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二課創新思維要多路探索第一框題 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方法一、理論基礎和依據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方式。不少心理學家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測定創造力的主要標志之一。聚合思維是指從已知信息中產生邏輯結論,從現成資料中尋求正確答案的一種有方向、有條理的思維方式。聚合思維法又稱為求同思維法、集中思維法、輻合思維法和同一思維法等。聚合思維法是把廣闊的思路聚集成一個焦點的方法。它是一種有方向、有范圍、有條理的收斂性思維方式,與發散思維相對應。聚合思維也是從不同來源、不同材料、不同層次探求出一個正確答案的思維方法。因此,聚合思維對于從眾多可能性的結果中迅速作出判斷,得出結論是非常重要的。發散思維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發現新問題,還能為所要解決的問題提供眾多新設想。思維發散技法有助于人們進行思維發散。但僅僅依靠幾種思維發散技法,難以產生理想的結果。在思維發散的過程中,還需要其他思維因素的積極參與。思維發散的效果,與人們知識和經驗的多少、實踐能力的高低等密切相關。聚合思維的重要功能是在眾多零散的知識之間建立起內在聯系,從而把看似互不相關的知識貫穿起來,聚焦所要解決的問題。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兩翼。事物既相區別又相聯系。這是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能夠發揮合力作用的客觀基礎。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是認識對象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在思維活動中的體現。正如個性與共性不可分割一樣,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也不能分割。如果只有發散思維而沒有聚合思維,思維就不能聚焦,不能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反之,只有聚合思維而沒有發散思維,就打不開思路,得不到新的想法,也不能創新地解決問題。因此,解決復雜問題,需要人們結合實際情況,反復地“發散-聚合-發散-聚合”,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合力。二、課標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內容要求:4.2了解發散思維中所采取的推測方法;概括發散思維的特點;知道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功能。教學提示:以“創新思維傳遞亞運精神”為議題,探究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特點及方法,理解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兩者的關系。可以查閱生活中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故事或案例,搜集科技發明背后的故事,了解科學家探究未知現象時的思維方法,嘗試運用“頭腦風暴”等創新思維的方法和技巧,舉辦創意大賽等活動,培養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鑄造創新精神。三、學情分析高二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創新思維的特殊時期。學生已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思想比較活躍,對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方法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也可能有意或無意地嘗試過檢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和頭腦風暴法等發散思維的方法,對比較、分析、抽象、歸納、演繹、綜合等聚合思維的方法,有一定的感受和積累。但是,學生邏輯與思維的理論基礎薄弱,思維能力不強,理解層次還比較低,缺乏理性的認知,在行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數學生對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含義、特點、方法、作用及兩者的辯證關系等缺乏系統性認識,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而且,學生對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自覺運用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也缺乏深入的思考,仍需要進行理論化、系統化的知識學習。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掌握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技法,培養創新思維的能力。為了更好地了解學情,我們可以在課前進行簡潔、必要的問卷調查或個別訪談,了解學生是否清楚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含義、特征、方法等內容,了解到什么程度等。依據調查結果確定學生認知、思維和情感的“最近發展區”,為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四、教學目標(一)核心素養培育目標1.科學精神通過設想杭州亞運會工作和參與以“如何足不出戶就能“身臨其境'觀看賽事”為主題的頭腦風暴會議,正確認識發散思維的含義和特征,克服思維的單向性,提高思維品質,樹立創新意識,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為來杭旅行的外國友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做攻略這一活動,理解聚合思維的特征和方法,加深對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認識,懂得思維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道理。