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下雨了》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雨中人物的特點,運用繪畫語言,以“下雨了”為主題,創作一幅有層次、有動態的繪畫作品。鍛煉學生的觀察、記憶和表現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播放音頻或視頻文件,引導學生在體驗中觀察、回憶雨中情景。通過教師的示范引領,學習如何表現人物動作、表情,組織一幅有簡單情節的畫面。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表現雨中情趣,初步感受人與自然的關系,體驗創作帶來的樂趣。培養學生觀察、記憶事物的習慣。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啟發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創作一幅畫面有大小、前后、遮擋關系的作品。2.教學難點:雨中的人物動態和表情及前后關系。三、教具準備:課件、繪畫紙,膠棒、水彩筆等。四、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孩子們,請把你們的小耳朵豎起來(停頓,做動作),和老師一起聽這是什么聲音?你聽到了什么聲音?你來說(雷聲、雨聲)誰還有補充?(風聲)有雷聲、雨聲、風聲,這是什么天氣呢?哦,原來是下雨了,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雨的世界,——下雨了(出示課題,貼板書)。二、觀察發現,回憶暢想。(一)各種雨的形態1.同學們,雨娃娃聽說我們要畫他,可開心了,非要我把他帶到教室里來,同學們請看大屏幕,這是什么雨?你怎么看出是小雨的?你來說,(雨點小)是啊,雨點一滴一滴的從空中落下,雨點又少又小。(貼板書小雨)那如果用我們學過的點線,你能不能表現出來呢?來,請你來畫一畫。(請一名同學上臺畫小雨)。好的,請回,謝謝你,你把小雨的特點畫出來了。2.一陣風把大雨吹來了,大雨還有話要問你們呢,我的樣子和小雨有什么區別呢?(雨點又大又多)貼板書大雨。3.這時候風越刮越大,這又是什么雨呢?(風雨),雨線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彎彎的、斜斜的)(貼板書風雨。)4.同學們,雷公公也不甘寂寞。伴隨著閃電出現了,他是什么雨?(雷雨)閃電可以用折線來表現。小結:同學們,你們看用線條的長短和疏密可以表現不同的雨。孩子們,大自然的天氣變幻莫測,遠遠還不止這幾種雨,你們知道還有什么形態的雨嗎?是呀,還有輕柔的毛毛雨,與太陽一同出現的太陽雨,烏云密布黑壓壓一片原來是可怕的暴風雨。(二)介紹雨具1.瞧,誰來了 風婆婆、雨娃娃、雷公公三人齊上陣了,那是要下大雨了,趕緊找個東西擋擋吧??矗械耐瑢W拿書包來擋,有的還在拿書本擋,還發現了一對特別有愛心的小朋友,來,請他們到前面來展示一下吧。請同學們放下手中的東西來欣賞這兩位有愛的小朋友。請大家仔細觀察并記住他們的姿勢,你發現了嗎?打傘的同學的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這時雨越下越大,風呼呼的吹著,這個孩子多聰明呀,藏到了前面同學的后面,這是前后關系。雨傘擋住了雨水,他倆呢一前一后,他替他遮風,有一個詞語叫遮風擋雨。孩子們真棒,詞匯量真豐富。找同學說你能看到后面同學的全身嗎?為什么看不到呢 被前面同學遮擋住了,那在我們的繪畫當中這種關系叫遮擋關系。一會兒再畫雨景時,我們還會用到它呢。3.接下來孩子們仔細觀察這位小朋友手中的雨傘,我們可以用什么形狀來概括呢?出示圖片。半圓形(老師帶領學生空畫雨傘的形狀),那如果是全背面的,(老師表演),你們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形狀呢?(圓形)。是呀,根據我們看的角度不同,雨傘的形狀也發生了變化。4.我看這個同學腳上還穿著雨鞋呢,我們來看看雨靴又可以用什么形狀來概括呢?5.這時雨下得更真大了,老師也趕緊找個東西避避雨吧,師穿雨衣,大家觀察雨衣可以用什么形狀來概括呢?6.這時候雨越下越大,風也呼呼的刮著,地上全是積水,你們怎么回去呀?(邁過去),那你給大家表演一下,讓我看到了一幅生動的雨景圖。那你怎么過去呀?(趟過去),哇,你撂的水花可真大呀!請回,謝謝你們。小朋友給他們的勇敢鼓鼓掌吧!(三)回憶雨中景和雨中情下雨的時候,人們又在做什么呢?一起去看一看吧。請你來說,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雨中情景呢?(人們打著傘乘車),是啊,雨中的公交車依然忙碌著。穿著各色雨衣的人們,把城市裝扮的五彩繽紛。如果出現下面的場景,你可要小心啦,這是什么?(水花),一會把這個大水花也要畫出來喲,它會讓你的畫面更生動。如果風婆婆、雨娃娃一起來了會是什么樣的景象呢?他們的傘怎么都傾斜了呢?雖然傘被刮斜了,但他們的表情還是依然的開心。其實最喜歡下雨的還屬小朋友了,下雨了既能打雨傘還能穿雨衣,是不是淋雨你們也開心呀?