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課程標準)第二章《地圖》單元作業設計2023-2024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商務星球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課程標準)第二章《地圖》單元作業設計2023-2024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商務星球版(含解析)

資源簡介

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上冊《地理》
第二章《地圖》單元作業設計
目 錄
一、單元信息 1
二、單元分析 1
(一)課標要求 1
(二)教材分析與作業構想 2
1. 知識圖譜與知識框架 2
2. 教材內容與作業思路 2
(三)學情分析 3
三、單元作業目標 3
四、單元作業體例與結構 3
五、課時作業 3
第一節 大蜀山在哪里 4
第二節 怎么去大蜀山 7
第三節 大蜀山什么樣 10
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13
(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13
(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參考答案與評價 16
七、附件
(一) 部分優秀作業展示 18
(二)大蜀山研學剪影 2 1
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二章
《地圖》單元作業設計
一、單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地理 七年級 第一學期 商務星球版 《地圖》
單元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
課時 信息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大蜀山在哪里 第一節 《地圖基本要素》
怎么去大蜀山 第二節 《地圖的應用》
大蜀山什么樣 第三節 《地形圖的判讀》
二、單元分析
(一) 課標要求(2022版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
課程標準
1. 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判讀經度和緯度,量算距離,識別圖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 現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空間分布特征。 2. 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圖 上識別一些基本地形。 3. 根據需要選擇適用的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成使用地圖的習慣。 4. 結合生活實例,描述數字地圖和衛星導航系統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捷。 5. 結合實例,描述數字地圖在城市管理、資源調查、災害監測等方面的應用。 6. 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利用模擬、虛擬等方式開展地理實驗。 7. 設計簡單的考察方案,利用工具進行觀察、觀測等野外考察。
學業要求
1. 學生能夠在地形圖上判別和描述基本的地形特征。 2. 能夠閱讀和提取地圖上的地理信息,并利用地理信息說明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現 象。 3. 能夠養成在生活中使用數字地圖的習慣,感悟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生活帶來的便 利。 4. 能夠恰當地使用地理工具和方法進行地理實驗、社會調查和野外考察。
教學提示
本部分由地理工具和地理實踐兩方面內容組成。地理工具包含地圖等內容,旨 在幫助學生認識地理工具,并提高使用地理工具分析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能力,逐步 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學會熟練地使用地圖,掌握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基本數字 化生存技能。地理實踐包含地理實驗、社會調查和野外考察等內容,旨在幫助學生 掌握和運用這些方法,提高他們的地理實踐力。 地圖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習內容,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創設活動場景。例如: 組織學生繪制學校平面圖,學生通過繪圖掌握地圖三要素。在“做”的同時也要強調 “用”。例如:利用地圖上的經緯網,確定某一地點的位置;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會
用地圖作向導到達目的地;利用數字地圖規劃出行路線;等等。地理工具的內容可 以獨立教學,也可以與其他主題內容結合起來學習。地理實踐的內容可以結合“內 容要求”和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要求加以實施。
(二) 教材分析與作業構想
本單元作業以學生的家鄉——合肥大蜀山研學為主題,將教材內容與大蜀山研學 活動有機整合,在達成課標要求的同時,凸顯地圖作為地理工具的重要作用,通過戶 外考察提升地理實踐力,引發深度學習和思考,最終實現課程的育人價值。
1. 知識圖譜與作業框架
2. 教材內容與作業思路
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我們日常生活和地理學習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教材 以“地圖”為主題,編排了三節內容。