2.公共參與通過談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如何為建設創新型中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活動,回歸自身,拉近距離,增強進行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自覺性,切實參與到社會實踐的創新活動之中。(二)學科能力目標1.學習理解了解發散思維中所采取的推測等方法,概括發散思維的特點。了解聚合思維的含義、特征、方法,比較聚合思維與發散思維。2.實踐應用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克服思維的單向性,提高運用發散思維技巧的能力。加深對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認識,懂得思維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道理。3.遷移創新通過辯證地看待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作用,形成對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深刻理解,把握事物的聯系,提高從整體、全面的高度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科學的思維方法的理念,在提升創新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鑄造創新精神。五、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把握發散思維方法與聚合思維的特點及方法發散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三個主要特點。聚合思維具有過程的嚴謹性、思路的歸一性和結論的論證性等特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風格,也有不同的思維發散方法與訣竅。學習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特點及主要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打開思路,更新觀念,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學生聚焦特定問題,勇于創新,提高創新思維的水平,培育創新精神。2.教學難點:辯證把握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關系并正確運用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兩翼,是認識對象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在思維活動中的體現。但高中學生生活經驗不足,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對于辯證認識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關系仍存在一定困難。教師應結合實例加以說明并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更好地在解決復雜問題時,把握事物的聯系,進行系統認識,提高綜合運用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能力。六、教學方法1.情境教學法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方法,教學內容比較抽象。運用情境教學法,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具體的情境,通過精選案例、活動設計等,將經過加工的生活場景移入課堂,讓學生廣泛、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直接感受知識產生的過程,使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入、透徹,并能形成較深的印象。2.合作探究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創造一個舒適、寬松的課堂討論環境,是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話語權、培養學生積極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培養學生知識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和人際關系溝通能力的有效方法。合作探究和活動體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分析和解決問題,較好地達成學習目標。3.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本節課涉及的理論知識較多,包括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必要性、含義、特點、方法、作用以及如何辯證地看待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兩者的關系。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這些知識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就要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遵循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規律,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講清講深講透;同時,又要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水平,引導學生把知識創新與實踐創新緊密結合起來,以實踐問題為導向開展創新,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七、教學流程(一)課堂導入教師:(播放杭州亞運會宣傳視頻)2015年9月16日,杭州獲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主辦權,成為繼北京、廣州后第三個舉辦亞運會的中國城市。