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第五課 在和睦家庭中成長復習學案【課前練手 這題我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1月6日,湖南省某法院發出《家庭教育促進法》生效后的全國第一份《家庭教育令》。2020年8月,胡某與陳某離異后,約定8歲的女兒由母親陳某撫養。陳某因再婚、搬家致女兒兩個星期未能上學。胡某知曉后,通過找全托、請保姆方式照顧女兒,從2021年2月起,女兒一直與保姆居住。2022年3月,胡某向法院提起變更撫養權的訴訟。法院在征求孩子意見基礎上,綜合案件情況,駁回胡某變更撫養權的訴訟請求,同時,依照《家庭教育促進法》相關規定,向陳某發出家庭教育令,裁定陳某與女兒同住,多關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上述案例中,法院為什么駁回胡某的訴訟請求?請運用法律知識進行簡要分析。【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課標要求 熟知監護、撫養、扶養、贍養、繼承等民事關系,培育家庭責任意識核心素養 1.政治立場與理想信念:支持和擁護我國關于家庭中的監護、撫養、扶養、贍養、繼承等方面的法律政策 2.思想品質與道德情操:踐行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 3.科學認知與求真務實:明確處理家庭成員間權利義務關系的要求;明確繼承的形式與繼承制度,明確遺囑繼承的形式及具體要求 4.法治思維與法治實踐:圍繞著家庭和睦而學法守法用法,提高法治意識素養 5.公共參與與責任擔當:樹立家庭責任意識,勇于維護家庭正當權益【體系構建 思維導圖】【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考點一 家和萬事興1.家庭關系的法律性質:家庭關系不僅是親屬關系,還是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2.父母對子女的權利與義務父母對子女的義務 不僅有撫養義務,也有教育義務。父母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父母應當讓適齡子女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阻礙其入學或迫使其中途退學、輟學父母對子女的權利 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3.子女對父母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贍養父母,要求子女尊重、體諒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成年意定監護制度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法律責任 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相關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1.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1)父母不履行撫養教育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2)①撫養是指父母從物質上、經濟上對子女的養育和照料,如負擔子女的生活費、教育費,在生活上照管子女等。②教育是指思想、品德、學業等方面對子女的全面培養。③父母的撫養教育義務,對未成年子女來說是無條件的,不得任意推卸責任。對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是有條件的。④對子女的撫養教育義務是父母雙方的義務,應雙方共同承擔,不應把責任推給一方。⑤父母不履行撫養教育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⑥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義務開始于子女出生。2.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贍養父母,為父母提供物質上、經濟上的幫助都是子女不可推卸的義務。所有具有贍養能力的子女都應當贍養父母,給付一定的贍養費用。扶助,是指子女應該在精神上、生活上給予父母關心和照料。子女應當尊重、體貼父母,使父母幸福地安度晚年。方法技巧 表格法區分撫養、扶助與扶養的關系撫養 扶助 扶養區 別 定義 父母為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提供物質條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 子女應該在精神上、生活上給予父母關心和照料 平輩人之間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相互扶助適用 范圍 適用于長輩對晚輩 適用于晚輩對長輩 適用于平輩之間聯系 三者都是法律規定的家庭成員間應履行的義務,不履行這些義務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三者都是構建和睦家庭的條件3.區分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的行為及處罰行為 含義 處罰遺棄 指一個人有義務扶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養的行為 遺棄未成年人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家庭 暴力 對家庭成員進行身體、精神上的暴力侵犯的行為 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虐待 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凍餓、禁閉、有病不給治、強迫體力勞動或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法,從肉體或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的行為【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1.在家庭成員間的關系中,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最為密切。 ( )2.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只是父母的義務。 ( )3.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 )4.為防止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損,民法典專門規定了成年意定監護制度。 ( )【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1.《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法》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是實施家庭教育的責任主體。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在實施家庭教育過程中,不得對未成年人有性別、身體狀況等歧視,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上述規定的出臺意味著作為未成年人的父母( )①擁有對未成年子女進行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和義務②對未成年子女進行約束和懲戒,會影響其健康成長③必須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好發揮家庭教育效能④面對子女成長中的各種艱難,都要用教育的手段化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下列關于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對等的權利②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權利③對于非婚生子女,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④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對子女既不享有權利,也不承擔義務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3.關于監護以及監護人的責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孩子乙在寄宿制幼兒園期間,甲的監護職責全部轉移給幼兒園B.乙今年14歲,在上學期間將同學打傷,乙的父母作為監護人只要能夠證明已經盡到了監護責任的,則可以免責C.甲把7歲的兒子小甲委托給乙照看,乙只顧著玩游戲,小甲把人打傷。甲要承擔侵權責任,乙可以免責D.即使能夠證明監護人已經盡到了監護義務,監護人都要對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4.朱某(男)與李某(女)因感情不和而被法院判決離婚,婚生女朱丹丹隨李某生活,朱某每月負擔朱丹丹撫育費800元。后李某經人介紹與本鎮男青年趙某結婚。李某便擅自將孩子的姓氏更改為其再婚丈夫趙某的姓,即將“朱丹丹”變更為“趙丹丹”。朱某獲悉這一情況后,對其女兒的改姓十分不滿,認為李某未經自己同意,擅自更改女兒的姓,侵犯了自己的監護權,要求李某將孩子的姓恢復為原姓,但遭到李某的拒絕。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朱丹丹雖隨李某生活,但李某私改孩子姓氏侵犯了朱某的姓名權②子女可隨父姓,可隨母姓,李某有權私自更改孩子的姓氏③監護人享有平等的權利,李某不能私自更改孩子的姓氏④只有朱某與李某協商一致,才可以更改孩子的姓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林某和妻子張某在離婚訴訟期間,均以各種理由未與婚生子女同住,怠于履行對婚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職責,忽視了被監護人的心理、情感需求,導致兩未成年子女叛逆早戀、學業無人輔導甚至面臨輟學的可能。本案中,林某夫妻的行為( )①沒有盡到對兩個未成年子女撫養和教育的義務②侵犯了家庭成員權利,是破壞家庭關系的禍首③屬于遺棄,公安機關應依照法律予以行政處罰④侵犯了兩個未成年子女接受保護和教育的權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考點二 薪火相傳有繼承1.法定繼承有順序繼承的內涵 繼承是指將自然人死亡后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法轉移給他人所有。在繼承關系中,死者是被繼承人,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是遺產;依法承受遺產的人是繼承人,繼承人享有的財產性權利稱為繼承權繼承相關債務問題 繼承人不僅會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還需要承擔被繼承人未償還的債務。本應由被繼承人償還的債務,應由繼承人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超過部分不負清償責任,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除外取得繼承權的根據 一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稱為法定繼承;二是基于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稱為遺囑繼承。遺囑繼承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繼承人繼承順序 在被繼承人未立遺囑或者所立遺囑無效時,法律確定法定繼承順序。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此外,法律也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協商精神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作為繼承人的家庭成員,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2.遺囑繼承重意愿遺囑與遺贈 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通過遺囑處分個人合法財產的意愿。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依法律規定處分其個人合法財產及與此相關的事務,并于其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意思表示。有遺囑不一定是遺囑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法律上稱之為遺贈。遺贈不屬于繼承。遺囑繼承是在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內確定具體繼承人及份額,其法律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無論是遺囑繼承還是遺贈,都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遺囑類型 民法典規定,遺囑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六種。