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等專業學校2023-2024-1教案編號:備課組別 政治組 課程名稱 哲學與人生 所在 年級 主備 教師授課教師 授課系部 授課班級 授課 日期課題 第七課 知行統一與體驗成功(第一課時)教學 目標 了解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注重實踐,善于總結,努力學習,幫助學生在學習與生活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及時總結人生發展過程中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重點 辯證唯物主義知行統一觀的基本觀點和方法難點 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教法 自學法 講述法 案例教學法教學設備 多媒體設備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內容及組織過程 個案補充教 學 內 容 【教學過程】〈創境激趣〉 教師播放歌曲:《從頭再來》 這首歌曲告訴我們面對人生道路上的成敗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就如同歌詞中說的那樣:“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從頭再來”。 問題: 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失敗和挫折呢? 我們應該怎樣提高人生發展能力,實現人生成功呢? 以歌曲為切入點,設置感人情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引導學生在欣賞之余思考歌曲的內涵并討論問題, 人生發展不可能時時處處都順心如意,當遭遇失敗挫折或陷入低谷時,我們應該客觀看待成敗,認真總結得失,在此基礎上知行統一、勇于實踐,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教 學 內 容 〈引思明理〉 一、堅持實踐和認識的統一(板書)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出真知(板書) 材料1:一組各種類型實踐的圖片 問題:結合上述圖片反映的內容,談談你對“實踐出真知”的看法。 材料2:漫畫“白卷” 問題:沒有做飯的實踐,能寫好做飯的文章嗎?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分析漫畫“白卷”,引導學生認識到沒有做飯的實踐,就寫不好做飯的文章。說明實踐出真知,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實踐的發展推動認識的發展。 學生觀看課件圖片及漫畫,深入思考,探究問題。2.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正確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 教師以電磁理論的發現、發展、完善,最終形成正確的認識,并以對人類社會和生活提供科學指導為例,講明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材料:電磁理論的創立者科學家法拉第、赫茲和麥克斯韋的圖片。 人們根據法拉第、赫茲和麥克斯韋等科學家創立的電磁理論發明了無線電報、電話、電視、衛星遙感技術及現代互聯網技術等,大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又如,人們根據萬有引力規律和宇宙速度理論將人造地球衛星、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等送上了太空,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于該問題理論性較強,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該部分內容可以教師講解為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通過師生共同解讀各類型實踐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教 學 內 容 教 學 內 容 通過分析材料,幫助學生理解認識是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又要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正確認識能有效地指導實踐。說明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正確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以此幫助學生明確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學生閱讀材料,交流研討,領悟哲學原理。 3.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反復、不斷深化的過程 師生共同閱讀藥神李時珍的材料及教材第66頁“從輸羊血到輸人血”事例,幫助學生體會并理解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反復、不斷深化的過程。 材料1:《本草綱目》是我國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花費了27年時間才寫成的科學巨著。在20多年里,他不但閱讀了800多部書籍,而且歷盡千辛萬苦,親自采集藥物標本,收集民間單方、驗方。全書共收集藥物1892種,藥方11000多個。52卷的煌煌巨著,就是通過他自己的親自實踐和學習,將這一種種藥物、一個個藥方積累起來的。 問題:“藥神”成功的事例,體現了認識的過程是怎樣的? 材料2:教材第66頁“從輸羊血到輸人血”事例這個事例說明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教師從事例出發,通過對這兩個材料的分析、講解,引發推動學生思考、歸納出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從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過程,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4.實踐和認識是辯證的統一,認識與實踐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板書) 通過教材第67頁漫畫及紙上談兵的成語典故,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得出結論。 