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錦瑟》同步學案*夯實基礎知識1.作者簡介李商隱 ,字 ,號玉溪生,一生命途多舛,郁郁而終。李商隱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 ”,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 ”,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 ”。2.寫作背景作此詩時詩人46歲,罷鹽鐵推官后回鄭州閑居,不久病故。詩的內容是回憶往事,情調低沉,誦讀時要放慢速度,本詩雖題為“錦瑟”,但并非“詠物詩”,只是以開頭二字為題。李商隱的詩語言清麗,感情哀怨,境界朦朧,解讀極為不易。古來解此詩者有幾十家,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相關鏈接:他十六歲受東都(洛陽)留守令狐楚賞識,二十五歲時,李商隱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進士,可就在這時,令狐楚染病去世。沒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隱,一時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這個時候,屬于李黨的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因愛慕其才,聘請他去府中掌書記,并且還把女兒嫁給了他。原先李商隱出自令狐楚門下,自然被歸入了牛黨的陣容;現在李商隱又成了李黨的東床快婿。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終伴隨著牛黨人的咒罵、詆毀、中傷,最終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渦中的溺水者。終年四十六歲,可謂英年早逝。任務活動二 誦讀詩歌,明確節奏翻譯任務活動三 分析意象,掌握詩歌情感任務活動四 逐句分析,掌握詩歌手法任務活動五 對比閱讀,深入剖析情感任務活動二 誦讀詩歌,明確節奏翻譯【情境設計】高中詩歌需要學生反復吟詠,準確把握詩歌的節奏,明確文本的基本含義,為深入探究詩歌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1.朗讀指導停頓和重音:適當的停頓和重音可以幫助傳達詩的情感和氛圍。例如,在“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句詩中,“可待”和“只是”需要強調,而“當時”則需要稍微停頓一下,以表達對過去的懷念和遺憾。情感投入:在朗讀這首詩時,需要投入情感,想象自己就是詩人,正在向別人講述自己的故事。這樣可以更好理解和表達詩的情感和內涵。2.文本翻譯任務活動三 分析意象,掌握詩歌情感【情境設計】詩歌中的意象本身就是傾注著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事物,我們通過分析意象,可以掌握詩歌的情感信息,深入理解詩歌內容。1.請同學們細讀詩歌,分析其中的意象,體會其中的情感,完成下列表格。任務活動四 逐句分析,掌握詩歌手法【情境設計】《錦瑟》這首詩歌中手法多樣,通過重點解讀,可以掌握作者的詩歌寫作技巧,提升詩歌鑒賞能力。請同學們認真分析詩歌內容,完成下列問題。請你分析一下詩歌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運用的手法及表現的情感。2.請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結合下面的鏈接內容,分析詩歌中間四句的用典手法。鏈接:但是,李商隱的詩,往往是逐句都用典故,即使都注明白了,詩意還是不易了解。因為在運用典故的藝術手法上,他也有所獨創。他在詩歌中運用典故,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典故本身所代表的意義,常常不是李商隱企圖在他的詩中所顯示的意義。——施蟄存《唐詩百話》典故一:莊周夢蝶(莊周曉夢迷蝴蝶)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會兒夢醒了,莊周思考道: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典故本意:物我合一,萬物在不斷向其對立面轉化,并無區別。詩中含義:典故二:望帝啼鵑(望帝春心托杜鵑)望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的稱號。傳說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杜鵑,啼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典故本意:表達對古蜀國臣民的惦念之情。詩中含義:典故三:滄海珠淚鮫人泣淚 張華《博物志》里有海中鮫人泣淚成珠的故事。南海有蛟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眼能泣珠。典故本意:南海的美人魚,哭泣的淚水會變成珍珠。