亞運會的舉辦對于推動杭州城市能級提升、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化繁榮、社會進步都有著重要意義,對杭州來說是種挑戰更是機遇。杭州如何把這次亞運會辦成一屆“中國特色、浙江風采、杭州韻味、精彩紛呈”的體育文化盛會呢?大家有什么好見解嗎?有人說:“如果我們只有一個主意,就沒有比這個主意更危險的了。”那么,更多的主意如何產生?思路如何打開?又如何聚焦到特定的問題上?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圍繞主議題“創新思維傳遞亞運精神”,學習“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方法”。我們將學習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方法,提高創新思維的水平,解密杭州精彩亞運背后的思維奧秘。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初步感知杭州亞運會。【設計意圖】以杭州亞運會宣傳視頻引入課題,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杭州亞運會有個初步的感知,也為學生學習教學內容打下良好的認識基礎。(二)新課教學環節一:智創美好 賦能亞運教師:辦好亞運會,是光榮而神圣的!而亞運會籌備和舉辦工作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為了給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觀眾、志愿者、組織方提供高質量服務,杭州亞組委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假如你是亞組委的工作人員,你會提出什么設想?學生活動:小組合作討論,思考回答。學生1:秉持綠色、低碳、節儉的理念,杭州亞運會場館建設可以充分利用浙江省內已有的場館,這樣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節約建設成本。學生2:亞運會的開閉幕式、會徽、口號、吉祥物、禮儀服飾、紀念品等設計都應該展現中國特色、浙江特色和杭州特色,彰顯我們的文化自信和城市品位。學生3:亞運會是個系統工程,除了體育比賽本身,還要完善相應的配套力量和宣傳推廣,同時還要加強道路交通、亞運主題公園等基礎設施建設,整合各類城市服務,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求,學生4:亞運會中人們最關注的就是觀賽的體驗,除了現場觀賽外,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云技術等數字化成果給予觀眾全新的觀賽感受。圖1教師小結:同學們打開思路提出的設想都極具參考價值。事物具有多種多樣的性質和關系,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質和關系,尋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和作用,我們常常需要運用一種思維方式,那就是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根據已知的事物信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進行思考,以尋求解決問題的多樣性答案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在思維方向上的特點可以用圖1來表示。教師:在亞運會期間,人們最關注的就是觀賽的體驗。如何提升觀眾的觀賽體驗、凸顯“智能亞運”品牌的金名片?面對市民最關心的問題,杭州亞組委專門召開意見征集會。假如同學們都是此次參加意見征集會的代表,請以“如何足不出戶就能“身臨其境'觀看賽事”為主題,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要求小組內選出一人主持會議。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探究。小組內由主持人負責,每個小組成員都要發言,指定記錄員做好記錄和整理,確定小組發言人代表小組進行展示。教師指導學生圍繞討論主題自由暢想,提示小組成員不要過早地評判、否定他人的設想。學生1:對不能到現場觀賽的人而言,足不出戶卻又能身臨其境地觀看杭州亞運賽事是種完美的體驗。我們可以在家里安裝投影幕布,將賽事影像投影到大屏幕上,打造私人家庭影院。學生2:普通電視投影效果肯定不理想,可以借助高清電視、移動端以及AR/VR頭顯等設備投影觀看賽事。學生3:僅市民觀賽采用AR/VR技術還不夠,體育賽場中也要加入VR機位、AI技術運用,以及5G網絡通信的應用,給觀眾打造全新的沉浸式觀賽體驗。學生4:賽事傳播也可以通過AR混合虛擬十真實技術,觀眾可以通過AR技術與AR吉祥物互動,進行賽場虛擬合影等。學生5:還可以配備AR虛擬解說員,進行個性化多種語言解說,如普通話、英語、本地方言等,為觀眾呈現獨屬于自己的解說。學生6:通過AR觀賽、AR導覽導航和AI陪伴式觀賽,讓觀眾自由選擇現場第一排觀賽視角、主視角、教練席視角以及運動員視角,多視角清晰看到場內比賽情況。教師:上述會議的討論方式,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學生:以會議形式進行討論、座談,打破常規,有助于我們積極思考,暢所欲言,充分發表看法。受此啟發,同學紛紛提出不同的設想,這次會議共征集了10多個方案。教師小結:頭腦風暴法是一種集思廣益的群體思維發散技法。它以會議的形式開展,要求有人主持會議,會議有討論的主題。在會議進入自由暢想階段,不宜過早地評判他人的設想,以利于其他設想能夠順利地產生。這種會議的原則是“延遲評判”“以量求質”。所謂“延遲評判”,是在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思考后仍然找不到問題之解時,不要馬上下結論說“此問題無解”,而應該耐心等待靈感的到來。教師:同學們剛剛運用頭腦風暴法這一思維發散技法為杭州凸顯“智能亞運”品牌的金名片貢獻了我們的智慧和力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風格,也有不同的思維發散方法與訣竅。有人總結、發明了一些強制思維發散的技法,除了剛剛我們嘗試的頭腦風暴法,還有檢核表法、信息交合法等。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05-106頁,了解什么是檢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內容,了解相關概念。教師:為進一步突出具有浙江辨識度的優勢,更好彰顯浙江省承辦亞運會的特色。