第一節《地圖基本要素》,主要介紹地圖上的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這是 閱讀和使用地圖的基礎。本節重點是地圖上方向的判斷、距離的量算以及地理事物空 間分布特征的判斷和描述方法。
第二節《地圖的應用》,主要介紹閱讀地圖和選擇適用地圖的方法,引導學生逐 步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學會使用數字地圖,感受數字地圖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第三節《地形圖的判讀》,主要介紹在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識別一 些基本地形的方法,以及一些常見地貌的地圖表示方法。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是教 學難點。
三節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認識地圖,熟練使用地圖,由淺入深,形成一 個有機整體。其中,第一節地圖基本要素是單元學習的必備知識,第二節地圖的應用 是單元學習的核心任務,第三節地形圖的判讀是單元學習的難點,也是單元學習的必 須突破的關鍵能力,對后續學習意義重大。總體上看,本單元教材內容比較抽象,學 習要求高,難度大,傳統的“知識為本”的作業方式難以達成課標要求。本單元作業 構想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以大蜀山研學為主題,通過“大蜀山在哪里、怎么去大蜀 山、大蜀山什么樣”三個問題整合教材內容,結合學生戶外考察中的所見、所思、所 想,教材結合生活,理論聯系實際,化抽象為具象,由遠即近,由淺入深,聚集教學 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三)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心,學習積極性高,求知欲強,而且在小學綜合、 數學等學科中,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地圖方向判斷、比例尺計算等內容,為本單元 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受心智發育水平、知識儲備以及作業時間等方面的限制, 單元作業應該切合實際,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 中觀察世界,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并根據不同孩子的學習需要實行分層作業要 求和評價。
三、作業目標
1. 通過閱讀大蜀山位置示意圖等,找位置、辨方向、量距離、識圖例,認識地圖 基本要素,掌握必備的地理知識和技能,提升區域認知。
2. 通過“怎么去大蜀山”等活動,認識地圖工具的重要性,養成在日常生活中使 用(數字)地圖的習慣,感悟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3. 通過判讀“大蜀山等高線地形圖”和戶外考察,了解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原 理,掌握一些簡單的地形判讀方法,提升地理實踐力。
4. 通過觀察和討論大蜀山動物園、發射塔、碉堡、植被等地理事物的分布特點及 原因,認識地形和其他自然要素以及人類活動的關系,提升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
四、 單元作業體例與結構
在“雙減”的背景下,本著減輕學生負擔的原則,以提升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為目標,本單元以地圖為主題,緊扣新課標要求,充分聯系學生生活和已有經驗,創 設鄉土地理情境,命制課時作業。作業內容包括必做的基礎性作業、選做的提升性作 業和拓展性作業(實踐),體現因材施教、分層作業的要求。作業形式多樣,包括畫 一畫、說一說、算一算、選一選等形式,符合七年級學生認知特點和作業習慣,易于 被學生接受。單元作業由課時作業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兩部分組成,作業內容突出教 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著力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 踐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落實作業的育人價值。
“地圖”單元作業體例
課時作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題量 大蜀山在哪里 3 組 選擇題 4 組 綜合題 1 組 實踐題 1 組
怎么去大蜀山 3 組
大蜀山什么樣 3 組
題型 書面作業、實踐性作業
畫圖、選擇題、綜合題、活動題等
時間 15 分鐘 30 分鐘
五、課時作業
背景介紹:大蜀山是合肥市區的海拔最高處,主體屬于溢出型死火山, 具有江淮 地區不可多見的典型火山地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中科大附 中”)地理組教師于2022年5月帶領七年級地理興趣小組成員開展了研學活動。
課前作業: 通過互聯網查詢大蜀山的位置、地形、氣候、植被、景點布局、景區 內交通布局等相關圖文資料。
第一節 大蜀山在哪里
作業1:
一、作業內容
讀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導覽圖(按照一般定向法繪制),完成1-3題。
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導覽圖
1. 該圖缺少的地圖要素是( )
A.方向 B. 圖例 C.注記 D. 比例尺
2. 大蜀山位于( )
A.安徽名人園以東 B.玉蘭大道以南
C.蜀峰灣公園以西 D.G40繞城高速以北
