的體溫計的讀數都是 39 C ,經過消毒后直接用來 測量體溫是 36 C 和 40 C 的兩個病人,則這兩支溫度計的讀數分 別是( ) A.36 C 和 40 C B.40 C 和 40 C C.39 C 和 40 C D.39 C 和 39 C答案 1.冷熱 攝氏度 C 2.35 42 0.1 當水銀收縮時,水銀能 從細管處斷開, 便于體溫計離開人體讀數 3.-8.0 C 、 -3.0 C 、 6.0 C. 3.0 C 4. C作業評價 1.加深學生對溫度概念的理解; □優秀 □良好 □合格52.練習語言表達;規范物理思路表達; □優秀 □良好 □合格3.培養綜合運用物理知識與方法的能 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1.加深對基礎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2.提高綜合運用物理知識與方法的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靈活運用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團引用 團改編 □原創(三) 課后作業(B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1.兩支內徑不同、下面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合格的溫度計, 同時 插入一杯熱水中,過一會兒則地看到( ) A.兩支溫度計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數相同 B.內徑細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 C.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 D.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低,兩支溫度計示數相同 2.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的實驗中, 試按溫度計的使用步驟把 下面的敘述依次排列: ______________ A.取一只適當的溫度計 B.估計被測水的溫度 C.把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水中 D.認清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值 E.觀察溫度計的量程 F.讓溫度計玻璃泡在水中稍候一會兒,等示數穩定 G.從水中取出溫度計 H.對溫度計進行讀數 3.下面關于常用溫度計的使用中,錯誤的是( ) A.溫度計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的最高刻度的溫度; B.讀數時,要把溫度計從液體中拿出來再讀數; C.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 D.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跟被測物體充分接觸。 4.小明用一只水銀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水的溫度,如圖 所示。請指出他在使用溫度計時存在的兩個問題: ① ②答案 1.D 2.BAEDCFHG 3.B 4. (1) 溫度計的液體泡接觸容器底部(2) 讀數時視線沒有和溫度 計內的液面相平作業評價 1.會分析實驗室用溫度計和體溫計的區別; □優秀 □良好 □合格62.學生的靈活運用知識進行分析, 解答 物理知識的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1.理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和刻度方法; 2.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操作方法。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團較難來源 團引用 團改編 □原創(四) 實踐作業----探究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材料 大小不一的帶有橡皮塞玻璃瓶、粗細不同玻璃管、適量紅墨水、盛 有適量的熱水和冷水的燒杯各 1 只、剪刀。步驟 1. 利用手邊的器材自制如圖所示的簡易溫度計; 2.將自制溫度計放入熱水中, 觀察并記錄細玻璃管中水在 的位置; 3.把自制溫度計放入冷水中, 觀察并記錄細玻璃管中水柱 的位置; 4.將自制相同的玻璃管不同玻璃瓶的溫度計放在同樣溫 度的水中,觀察并記錄細玻璃管中水在的位置; 5.將自制相同的玻璃瓶粗細不同玻璃管的溫度計放在同樣溫度的 水中,觀察并記錄細玻璃管中水在的位置。觀察分析 1.細管中水柱的位置變化是由于水具有什么的性質? 液體溫度計 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2.瓶身為什么要較大 為什么插入的是細玻璃管? 3.瓶子里為什么加入的是帶顏色的水 作業評價 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 □優秀 □良好 □合格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 □優秀 □良好 □合格基于實驗現象,能進行簡單分析。 □優秀 □良好 □合格作業分析 及設計意圖 通過小制作, 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激發學習欲望; 同時, 通 過自己制作,更加深入對溫度計工作原理的理解。第二課時 熔化和凝固(一) 課前作業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將純凈水倒入制冰格里, 放入冰箱制成冰塊, 然后取出制好的冰塊; 取兩只相同的玻璃杯,分別裝入冰塊和等量的碎冰塊,再將兩只玻 璃杯同時放入同一盆溫水中并不斷攪拌,比較兩只玻璃杯中冰塊熔 化的快慢情況,它們發生了什么物態變化?吸熱還是放熱?7答案 碎冰塊熔化更快;熔化、凝固; 熔化要吸熱、凝固要放熱。