詩中含義:典故四:藍田玉煙傳說藍田美玉深埋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它那溫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到空中。典故本意:寶玉埋在地下,上空會出現煙云,陽光下見得分明。詩中含義:3.詩歌的尾聯運用了什么手法呢?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請作簡要分析。任務活動五 對比閱讀,深入剖析情感【情境設計】自古以來,人們對于《錦瑟》的創作意旨始終存在分歧,有人說是對亡妻的深切悼念,也有人說是詩人獨自哀傷,但不管怎樣,《錦瑟》都是一篇感情真摯的佳作。接下來,我們將比較分析李商隱的其他作品,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其二)李商隱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盤迸淚傷心數,錦瑟驚弦破夢頻。萬里重陰非舊圃,一年生意屬流塵。前溪舞罷君回顧,并覺今朝粉態新。①回中:在今陜西隴縣西北。這年因有人作祟,詩人應博學宏詞科不第,從京都回到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府中。②“前溪”句:《前溪》為舞曲名,《前溪》舞盡之時,花將飄落殆盡。1.問題:與李商隱的《錦瑟》相比,本詩意象“錦瑟”的作用和蘊含情感有何不同?請結合詩歌,分別簡析。*寫作特色抒情含蓄。中間兩聯追懷往昔,并沒有指實年月日期和涉及具體的人事內容,而是化用了四個典故,營造出“莊生夢蝶”、“杜鵑傷春”、“明珠落淚”、“良玉生煙”四個靜謐、清麗、迷離而含帶凄傷的畫面,以象征自己的遭際,寓托自己的心境,從而讓讀者去揣測、體認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緒,去尋味、把握隱伏其下的情感內涵。情感內容雖隱約不明,感傷情調卻明顯無疑。意境朦朧。此詩營造的四個畫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清麗、靜謐,而又如夢似幻,似霧中看花,水中望月。“莊生”句本就是描繪夢境,“望帝”句則是一個近似神話的虛幻傳說,頸聯兩句雖有日月映照,但同時有煙霧彌漫、水汽蒸騰。畫面的虛幻迷離,抒情的含蓄婉約,典故、象征、暗喻手法的兼舉并用,使詩呈現出一種隱約朦朧、云裹霧障的意境。*課堂小結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拓展延伸題【情境設計】古詩詞誦讀是高考的必考項目。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將課上所學知識進行遷移應用,還需要直面高考真題,提升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準確把握考試內容。1.《紅樓夢》第32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里,寶玉對黛玉訴肺腑之后,二人感情篤定。假設黛玉題帕,會送李詩的哪一聯給寶玉呢?示例:2.鏈接高考(1)《錦瑟》中以錦瑟起興,引起對往事的追憶的句子是:“ ” 。(2)李商隱在《錦瑟》一詩中回環曲折地表達自己的無限惆悵的句子是:“ ”。(3)《錦瑟》中的“ ”兩句,作者用陰陽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現了高潔的感情、執著的愛慕和無盡的哀思。*課后作業【情境設計】針對古詩詞誦讀的基本特點,所設內容基本圍繞詩歌本身內容及高考鏈接,重在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把握和理解。1.完成本課鏈接高考習題,加深對本文知識的鞏固與理解。2.擴展閱讀李商隱的其他作品,分析陸游的情感并寫出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們一起分享交流。推薦學習資料1.注釋和賞析:一些版本的《錦瑟》后面附有注釋和賞析,這些注釋和賞析可以幫助理解這首詩的背景、主題和藝術特點。2.文學史書籍:一些文學史書籍中會介紹李商隱的生平和詩歌風格,以及《錦瑟》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3.其他作品:我們可以學習李商隱的其他作品,分析比較其他的作品的情感內容,加深對本詩的理解。答案課前任務:1.作者簡介李商隱 ,字義山,號玉溪生,一生命途多舛,郁郁而終。李商隱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 小李杜 ”,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2.寫作背景作此詩時詩人46歲,罷鹽鐵推官后回鄭州閑居,不久病故。詩的內容是回憶往事,情調低沉,誦讀時要放慢速度,本詩雖題為“錦瑟”,但并非“詠物詩”,只是以開頭二字為題。李商隱的詩語言清麗,感情哀怨,境界朦朧,解讀極為不易。古來解此詩者有幾十家,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課上任務:任務活動二 誦讀詩歌,明確節奏翻譯1.