3. 關于圖中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 A.森林驛站東多西少 B.生態停車場西多東少 C.洗手間分布均勻 D.東西兩側水景多
【參考答案】 1. D 2. C 3. D
二、時間要求: 5 分鐘
三、評價設計
選擇題的評價說明:本作業評價采用表現型評價方式,對選擇題的評價,教師根 據學生的作答水平表現,在師評的“正確”或“錯誤”的空格欄打“√ ” (以下選擇 題評價與此相同)。學生互評、師評內容見“優秀作業展示”。
題 號 考查內容 素養目標 難 度 來源 能力要求 師評
水平1 (認知) 水平2 (理解) 正 確 錯 誤
1 地圖三要素 綜合思維 易 原創 √
2 方向的判斷 區域認知 易 原創 √
3 地理事物空 間分布特征 綜合思維 中 原創 √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作業呈現空間區域背景,從學生熟悉的大蜀山區位出發,認識地圖基本要素,掌 握必備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并通過圖中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判讀,感受地圖的應用價 值, 落實課標要求, 提升區域認知素養。
作業2:
一、作業內容
讀合肥野生動物園全景圖(左圖)和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導覽圖(右圖),完成 4-5題。
4. 合肥野生動物園位于大蜀山的方位是( )
A.東南 B.西南 C.東北 D.西北
5. 對比兩圖,發現( )
A.左圖比例尺較大,表示的內容較詳細 B.右圖比例尺較大,表示的內容較簡略
C.左圖比例尺較大,表示的范圍較大 D.右圖比例尺較小,表示的范圍較小
【參考答案】 4.B 5.A
二、時間要求: 4 分鐘
三、評價設計
題 號 考查內容 素養目標 難度 來源 能力要求 師評
水平1 (認知) 水平2 (理解) 正 確 錯 誤
4 方向判斷 區域認知 易 原創 √
5 比例尺大 小與意義 綜合思維 中 原創 √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作業以野生動物園為立足點,考查學生在地圖上識圖例、定方向的技能,通過尺 度變換, 比較比例尺大小與表示范圍大小、內容詳略的關系,體現地圖的應用價值, 養成使用地圖的習慣, 形成空間尺度的觀念,有助于培育區域認知素養。
作業3:
一、作業內容
6. 讀合肥市大蜀山位置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合肥市大蜀山位置示意圖 (1)畫一畫:畫出經過大蜀山的經緯線,并在經緯線上標出東、南、西、北四個基 本方向。
(2)算一算:中科大附中距離大蜀山的直線距離約 千米。
(3)說一說:據圖描述大蜀山的地理位置。
【參考答案】(1)畫圖略 (2) 10 (3)大蜀山位于合肥市區西部的蜀山區境內; 地理坐標大約為(117°10′E ,31°50′N)
二、時間要求: 6 分鐘
三、評價設計
綜合題的評價說明:本作業評價采用表現型評價方式,對綜合題的評價,教師根 據學生的作答水平 1、水平 2 和水平 3 的表現,在師評等級的水平 1、水平 2 或水平 3 的空格欄打“√ ”,其中水平 2 比水平 1 級別高,水平 3 比水平 2 級別高,以下各綜 合題評價相同。
題號 考查 內容 素養目 標 來 源 學生作答水平及表現 師評等級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 1 水平 2 水平 3
6 ( 1) 經緯 線及 指示 方向 區域認 知、地 理實踐 力 原 創 能準確畫 出經線緯 線,方向 標注不準 確。 能準確畫 出經線、 緯線, 準 確標注方 向。 能準確畫出經 線、緯線, 準確 標注方向, 并寫 出了大蜀山大致 的經緯度。
6 (2) 地圖 上距 離的 量算 地理實 踐力 原 創 大致算出 距離。 能夠準確 算出距 離。 不僅準確算出距 離,還標注了量 算的方法與過 程。
6 (3) 地理 位置 特征 區域認 知 原 創 只能說出 位于合肥 市區西 部。 能準確說 出位于合 肥市區西 部的蜀山 區境內。 不僅準確說出位 于合肥市區西部 的蜀山區境內 ,還說出地經緯 度。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作業以學生自己的學校、生活的城市和家鄉的名山為情境,從位置、距離、方向 的角度構建三者之間的空間關系, 學生倍感親切,完成作業興趣盎然。試題設置畫一 畫、算一算、說一說,難度不大,三個小題有較好的層次和梯度,由淺入深, 從定量 計算到定性描述,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消化地理知識,提升 區域認知素養。
第二節 怎么去大蜀山
作業1:
一、作業內容
讀下列四幅圖,完成1-3題。
1. 查找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位置,最合適的地圖是( )
A. 甲圖 B. 乙圖 C.丙圖 D.丁圖
2. 規劃從中科大附中到大蜀山的出行路線,最合適的地圖是( )
A. 甲圖 B. 乙圖 C.丙圖 D.丁圖
3. 開展大蜀山研學活動,最合適的地圖是( )
A. 甲圖 B. 乙圖 C.丙圖 D.丁圖
【參考答案】 1. B 2.C 3.D
二、時間要求: 4 分鐘
三、評價設計
題 號 考查內容 素養目標 難 度 來源 能力要求 師評
水平1 (認知) 水平2 (理解) 正 確 錯 誤
1 地圖的選擇 綜合思維、區 域認知 易 原創 √
2 地圖的選擇 綜合思維、區 域認知 易 原創 √
3 地圖的選擇 綜合思維、區 域認知 易 原創 √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作業以“大蜀山研學”為任務,考查學生根據需要選擇適用的地圖的能力,學以 致用,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課程理念,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區域認知 素養。
作業2:
一、作業內容
4. 關于怎么去大蜀山選用地圖的討論,地理小組同學各抒己見,你贊同誰的觀點? (贊同的打√ )你還有補充嗎?
(

