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時 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植物后代與親代存在著相同與不同。2.親代與后代相似的現象叫作遺傳;親代與后代間及后代之間存在差異的現象叫作變異。3.變異使得植物多種多樣。科學探究1.能運用觀察與比較的方法,發現植物后代與親代的異同。2.能運用查閱資料的方法,了解孟德爾及其關于遺傳變異的研究。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基于觀察到的現象客觀描述植物親代與后代的異同。【教學重點】知道遺傳是生物穩定性的基礎,變異是生物多樣性的前提。【教學難點】能對同一種植物特征的差異性進行觀察比較,并做出解釋。【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孟德爾及其遺傳變異研究的相關資料。【教學過程】一、聚焦1.圖片導入。 世界上生活著幾十萬種植物,有生活在水里的藻類植物,有生活在陸地上的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還有用種子繁殖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植物的世界豐富多彩、千姿百態,在我們的校園中植物的種類也達到了上百種。同學們之前已經在校園中開展了生物大搜索活動,大家都搜索到了哪些植物呢?2.提問:校園內植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揭開這個秘密。(板書:形形色色的植物)二、探索活動一:觀察并比較植物后代和親代的異同1.同學們都認真觀察過植物,那么植物“寶寶”和植物“爸爸媽媽”長得完全一樣嗎?2.出示植物圖片(木槿花、桑葉、松樹)進行比較。 比較三種植物的親代和后代,仔細觀察花瓣的顏色、數量,葉的顏色、大小、形狀等方面的異同,比較植物的親代和后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完成記錄表。4.小組匯報觀察、比較的結果。(1)小組選擇植物,從不同方面匯報親代和子代的相同點和不同點。(2)其他小組圍繞異同點進行補充和質疑。5.小結:這三種植物后代和親代之間有許多非常相似的特征,同樣也會有一些細微的不同。6.提問:除了這三種植物,在其他植物上我們也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你能列舉生活中見到的類似的現象嗎?7.師生互動:玉米長出了不同顏色的玉米粒、三葉草中會出現四葉草等。8.小結:我們把植物親代和后代之間相似的特征叫作遺傳,不同的特征(差異)叫作變異。活動二:研討遺傳和變異的意義1.談話:在具有親緣關系的植物親代和后代之間存在遺傳變異現象,那么在同代同種植物之間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呢?2.出示校園花壇中不同顏色的菊花圖片。提問:校園花壇中的菊花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顏色呢?3.小結: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種植物也存在個體差異,這也是變異。正因為遺傳變異普遍存在,植物才既有共同特征又各不相同。4.植物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25億年前,現存大約有35萬個物種,有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稱霸陸地的種子植物等。植物延續至今的秘密是什么?為什么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植物呢?5.師生互動:遺傳和變異對生物多樣性的作用。6.小結:在自然界中,遺傳是基礎,使生命得以延續,變異是前提,促使生物進化。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正是因為存在遺傳變異現象,自然界才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植物。三、研討(研討問題見教科書P27)四、拓展1.了解遺傳學家孟德爾。2.學生小組交流課下搜集的有關孟德爾和他的“豌豆實驗”的資料。3.小結:著名的遺傳學家孟德爾,被稱為現代遺傳學之父,他對不同代的豌豆的豆莢顏色、高莖或矮莖、圓粒或皺粒、灰色種皮或白色種皮等特征進行研究分析,從而發現了生物遺傳的基本規律。4.探討:了解了孟德爾的研究后,你有什么感想?(向孟德爾學習)5.延伸:除此之外,我國科學家對植物的遺傳和變異也頗有研究。例如,袁隆平研究的雜交水稻解決了我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問題,是一個巨大的貢獻,同學們可以課下搜集資料,進一步了解我國科學家在遺傳和變異方面的研究成果。五、課堂小結 談話:自然界的植物形形色色,千奇百怪,遺傳和變異使植物種類變得豐富多彩。那么動物和人類是否存在遺傳和變異現象呢?它們的遺傳和變異現象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請同學們課下進行探索、思考。【板書設計】形形色色的植物遺傳:相似 變異:不同多樣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