杭州亞運會首套個性化專用郵票發布,以郵票形式詮釋“中國新時代·杭州新亞運”的定位,助力“中國風范、浙江特色、杭州韻味、共建共享”的杭州亞運。下面請同學們參加這次杭州亞運會郵票創意設計大賽,以小組為單位用“檢核表法”或“信息交合法”設計杭州亞運會郵票方案。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探究。第一至三組采用檢核表法,第四至六組采用信息交合法,指定記錄員做好記錄和整理,確定小組發言人代表小組進行展示。教師指導學生圍繞采用的思維發散技法進行郵票的創新設計。小組1:剛剛頭腦風暴時很多同學都提到了AI技術,AI技術可能應用于觀看比賽比較多,也可以把AR技術他用遷移搭載到郵票上,讓郵票具有“新玩法”。通過APP掃一掃功能,讓用戶可以通過郵票與亞運會產生互動,并更深入地了解杭州亞運會。小組2:傳統郵票的材質以紙質為主,大多采用正方形或長方形,可以改變郵票現有的形狀、式樣,采用金銀等金屬材質,設計圓形、三角形、多邊形、不規則形狀的郵票。通過郵票讓人們對杭州亞運會留下永久的回憶。教師小結:檢核表法主要是通過對所設想問題的幾個方面進行詳細檢查,從看似“毫無問題”的事物中找到思維創新的突破口,以求產生創新的思路。這一技法主要從他用、借用、改變、擴大、縮小、代替、調整、顛倒、組合幾個方面進行思維發散。他用:現有事物有無其他用途,或者稍加改變后是否可作他用?如尼龍絲最初只用于軍事,而尼龍襪就是將尼龍絲的用途進行了遷移。借用:能否引入其他領域成功的辦法解決某個問題?如醫生引入微爆破技術消除腎結石。改變:改變現有事物的形狀、顏色、意義、式樣等,會產生什么結果?如將平面鏡改為多種曲面鏡,制成哈哈鏡。擴大:現有事物能否另外加些什么?伸一伸、擴一擴,行嗎?如在兩塊玻璃之間加入某些材料,制成防震、防碎、防彈的新型玻璃。縮小:現有事物能減少什么?變小、變輕、變短、濃縮將會如何?如微型計算機、壓縮餅干、折疊傘等。代替:現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工藝、動力、結構、方法來代替?如電子表代替機械表。調整:調整順序、速度、程序會怎么樣?如飛機誕生之初螺旋槳裝在頭部,后來裝到頂部,便成了直升機。顛倒:正反互換會怎么樣?倒轉事物的因果關系會如何?如化學能可以轉化為電能,電能也可以轉化成化學能。組合:把這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組合起來怎么樣?如帶橡皮的鉛筆、帶微型電扇的太陽帽、印有火車時刻表的一次性紙杯等。小組3:把郵票的材質、形態結構、功能三個方面分列為x、y、z三個坐標軸,再把每個方面所可能包含的要素標注到坐標軸上。如:郵票材質有紙質、木質、金屬、絲綢、皮質;功能有觀賞、收藏、寄信、宣傳;形態結構有“中國郵政”字樣面值、志號、年號、圖案的布局。將坐標軸上的各個點聯結起來,便可以得出很多新奇的創意郵票。教師:信息交合法利用已有的或引進的事物信息,通過列舉的方法,將不同信息有目的地進行組合,以產生新的思路。在常規情況下,很多想法會被人們認為荒誕不經而不予考慮。其中有的想法看似荒誕,但實際上可能具有解決問題的價值。通過信息交合法,可以將事物可能具有的組合“一網打盡”,供人們篩選。教師小結:剛剛我們通過發散思維的三種技法助力杭州亞運會。發散思維不僅能夠幫助人們發現新問題,而且能為所要解決的問題提供眾多新設想。思維發散技法有助于人們進行思維發散,但僅僅依靠幾種思維發散技法,難以產生理想的結果。在思維發散的過程中,還需要其他思維因素的積極參與。思維發散的效果,與人們的知識和經驗的多少、實踐能力的高低等密切相關。【設計意圖】情境之于知識而言,猶如湯之于鹽。要想更好地吸收鹽,必須將鹽溶于湯中。本環節通過扮演亞組委工作人員展開設想、召開意見征集會和設計亞運會創意郵票方案,引導學生形成對發散思維的認識并掌握檢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和頭腦風暴法等基本的思維發散技法。通過創設貼合發散思維含義和方法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生通過分析討論,融理論于實際生活,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環節二:創新聚能 智慧亞運教師:看到杭州亞運會驚艷的場館建設,體驗杭州亞運會周到的服務,感受高科技在杭州亞運會中的完美呈現,杭州亞運會吸引著世界的眼球。不少外國友人對杭州-這座迅速發展的中國現代化城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紛紛表示會來杭旅游,我們可以建議他們做哪些攻略讓旅行更便捷?學生1:首先要關注的就是交通出行方式,選擇飛機、動車、地鐵、公交車等公共出行方式及最佳交通線路,盡量避開車流密集擁堵地區和時段。同時,提前預訂好酒店,這樣更節約時間和成本。學生2:旅游購票,現場排隊費時費精力,可在網上提前購票,用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同時上網了解杭州當地美食景點,做到美食美景兩不誤。教師小結:為了揭示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把握事物的整體發展,剛剛我們圍繞讓外國友人在杭旅行更便捷這一目標聚焦展開思考,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這種思維方式稱之為聚合思維。聚合思維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把眾多信息逐步引導到條理化的邏輯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邏輯的解決問題的方案。聚合思維在思維方向上的特點可以用圖2來表示。在思維方向上,聚合思維與發散思維正好相反。發散思維是從一個出發點向四面八方、新奇、獨特之處想,是擴散、輻射。聚合思維是從四面八方向一個目標點想,向聯系、共同之處想,是收斂、集中。聚合思維如同凸透鏡把太陽光聚合在一起,讓人們的注意力直接對準所思考的目標。它把有關信息集中起來,從中尋找聯系,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圖2教師:同學們圍繞在杭旅行更便捷這一目標和軸心,提出了“食、住、行、游、購、娛”等多方面建議,但對于外國友人來說在操作上還是有不小的難度,不僅要下載x寶、X程、X滴、x導航等多個APP,還要在不同的APP中切換獲取需要的信息。不少外國友人都犯了愁。假設同學們是杭州亞組委相關工作人員,就“如何解決外國友人的苦惱”,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探究。學生活動:圍繞“如何解決外國友人的苦惱”,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探究,從多維度進行思考。組長負責,每個小組成員都要發言,指定記錄員做好記錄和整理,確定小組發言人代表小組進行展示。