理同學: 大蜀山景區


圖很重要,有它就

以不繞路,也不擔心

路啦。
) (

研同學:我騎自

車去大蜀山,不
需要準備合肥市交
通圖。
) (

地同學: 合肥市

點分布圖應該
有,它讓我知道大

山的方位。
) (

的補充……
) (
小科同學:安徽省政區

沒必要, 比例尺不夠
大,內容簡略,沒有標

大蜀山。
)
【參考答案】言之有理均可
二、時間要求:約 5 分鐘
三、評價設計
題 號 考查 內容 素養目 標 來源 學生作答水平及表現 師評等級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作 業 2 地 圖 的 選 擇 地理實 踐力 原創 能夠正確 選出個別 同學的觀 點,沒有 補充。 能夠準確 選出正確 的觀 點, 且說 出自 己 的 觀 點。 不僅能夠準確 正確選出同學 的觀點,還說 出 了 多 種 觀 點。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如何選擇地圖類型和比例尺大小是本課教學難點,為了降低難度,采用小組討論 的形式選擇答案,并鼓勵學生補充自己的觀點。 這種開放性的答案設置,有利于學生 思維的發散和創新。
作業3:
一、作業內容
數字地圖可以用來查找各種場所的位置,查找出行路線,以及在地圖上了解、發 布信息等。國內數字地圖軟件有北斗地圖、百度地圖、高德地圖、搜狗地圖等。
示例:從科大花園小區到大蜀山腳下的合肥野生動 物園打車步驟(以百度導航為例): (1)打開百度導航電子地圖,找到獲取路線工具, 定位起點位置(也可以在起點處輸入“科大花 園”),終點處輸入 “合肥野生動物園” 。 (2)出行方式選擇為“打車”,屏幕下方選擇“車 型”。
(3)點擊“呼叫”,完成打車。
綠色出行:根據自身需要出行方式有多種選擇,除了可以選擇“打車”外,還可 以選擇“騎行”、 “公共交通”、 “步行”、 “共享單車”等。
5. 試一試:請你幫同學們用“騎行” “公共交通”“步行”等方式,完成從中科大附中 到合肥大蜀山的路線導航任務。
6. 說一說:與傳統地圖相比,數字地圖有哪些優點?應用數字地圖和衛星導航系 統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
【參考答案】 優點有可以快速存取顯示,實現動畫,可以將地圖要素分層顯示,利用
虛擬現實技術將地圖立體化、動態化,令用戶有身臨其境之感,利用數據傳輸技術可 以將電子地圖傳輸到其他地方等。 改變有可以讓生活更加便捷等。
二、時間要求: 6 分鐘
三、評價設計
考查 內容 素養 目標 來 源 學生作答水平及表現 師評等級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地 圖 的 選 擇 與 應用 地 理 實 踐 力 、 綜 合 思維 原 創 隨意說出 使用的軟 件,且不 會導航 能夠較熟練 地進行導航 操作, 并說 出使用的地 圖。 能 夠熟 練導航 操 作,截屏操作的流 程,并書寫詳細的 過程,羅列所運用 的數字地圖。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現在的中學生信息技術能力較強,作業以學生比較熟悉的打車活動為情境,學生 感興趣, 也有能力完成任務。通過運用數字地圖解決定位、導航等生活中遇到的問 題,能夠說出數字地圖的優點,深刻感受數字地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捷, 有助于養 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數字地圖的習慣,提升生活能力。多樣性出行方式的提出,有助 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和創新能力, 體現作業的育人價值。
第三節 大蜀山什么樣
作業1:
一、作業內容
讀遠眺大蜀山景觀圖(左圖)及大蜀山分層設色地形圖(右圖),完成1-3題。
1. 大蜀山地形類型屬于( )