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2.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3.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本題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通過活動,引發學生知道固態和液態之 間可以相互轉化,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熔化要吸熱、凝固 要放熱。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團原創(二) 課堂作業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2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下列各組固體中具有確定熔點的一組是( ) A.蠟、玻璃、瀝青 B.蠟、鋁、玻璃 C.冰、 鐵、 瀝青 D.冰、鐵、鋁答案 D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能獨立思考, 對于晶體的熔點提出自己 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通過對題目認真分析,得出正確的結 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能根據固體熔化的特點,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晶體與非晶體,知道晶 體有固定的熔點,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團改編 □原創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現代建筑出現一種新設計:在墻面裝飾材料中均勻混入小顆粒狀的8小球,球內充入一種非晶體材料,當溫度升高時,球內材料熔化吸 熱,當溫度降低時,球內材料凝固放熱,使建筑內溫度基本保持不 變 下圖 3 的四個圖象中,表示球內材料的凝固圖象的是( )答案 A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能獨立思考, 對晶體和非晶體熔化和凝 固圖像提出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通過對探究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 得 出正確的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聯系實際生活理解熔化與凝固的過程及吸熱放熱,觀察分析圖像的 能力,物理過程與圖像相結合。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團引用 □改編 □原創作業編號 004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如圖是某一物質加熱變成液體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觀察圖象 并將結果填在橫線上.(1)當時的室溫是 ; (2)圖中 BC 段表示物質處于 過程, 圖 中 CD 段表示物質處于 狀態; (3) 物質的熔點是 ,熔化用了 min, 在這段過程中物質要 熱(填“吸”或 “放”)。 (4)物質是 (填“晶體”或“非晶 體”)。答案 (1) 20 C (2)熔化 液體 (3) 80 C 3 吸 (4)晶體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能獨立思考, 對“探究固態熔化時的溫 度的變化規律”提出自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通過對探究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 得 出正確的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圖像和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物理過程與圖像相 結合,會收集和處理信息。知道晶體熔化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來源 團引用 □改編 □原創9(三) 課后作業(A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6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1.夏天吃冰棒感覺涼爽,是因為冰棒在熔化時要 的緣故; 北方冬天菜窖經常要放一桶水,是因為水在凝固時要 ,使 菜窖的溫度不至于太低, 防止菜被凍壞。 (均選填“吸熱”或“放熱”) 2.如圖是“探究石蠟的熔化特點”的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石蠟應碾碎后放入試管中 B.溫度計的玻璃泡應放置在石蠟內部 C. “水浴法”加熱可以使石蠟受熱均勻 D.熔化的過程中,石蠟溫度保持不變 3.如圖所示是海波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已知海波的 熔化溫度是 48℃,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海波在 AB段處于固態 B.海波在 BC段既不吸熱也不放熱 C.海波在 BC段為固液共存的狀態 D.海波在 CD段吸收熱量 4.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甲所示。 T 時刻, 用溫度 計測得該物質的溫度如圖乙所示。則( ) A.乙圖溫度計示數為 58℃ B.該物質的熔化過程,持續了 40min C.10min 時,物質處于固態 D.實驗過程中,物質吸熱,溫度一直升高答案 1.吸熱 放熱 2.D 3.C 4.C作業評價 熔化和凝固實驗器材組裝的順序, 注重 實驗過程的細節,獲取新知識。 □優秀 □良好 □合格聯系實際生活理解熔化與凝固的過程。 □優秀 □良好 □合格觀察分析圖像和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物理過程與圖像相結合, 會收集和處理 信息。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加強知識的鞏固,并在基礎知識上有所延伸,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找出解決方案。10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團引用 團改編 □原 創(三) 課后作業(B 組)題量 5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1.參照下面表格中數據,測量沸水的溫度應用 溫度計,在我 國北方寒冷的地區要用溫度計測外面的氣溫, 應選用 溫度 計。(選填“水銀”或“酒精”) 物質水銀酒精熔點-39-117沸點357782.如圖甲所示是探究某種物質熔化和凝固的實驗裝置,某同學根據 實驗中得到的數據繪制溫度隨時 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 請根據 圖線回答下列問題。 (1)要完成該實驗,除了圖甲所示 的實驗儀器外, 還需要一種測量工 具 ; (2) 采 用 “ 水 浴 法 ” 加 熱 目 的: ; (3)當溫度為 60℃時, 它處于 態;(選填“固”、“液”或 “固、液共存”) (4)這種物質的熔化過程經歷了 min; (5)如圖所示的圖線中可反映此物質凝固過程溫度隨時間變化規律 的是 。 3.如圖甲所示, 將質量相等的冰和蠟燭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試管中, 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加熱。繪制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 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的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 B.由圖乙可知, A 圖線對應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持續的時間為 6min C.圖甲中采用水浴法加熱的目的是使固體受熱均勻11D.由圖乙可知, B 圖線對應的物質是冰 4.保溫瓶中放有 1500 克 0℃的水,將一小塊-1℃的冰放入其 中,蓋好軟木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塊冰將化成 0℃的水 B.有少量的水會結成冰 C.冰水質量沒有變化 D.冰水的溫度沒有變化 5.熱量總是自發地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如果兩個物體的溫度 相同,它們之間就沒有熱傳遞。把一塊 0 ℃的冰投入 0 ℃的水里(周 圍氣溫也是 0 ℃),過了一段時間,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冰和水的多少都沒有變化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發生答案 1. 水銀、酒精 2. (1)停表 (2) 使試管中的物質受熱均勻 (3)固 (4) 6 (5) C 3. C 4.B 5.A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 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學生從完成適合自己的作業中都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滿足 的心理體驗。讓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給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 自主鉆研的舞臺,促進學生的發展。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團較難來源 團引用 團改編 □原創(四) 實踐作業----凍肉在鹽水中解凍更快。材料 兩塊相同的凍肉、盛放相同體積水和鹽水的容器各一個。步驟 1.從冰箱中拿出兩塊質量相同的凍肉(溫度在 0℃以下); 2.兩塊凍肉分別放在水和鹽水中解凍; 3.觀察兩塊凍肉的解凍情況。觀察分析 為什么鹽水解凍更快一些?就這個現象你能提出什么猜想? 根據這 一猜想舉出一個實際應用的例子。作業 評價 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 □優秀 □良好 □合格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 □優秀 □良好 □合格基于實驗現象,能進行簡單分析。 □優秀 □良好 □合格作業分析 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習欲望并探究新12及設計意圖 的知識。同時, 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加深了熔點會受雜質影響的理解。 學會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第三課時 汽化和液化(一) 課前作業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想想做做:跟自己的同桌做一個實驗, 一張濕紙要想干的快一些, 有 哪些方法?紙上的水去了哪里?發生了什么物態變化?生活中有沒 有應用這些知識的?答案 汽化(蒸發)答案合理即可作業評價 1.小組成員參與度; □優秀 □良好 □合格2.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 □優秀 □良好 □合格3.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本題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通過活動,引發學生深入思考蒸發的快 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可以讓學生了解物態變化的名稱。