材料1:教材第67頁漫畫 問題:你贊同誰的觀點?為什么?通過這一組材料,師生共同討論設置問題,說明不能割裂實踐和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馬克思主義認識與實踐相統一的基本原則要求我們,既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又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提高認識水平。 課后作業: 完成同步練習。板 書 設 計教后札記中等專業學校2023-2024-1教案編號:備課組別 政治組 課程名稱 哲學與人生 所在 年級 主備 教師授課教師 授課系部 授課班級 授課 日期課題 第七課 知行統一與體驗成功(第二課時)教學 目標 理解提高人生發展能力必須做到知行統一。善于總結,努力學習,崇尚在知行統一的過程中提高人生發展的能力學會以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為指導,不斷提高人生發展的能力。重點 在知行統一中體驗成功。難點 在知行統一中體驗成功。教法 自學法 講述法 案例教學法教學設備 多媒體設備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內容及組織過程 個案補充教 學 內 容 導入: 綜合李時珍、齊白石、愛迪生、孔祥瑞等成功人士的事例,說明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做到了知行統一的。在知行統一的過程中,要注意知與行不能割裂,知而不行,只說不做,知就會喪失意義;行受知的指導,行而不知,就是盲動,效果勢必受影響。二、成功與失敗伴隨著人生的發展(板書) 1.成功與失敗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板書)教 學 內 容 教師通過列舉一組名人從失敗到成功的材料,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失敗是人生道路上的常態,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經歷無數次的失敗。我們要以良好的心態對待失敗,要明白失敗與成功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 材料: 蒲松齡----落第----聊齋志異 愛迪生----8000多次的失敗----電燈泡 袁隆平----無數次的失敗----雜交水稻之父 問題: 1. 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在事業成功的道路上經歷失敗的故事? 2. 說一說你自己失敗與成功的經歷。 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從名人從失敗到成功的事例引入話題,啟發學生學會辯證看待成功與失敗的關系,再由遠到近,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失敗成功的事例,初步嘗試用哲學原理分析解決自身現實問題。 2.對待成功和失敗要有正確的態度(板書) 教師先展示一幅漫畫,表現人們對待失敗的不同態度,通過問題引發學生談自己對失敗的態度;再通過一組名人正確面對失敗的名言,幫助學生形成對成功與失敗的正確態度。 材料1:漫畫----他們這樣對待失敗 問題:你曾經怎樣面對成功與失敗? 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為了實現夢想而奮斗,即使失敗,也不悔今生。因為我畢竟試過了,行動過了。----貝多芬 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愛迪生 沒有播種,何來收獲;沒有辛苦,何來成功;沒有磨難,何來榮耀;沒有挫折,何來輝煌。教 學 內 容 教 學 內 容 問題:你將以什么態度對待成功與失敗? 通過漫畫分析及名言解讀,師生共同探討總結對待失敗與成功的正確態度與做法:失敗-正視-承認-分析-排除-成功―分析-努力-失敗或新的成功 材料3: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正確對待人生發展道路上出現的失敗,學會讓失敗變為成功之母(板書) 教師選取來自中職學生生活的真實求職案例,幫助學生學會運用哲學思考來解決現實問題,引發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不怕挫折,勇于奮斗的精神。 材料:某職業學校兩位2006屆財會專業技能優秀的畢業生先后去人才市場找工作。甲同學多次求職遭到失敗,但他并不氣餒,他認真查找原因、虛心向人請教求職方法與技巧,終于找到了工作。他對待工作愛崗敬業、踏實肯干,得到了單位認可。 乙同學經歷了幾次求職失敗后,就灰心喪氣失去信心,不肯再出來找工作了。他在家終日與電腦為伴,過起了“啃老”的日子。 問題:甲乙兩位同學分別怎樣對待求職失敗?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這個事例與學生息息相關,可以交給學生充分討論,暢談己見。 教師應注意點撥學生提出的各種不同看法,以切實解決中職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指導學生學習應對失敗挫折的方法三、在知行統一中體驗成功 〈課堂小結〉對照板書總結 利用板書,以對話方式引導學生就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注意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對課堂內容歸納總結,統攬全局,抓住教學主線,幫助學生把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學生參與小結,實現對知識的再掌握,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課堂練習〉 運用教材導入部分小陸的事例設計課堂練習,強化學生對哲學理論的認識,理論聯系實踐,運用哲理分析事例,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 問題: 1.從小陸做市場營銷工作成功的經歷,談談你對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須把實踐和認識統一起來,做到“知行統一”的理解。 2.結合小陸成功的經驗,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在實現成功道路上出現的失敗和挫折?學生學以致用,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分組交流討論、分析貼近自己生活的事例,深入思考,強化認識,滲透德育教育板 書 設 計教后札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