A.高原 B.丘陵 C.平原 D.盆地
2. 大蜀山最高處海拔約為( )
A.384米 B.284米 C. 184米 D.84米
3. 大蜀山的形態特征是( )
A. 山巒起伏 B.支離破碎 C.平坦高亢 D.孤峰獨立
【參考答案】 1. B 2. B 3.D
二、時間要求: 4 分鐘
三、評價設計
題 號 考查內容 素養目標 難 度 來源 能力要求 師評
水平1 (認知) 水平2 (理解) 正 確 錯 誤
1 判斷基本地形類型 綜合思維 易 原創 √
2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 讀 綜合思維 易 原創 √
3 據圖描述地形特征 綜合思維 中 原創 √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作業以景觀圖、分層設色地形圖為對照情境,便于學生在地形圖上識別基本地形 類型、判讀海拔范圍,描述地形地貌特點。 作業變抽象為具象, 身臨其境, 增強對地 形的直觀感受,突破教學難點。
作業2:
一、作業內容
安徽廣播電視臺大蜀山發射塔坐落在山頂一個平臺上(中圖、 右圖),平臺海拔 約277米,與大蜀山海拔最高處地理標志(左圖)相鄰。據此完成4-5題。
4. 安徽廣播電視臺將發射塔建在大蜀山山頂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海拔高 B. 降水少 C.氣溫低 D.風力小 5. 發射塔建在山頂平臺上,而不是建在大蜀山海拔最高處的原因可能是( )
①節約建設成本 ②缺少建設空間 ③增強發射信號 ④保護地理標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參考答案】 4. A 5.D
二、時間要求: 4 分鐘
三、評價設計
題 號 考查內容 素養目標 難 度 來源 能力要求 師評
水平1 (認知) 水平2 (理解) 正 確 錯 誤
4 地形對人類活 動的影響 地理實踐力、 綜合思維 中 原創 √
5 人類活動與地 理環境的關系 地理實踐力、 綜合思維 易 原創 √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作業以地理興趣小組大蜀山研學考察點的照片為素材,從學生發現大蜀山發射塔 在山頂卻不在山頂最高處的真實問題出發,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征和原因,有 利于學生初步學會用地理的視角認識世界、解釋世界的習慣和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 思維和地理實踐力。
作業3:
一、作業內容 6.合肥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由原蜀山森林公園主體和2007年西部擴展部分(環山西路 以西)兩部分組成,是合肥的城市“綠肺”,對改善城市生態和人居環境,加快國家生 態園林城市建設意義重大而深遠。讀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導覽圖及大蜀山等高線地形 圖,完成下列要求。
(1) 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向西擴展的自然原因是西部區域地形起伏小, 比較 ; 面積較大。西擴后可以更好地發揮大蜀山“城市綠肺”的功能。
(2)野生動物園的選址可能考慮的因素有海拔較 ,地形 ,動物活動空間 大;位于山地西南坡, 條件好,動物生存環境好; 種類多,為部分動物提 供食物;臨近西部的 ,為動物生存提供水源。
(3)同學們在大蜀山上發現了多座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碉堡的斷壁殘垣,從碉堡附近 的“合肥大蜀山抗戰記”石碑及雕塑墻上,同學們了解到我軍英勇攻克碉堡的感人故 事。結合等高線地形圖,從地形地勢角度,說說我軍在攻克碉堡時必須克服的困難。 (至少說出兩點)
