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堂教與學方案主備人: 使用人:總計 課時 年 月 日 備 月 日 投放課題 13.1分子熱運動 課型教學目標 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知道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 2.能夠識別并能用分子熱運動的觀點解釋擴散現象。 3.知道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教學重、 難點 能夠識別并能用分子熱運動的觀點解釋擴散現象教具準備 PPT教學設計及活動過程 學法點撥 (個性化設計)一、復習導入 1、物質是由 組成的,其大小通常以_____________為單位來量度。 2、為什么打開一盒香皂,很快就會聞到香味,能聞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研自探 3、在課本氣體擴散實驗中,為什么讓密度大的二氧化碳放在密度較小的空氣下面,倒過來行嗎 這里面有什么科學道理 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實驗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課本液體擴散實驗中,經過30日后硫酸銅溶液與清水的界面逐漸模糊不清了。 此實驗說明了_____________ 。 5、緊壓在一起的鉛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會互相滲入很深。 此實驗說明了_________ 。 6、你認為影響擴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你能舉出一例支持你的結論嗎 7、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那么固體和液體中的分子為什么不會飛散開,而總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體積呢? 8、擴散現象說明分子間有間隙,為什么壓縮固體和液體很困難呢? 三、合作交流 【實驗1】將一滴紅墨水滴入一杯熱水中,稍等一會兒整杯水顏色變成均勻的淡紅色。 【實驗2】在分別盛有等量冷水和熱水的燒杯中,分別滴入一滴墨水,比較兩杯中墨水的擴散現象 【實驗3】教師自制一個由兩個乒乓球和一根彈簧組成的教具,建立物理模型,運用類比法,讓學生了解分子之間什么時候表現為引力,什么時候表現為斥力。 四、展示匯報 1、分子之間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同時存在的。那么,何時表現為引力,何時又表現為斥力呢? 2、“破鏡難圓”說明:當相鄰分子間相距很遠時,分子間的作用力將變得_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 1、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 A.春天,春江水暖鴨先知 B.夏天,滿架薔薇一院香 C.秋天,數樹深紅出淺黃 D.冬天,紛紛暮雪下轅門 2、用分子的知識對下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 A.做飯時炊煙裊裊,是由于分子間存在斥力 B.一塊金屬很難被壓縮,是由于分子間沒有空隙 C.變癟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鼓起來,是由于分子受熱變大 D.房間放一箱蘋果,滿屋飄香,是由于分子做無規則的運動。經典題型設計 當堂測試 檢驗效果 1、 榴蓮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營養,被稱為水果之王。榴蓮被切開后,其香味將很快充滿整個房間,這一現象主要說明 ( ) A.分子間存在引力 B.分子間存在斥力 C.分子間有間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 2、 關于分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的物質分子間無論距離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結冰后分子會保持靜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D.“沙塵暴起,塵土滿天”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堂教與學方案主備人: 使用人:總計 課時 年 月 日 備 月 日 投放課題 13.2內能 課型教學目標 1、了解內能的含義,能簡單描述溫度與內能的關系。 2、通過探究活動,找到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 3、知道熱傳遞過程中,傳遞內能的多少叫熱量,熱量的單位是焦耳。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簡單描述溫度與內能的關 通過探究活動,找到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教具準備 PPT教學設計及活動過程 學法點撥 (個性化設計)一、目標激趣 水燒開后,壺蓋被頂起來,推動壺蓋的能量來自哪里? 二、自研自探 拋到空中的球,離開地面具有 能,它在空中飛行,具有 能,球的 能和 能構成球的機械能。球內部的分子做無規則熱運動,而且分子之間有 ,因此球在具有 _____能的同時還具有_______。 1、想想做做 : ①一根粗鐵絲,想辦法使它的溫度升高,從而內能增加,看誰的辦法多 ②冬天,手冷,有什么辦法使手溫升高,看誰的辦法多 請試著將這些方法進行分類。 2、自學:熱傳遞和熱量 閱讀教材P8頁3、4段,做如下練習。 (1)使 不同的物體互相接觸,低溫物體溫度 ,高溫物體溫度 ,這個過程叫 。 (2)發生熱傳遞時,高溫物體的內能 ,低溫物體內能 。 (3) 叫熱量,物體吸收熱量內能 ,放出熱量內能 (4)熱量的單位是 。 溫馨提示:只有發生熱傳遞時才有熱量的吸收或放出,沒有發生熱傳遞就無“熱量”可言。 三、合作交流 演示(老師演示實驗1、2,學生觀察得出結論) (1)在實驗1時,推動活塞、壓縮空氣,就是對空氣 的過程,使空氣的溫度 ,內能 ,達到乙醚的燃點,棉花燃燒起來。 (2)在實驗2時,瓶內水 成水蒸汽,水蒸汽遇冷很容易 成小液滴形成霧。瓶內氣體把塞子頂起來,其實就是瓶內空氣對塞子做功的過程,瓶內出現了霧,說明瓶內溫度 ;說明空氣對外做功時,空氣的溫度 ,內能 四、展示匯報 學生根據演示實驗,小組內分析,小組代表展示,其他小組補充。教師總結。 歸納總結: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 、 網] 五、拓展延伸 1、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的冰沒有內能 B、要使物體內能增加,必須使其吸收熱量 C、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 D、物體的內能增加,它的溫度不一定升高 2、一根鋸條放在火上烤一烤會變熱,此時它的內能 ,若在干木材上磨一磨,也變熱了它的內能 ,前者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內能的,后者是通過 ___________的方式改變內能,并且_________的方法和________的方法在改變內能是______的。 3、下面四句話里“熱”字表示什么物理量(填溫度、內能、熱量) (1)天氣真熱 (2)摩擦生熱 (3)物體放熱 (4)電爐很熱經典題型設計 關于分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的物質分子間無論距離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結冰后分子會保持靜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D.“沙塵暴起,塵土滿天”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