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六章亞洲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地理 七年級 第二學期 商務星球版 第六章 亞洲單元組織 方式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世界第一大洲 “亞洲”第一課時2 復雜多樣的自然環 境 “亞洲”第二課時二、單元分析( 一) 課標要求表 1 “亞洲”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標 準 活 動 建 議1.運用地圖等資料簡述某大洲的緯度位置 和 海陸位置。 2.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某大洲地形、 氣 候、水系的特點,簡要分析其相互關 系。 開展學習交流活動、角色 扮演等活動。例如,選擇一個 教材 沒有介紹過的大洲,收 集、整理 資料,歸納該大洲 地理特征, 以 適當方式 (如 墻報、 圖片展等) 予以展示, 并回答同學的質疑。(二) 教材分析1.知識框架2.內在邏輯本章第一節“世界第一大洲” ,側重于引導學生能夠借助地圖說出亞洲 的地理位 置,并初步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基本技能與技巧;第二節“復 雜多樣的自然 環境” ,側重于運用相關資料分析歸納亞洲地形、氣候、水系 的特點及彼此間的 相互作用,最終讓學生了解亞洲環境的整體性。 同時應注 重引導學生利用學習亞 洲的方法嘗試探究其他大洲。(三) 學情分析通過七年級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 ,對世界 概況有了一定的了解。七年學生的學習能力不高,對新學的知識需 要反復練習進 行鞏固。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1.運用地圖等資料簡述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初步掌握描述大洲地理 位置 的一般方法。2. 通過閱讀亞洲的面積、人口、 國家等圖文資料,認識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3. 通過閱讀相關地圖,歸納亞洲地形的主要特點,學會描述某個大洲的地形 特點的一般方法。 4.用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和有關資料歸納總結亞洲的氣候特征。 5.觀察亞洲的地形圖、亞洲河流主要分布圖和有關資料認識亞洲地形、氣候 、河流之間的相互關系。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本單元作業由課時作業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組成。本單元課時作業為兩 課時,第一、二課時為書面作業和探究實踐作業,書面作業以自然地理為主 題,結合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重在考查學生的讀圖、繪圖、析圖、 用圖能力。重在考查知識的整體關聯,對知識的運用遷移能力,學生的綜合素 養。設計促進學生發展的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拓展學生思維活動空間,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本單元作業體例見表 2表 2 “亞洲”單元作業體例課時作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題量 世界第一大洲 2組 選擇題 5組 綜合體1組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 2組題型 書面作業、實踐性作業選擇題、綜合題、實踐等時間 15 分鐘以內 25 分鐘以內本單元作業設計的基本流程為: 明確作業目標、選取情境素材、設定 問題 任務、評價標準和方式設計。五 、課時作業:第一課時 世界第一大洲作業1:一、作業內容:圖1材料: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是匯聚亞洲文明、凝聚亞洲共識的寬廣平臺,也是 亞洲文化大 交流、人民大聯歡的人文盛事。2019年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 大會在北京隆重 舉行。 圖6-1-4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會標,六個花瓣狀圖 形代表亞洲地理位置 的六個分區。據此完成1—2題。1. 中國位于( )A. 東亞 B. 中亞 C. 北亞 D. 南亞2.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亞洲地大物 博、 山河秀美……承載和滋潤了多彩的亞洲文明。 ”多彩的亞洲文明( )A. 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風情B. 根植于多樣的自然環境C. 塑造了復雜的亞洲地形D. 凝練成相同的地域文化圖2二、時間要求:3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主題 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學生互 評 教師 點評 了解亞洲的分區培養孩子的地域觀念增強民族認同感提升民族自豪感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通過聯系國際時事,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孩子的地域觀念,增強民族 認同感提 升民族自豪感。作業2:一、作業內容:材料:2022年1月28日13時19分 日本九州鹿兒島的櫻島南岳山頂火山噴發,火山灰噴至 距離火山口3400米的高度。