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才能生效。遺囑人立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以最后的遺囑為準遺囑繼承的意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個人合法財產日益增多。通過遺囑處分財產,既是對遺囑人意愿的尊重,又有助于減少繼承人之間的分歧,有利于整個家庭的和睦【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1.遺贈與遺贈扶養協議的區別遺贈扶養協議 遺贈雙方法律行為,采用合同形式 單方法律行為,意思表示采用遺囑形式死后生效行為與生前生效行為的結合 屬于死后生效的行為扶養人必須是有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集體組織 受遺贈人可以是有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以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屬于有償行為 是無償行為點撥 遺贈扶養協議與遺贈都是財產所有人對自己的財產在生前作出處分,在死后實現財產所有權轉移的行為。2.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的區別法定繼承 遺囑繼承依據 是按法律規定的范圍、順序來進行的 按財產所有人生前的意思來繼承的份額 根據所有法定繼承人的情況和贍養扶養情況來確定 財產所有人在遺囑中確定的繼承人 必須是屬于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法定繼承人不一定都是遺囑繼承人 繼承人既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也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中的若干人,哪些法定繼承人能夠繼承遺產,這要取決于遺囑的內容優先 原則 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如果財產所有權人生前立有遺囑,只要該遺囑是合法有效的,必須按遺囑繼承,而不能按法定繼承3.法定繼承人對遺產的分配份額的規則(1)原則上,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當“平分”遺產;但是,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經過協商,允許“有人分的多,有人分的少”。(2)特殊情形特殊處理:①基于對弱者一貫同情和照顧的立場,對于生活有特殊困難并且缺乏勞動能力的法定繼承人,“應當”多分;②作為激勵機制,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法定繼承人,“可以”多分;③作為事后懲罰,對于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卻不對被繼承人盡扶養義務的法定繼承人,“應當”不分或者少分。(3)法定繼承人以外的遺產取得人。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1.繼承人只會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 ( )2.法定繼承確定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 )3.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才能生效。 ( )4.有遺囑一定是遺囑繼承。 ( )【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6.張某(男)從小被王某依法收養并一直共同生活。張某成年后,將年老多病的生父母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料。2020年初,張某的生父母和王某相繼去世。張某生父母去世前,曾立下遺囑,去世后其名下的房產留給張某,3萬元現金捐贈給當地小學。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張某有權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王某財產B.張某無權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王某財產C.當地小學接受3萬元屬于遺囑繼承D.張某無權接受生父母的房產7.張乙是張甲的弟弟,張母一直與張甲夫婦共同生活。后張甲早逝,其妻劉某一直盡心贍養張母,張乙只是偶爾探望張母。2020年張母立下遺囑寫明其遺產由劉某一人繼承。2021年春,張母病逝,張乙與劉某就遺產繼承和贍養費問題產生爭議,張乙認為自己才是張母遺產的繼承人,劉某則要求張乙補償其一定的贍養費。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劉某有贍養張母的法定義務,不應再要求贍養費②劉某無贍養張母的法定義務,要求張乙補償贍養費是合理的③張乙是張母的法定繼承人,有權繼承其遺產④根據張母的遺囑,劉某有權繼承其遺產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8.2022年2月22日,浙江省老年服務業協會媒體專委會和中國遺囑庫公益項目先行者——浙江遺囑庫公益項目等八家遺囑庫項目負責人進行線上會議,八家遺囑庫項目聯合發布了《中國遺囑庫公益項目共同倡議》。訂立遺囑是“生前講明身后事”,可有效破解老齡社會治理難題。下列關于遺囑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法律尊重遺囑人意愿,法定繼承效力優先于遺囑繼承②配偶、子女、父母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③遺囑繼承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繼承人④遺囑人所立遺囑前后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9.財產繼承問題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可能遇到的問題。期待所有人都能誠實守信、理性面對、依法處理,使遺產不再成為吞噬親情和善意的猛獸。這句話意在強調( )①繼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代際之間愛的延續和傳遞②正確處理財產繼承問題是維系親情的關鍵③繼承人之間應當本著和睦團結的精神處理繼承問題④互諒互讓的傳統美德有利于整個家庭的安寧幸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離異的彭某帶著兒子再嫁給孔某,但沒有進行結婚登記。兩人共同照顧彭某的兒子以及孔某的母親。次年,孔某在外地工作時意外死亡,此時彭某腹中已懷有孔某的孩子。