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走近細胞第1節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 小組______【學習目標】1.分析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的相關資料,說出科學發現的基本特點,舉例說出歸納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同時歸納出植物和動物在結構上具有一致性,形成生物界是統一的觀念。2.獨立閱讀教材,說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3.通過小組討論,依據實例閘明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課前準備】預習P3:分析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完成下表相關內容時間 科學家 重要發展1543年 比利時的維薩里、法國的比夏 揭示了人體在______和______水平的結構1665年 英國的羅伯特.虎克1674年 荷蘭列文虎克意大利的馬爾比基德國的施萊登和施旺耐格里1858年 德國的魏爾肖2. 閱讀P6-P7,寫出下列生命系統的層次:①植物: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②動物: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課中學習】【學習任務一】 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1.寫出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和意義。合作探究(1)細胞學說使生物學的研究水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如果“新細胞都是從老細胞產生的”不成立,細胞一直可以從無機環境中自然發生,生物進化的觀點還能一直被人們普遍接受嗎?請用自己的語言簡要闡述細胞學說是否支持生物進化的觀點。(3)通過分析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你領悟到科學發現有哪些特點?【學習任務二】 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通過閱讀教材P5-P7相關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為什么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2.結合P7思考討論中的問題,如何理解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合作探究“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樹上棲息著各種小鳥,水中有各種魚、蝦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種細菌和真菌。根據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瘦西湖中所有的鯽魚構成了________。 (2)瘦西湖邊的一只白鷺屬于________。(3)瘦西湖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中的________。(4)柳樹是瘦西湖的主要樹種,與魚相比,柳樹不具有生命系統的哪一結構層次?________。2. 拓展:病毒知識歸納①病毒屬于生命系統嗎?病毒屬于生物嗎?②病毒的大小:病毒個體極小,直徑在幾十到幾百納米之間,電鏡下才能看到③病毒的種類:動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2019新冠病毒;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細菌病毒,如噬菌體④病毒與生命活動的關系:病毒無________結構,不能獨立進行________,但必需依靠________才能完成各項生命活動。【課后評價】1. 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創立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施旺最先提出動物都是由細胞組成B.羅伯特·胡克在顯微鏡下看到的軟木薄片中的蜂窩狀小室是真正的細胞C.“細胞是通過已存在的細胞產生”是對細胞學說的重要補充D.列文虎克首次觀察到了材料豐富的真正的活細胞2.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細胞學說主要是由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 B.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C.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能說明技術對科學發展有促進作用D.細胞學說闡明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3.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而病毒不是的理由是 ( )①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②病毒雖然是生物,但必須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③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④多細胞生物也必須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第一章 走近細胞第2節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組_______【學習目標】1.通過觀察顯微鏡的結構,回顧顯微鏡的使用方法,重點掌握高倍鏡的使用步驟和要點。2.觀察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結構,列表比較、辨析它們的區別與聯系,理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課前準備】1.回顧初中學習的顯微鏡的基本結構。((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總的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放大倍數是指長度、寬度,而不是面積。(2)放大倍數與目鏡物鏡長短的關系:物鏡越長,放大倍數_______,距裝片距離_______;目鏡越長,放大倍數__________。(3)顯微鏡的成像特點:顯微鏡成________像。(4)光圈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反光鏡分為_______和_______,它們均與調節視野亮度有關。)2.低倍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安放→_____→壓片→ ____ →觀察。【課中學習】【學習任務一】 高倍顯微鏡的使用1.使用高倍鏡的的步驟和要點是什么合作探究(1)使用高倍鏡時,如何移動裝片?裝片的移動規律:相對于視野中央,物像偏向哪個方向,裝片就移向哪個方向,即“偏向哪兒向哪兒移”(2)使用高倍鏡的基本原則是什么?高倍鏡下能用粗準焦螺旋嗎 使用高倍鏡的基本原則:先用低倍鏡再用高倍鏡。不能,高倍鏡下用細準焦螺旋。(3)如在100的放大倍數下看到16個細胞排成一行,則轉換為400的放大倍數后,看到的一行細胞數為多少個?如在100的放大倍數下看到64個細胞充滿視野,則轉換為400的放大倍數后看到充滿視野的細胞數為多少個?【學習任務二】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認真閱讀教材P10-P11,回答下列問題1.如何判斷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舉例說出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分別有哪些?2.簡述藍細菌的特點。常見的藍細菌都有哪些?3.從以下幾個方面比較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項目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區別 大小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染色體聯系合作探究細胞雖然形態多種多樣,但是基本結構具有高度的統一性。細胞為什么會有統一性?細胞的多樣性又是怎樣產生的?(課后拓展應用1)【課后評價】1.下列有關顯微鏡的敘述,錯誤的是( )①標本染色較淺,觀察時應選用凹面反光鏡和調大光圈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指物像的面積或體積的放大倍數③若轉換高倍物鏡觀察時,需要先升高鏡筒,以免鏡頭破壞標本④顯微鏡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虛像,若在視野中看到細胞質順時針流動,則實際上細胞質就是順時針流動的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如下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A.觀察物像丙時應選用甲中①④⑥組合B.從乙轉為丙,正確調節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移動標本→調節細準焦螺旋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則細胞的面積增大為原來的10倍D.若丙圖觀察到的細胞是位于乙圖右上方的細胞,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向右上方3.病毒、細菌、真菌和少數藻類在內的一類生物群體,常因個體微小而被稱為微生物。以下關于微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病毒因結構簡單而屬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統B.藍藻是含葉綠體的營光合自養的微生物C.細菌與真菌都不能合成有機物而營異養生活D.除病毒外其他微生物均含有核糖體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單細胞生物,所有單細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B.衣藻和藍球藻、念珠藻一樣,都是藍藻的一種C.低等植物、低等動物都屬于原核生物 D.有的原核生物沒有葉綠體,但能夠進行光合作用5.下列有關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藍藻和水綿細胞中都含有核糖體 B.它們都有染色體C.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D.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在結構上具有統一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