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訂立合同學問大》導學案【課標要求】簡述合同的含義和價值,了解合同訂立的程序。【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重合同、守信用是全社會的共識,增強合同意識與契約精神。科學精神:學習訂立合同的技巧,在實際協商中合理確定雙方權利和義務。法治意識:用法律思維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中各類合同糾紛,善于用法律規范雙方權利義務。公共參與:做一個有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的現代公民。【重點難點】重點:了解合同的含義、形式、特點、意義。難點:理解如何訂立合同【自主學習】合同的含義:2.合同的類型:合同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買賣合同、贈與合同、租賃合同、運輸合同等。3.訂立合同的要求:4.鼓勵合同自由的原因:5.訂立合同的含義:6.合同訂立的步驟7要約的含義8要約的意義:9承諾的含義10承諾的意義:11無效合同的情形及后果:12有效合同的要求:13合同的形式:14.書面合同的意義達標檢測1.2022年4月,周某在數碼商店租借一臺平板電腦,對其甚是喜歡,便以2千元的價格簽訂了平板電腦轉讓協議,約定5天后付款。3天后周某將該平板電腦以2500元價格賣給劉某。劉某回家途中不慎將平板電腦遺失,被同乘公交車的小陳撿到并帶回家中,送給女友小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因未交付,周某未獲得該平板電腦的所有權 B.小王通過善意取得方式獲得該平板電腦的所有權C.事件的最后,該平板電腦的所有權仍歸劉某 D.因價格顯失公平,劉某與周某的買賣合同不成立2.停車收費后剮蹭丟失概不負責,代金券、積分卡消費限制期限,手機訂購的套餐期滿后被自動續期扣費……在網購等領域,一些不公平格式條款更具隱蔽性和迷惑性:有的單方面變更服務協議,以消費者默認等形式代替消費者同意;有的以“清倉”“特殊商品”等名義擅自擴大不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的范圍等。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誠信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決定性意義,應健全社會信用機制②格式條款的使用限制了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的自由,應予以禁止③如果格式條款中存在欺詐等內容,消費者可以依法要求撤銷合同④面對消費者和商家地位不對等的狀態,消費者需要增強維權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有時一份合同要經歷反反復復的要約與承諾才最終得以訂立。這體現了( )A.我們要有合同意識B.合同的訂立是當事人各方通過平等協商就合同條款達成意思表示一致的過程C.合同的訂立過程比較復雜D.合同的訂立大有學問,馬虎不得4.2021年9月4日,岑某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稱,自己十歲的兒子私自在某手機店花費1800元購買了一部手機,他發現后便到手機店要求退貨,但商家以手機不存在質量問題、不存在強買強賣的行為為由拒絕退貨。經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調查核實,岑某反映的問題完全屬實。以下對該案例分析正確的是( )①岑某兒子與商家已形成購買事實,商家可本著自愿的原則自主決定是否退款②岑某和商家都是這起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1800元的手機③商家在未核實購買人是否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做出買賣行為,應該承擔不利后果④岑某兒子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購買手機的行為遭到岑某的反對,買賣合同無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王某因經商虧損,將與其妻李某共有的房產以正常市場價格出售給不知情的劉某。其妻發現后,訴至法院,要求宣告房屋買賣無效。劉某在法庭上出示房屋買賣合同、賣房授權書與房子過戶登記手續等資料。后經確認,王某的賣房授權書系偽造。在本案中( )①該套房子應歸劉某所有,因為劉某購房屬于法定善意取得②該套房子仍歸李某和王某所有,因為王某偽造的賣房授權書無效③該合同無效,因為王某無權單方面處分與妻子李某的共同房產④該合同有效,因為它符合我國合同法規定的條件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6.以下關于格式合同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有利于保證合同雙方自由的意思表示B.民法典規定的合同無效的情形適用于格式合同條款C.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做出有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D.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格式條款7.李某陸續出借700萬元給陳某某用于發放高利貸,每月從陳某某處獲4%或5%的利息。然而,雙方簽訂的借貸合同無效。下列可能會導致合同無效的情況有( )①缺少履行期限的借款合同②違反法律法規的合同③基于重大誤解簽訂的合同④沒有標明違約責任的合同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某繪畫比賽主辦方賽前承諾獎勵一等獎獲得者1萬元。7周歲的小學生甲獲得一等獎。一公司看上了甲的獲獎作品,提出要以2萬元買下,作為公司的商標圖案。甲的父母知道后,明確表示不同意出售。就上述事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獲獎作品享有著作權B.甲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對獲獎作品享有商標權C.在主辦方支付獎金前,甲對1萬元獎金享有所有權D.甲的父母有權拒絕該公司以2萬元的價格購買獲獎作品的要約9.龍勝各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因非法買賣農村集體土地引起的確認合同無效糾紛案件,依法判決買賣雙方簽訂的《合同協議書》無效,由買方將土地退還賣方,由賣方退還買方購地款1800元并賠償經濟損失25000元。這說明( )A.當事人可以改變或者解除合同 B.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合同必須履行C.不履行合同應承擔違約責任 D.合同內容必須合法10.2021年,天津市法院審理了一起案件。未成年人小劉初二輟學在家,70天時間里,將父母的158萬元積蓄全部打賞給一名主播,小劉一家把直播平臺告上法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劉打賞主播違背公序良俗,與直播平臺間的合同無效B.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小劉父母有權要回打賞C.小劉與直播平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小劉父母無權要回打賞D.小劉主體不適格,打賞主播的效力取決于其父母的追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