關于孔某遺產的繼承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孔某與大兒子之間具有撫養關系,大兒子享有繼承權②彭某腹中孩子和孔某的母親都享有繼承權③彭某腹中孩子尚未出生,不享有繼承權④因為彭某與孔某未進行結婚登記,所以彭某不享有繼承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朱先和今年13歲,初一學生,父母幾年前到深圳打工,只有到春節時才回家,平時其都由爺爺奶奶照顧。由于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沒有精力管教他,朱先和養成了逃學、迷戀上網、打架斗毆等壞習慣。最近在校內,因一件小事將同學李小民的胳膊打斷。李小民花去了3000多元醫藥費。李小民的父母向朱先和的父母索要醫藥費,朱先和的父母卻以孩子年紀小、不懂事,自己不知情為由拒不支付醫藥費。無奈:李小民的父母將朱先和的父母告上法庭,要求朱先和的父母支付醫藥費。朱先和父母是否需要給李小民賠償?假如你是法官,你將如何判決?請說明理由。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第五課 在和睦家庭中成長復習學案【課前練手 這題我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1月6日,湖南省某法院發出《家庭教育促進法》生效后的全國第一份《家庭教育令》。2020年8月,胡某與陳某離異后,約定8歲的女兒由母親陳某撫養。陳某因再婚、搬家致女兒兩個星期未能上學。胡某知曉后,通過找全托、請保姆方式照顧女兒,從2021年2月起,女兒一直與保姆居住。2022年3月,胡某向法院提起變更撫養權的訴訟。法院在征求孩子意見基礎上,綜合案件情況,駁回胡某變更撫養權的訴訟請求,同時,依照《家庭教育促進法》相關規定,向陳某發出家庭教育令,裁定陳某與女兒同住,多關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上述案例中,法院為什么駁回胡某的訴訟請求?請運用法律知識進行簡要分析。【答案】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不僅有撫養義務,也有教育義務,必須履行監護職責。胡某和陳某均未依法履行好教育和保護子女的義務。法院遵循平等、自愿原則,按照女兒的意思不予變更撫養權,并對陳某發出家庭教育令,有利于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分析】背景素材: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問題考點考查:父母的義務、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權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 描述與闡釋事物、論證與探究問題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公共參與【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法院,要求結合案例,運用法律知識分析法院為什么駁回胡某的訴訟請求?分析說明類主觀題,需要把教材知識和案例相結合。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 案例中,胡某和陳某均未依法履行好教育和保護子女的義務→可聯系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不僅有撫養義務,也有教育義務,必須履行監護職責。關鍵詞②: 法院在征求孩子意見基礎上,綜合案件情況,駁回胡某變更撫養權的訴訟請求,裁定陳某與女兒同住→可聯系法院遵循平等、自愿原則,按照女兒的意思不予變更撫養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組織答案時要符合一定的邏輯、層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學科術語。【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課標要求 熟知監護、撫養、扶養、贍養、繼承等民事關系,培育家庭責任意識核心素養 1.政治立場與理想信念:支持和擁護我國關于家庭中的監護、撫養、扶養、贍養、繼承等方面的法律政策 2.思想品質與道德情操:踐行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 3.科學認知與求真務實:明確處理家庭成員間權利義務關系的要求;明確繼承的形式與繼承制度,明確遺囑繼承的形式及具體要求 4.法治思維與法治實踐:圍繞著家庭和睦而學法守法用法,提高法治意識素養 5.公共參與與責任擔當:樹立家庭責任意識,勇于維護家庭正當權益【體系構建 思維導圖】【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考點一 家和萬事興1.家庭關系的法律性質:家庭關系不僅是親屬關系,還是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2.父母對子女的權利與義務父母對子女的義務 不僅有撫養義務,也有教育義務。父母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父母應當讓適齡子女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阻礙其入學或迫使其中途退學、輟學父母對子女的權利 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3.子女對父母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贍養父母,要求子女尊重、體諒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成年意定監護制度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法律責任 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相關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1.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1)父母不履行撫養教育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2)①撫養是指父母從物質上、經濟上對子女的養育和照料,如負擔子女的生活費、教育費,在生活上照管子女等。②教育是指思想、品德、學業等方面對子女的全面培養。③父母的撫養教育義務,對未成年子女來說是無條件的,不得任意推卸責任。對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是有條件的。④對子女的撫養教育義務是父母雙方的義務,應雙方共同承擔,不應把責任推給一方。