① ;② 。
【參考答案】
6 (1) 平坦 水域 (池塘、 濕地、湖泊) (2)低 平坦 光照 植物 水域 (池塘、 濕地、 湖泊) (3) 碉堡海拔高,日軍視線開闊,不利我軍攻打;山體坡度陡,易守 難攻,增加我軍攻打難度。 (從地形地勢角度表達,意思正確即可)
二、時間要求:約 7 分鐘
三、評價設計
題號 考查 內容 素養 目標 來 源 學生作答水平及表現 師評等級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6 ( 1) 導 游 圖 和 地 形 圖 的 判 讀 綜 合 思 維 、 人 地 協 調 觀 原 創 分別說出 低平與水 域 準確說出 平坦與池 塘 說出平坦開 闊與濕地
6 (2) 地 形 圖 的判讀 綜 合 思 維 、 地 理 實 踐 力 、 人 地 協 調 觀 原 創 僅說出不 高 、 低 平 ; 陽 光 、 食 物;河流 準確說出 低 、 平 坦 ; 光 照 、 植 物;池塘 用 詞 更 精 準 , 如 低 平、平坦開 闊
6 (3) 地 形 圖 的判讀 綜 合 思 維 、 人 地 協 調 觀 原 創 僅憑感覺 分析可能 遇到的困 難。 能準確完 整的從地 形地勢角 度說出遇 到 的 困 難。 能結合地形 圖具體從地 形地勢角度 分析遇到的 困難。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作業以大蜀山等高線地形圖和地理興趣小組大蜀山研學考察點的照片為素材,以 學生為主體,通過由遠及近、自山下到山頂的研學順序,結合大蜀山西擴景區、動物 園選址、攻克日軍碉堡等情境,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有利于學 生初步學會用地理的視角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習慣和能力,提升學生的區域認知、 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 特別是西擴景區放棄經濟利益、增強 “城市綠肺”功能,體 現了合肥市政府的英明決策,有助于學生培育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理解“既要金山 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生態文明理念, 滲透了濃濃的人地協調觀。 攻克日軍碉堡的 作業設計,呈現了中國人民不畏艱難,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歷史畫卷,有效地融入 了政治、歷史、地理等跨學科內容,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革命英雄主義豪情, 彰 顯地理學科的課程思政,凸顯作業的育人價值。
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地圖是地理學習的第二語言,更是我們外出旅行不可或缺的親密伙伴。圖甲、圖乙為百 度導航截圖,兩張數字地圖的截圖圖幅大小相等。讀圖完成第1-2題。
圖甲 圖乙
1.從圖甲到圖乙( )
A.比例尺變小,內容更詳細 B.比例尺變大,范圍變小
C.比例尺變大,內容更簡略 D.比例尺變小,范圍變大 2.中科大附中八年級師生開展 “毅行”活動,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校區出發,沿 108 路公交車路線(圖乙所示),步行至合肥南站。當同學們走到龍川路后,應該 ( )
A.先向東,再向北走 B.先向西,再向北走
C.先向東,再向南走 D.先向西,再向南走
皖南川藏線又稱“江南天路”。該公路路線東起寧國市的青龍鄉, 西至涇縣的蔡村鎮, 其最神秘精華路段全長 120 千米。 部分路段呈“之”形彎曲。讀圖, 完成 3-4 題。
