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地理上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農業——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教學設計題目 為農業布局出方案 第4課時內容解析 八年級《地理》(人教版上冊)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第二節“農業”,農業又被稱為第一產業,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最早產生的農業產品與我們日常的衣食也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學生可通過對農業的了解和學習,初步掌握學習主要產業的方法,構建知識體系,幫助學習工業。 影響農業布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如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對農業有何影響等。學情分析 本節的學習內容難度不大,比較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同時,八年級的學生學習了世界國家和地區的農業發展,對影響農業發展的條件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讀圖、分析地理知識的方法。但學生缺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標解析 1.結合自己家鄉的自然條件,合理布局各農業部門,體現因地制宜的原則,樹立人地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2.能夠列舉生活中利用科學技術促進農業發展的實例。重點: 讓學生理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發展農業,進而認識到人類的生產活動一定要符合自然規律,才能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難點: 運用因地制宜的觀點,解決農業實際發展中的問題。教學方法 情境創設、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與任務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與任務解決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 展示微信圖片引入第四課時的學習——為農業布局出方案。 學生角色扮演。 從身邊的地理事物入手,學生更有興趣。環節一: 參觀農博會 農博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參展商,具體情況請看大屏幕。 思考問題:這些寶物屬于什么產業部門? 對農博會進行實時報道,學生完成學案任務一。 讀圖識別產業部門,總結出農業部門有: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 完成學案:實時報道: 農作物的范疇很大,包括 和 。目前我國的糧食生產格局,北方主要以種植抗旱耐寒的 為主,南方主要以種植喜水喜熱的 為主。經濟作物是農作物的一個重要組成,我國經濟作物種類繁多,其中南方糖料作物主要為: 、北方為: ;油料作物:油菜分布最廣,河南、山東兩省主要為: 。 聯系現實生活,幫助同學們通過真實活動聯系地理課本知識,完成新課標的目標。環節二: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過渡:回顧影響農業生產布局的因素。 講解:自然條件主要包括氣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需求,交通,國家政策,農業生產技術和勞動力等因素。 設疑導入:我們國家有不同的農業,不同的農業類型分布的地區也不一樣,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不同的地形區發展什么樣的農業? 完成學案任務二 活動:小組合作探究 在圖4.15中圖中,有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某區域的A、B、C、D四地。其中,A為城市郊區,B為遠離城市的平原地區,C為山地,D為海洋。 ①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農業,并說明你的理由。 ②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議減少水稻種植面積,改種蔬菜、花卉,發展魚肉如禽蛋生產,你認為可行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學生用實例說一說影響因素。 學生通過讀圖,完成任務二。 學生獨立思考2分鐘后組內進行討論交流。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養成從區域的視角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意識和習慣。環節三: 競標大會 競標大會出方案 各小組按照要求進行競標演說,其他小組對照要求進行評分,評選出三組優秀方案。 學生分組討論,進行講解。 通過競標大會,初步形成從地理綜合的視角看待和分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環節四: 科技強農 過渡:目前我國農業發展迅速,農業的產量和品種都得到了改善,這一切都和我國的農業技術發展有關,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國的農業科技。 圖片展示:科技強農 提問:你還知道我們國家哪些農業科技產品呢? 學生分組討論,進行講解。課堂小結 構建思維導圖,梳理知識。 學生自行梳理本節課的內容,并畫出思維導圖。 回顧本節課的重點知識,理解影響農業布局的要素,構建知識框架。作業設計 1.下列不同農業部門與所能提供的食物的連線,正確的是( ) A.種植業—水稻 B.林業—大米 C.漁業—雞、鴨 D.畜牧業—棉花 2.下列同學的敘述符合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是( ) A.我家在山區,這里地形崎嶇,適宜種植業的發展 B.我家在內蒙古高原,這里土壤肥沃,是小麥的重要產區 C.我家在華北平原,這里地勢平坦,熱量條件好,甘蔗產量高 D.我家在新疆,綠洲農業發達,瓜果很甜 3.下圖是“我國南方某地土地利用類型示意圖”,讀圖,圖中甲、乙、丙、丁地,最能體現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是( ) A.甲地漁業 B.乙地畜牧業 C.丙地梯田農業 D.丁地林業 4.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要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下列農業生產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的是( ) A.內蒙古高原退耕還林還草 B.青藏高原地區增加放牧牲畜的數量 C.山東丘陵地區大面積種植柑橘 D.長江中下游平原大力發展林業生產 5.我國北方地區( ) A.平原廣闊,土地肥沃,耕地集中連片 B.降水集中,水源充足 C.耕地以水田為主,是重要的稻米產地 D.主要氣象災害是寒潮和臺風 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區土地利用示意圖。讀圖完成6-7小題。 6.影響當地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 A.氣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7.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郊區的農業結構將發生變化。下列土地利用類型在該地農業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菜地花圃 B.魚塘 C.稻田 D.果園 提升類作業:為家鄉鄉村布局。 考查農業的分布、主要的農作物,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切實培養學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板書設計(-4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