再來看看這位爸爸拿著傘怎么都淋濕了呢,哦,原來他把傘都偏向了他的孩子。多么溫馨的場面呀。父愛之偉大,孩子們在生活中你們親人也是這樣照顧你的。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小結:孩子們,生活中這些熟悉而有趣的場景都能變成一幅好下雨圖呢。(四)小動物避雨那雨中的小動物是怎樣來避雨的呢?你看這只小蝸牛是怎樣避雨的?躲在了蒲公英的下面,老師猜應該是下的毛毛細雨吧。這只小蜘蛛呢?又是怎樣避雨的?躲在了卷葉草里面,真是太聰明了。再接著看這只大猩猩又用什么來避雨呢,樹葉編成的帽子,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的孩子被他護在懷里,畫面真是太溫馨了。三、賞名畫,品意境。通過剛才我們的觀察,我們知道了下雨時的情景是什么樣子的,現在我們再看看在美術大師是怎樣表現下雨的呢?師:你們看在雨中還有一個看瓜人搭的小篷子,有個小淘氣跑進去。你來想象一下,小男孩在瓜棚里干了什么?(在聽雨,在欣賞雨景。)你從他的動作中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樣的?(開心)是啊,這個可愛的小男孩正開心地正趴在瓜棚里,兩手托腮,雙腳向上高高翹起,悠閑地欣賞雨景呢?,F在就讓我們兩手托腮悠閑地想象畫中的雨滴都會落在什么地方了呢?(雨滴落在葉子,瓜田,瓜棚上)通過小朋友的想象力雨滴落到了很多地方。師;其實這是一幅中國畫呢,是我國著名畫家韓羽繪制的《聽雨圖》 仔細看,畫家用簡單幾筆勾畫出雨中的場景。仔細聽,淅淅瀝瀝的雨水聲,讓我們聽到了雨打在葉子上的聲音。再仔細聽,你也許還能聽到小動物歡快的叫聲呢,多好聽的聲音呀。所以一幅好的藝術作品,不僅能給人美的享受,還能引發人們無盡的聯想。我們接著看看小朋友在美術作品中是怎樣表現雨的?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我們分四小組,說一說你喜歡哪幅作品 為什么?從畫面中又看到了怎樣的雨中情景呢?他們在雨中干了什么?心情怎么樣?哪一組先來分享?第一小組先來說,《下雨了》這個女孩和誰在一起?師:小螞蟻又用什么當雨傘呢?生:小螞蟻也在用葉子保護自己安全回家。師;你們看畫面中的人與動物有了交流,使得畫面表現得更加生動有趣了。第二小組來說一說,《傘花》畫中的小朋友非常喜歡下雨,你太厲害了,都能看出人物開心的表情,等會你也可以把人物的表情在你的畫面中表現出來。不過老師發現一個問題,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是全身圖,有的是半身圖?《放學了》雨中的人物大小一樣嗎 哪邊的人物大?(前面)是啊,運用了近大遠小的關系突出了主要人物,表現了一群孩子在雨中放學回家的情景。老師也很喜歡一幅畫《下雨媽媽來接我》你看穿雨衣的人多難表現啊,她卻用了簡單的三角形就給概括出來了。再仔細看,這件雨衣是畫出來還是貼出來的?你看,我們可以用繪畫或者結合剪貼的方式來表現雨景呦。四、藝術實踐看了這么多雨中景色老師特別想和你們一起用畫筆描繪一幅下雨天,想不想一起?首先老師想到了可以避雨的蘑菇,這個蘑菇好大呀,周圍還生長著小蘑菇,蘑菇有大有小,大蘑菇還遮擋了小蘑菇。誰會在這里避雨?老師想到一只了小蝸牛,小螞蟻正在抬著頭和他聊天呢,他們說雨景好美啊。旁邊的小男孩看起來可沒有那么怕雨,瞧他開心的,在這小雨里享受著清涼。小雨是什么樣呢?(學生上臺畫小雨)。這時雨越來越大,大雨什么特點?(讓學生畫大雨)烏云也黑壓壓地壓了下來,老師畫烏云。這時來了一位媽媽打著傘急匆匆地走過來幫孩子遮雨,雨傘遮住了媽媽的頭發,孩子的帽子。雨濺到地上,還形成了一個個小水花呢。(教師補充水花)多么有趣的畫面啊。你看,老師圍繞著雨中情利用繪畫結合剪貼的方法創作了一幅雨景圖。下面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也來創作一幅雨中情景的畫吧。利用身邊的材料我們分組來完成,在創作中請同學們注意以下兩點:(1)利用大小變化突出主要人物的動態、表情。(2)注意前后遮擋的關系。五、成果展示。同學們,放下手中的筆,下面我們來靜靜地欣賞一下每個小組表現得雨中美景吧,誰來說一說你喜歡哪幅雨景,猜一猜畫面中發生了怎樣有趣的故事?師評:孩子們,今天我們用繪畫或剪貼的方式表現了雨中的情景,每個小組的作品都很有趣,課后我們再用更多的時間分享其他作品里精彩的雨中故事吧。六、課后拓展。(師):同學們雨水可以滋潤大地,凈化空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好處,但是有時他發脾氣時也會給我們帶來諸多不便,甚至各種災難,其實老師最想告訴同學們的是在雨中還有一種景色叫做善良。小女孩為抗洪戰士撐起了傘。男子冒雨為流浪貓撐傘。鄭州特大冒雨,小男孩一手撐傘一手清理下水口。新冠疫情爆發,醫護人員冒雨翻身越嶺采集核酸,蘭陵鎮靜態管理期間醫護人員冒雨挨家挨戶采集核酸。疫情不退,他們不退,雨中堅守的身影令人動容,他們只為疫過天晴。孩子們,這一幕幕有沒有暖到你?孩子們,你們現在還小,很多事情還做不到,但是老師希望你內心的美好和你一起健康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