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改編 團原創(二) 課堂作業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想想做做:在塑料袋中滴入酒精,擠出空氣后扎緊口,放入熱水中, 請觀察現象。然后再放入冷水中觀察現象。怎樣解釋這些變化?答案 汽化 液化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 并通過觀察實驗收集信息;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親自觀察實踐現象,認識到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液化。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團引用 □改編 □原創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13具體 內容 題目 觀察并思考:在“探究水沸騰”時的裝置以及實驗中,下列分析正 確的是( ) A.實驗器材是按自上而下的順序組裝的 B.可以選用量程為﹣ 80℃~60℃的酒精溫度計 C. 圖乙氣泡中的氣體主要是空氣 D.圖甲是水沸騰前的現象答案 D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能獨立思考,對“探究水沸騰”提出自 己的見解; □優秀 □良好 □合格通過對探究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得 出正確的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是本節的重點,仔細觀察實驗的 組裝、沸騰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和氣泡的特點,獲取新知識,能利 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團改編 □原創作業編號 004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夏天班級沒有空調,奇熱難熬,防暑降溫,全靠風扇。思考問題 : 人吹電風扇時,為何會感到涼快 是不是電風扇吹的風是冷風? 做一做: 1.把水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覺 2.把水反復涂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 用書扇一扇,溫度計讀數有什 么變化 如果溫度計上不涂酒精, 用書扇一扇, 溫度計讀數會變化嗎 答案 1.涼 2.下降 不變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并通過親自實踐收集信息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優秀 □良好 □合格14設計意圖 通過自己親自感受到液體蒸發要吸熱,而且液體表面空氣流動越快 蒸發越快,吸熱降溫效果明顯。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團改編 □原創(三) 課后作業(A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6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1.在新冠疫情期間,口罩成為防疫“神器”,同學們常因口罩佩戴不 嚴實,出現眼鏡“起霧”的情況。“起霧”是因為口腔呼出熱的水蒸 氣遇到低溫的鏡片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 2.液化石油氣是把可燃氣體在一定溫度下,通過 的 方法使其液化, 這個過程中石油氣要 (選填“吸熱”或“放 熱”)。 3.如右圖所示,將燒瓶內水沸騰時所產生的 水蒸氣通入試管 A 中, 試管 A 放在裝冷水的 容器 B 內,過一段時間,觀察到試管 A 中出 現 ,同時看到溫度計 C 的示數 升高,這個實驗說明了水蒸氣液化時要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4.王明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觀察水的沸騰。 (1)安裝好實驗器材后,為縮短實驗時間,他在燒杯中倒入熱水,溫 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溫度計的示數為 ℃。 (2) 水溫升高到 90℃后,他每隔 1min 觀察 1 次溫度計的示數,記錄 在下表中,直到水沸騰。 ①在第 7min 他忘記記錄數據,此時水的溫度應為 ℃; ②他觀察到: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如圖丙中 (選填“C” 或“D”)圖所示; ③請你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圖丁所示的坐標系中畫出水沸騰前后 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水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15答案 1. 液化 2.壓縮氣體的體積 放熱 3.小水珠 放熱 4. (1) 68 (2)①99 ②C ③圖略 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初步認識汽化液化現象。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 加深對汽化吸熱和液化放熱的理 解。知道汽化的兩種形式蒸發和沸騰,了解液體沸騰時的特點,知 道液化的兩種方法降溫和壓縮氣體的體積。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團改編 □原創(三) 課后作業(B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1.