這是今年以來櫻島第四次觀測到 火山噴發。據日本氣 象廳方面的消息,火山灰向東漂浮,預計當地時間28日 19時,在櫻島和垂水市等 地會有少量降灰。圖4 板塊運動圖圖5 亞洲略圖(1) 讀圖1可知, 日本位于亞歐板塊與_______板塊之間,多火山地震; 日本位 于亞 洲6個分區中的______亞。(2) 讀圖2,認識一下我們的“鄰居”:鄰居A是_____洲,分界線是______山脈 、烏 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鄰居B是非洲,分界 線是____ 運河。(3)中國位于亞洲的東亞地區,除中國外,東亞還包括哪些國家 二、時間要求:4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主題 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教師點評 知道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明 確 亞洲的分區。知道亞洲與其他大洲的分界線。四.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通過材料分析,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在資料中提取 有用的信 息。通過板塊運動圖回顧板塊運動與地質災害的關系,能夠用科學 知識解釋生活 中的問題。增強學生的自信。第二課時 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作業1:一、作業內容:1.下列示意圖中,最能反映亞洲河流分布形態特點的是 ( )(A).(C).(B).(D).2..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A. 溫帶季風氣候 B. 溫帶大陸性氣候C. 亞熱帶季風氣候 D. 高原山地氣候二、時間要求: 3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主題 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教師點評 認識亞洲地形、氣候、河流之間的 相 互關系。了解亞洲的主要氣候類型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通過亞洲河流流向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地形、氣候、河流之間的 相互關系 。 通過亞洲的氣候類型分析圖,理解亞洲的主要氣候 。并用生 活聯系實際,利用 科學解決問題。作業2 (探究性作業):一、作業內容:結合亞洲氣候分布圖分析我們的家鄉亳州的當地的氣候特征 ,并分 析氣 候對當地居民生活的影響。二、時間要求: 10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主題 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小組間 互評 掌握亞洲氣候分布特點能夠分析氣候對生活、生產的影 響引發學生熱愛生活,探索生活的 感 情五、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通過小組間的合作、探究出亳州的氣候特征,并分析出氣候與生產、生活 的聯系,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并且熱愛 家鄉、熱氣生 活的感情。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作業內容 ( 一) 單選題亞洲地域十分遼闊,是我們生活的大洲。讀圖,完成下面小題。亞洲略圖1.從圖來看,亞洲沒有瀕臨的海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C.印度洋 D.北冰洋2.地球五帶中,亞洲所跨面積最大的是 ( )A.熱帶 B.北寒帶 C.北溫帶 D.南溫帶3 .根據亞洲大河流向的特點,說出亞洲地勢基本特征是 ( )A.南部高,北部低 B.東南高,西北低C.中部高,四周低 D.東西高,中部低4.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 由此判斷我國的河流流向:A. 自北向南 B. 自西向東C. 自南向北 D. 自東向西5.關于亞洲人口、經濟發展狀況,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經濟發展極不平衡B. 亞洲有13個國家人口超過1億C. 亞洲現有的48個國家和地區,絕大多數屬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D. D.亞洲有1000多個民族,民族文化豐富多彩。( 二) 綜合題讀亞洲簡圖, 回答下列各題(1) 讀圖描述亞洲的海陸位置。(2) 根據 圖 中信 息 ,概括亞洲 的地勢特點 , 并說 出你判斷 的理 由。(3) 圖中陰影區大部分屬于_______ 氣候,下列_______ 圖基本反映了這 種氣候類型的氣溫和 降水 的年變化狀況。(4) 圖中甲地位于亞洲六大分區中的_______, 丙地為_______高原。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 元 作 業 目 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時間了 解 理 解 應 用(一) 1 選擇 1 √ 中 原創 25 分 鐘(一) 2 選擇 1、4 √ 中 原創(一) 3 選擇 5 √ 易 創編( 一) 4 選擇 5 √ 難 原創(一) 5 選擇 2 √ 易 創編(二) 1 綜合 1 √ 中 原創(二) 2 綜合 3 √ 中 創編(二) 3 綜合 4 √ 難 創編(二) 4 綜合 3 √ 中 創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