⑤父母不履行撫養教育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⑥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義務開始于子女出生。2.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贍養父母,為父母提供物質上、經濟上的幫助都是子女不可推卸的義務。所有具有贍養能力的子女都應當贍養父母,給付一定的贍養費用。扶助,是指子女應該在精神上、生活上給予父母關心和照料。子女應當尊重、體貼父母,使父母幸福地安度晚年。方法技巧 表格法區分撫養、扶助與扶養的關系撫養 扶助 扶養區 別 定義 父母為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提供物質條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 子女應該在精神上、生活上給予父母關心和照料 平輩人之間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相互扶助適用 范圍 適用于長輩對晚輩 適用于晚輩對長輩 適用于平輩之間聯系 三者都是法律規定的家庭成員間應履行的義務,不履行這些義務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三者都是構建和睦家庭的條件3.區分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的行為及處罰行為 含義 處罰遺棄 指一個人有義務扶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養的行為 遺棄未成年人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家庭 暴力 對家庭成員進行身體、精神上的暴力侵犯的行為 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虐待 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凍餓、禁閉、有病不給治、強迫體力勞動或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法,從肉體或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的行為【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1.在家庭成員間的關系中,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最為密切。 ( √ )2.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只是父母的義務。 ( )提示 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3.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 )提示 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4.為防止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損,民法典專門規定了成年意定監護制度。 ( )提示 為防止老年人合法權益受損,民法典專門規定了成年意定監護制度。【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1.《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法》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是實施家庭教育的責任主體。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在實施家庭教育過程中,不得對未成年人有性別、身體狀況等歧視,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上述規定的出臺意味著作為未成年人的父母( )①擁有對未成年子女進行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和義務②對未成年子女進行約束和懲戒,會影響其健康成長③必須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好發揮家庭教育效能④面對子女成長中的各種艱難,都要用教育的手段化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詳解】①③: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在實施家庭教育過程中,不得對未成年人有性別、身體狀況等歧視,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上述規定的出臺意味著,作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擁有對未成年子女進行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和義務,必須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好發揮家庭教育效能,①③正確。②:父母有權對未成年子女進行必要約束和懲戒,只要把握適度原則,不會影響其健康成長,②錯誤。④:面對子女成長中的各種艱難,除了靠教育的手段化解,還可以通過其他的手段,教育不是唯一的手段,④錯誤。故本題選C。2.下列關于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對等的權利②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權利③對于非婚生子女,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④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對子女既不享有權利,也不承擔義務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D【詳解】②③:民法典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對于非婚生子女,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據此可判定②③正確。①: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權利,不是對等的權利,①錯誤。④:不直接撫養的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對子女既享有權利,也承擔義務,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3.關于監護以及監護人的責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孩子乙在寄宿制幼兒園期間,甲的監護職責全部轉移給幼兒園B.