如圖所示, 夏季清晨植物上有晶瑩的露珠, 太陽出來后又消失了, 關 于“露珠”的形成和消失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熔化、液化 B.液化、汽化 C.汽化、液化 D.液化、熔化 2.關于汽化和液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當液體的溫度升高時,液體的蒸發一定加快 B.液體的溫度達到沸點時,液體一定會沸騰 C.液化石油氣是通過加壓的方法使氣體液化的 D.所有氣體,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 3.圖甲為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裝置,當水溫上升 到 90℃時, 每隔 1 分鐘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 直到水沸騰 5 分鐘 后,停止記錄。 (1)組裝圖甲實驗器材時應 (選填“自上而下” 或“自下而上”)。 (2) 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做出的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由圖 象可知, 在當時的條件下, 水的沸點是 ℃,你認為造成此結 果的原因可能是 。(回答出一條即可) (3) 由甲圖可知水的沸騰時冒的“白氣”是 (選填“水16蒸氣”或“小水珠”),它是 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 (4)在實驗過程中,如果加熱時間過長的原因是 (答出一條即可)。 4.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燒杯A 中和試管 B 中都裝 有水,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 (1)對 A 中水加熱, 當 A 中水沸騰后,B 中水 (選填“會”或“不 會”)沸騰,原因是 。 (2)若把 B 中的水換成酒精,其他條件不變,則 B 中酒精 (選填“會”或“不會”)沸騰。 (酒精的沸點為 78℃)答案 1.B 2.B 3. (1) 自下而上(2) 98 氣壓小于 1 個標準大氣壓(3) 小水珠 液化(4) 水的初溫低(或水的質量大) 等 4. (1)不會 達 到沸點后不能繼續吸熱 (2)會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 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題,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實 際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作業 分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團改編 □原創(四) 實踐作業----水蒸氣液化的原因材料 玻璃杯 3 個、玻璃片 2 塊、熱水、冰塊、水、夾子、碗等步驟 1.向玻璃杯中倒入半杯熱水(注意不要燙著) ,將玻璃片蓋在熱水 杯上,看看玻璃杯和玻璃片上有沒有小水珠出現;2.向碗里倒入熱水,用夾子把玻璃片夾住放入碗里水中幾分鐘后取 出,然后用紙擦干凈, 蓋在另一個倒入相同溫度熱水玻璃杯上,看 看玻璃片上有沒有小水珠出現;3.將一些冰塊放入另外玻璃杯中,然后倒上半杯冷水,看看在玻璃 杯的內壁還是外壁會出現小水珠。觀察分析 1.將玻璃片蓋在熱水杯上,看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現,這小水珠17怎么形成的?而加熱過溫度高的玻璃片蓋上去為什么就沒有小水珠 出現? 2.倒熱水時玻璃杯的內壁會附著一些小水珠, 而放冰塊的冷水的玻 璃杯的小水珠為什么會出現在杯的外壁呢? 3.通過以上實驗,說明水蒸氣液化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使氣體液 化還有什么方法?作業評價 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 □優秀 □良好 □合格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 □優秀 □良好 □合格基于實驗現象,能進行簡單分析。 □優秀 □良好 □合格作業分析 及設計意圖 通過動手小實驗, 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激發學習欲望; 同時, 通過自己探究,更加深入對液化的理解。第四課時 升華和凝華(一) 課前作業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想想做做: 從冰箱冷凍室拿出的冰棒, 看看包裝紙上有沒有一層“白 粉”,這些“白粉”是什么態?怎么形成的?它屬于什么物態變化?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 并通過觀察實驗收集信息;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能正確分析解決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本題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通過實踐活動認識到霜是固態的,它是 由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而形成的。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團改編 □原創(二) 課堂作業題目編號 002 作業性質 實踐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想想做做:在試管中放少量碘,塞緊蓋子后放入熱水中。當固態的 碘變為紫色的碘蒸氣并充滿試管后, 將試管從熱水中拿出, 再放入 涼水中,碘蒸氣又會變為固態的碘。仔細觀察并思考碘發生了哪些 物態變化?