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3公正司法【學習目標】1.公正司法的內涵與特征2.公正司法的地位及意義3.堅持司法公正的要求【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自覺參與司法過程,感受我國司法實踐,體驗、認同司法公正,支持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并自覺監督和維護司法公正2.科學精神:知道公正司法的內涵及表現;懂得如何推進公正司法【學習重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公正司法的內涵與特征2.教學難點:理解如何堅持司法公正自主學習1.公正司法的內涵。2.公正司法的主體。3.法院公正司法的標準。4.維護司法公正的意義。5推進公正司法的要求。6.何為公正司法?就具體審判而言,公正司法的標準是什么?7為什么說司法公正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8.新時代我國應怎樣推進公正司法?9談談對公正司法的啟示達標檢測1.基層法庭所審理的案件多是婚姻、贍養等家庭糾紛或鄰里糾紛,因此在工作中優先使用調解的方法化解矛盾。聯合村委會、村民代表等,從法理情角度說服、勸解,及時化解糾紛,使鄉村更加和諧穩定。公正司法積極化解糾紛,推進了和諧鄉村建設。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②公正司法事關人民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和諧穩定③推進公正司法,必須堅持依法行政、便民利民④推進陽光司法,行政機關要嚴格執法,依法履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西方法律格言說:“正義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通過________,可以最大化實現結果公正,有效保護公民的程序權利,從而使得審判結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們的認可和尊重。橫線處應填入( )A.程序公正 B.結果公正C.司法公正 D.司法正義3.法律的公平正義正是通過一個又一個公正的判決而得以實現的。法律適用準確,案件事實清楚,裁判結果合法合理是指( )A.結果公正 B.程序公正C.審判公正 D.法律公正4.馬克思曾經指出:“審判程序和法兩者之間的關系如此密切,就像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聯系,動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聯系一樣。審判程序和法律應該具有同樣的精神,因為審判程序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內部生命的表現”。以下對司法公正理解正確的是( )①如果結果公正那么程序一定是公正的,因為二者是統一的 ②審判結果的公平正義是第一位的,過程和形式是第二位的 ③實體的正義只有通過公正的程序才能實現 ④公正司法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都堅持公平與正義原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2·海南省海南楓葉國際學校調研](要求)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這里的“獨立行使”指的是審判權和檢察權的行使( )A.不受其他國家機關的制約和監督B.不需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C.不需要向社會公開司法的過程和結果D.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預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意味著每個公民都享有相同的權利。下列對這一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①平等意味著公民履行相同的義務②針對特定群體,應給予特殊的優待和保護③平等允許合理的差別④勞動法上給予婦女特殊保護違背了平等原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7.“要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司法維護公平正義要做到( )①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②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③保障每個人的一切權益④通過立法保障人民各項權利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8.2020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進一步加強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試行)》,就進一步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強審判監督管理工作,完善審判監督管理機制,切實規范案件辦理流程,推進公正廉潔司法,提出了具體要求。下列措施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①人民法院的審判過程要做到平等和正當,審判結果要體現公平和正義②偵查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禁止刑訊逼供和非法取證③人民法院要科學立法,切實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④人民法院對刑法條文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1年2月19日,網民仇某某利用微博發布歪曲事實真相,詆毀5名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違法言論,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檢察機關迅速介入,依法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仇某某批準逮捕,并在軍事檢察機關支持配合下,開展公益訴訟調查。檢察機關這一工作( )①有利于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實現國家機關間的相互配合②有利于通過行使社會管理職能,震懾詆毀英烈行為③有利于激發社會公眾的愛國意識和民族情感④有利于維護法律的權威與尊嚴,捍衛英雄合法權益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10.中共中央印發的《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保證人民群眾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要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建設,推動公共法律服務與科技創新手段深度融合,盡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建設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①拓展了公民政治參與的形式和渠道②有利于保證我國司法機關公正司法③有利于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④有利于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實現公平正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