乙今年14歲,在上學期間將同學打傷,乙的父母作為監護人只要能夠證明已經盡到了監護責任的,則可以免責C.甲把7歲的兒子小甲委托給乙照看,乙只顧著玩游戲,小甲把人打傷。甲要承擔侵權責任,乙可以免責D.即使能夠證明監護人已經盡到了監護義務,監護人都要對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答案】D【詳解】A:把孩子送至寄宿制幼兒園期間,父母仍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其監護職責不能全部轉移給幼兒園,A錯誤。B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乙滿14周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傷害,其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只可以減輕但無法完全免除民事責任,B錯誤。即便監護人已經盡到了監護義務,監護人也要對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D正確。C:法律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托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托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可見未盡到監護責任的乙不可以免責,C錯誤。故本題選D。4.朱某(男)與李某(女)因感情不和而被法院判決離婚,婚生女朱丹丹隨李某生活,朱某每月負擔朱丹丹撫育費800元。后李某經人介紹與本鎮男青年趙某結婚。李某便擅自將孩子的姓氏更改為其再婚丈夫趙某的姓,即將“朱丹丹”變更為“趙丹丹”。朱某獲悉這一情況后,對其女兒的改姓十分不滿,認為李某未經自己同意,擅自更改女兒的姓,侵犯了自己的監護權,要求李某將孩子的姓恢復為原姓,但遭到李某的拒絕。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朱丹丹雖隨李某生活,但李某私改孩子姓氏侵犯了朱某的姓名權②子女可隨父姓,可隨母姓,李某有權私自更改孩子的姓氏③監護人享有平等的權利,李某不能私自更改孩子的姓氏④只有朱某與李某協商一致,才可以更改孩子的姓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朱丹丹隨李某生活,李某無權單方面更改孩子的姓,但這并沒有侵犯朱丹丹父親朱某的姓名權,①不選。②:子女可隨父姓,可隨母姓,但是李某無權在未經過朱丹丹父親同意的情況下,私自更改孩子的姓氏,②不選。③④: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朱某與李某雖然離婚了,但是二人對朱丹丹享有平等的權利,李某無權私自更改孩子的姓氏,只有朱某與李某協商一致,才可以更改孩子的姓氏,③④入選。故本題選D。5.林某和妻子張某在離婚訴訟期間,均以各種理由未與婚生子女同住,怠于履行對婚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職責,忽視了被監護人的心理、情感需求,導致兩未成年子女叛逆早戀、學業無人輔導甚至面臨輟學的可能。本案中,林某夫妻的行為( )①沒有盡到對兩個未成年子女撫養和教育的義務②侵犯了家庭成員權利,是破壞家庭關系的禍首③屬于遺棄,公安機關應依照法律予以行政處罰④侵犯了兩個未成年子女接受保護和教育的權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詳解】①④:林某與張某怠于履行對婚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職責,導致兩名未成年子女叛逆早戀,學業無人輔導,這顯然沒有盡到對兩個未成年子女撫養和教育的義務,侵犯了兩個未成年子女接受保護和教育的權利,①④符合題意。②:家庭暴力是破壞家庭關系的禍首,②錯誤。③:遺棄是指家庭成員中負有贍養、扶養、撫養義務的一方,對需要贍養、扶養和撫養的另一方,不履行其應盡的義務的違法行為。材料中林某夫妻的行為并不屬于遺棄,③錯誤。故本題選B。【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考點二 薪火相傳有繼承1.法定繼承有順序繼承的內涵 繼承是指將自然人死亡后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法轉移給他人所有。在繼承關系中,死者是被繼承人,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是遺產;依法承受遺產的人是繼承人,繼承人享有的財產性權利稱為繼承權繼承相關債務問題 繼承人不僅會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還需要承擔被繼承人未償還的債務。本應由被繼承人償還的債務,應由繼承人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超過部分不負清償責任,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除外取得繼承權的根據 一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稱為法定繼承;二是基于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稱為遺囑繼承。遺囑繼承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繼承人繼承順序 在被繼承人未立遺囑或者所立遺囑無效時,法律確定法定繼承順序。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此外,法律也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協商精神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作為繼承人的家庭成員,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2.遺囑繼承重意愿遺囑與遺贈 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通過遺囑處分個人合法財產的意愿。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依法律規定處分其個人合法財產及與此相關的事務,并于其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意思表示。有遺囑不一定是遺囑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法律上稱之為遺贈。遺贈不屬于繼承。