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動能 勢能 機械能(第2課時)【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機械能及機械能的單位。2.通過單擺等實驗的分析知道動能和勢能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3.會分析常見的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的實例。【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并理解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教學難點】解釋一些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之間相互轉化的簡單的物理現象。【教學方法】講授法 實驗探究法 討論法 演示法【器材準備】單擺、籃球【教學流程】教學流程 二次備課一、情境創設 用金屬尺將粉筆頭彈出去,飛行中的粉筆頭具有什么能?這些能是怎么來的?討論…… 二、新授課 問題一、不同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嗎? 活動一:將擺球拉至一定高度并釋放,觀察擺球運動情況 觀察與思考,討論并完成p36填空: 小球從運動到B,那些瞬間速度為0,都具有什么特點? 我們觀察到小球擺動幅度越來越小原因是什么? 思考并說明p36圖中有關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情況。 小球在B點是否受力平衡,若繩子斷開會怎樣。 例:一架農用飛機正在給農田進行空中播種,為了播種均勻,飛機的高度、速度必須保持不變,那么在播種過程中,飛機的動能 ,重力勢能 ;種子從空中落下,動能 ,重力勢能 ,從能量的轉化角度來看是 能轉化為 能。 問題二、動能 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 活動二:將籃球舉至一定高度并釋放 觀察與思考:分段對進行重力勢能、動能、彈性勢能大小及相互轉化的分析 籃球下落(接觸地面之前)重力勢能_________,動能__________(變大/變小),_____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___能。 籃球接觸地面動能____________,彈性勢能____________(變大/變小),_____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___能。 籃球慢慢恢復原狀(離開地面之前)彈性勢能_________,動能________(變大/變小),__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____能。 此實驗說明了什么? 我們觀察到,籃球彈起的高度越來越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問題三、 閱讀課本P36 12-11各圖,你能分析其中的能量轉化過程嗎? 三、布置作業【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校本作業】<基礎知識>1.“跳遠”是一項常見的體育運動。跳遠運動員在比賽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離后才起跳,這樣做( )A.增大了跳遠運動員的慣性 B.減小了跳遠運動員的慣性C.增大了跳遠運動員的動能 D.減小了跳遠運動員的動能2.在水平街道上勻速行駛的灑水車,一邊行駛一邊向道路上灑水。動能( )A.逐漸減小 B.逐漸增大 C.不變 D.無法確定3.下面的是幾名同學學習了能量概念后,對能量概念的理解。你贊同的說法是 ( )A.不做功的物體是沒有能量的B.不能做功的物體是不具有能量的C.在空中飛行的子彈,因為沒有對物體做功,所以不具有能量D.具有能量的物體一定正在做功 4.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制動后滑行一段距離,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墜落并發出明亮的光;降落傘在空中勻速下降。上述三種不同現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物理過程是 ( )A.物體的動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B.物體的勢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C.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物體的機械能D.物體的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能力提升>5.如圖所示,小球從a處拋出時具有300J的機械能,其中動能為200J,小球經過b、c點落到地面上d點處(a、c在同一水平面上,要考慮空氣對小球的阻力),在這一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運動到b點時具有的動能為200JB. 小球運動到d點即將觸地時具有的動能為300JC. 小球在a、b、c三點的機械能均為300JD. 小球運動到c點時具有的重力勢能為100J6.騎自行車上坡時如不再用力蹬車速度越來越小,這是因為人和自行車的( )A. 慣性減小 B. 慣性增大 C. 機械能減小 D. 動能在轉化為勢能7.一物體從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豎立于地面的輕質彈簧上,如圖所示,在A點物體開始與輕彈簧接觸,到B點時,物體速度為零,然后被彈簧彈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從A下降到B的過程中動能不斷變小B. 物體從B上升到A的過程中動能不斷變大C. 物體從A下降到B以及從B上升到A的過程中速度大小都是先增大后減小D. 物體在B點時所受合力為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