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課型:欣賞·評述課時:1課時【教材分析】民間美術是民間藝術的一種,是由廣大人民群眾自發創造、欣賞并在民間流傳的美術,與人們的生產勞動、生活風俗、宗教活動的需要緊密相連。中國民間美術源遠流長,分布地域廣闊,品種繁多,制作材料龐雜、功能多樣。由于它是群體之間相互借鑒與傳承的共性藝術,并與民生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穩定的傳統式樣和豐富的文化內涵?,F在的信息社會,科技日新月異的,我們應該讓孩子們了解和接觸中國民間藝術,激發孩子們對民間藝術的興趣,提高孩子們的藝術鑒賞力和民族自豪感。【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民間美術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接觸,所以本課主要采取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另外,四年級的孩子對繪畫、剪紙等已有所了解及體驗。【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如意吉祥的民間美術的特定藝術語言符號,讓學生通過欣賞與評述,感受民間吉祥圖案的造型規律和色彩特征。過程與方法目標: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民間吉祥圖案紋樣、色彩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民間吉祥圖案紋樣、色彩產生興趣;體會勞動人民對吉祥、幸福生活追求的情感,發揚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能用語言描述民間美術作品中的吉祥圖案紋樣、色彩特點。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民間吉祥的圖案紋樣和色彩。【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示范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本、范畫、彩色筆、畫紙、描線筆、鉛筆、橡皮等等工具。【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課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間美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了解中國的民間美術。板書課題: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環節二:新課講授活動一:連線游戲比賽喜在眼前——蝙蝠、壽桃、蓮花萬事如意——蝙蝠、瓶子幸福平安——柿子、如意活動二:看圖比較分析民間圖案來源于大自然,歸功于勞動人民的大膽夸張、變形創造出來的。課件演示夸張、變形的特定藝術符號——云紋、水紋、回紋、火紋、花草紋、鳥紋活動三:觀察與比較民間美術從遠古走來, 早幾千年前的彩陶和青銅器已發現傳統吉祥圖案,從作品中讓人感受到特定時代的典雅和神秘。欣賞民間美術圖片,說一說布老虎的特點是什么?選材:貼近生活色彩:艷麗、明快造型:夸張、變形圖案:吉祥 寓意民間有很多像布老虎一樣,人們利用身邊普通的材料,制作出的民間美術作品,什么是民間美術呢?民間美術---是人民群眾創作的,用以美化環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并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流行的美術。環節三:欣賞與評述展示有代表性的民間美術作品:剪紙、年畫、中國結編織類、玩具、雕塑,結合表現手法、造型規律、色彩特點,進行欣賞與評述。造型規律:對稱與均衡。色彩特點:裝飾性與象征性:艷麗、強烈以紅為主以綠對應。環節四:創作欣賞作品圖片,播放背景音樂,引導學生根據數字的特點進行想象變化并組合繪畫,學生根據創作要求繪畫,教師巡視,適當指導。環節五:分享與交流小組討論分享與交流: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帶給你的感受。環節六:小結拓展拓展延伸,擴大視野吉祥圖案的設計與應用,從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作品中可以看到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藝術上剛健清新、活潑淳樸。【板書設計】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選材:貼近生活色彩:艷麗、明快造型:夸張、變形圖案:吉祥 寓意【課后反思】本課的優點有:1、我認為本課將民間美術融入到故事中,設置情景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讓學生自主學習歸納。2、本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課堂結構也相對比較完整,時間把控較為合理。效果基本能達到要求,學生評價水平整體較高,效果較好。不足之處:1、本節課,本人從教態、表情、語態等方面都需要加強。因為面對的是四年級的學生,在教態、表情、語態這幾方面,我覺得自己的親和力還不夠,導致整堂課的氣氛不太活躍,學生反應不夠熱烈。2、在課堂總結評價方面,我認為我的課堂要留多些時間總結,好的總結能讓學生更好地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和別人的長處,在取長補短中不斷進步。在評價中我還需注意要在尊重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進行多形式的評價,而不是只做到他評和師評,要多些傾聽學生的心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