遺囑繼承是在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內確定具體繼承人及份額,其法律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無論是遺囑繼承還是遺贈,都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遺囑類型 民法典規定,遺囑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六種。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才能生效。遺囑人立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以最后的遺囑為準遺囑繼承的意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個人合法財產日益增多。通過遺囑處分財產,既是對遺囑人意愿的尊重,又有助于減少繼承人之間的分歧,有利于整個家庭的和睦【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1.遺贈與遺贈扶養協議的區別遺贈扶養協議 遺贈雙方法律行為,采用合同形式 單方法律行為,意思表示采用遺囑形式死后生效行為與生前生效行為的結合 屬于死后生效的行為扶養人必須是有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集體組織 受遺贈人可以是有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以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屬于有償行為 是無償行為點撥 遺贈扶養協議與遺贈都是財產所有人對自己的財產在生前作出處分,在死后實現財產所有權轉移的行為。2.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的區別法定繼承 遺囑繼承依據 是按法律規定的范圍、順序來進行的 按財產所有人生前的意思來繼承的份額 根據所有法定繼承人的情況和贍養扶養情況來確定 財產所有人在遺囑中確定的繼承人 必須是屬于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法定繼承人不一定都是遺囑繼承人 繼承人既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也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中的若干人,哪些法定繼承人能夠繼承遺產,這要取決于遺囑的內容優先 原則 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如果財產所有權人生前立有遺囑,只要該遺囑是合法有效的,必須按遺囑繼承,而不能按法定繼承3.法定繼承人對遺產的分配份額的規則(1)原則上,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當“平分”遺產;但是,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經過協商,允許“有人分的多,有人分的少”。(2)特殊情形特殊處理:①基于對弱者一貫同情和照顧的立場,對于生活有特殊困難并且缺乏勞動能力的法定繼承人,“應當”多分;②作為激勵機制,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法定繼承人,“可以”多分;③作為事后懲罰,對于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卻不對被繼承人盡扶養義務的法定繼承人,“應當”不分或者少分。(3)法定繼承人以外的遺產取得人。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1.繼承人只會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 ( )提示 繼承人不僅會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還需要承擔被繼承人未償還的債務。2.法定繼承確定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 )提示 法定繼承確定配偶、子女、父母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此外,法律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也為第一順序繼承人。3.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才能生效。 ( √ )4.有遺囑一定是遺囑繼承。 ( )提示 有遺囑不一定是遺囑繼承,通過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接受遺產,法律上稱為遺贈,遺贈不屬于繼承。【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6.張某(男)從小被王某依法收養并一直共同生活。張某成年后,將年老多病的生父母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料。2020年初,張某的生父母和王某相繼去世。張某生父母去世前,曾立下遺囑,去世后其名下的房產留給張某,3萬元現金捐贈給當地小學。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張某有權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王某財產B.張某無權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王某財產C.當地小學接受3萬元屬于遺囑繼承D.張某無權接受生父母的房產【答案】A【詳解】AB: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于民法典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民法典規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張某作為王某的養子,有權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王某財產,A正確,排除B。C:依據遺囑,3萬元現金捐贈給當地小學屬于遺贈,不屬于遺產繼承,C錯誤。D:本案中,遺囑具有效力,張某有權依據遺囑接受生父母的房產,D錯誤。故本題選A。7.張乙是張甲的弟弟,張母一直與張甲夫婦共同生活。后張甲早逝,其妻劉某一直盡心贍養張母,張乙只是偶爾探望張母。2020年張母立下遺囑寫明其遺產由劉某一人繼承。2021年春,張母病逝,張乙與劉某就遺產繼承和贍養費問題產生爭議,張乙認為自己才是張母遺產的繼承人,劉某則要求張乙補償其一定的贍養費。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劉某有贍養張母的法定義務,不應再要求贍養費②劉某無贍養張母的法定義務,要求張乙補償贍養費是合理的③張乙是張母的法定繼承人,有權繼承其遺產④根據張母的遺囑,劉某有權繼承其遺產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B【詳解】①:張母之子張甲早逝,其妻劉某無贍養張母的法定義務,①錯誤。