朗讀指導停頓和重音:適當的停頓和重音可以幫助傳達詩的情感和氛圍。例如,在“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句詩中,“可待”和“只是”需要強調,而“當時”則需要稍微停頓一下,以表達對過去的懷念和遺憾。情感投入:在朗讀這首詩時,需要投入情感,想象自己就是詩人,正在向別人講述自己的故事。這樣可以更好理解和表達詩的情感和內涵。2.文本翻譯在精美的瑟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鵑。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任務活動三 分析意象,掌握詩歌情感1.參考:任務活動四 逐句分析,掌握詩歌手法1.參考: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運用了起興的手法。以“錦瑟”起興,暗示了詩人年老色衰、處境悲涼,表達了詩人對青春已逝、盛年不再的慨嘆。同時,“無端”二字也表達了詩人對命運不公的抱怨和無奈。這一聯不僅是對逝去歲月的追憶,更是對生命短暫、人生無常的感慨和無奈。2.參考:典故一:莊周夢蝶(莊周曉夢迷蝴蝶)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會兒夢醒了,莊周思考道: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典故本意:物我合一,萬物在不斷向其對立面轉化,并無區別。詩中含義:結合寫作背景我們可以體會作者早年及第娶妻仕進的快樂和現在發妻早逝,對命運無常的悵然。典故二:望帝啼鵑(望帝春心托杜鵑)望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的稱號。傳說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杜鵑,啼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典故本意:表達對古蜀國臣民的惦念之情。詩中含義:詩人借此以冤禽托寫恨懷、哀傷,表達殷切的思念,也可以視作陷入迷離恍惚的意境。典故三:滄海珠淚鮫人泣淚 張華《博物志》里有海中鮫人泣淚成珠的故事。南海有蛟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眼能泣珠。典故本意:南海的美人魚,哭泣的淚水會變成珍珠。詩中含義:月、珠、淚合一,構成朦朧意境,表達了傷感、孤寂之情。典故四:藍田玉煙傳說藍田美玉深埋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它那溫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到空中。典故本意:寶玉埋在地下,上空會出現煙云,陽光下見得分明。詩中含義:暖玉煙,可望而不可及,飄渺不能把握。3.參考:尾聯運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尾聯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互呼應。“此情可待成追憶”,是說上面說的那種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現在再來回想,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后一句“只是當時已惘然”,是說“當時”的感受,可聯系上文看,內心惘然之情現在更甚。任務活動五 對比閱讀,深入剖析情感1.參考:1.作用:《錦瑟》中,錦瑟是核心意象,作者以此來寄托情懷;此詩中的錦瑟并非核心意象,作者只是把風雨之聲喻為錦瑟奏出的急促音符,以此來渲染風雨摧殘嬌花的氣氛。2.情感:《錦瑟》中,錦瑟蘊含著作者美好年華逝去的傷感;此詩中,錦瑟蘊含著作者對牡丹的憐惜,對自己科舉不順的哀嘆。拓展延伸示例:考慮到李商隱的詩風格和情感深沉,以及《紅樓夢》中黛玉的性格和情感,可能會選擇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中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一聯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渴望相聚的情感,與黛玉對寶玉的情感相呼應。同時,“共剪西窗燭”也暗示了兩人相聚的溫馨場景,符合黛玉和寶玉感情篤定的情境。2.示例:(1)《錦瑟》中以錦瑟起興,引起對往事的追憶的句子是:“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2)李商隱在《錦瑟》一詩中回環曲折地表達自己的無限惆悵的句子是:“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3)《錦瑟》中的“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兩句,作者用陰陽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現了高潔的感情、執著的愛慕和無盡的哀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