教師指導學生首先確定問題探究的角度,引導學生圍繞目標軸心進行思維聚合,聚焦所要解決的問題。小組1:分析、比較各個APP的功能優點,汲取長處,為用戶打造小而全、簡而精的智能“指尖”服務。在一個平臺中,接入杭州地鐵、公交、水上巴士等公共出行服務,可一鍵掃碼查驗車票。小組2:聚焦觀眾服務核心業務,結合票務功能,綜合整合各類城市服務,為外國友人提供從購票、出行到住宿、美食和旅游等“一站式”服務。小組3: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將眾多APP功能集合在一起,打造綜合性功能APP,無縫切換,讓外國友人只需下載一個APP,便能玩轉杭州。教師小結:聚合思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切思維活動都圍繞這個軸心來進行。在思維聚合的過程中,需要多次運用比較、分析、抽象、歸納、演繹、綜合等邏輯思維方法。這些邏輯思維方法的一項重要功能是在眾多零散的知識之間建立起內在聯系,從而把看似互不相關的知識貫穿起來,聚焦所要解決的問題。同學們的觀點和我們杭州亞組委不謀而合。“智能亞運一站通”平臺作為浙江數字化改革“數字政府系統最佳應用”,成為具有杭州辨識度的亞運數字化改革成果。賽前,“智能亞運一站通”是海內外友人全面了解亞運、體驗亞運城市風貌、數聯世界的重要窗口;賽時,“智能亞運一站通”是觀眾欣賞比賽項目,享受智能行程規劃,品嘗百縣千碗美食等的官方平臺;賽后,“智能亞運一站通”將形成寶貴的亞運數字遺產,持續釋放亞運紅利,成為未來城市數字服務門戶的樣本范例。【設計意圖】聚合思維是本節課重點之一,不能僅停留在感知層面。本環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為外國友人在杭旅行更便捷提建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民主平等的對話關系下,讓學生以主體的身份投入“教”與“學”的活動中,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完成知識的建構和能力的培養塑造。通過及時必要的方法指導,內化學生對聚合思維方法的理解及運用。環節三:同心暢想 筑夢亞運教師:杭州充分發揮“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特色和優勢,依托“城市大腦”建設,用“黑科技“為亞運賦能,為世界帶來了第一屆智能化的亞運會。祝福亞運,祝福杭州!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請你談談如何為建設創新型中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學生活動:圍繞問題展開暢想,發散思考,并及時歸納記錄準備發言。教師:指導學生不空談,要與個人實際相結合。學生1;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提高運用創新思維的能力。學生2:多學習類似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等思維創新的方法,并用這些思維方法指導實際,加以運用,如做一些科技小發明、小創造,積極參加科技創新比賽等。學生3:我未來的理想是當一名科學家,可以走訪當地的科學家,了解他們的生平事跡,并以他們為榜樣,激勵自己向他們學習。教師小結:事物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這是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客觀基礎。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是認識對象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在思維活動中的體現。解決復雜問題,往往需要人們的思維結合實際情況,反復地“發散-聚合-發散-聚合”。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兩翼,只有在兩翼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下,事情才能辦好,科學才能進步,真理才能發展。思維之花,創新之花才能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相信在同學們的助力下,未來有你,中國可期!教師:播放杭州亞運會主題曲《心心相融》視頻。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升華情感。【設計意圖】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方法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學生運用有一定的難度。本環節中提出的問題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教師要把握好學生回答問題的思維過程與結論表達之間的關系,既關注過程,又不忽視結論。通過回歸自身的思考,拉近距離,讓學生有更多帶入感,更好指導學生將知識創新與實踐創新緊密結合,以實際問題為導向,開拓創新,將創新思維的培養與擔負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進行聯系,培育學生的政治認同、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和喚醒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的思維方法的理念,提高創新意識,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三)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圍繞主議題“創新思維傳遞亞運精神”,通過“智創美好 賦能亞運”“創新聚能 智慧亞運”“同心暢想 筑夢亞運”三大環節,了解了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含義,理解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各自的特點和技法,能夠通過杭州亞運會這一具體實例來分析兩種思維方法,從而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好地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們一起期待與世界各地的朋友們相聚美麗杭州!【設計意圖】總結教學核心內容,促進學生認識和情感升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