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時 探索宇宙【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2.人類通過改進技術和工具,不斷地認識和探索的宇宙。科學探究通過多途徑收集資料,對資料進行梳理和提煉。情感態度價值觀從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教學重點】了解人類如何通過改進技術和工具,不斷認識和探索宇宙的過程。【教學難點】通過多途徑收集與宇宙有關的資料,進行梳理和提煉。【教學準備】宇宙知識相關網站、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等。【教學過程】一、聚焦 導語:自從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類就對我們身處的宇宙充滿了好奇和濃厚的興趣。我們人類是怎樣探索宇宙的呢?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如何幫助人類更好地探索宇宙的?二、探索1.教師出示人類探索宇宙的相關資料(或提供拓展資料及相關的網站)。2.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資料進行梳理和提煉。 教師提示學生,梳理資料時應著重提取以下兩方面的信息: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了解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教師可提出問題幫助學生梳理和提煉信息。(1)人類在探索宇宙各階段中,我們應該提煉哪些信息?(2)提煉出來的信息應該怎樣進行梳理?(3)你能用時間線的方法大致排序嗎? 第一階段:古人用肉眼觀測天體。第二階段: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第三階段:航天時代。(4)神舟、天宮、嫦娥、玉兔分別對應了我國哪項太空探索工程?3.學生將提煉的關鍵信息記錄下來,進行分享交流。4.師生歸納總結提煉的關鍵信息。三、研討(研討問題見教科書P56)1.2世紀時,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說統治了西方對宇宙的認識長達1000多年,直到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才提出了新的宇宙體系的理論——日心說。日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但是那時候的人們不能解釋這一奇怪的現象,于是賦予了日食許多神話故事和傳說,后來人類通過觀測逐漸解開了這個謎題。2.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未來,我國航天員還要開展登月考察……3.學生互相分享交流自己參加過的天文類實踐活動,再說說以后還可以參加哪些活動。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參加課外天文類實踐活動的建議,比如參加學校的天文社團活動、留意近期會出現的天文現象、附近的天文臺信息等。【板書設計】探索宇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