答案 升華 凝華18作業評價 能積極參與, 并通過觀察實驗收集信息;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能正確分析解決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實驗現象,認識到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物 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團引用 □改編 □原創題目編號 003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5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閱讀課本思考:下列是生活中常見的升華凝華現象,其中屬于升華 現象 ,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 A.冰棍外表的"白粉"的形成。 B.冬天晾在食外的冰凍的衣服會慢慢變干。 C.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就會變小 D.冬天早晨草地上出現的霜。 E.北方樹枝上出現的霧松 F.北方冬季窗玻璃上內表面出現的冰花。答案 升華: BC 凝華: ADEF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能獨立思考,能正確辨別升華、凝華現 象; □優秀 □良好 □合格通過閱讀課本能提取信息正確分析解決 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了解的升華、凝華的知識, 來辨別生活中常見的 自然現象,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團改 編 □原創作業編號 004 作業性質 練習作業 完成時長 3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想想議議: 水的三種狀態分別是冰、水和水蒸氣。按照下圖說出它們三者之間 相互轉化過程的名稱以及吸熱、放熱的關系。19答案作業評價 樂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優秀 □良好 □合格能獨立思考,并說出水的三態之間相互 轉化過程的名稱以及吸熱、放熱的關系。 □優秀 □良好 □合格通過圖示的三態變化, 得出正確的結論。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生活中常見水的三態變化分析和解決,加深對物態變化的理解 和鞏固。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引用 團改編 □原創(三) 課后作業(A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6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1.寒冷的冬天早上,草地上霜的形成是 現象(填物態變化名 稱),要 熱(選填“吸”或“放”)。 2.固態二氧化碳(干冰)可以滅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熱 (填物態變化名稱) 時要 大量的熱(選填“吸收”或“放出”) , 使可燃物周圍的溫度降低,不能達到其著火點,同時密度較大的二 氧化碳又隔絕了空氣,使可燃物不易燃燒。 3.如圖所示,下列四個物態變化的實例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204.下列物態變化中全部是放熱的是( ) A 熔化、汽化、升華 B 凝固、液化、凝華 C 熔化、液化、凝華 D 凝固、汽化、升華答案 1.凝華 放 2.升華 吸收 3.D 4.B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 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形成升華、凝華概念。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基礎題, 鞏固基礎知識, 通過現實生活再現情景, 提出循 序漸進的一組問題,幫助學生澄清模糊認識, 建立升華、凝華的概 念,并認識升華、凝華現象物理知識實際運用。作業 分析 難度 團較易 中等 □較難來源 團引用 團改編 □原創(三) 課后作業(B 組)題量 4 題 完成時間 8 分鐘具體 內容 題目 1.哈爾濱的冬季十分寒冷,人們制作了冰 雕來美化環境,如下圖所示, 可是冰雕制 成后人們發現,雖然冰雕沒有熔化,卻天 天 在 變 小 , 其 原 因 是 冰 在 低 溫 下 發 生 ,所以體積一天天變小。所以冰 雕師必須常常在夜里用水對冰雕進行修 復,這是利用了水在低溫下 的原理(填物態變化名稱)。 2.在實施人工降雨時,飛機在云層里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干冰迅 速 而吸熱,使云層中水蒸氣急劇遇冷 而成小冰 晶,小冰晶逐漸變大, 在下落過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來 (填物態變化名稱)。 3.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有升華現象的是( ) A.夏天,撕開冰糕紙,冰糕冒“白氣” B.冬天,人呼出“白氣” C.舞臺演出時,噴撒干冰后冒出一團“白氣” D.燒開水時,壺嘴冒“白氣”.214、如圖所示, 對下列四幅圖所描述的物理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放熱 B.潔白的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吸熱 C.飄渺的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放熱 D.晶瑩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吸熱答案 1.凝華 凝固 2.升華 凝華 熔化 3.C 4.C作業評價 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 來; 優秀 □良好 □合格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 單的實際問題。 □優秀 □良好 □合格設計意圖 通過 4 道題,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實 際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加強知識的鞏固和提高。作業分 析 難度 □較易 團中等 □較難來源 團引用 團改編 □原創(四) 實踐作業---- 自制霜材料 易拉罐、鹽、水、溫度計、冰和筷子步驟 將碎冰塊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 用溫度計測易拉罐中冰和鹽水混合物的溫度, 看是否低于 0℃,同 時看看易拉罐的底部外有沒有白霜形成。觀察分析 冰和鹽水混合物的溫度為什么低于 0℃?霜是怎么形成的? 在形成 霜的過程中是吸熱還是放熱?作業評價 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 □優秀 □良好 □合格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 □優秀 □良好 □合格基于實驗現象,能進行簡單分析。 □優秀 □良好 □合格作業分析 及設計意圖 通過小制作, 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習欲望;同時,通 過自己動手實驗了解霜的形成過程,加深對凝華的理解。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檢測內容 物態變化 題量 19 題 完成時間 60 分鐘22一、填空題(每題 2 分, 共 26 分) 1.溫度是指物體的 ,如圖 1 所示的溫度計的示數是 ℃。 圖 1 圖 2 2.是 A.B 兩種物質的熔化圖象。由圖 2 可知, (選填“A”或“B”)物質 是晶體,判斷依據是 。 3.小明明同學幾乎每天都要乘坐公交左學。善于觀察的他發現,無論盛夏還是嚴冬, 在裝有空調的公交車班璃窗上, 常常有小水珠附著在上面, 那么冬天小水珠是空氣中 的水蒸氣遇冷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附著在玻璃的 (選填“內表面” 或“外表面”)。 4.小芹打開冰箱門,發現冷凍室的側壁上有很多霜,這是由于水蒸氣遇冷 。 (填 物態變化名稱)成小冰晶附在冷凍室的側壁上形成的。 5.在晴朗的冬日, 突然, 氣溫驟降, 雪花飄飛,路面結冰。道路維護者迅速行動, “撒 鹽除冰”,這種除冰的原理是降低 ,從而使冰快速的熔化。 6.下表列出幾種物質在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根據表中信息回答 物質水銀酒精甲苯萘熔點-39-117-9580.5沸點35778111218要測量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的溫度,溫度計的玻璃泡里不能選擇 做測溫物質, 若要測量固態甲苯的溫度,溫度計的玻璃泡里應選 做測溫物質。 7. 干濕泡溫度計是用兩個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時,其中一個溫度計 下端的玻璃泡包著濕布, 因為水在蒸發時要 熱,所以這個溫度計的讀數要比另 一個的讀數 (選填“高”或“低”),若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很大, 則兩 個溫度計的示數差值將 (選填“大”或“小” )。 二、選擇題(每題 3 分, 共 24) 8.下列估測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 A.剛從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溫度約為 4 ℃ B.洗澡水的溫度約為 38~40 ℃ C.通常情況下正常人感覺較舒適的氣溫大約為 37 ℃ D.人的正常體溫約為 37 ℃ 9.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體溫計在使用前應用力將已上升的水銀柱甩回玻璃泡中 B.測量時,應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跟被測液體充分接觸 C.只有當溫度計內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時才讀數,且視線必須與液面相平 D.溫度計雖然不能用它來測量超過它最高刻度的溫度,但對于低溫都可以測量 10.下列物理現象及其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 A. 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這個過程要吸熱 B. 濕衣服被太陽曬干是升華現象 C. 抗疫值班醫護人員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這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23D. 冬天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這是水蒸氣發生了凝華 11.下列現象中的物態變化中放熱的是( ) 12.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夠使蒸發加快的是( ) A.將水果放在低溫冷藏柜中 B.將新鮮的蔬菜封裝在保鮮袋中 C.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 D.將新采摘的辣椒攤開晾曬在陽光下 13.室內溫度為 20 ℃,此時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隨著酒 精的迅速蒸發,圖中哪個圖象正確反映了溫度計讀數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 14.對甲、乙兩種物質同時持續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說法正確 的是( ) A.甲物質的沸點一定是 80℃ B.乙物質的熔點一定是 60℃ C.甲物質在 4 ﹣ 6min 內一定持續吸收熱量 D.