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時 測試塔臺模型【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測試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2.完成一項任務(測試)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科學探究1.能依據標準對塔臺模型進行測試并記錄。2.能對測試結果進行反思,能歸因問題所在。3.能將問題進行梳理、歸納。情感態度價值觀1.對測試活動充滿好奇與熱情,認識到測試的重要意義。2.能基于觀察事實做出合理判斷。3.能虛心接納同學意見,通過反思交流,調整原有設計,從而達成集體共識。【教學重點】理解測試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教學難點】通過分析、對比測試結果,能歸因問題所在,明確改進方向。【教學準備】米尺、裝滿水的礦泉水瓶3~5個或多本教科書、小盆、電風扇、抗震檢測儀、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測試(一)明確測試標準(1)教師出示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2)教師出示塔臺模型測試記錄表。(二)展示與測試1.制訂科學合理的測試計劃。(1)介紹測試工具。學生可以依據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說出一些工具。(2)確定公平的測試方法。①提問:當我們測量塔高時利用什么樣的尺子呢?米尺還是學生尺?還是一組用米尺一組用學生尺?②提問:測量承重能力時,可以用什么測試呢?③引導:我們知道了怎么測量高度和承重,那怎么測量抗風能力呢?需要什么工具呢?是不是也像剛才一樣需要相同的工具和方法呢?④小結:看來,我們測試的方法、標準、工具都需要統一,這樣才能保證測試公平且方便對比。(3)研討注意事項。提問:在測試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什么呢?(學生討論注意事項并進行歸納、總結。)①每組的實驗方法與步驟要保持一致。②公平評分,及時記錄。2.教師協助學生測試塔臺模型。(1)教師創設測試工程情境,模擬真實的工程測試。(2)學生測試并記錄。(3)材料成本計算。(4)分工與美觀評分。3.師生匯總各小組成績。4.其他小組的啟示。(啟示可以是學習借鑒的優點,也可以是引以為戒的缺點。)(三)自我評估活動1.分析塔臺模型測試記錄表。 教師引導:我們一起來看塔臺模型測試記錄表,找找表中的高分項與低分項,說說這些代表什么。(學生說出測試高分項為模型的優勢,測試低分項為模型的不足。) 教師布置任務:請大家分析測試標準的低分項,對本組塔臺模型的問題進行匯總,寫在問題梳理記錄單上。(學生小組研討并完成問題梳理記錄單。)2.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以下問題。 問題一: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表現最佳的是哪些方面?我們是怎么做到的? 問題二:小組建造的模型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哪些?所出現的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總結塔臺模型測試。 教師出示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中的三級層次項目:第一層次要求是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第二層次要求是材料成本統計,第三層次要求是設計圖及文字說明、分工合作、美觀。在改進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平衡各個項目,做到協和統一。二、研討(研討問題見教科書P16)【板書設計】塔臺模型測試記錄表設計圖及文字說明 塔高 頂端 承重 抗風 能力 抗震 能力 材料成本合計 分工 合作 美觀一組二組三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