②:劉某一直盡心贍養張母,張乙只是偶爾探望張母,劉某要求張乙補償贍養費是合理的,②入選。③: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張乙已經失去繼承權,③排除。④:張母立下遺囑寫明其遺產由劉某一人繼承,說明劉某有權繼承其遺產,④正確。故本題選B。8.2022年2月22日,浙江省老年服務業協會媒體專委會和中國遺囑庫公益項目先行者——浙江遺囑庫公益項目等八家遺囑庫項目負責人進行線上會議,八家遺囑庫項目聯合發布了《中國遺囑庫公益項目共同倡議》。訂立遺囑是“生前講明身后事”,可有效破解老齡社會治理難題。下列關于遺囑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法律尊重遺囑人意愿,法定繼承效力優先于遺囑繼承②配偶、子女、父母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③遺囑繼承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繼承人④遺囑人所立遺囑前后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①:法律尊重遺囑人意愿,遺囑繼承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①錯誤。②:配偶、子女、父母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這是法定繼承順序,②說法正確但不合題意。③:基于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稱為遺囑繼承,遺囑繼承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繼承人,③正確。④:遺囑人立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以最后的遺囑為準,④正確。故本題選D。9.財產繼承問題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可能遇到的問題。期待所有人都能誠實守信、理性面對、依法處理,使遺產不再成為吞噬親情和善意的猛獸。這句話意在強調( )①繼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代際之間愛的延續和傳遞②正確處理財產繼承問題是維系親情的關鍵③繼承人之間應當本著和睦團結的精神處理繼承問題④互諒互讓的傳統美德有利于整個家庭的安寧幸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C【詳解】①:題干中并不體現繼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代際之間愛的延續和傳遞,①不符合題意。②:正確處理財產繼承問題是維系親情的重要因素,不是關鍵,②錯誤。③④:所有人都能誠實守信、理性面對、依法處理,使遺產不再成為吞噬親情和善意的猛獸,這說明繼承人之間應當本著和睦團結的精神處理繼承問題,也說明互諒互讓的傳統美德有利于整個家庭的安寧幸福,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0.離異的彭某帶著兒子再嫁給孔某,但沒有進行結婚登記。兩人共同照顧彭某的兒子以及孔某的母親。次年,孔某在外地工作時意外死亡,此時彭某腹中已懷有孔某的孩子。關于孔某遺產的繼承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孔某與大兒子之間具有撫養關系,大兒子享有繼承權②彭某腹中孩子和孔某的母親都享有繼承權③彭某腹中孩子尚未出生,不享有繼承權④因為彭某與孔某未進行結婚登記,所以彭某不享有繼承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④:法定繼承是基于婚姻關系、血緣關系和扶養關系獲得繼承權。因彭某與孔某沒有進行結婚登記,所以彭某和孔某之間不存在婚姻關系,大兒子不是孔某的繼子,因此大兒子不享有繼承權,①錯誤,④正確。②③:彭某腹中孩子為非婚生子女,根據法律規定,彭某腹中孩子和孔某的母親享有繼承權,②正確,③錯誤。故本題選C。11.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朱先和今年13歲,初一學生,父母幾年前到深圳打工,只有到春節時才回家,平時其都由爺爺奶奶照顧。由于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沒有精力管教他,朱先和養成了逃學、迷戀上網、打架斗毆等壞習慣。最近在校內,因一件小事將同學李小民的胳膊打斷。李小民花去了3000多元醫藥費。李小民的父母向朱先和的父母索要醫藥費,朱先和的父母卻以孩子年紀小、不懂事,自己不知情為由拒不支付醫藥費。無奈:李小民的父母將朱先和的父母告上法庭,要求朱先和的父母支付醫藥費。朱先和父母是否需要給李小民賠償?假如你是法官,你將如何判決?請說明理由。【答案】①判決朱先和父母李小民賠償。②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不僅有撫養義務,也有教育義務。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題中朱先和將同學李小民的胳膊打斷,為此李小民花去了3000多元醫藥費,而朱先和13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父母是朱先和的法定監護人,理應支付醫藥費。【分析】背景素材:13歲的初一學生朱先和因一件小事將同學李小民的胳膊打斷,李小民的父母向朱先和的父母索要醫藥費。考點考查: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法治意識、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從法官的角度回答朱先和父母是否需要給李小民賠償,并說明理由。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監護人責任】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有效信息①:朱先和今年13歲,初一學生→朱先和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效信息②:朱先和因一件小事將同學李小民的胳膊打斷。李小民花去了3000多元醫藥費→朱先和父母作為其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組織答案時應符合一定的邏輯,層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學科術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課 在和睦家庭中成長【復習學案】(學生版).docx 第五課 在和睦家庭中成長【復習學案】(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