乙物質在 6 ﹣ 10min 內一定是固液共存態 15.如圖所示,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 慢慢加熱,當燒杯中的冰塊有大半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 (B.全部熔化C.熔化一部分)A.一點兒也不熔化 D.無法判斷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 2 分,共 26 分) 16.如圖所示,小明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 彎管內有一小段液柱。 (1) 這個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的 規律制成 的。 (2)將此溫度計放在室內,當周圍環境溫度升高時,液柱將向 ____移動(選填“左”或“右”) 17.王紅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物質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請回答下列問題:24甲 乙 丙(度計示數保持,但需要酒精燈持續加熱, 這說明液體在沸騰過程)(1)安裝實驗器材時,王紅同學應按照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 下而上”)的順序進行,采用水浴法目的 ; (2)測量過程中, 溫度計在某一時刻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該物質的溫度 為 ℃; (3) 根據實驗數據畫出該物質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 由圖可知, 當加熱到 8min 末, 試管中物質所處的物態是 態, 該物質為 (選 填“晶體”或“非晶體”),原因是 。 18.小天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過程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在圖甲所示實驗裝置中,存在的錯誤是 。 (氣泡體積在上升過程中(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溫)(2) 改正錯誤后,繼續進行實驗,小天發現水在沸騰過程中, 產生的 ((3)實驗中發現,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 造成這種現象)中要 。 的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 種原因即可)。 四、計算題(共 6 分) 19.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 5℃,放入一標準 大氣壓下的沸水中示數為 95℃, 若該溫度計測得某水示數為 50℃,則該水的實際溫 度是多少 實踐作業 了解我國和當地的水資源狀況 完成時間 一周20. (8 分+10 分) 查閱資料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 去年春夏之間, 某地區 出現旱災, 為了緩和旱情, 人們多次實施人工降雨, 用小導彈把干冰發射到高空, 當 干冰遇熱直接變成氣體,使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或變成小冰粒,這些冰粒 逐漸變大而下降, 冰粒遇到暖氣就變為雨點落到地面。 (1)依次寫出劃線處涉及到的物態變化: 、 、 、 。 (2)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我國有些地方用水很緊張, 作為公民都必須養成節 約用水的習慣,請你調查學校和家庭的用水狀況,設計一個學校或家庭的節水方案, 并對當地的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提出自己的見解。答案 一、填空題1.冷熱程度; -42.A ;該物質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253.液化; 內表面4.凝華5.熔點6.酒精 ;酒精7.吸 ;低 ;小二、選擇題8.C 9.D 10.B 11.B 12.D 13.C 14.C 15.A三、實驗探究題16. (1)熱脹冷縮 (2)右17. (1)自下而上;使物體受熱均勻,減慢熔化過程,便于觀察 (2) 69 (3)固液共存 ; 晶體 ; 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18. (1)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2)變大 不變 吸熱 (3)水的初溫低或水的質量大等四、計算題19.設此時水的實際溫度為 t,由題意可知, 100℃-0℃ t 0℃ (95℃-5℃50℃ 5℃)= t = 50℃實踐作業20. (1)升華; 液化; 凝華; 熔化 (2)開放性作業,答案合理即可(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作業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了解 理解 應用1 填空題 2 √ √ 較易 選編 60 分鐘2 填空題 3 √ 較易 選編3 填空題 5 √ 中等 改編4 填空題 6 √ √ 較易 改編265 填空題 3 、7 √ √ 較難 選編6 填空題 2 、7 √ 中等 選編7 填空題 4 、7 √ √ 較難 選編8 選擇題 2 √ 較易 改編9 選擇題 2 √ √ 較易 改編10 選擇題 7 √ 中等 改編11 選擇題 7 √ 中等 選編12 選擇題 4 √ 較易 改編13 選擇題 4 、7 √ √ 中等 選編14 選擇題 3 、4 、7 √ √ 較難 改編15 選擇題 3 √ √ 較難 改編16 實驗探究題 2 √ √ 中等 選編17 實驗探究題 2 、3 √ √ 中等 改編18 實驗探究題 2 、4 √ √ 中等 選編19 計算題 2 、7 √ √ 較難 改編20 實踐題 1 、8 √ 較難 改編 一周2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