皖南山區某地局部等高線地形圖 皖南川藏線部分路段景觀圖
3. 右圖中部分路段呈“之”字形彎曲,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 )
A.減緩坡度 B.縮短距離
C.連接居民點 D.避免跨越河流
4. 左圖中,最可能呈“之”字形彎曲的路段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近年來, 智慧路燈桿逐漸出現在多個城市的街頭。與傳統路燈不
同,智慧路燈桿整合了監控、攝像頭、 5G微基站、安全報警等硬件,
通過信息感知和大數據交互技術, 能實現智能照明、智慧交通、信息
發布等功能。根據圖文資料,完成5-6題。
5.在路燈桿交互式觸屏上進行道路搜索, 一般使用的是 ( )
A.數字地圖 B.紙質地圖
C.航拍照片 D.遙感影像
6.每年進入夏季前, 許多城市智慧路燈的啟閉時間分別延后和提
前半小時至一小時,這樣做的好處是( )
A.有效減輕交通壓力 B.豐富城市夜市生活
C.充分利用太陽光照 D.促進電力工業發展
2022年4月16日,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搭載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安全返回內 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的東風著陸場。至此,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收官之戰取得圓
滿成功。據此完成7-8題。
7.若想查找東風著陸場的具體位置,可以查閱( )
A.世界地圖 B.中國地圖
C.內蒙古自治區地圖 D.阿拉善盟地圖 8.航天工程離不開衛星導航技術,目前我國自行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用于 ( )
①人口普查 ②汽車導航 ③通信 ④海產品加工 ⑤應急搜救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9. 讀安徽省分層設色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安徽省分層設色地形圖
(1)說出下列區域地形的主要類型。
淮河以北 、長江與淮河之間 、長江以南 。
(2) 簡述安徽省海拔 1000 米以上山地的分布特點 。
(3)描述合肥在安徽省的地理位置。
(
溫馨
提示
)10. 單元實踐作業 (選做)
畫一幅名山游覽路線圖
1. 選擇一座自己最想游覽的名山。
2. 在數字地圖上搜尋該山的位置。
3. 上網查閱該山主要景點景觀圖,選擇自己準備游覽的景點。
4. 規劃自己的游覽路線。
5. 畫出游覽路線示意圖,標出景點位置,計算景點間的大致距離。
6. 標注圖名,向同學或老師展示完成的游覽路線圖。
(二) 單元質量檢測參考答案與評價
選擇題部分
【參考答案】 1.B 2.C 3. A 4. B 5.A 6.C 7. D 8. C
【時間要求】約 15 分鐘
【評價設計】
題號 考查內容 素養目標 難度 來源 能力要求 師評
水平1 (認 知) 水平2 (理 解) 正 確 錯 誤
1 比例尺大小 與意義 綜合思維、區域認知 易 原創 √
2 方向的判斷 綜合思維、區域認 知、地理實踐力 易 原創 √
3 地形對交通 運輸的影響 綜合思維、人地協調 觀 中 原創 √
4 皖南山區自 然災害類型 綜合思維、人地協調 觀 易 原創 √
5 數字地圖的 選擇 綜合思維 易 改編 √
6 晝夜長短的 變化與節能 環保 綜合思維、人地協調 觀 中 改編 √
7 地圖的選擇 綜合思維、區域認知 中 原創 √
8 北斗衛星導 航系統 綜合思維、 中 改編 √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設置了4 組共 8 道選擇題,題量適中,難度適宜且有梯度。每
組題都設置了真實的、身邊的情境材料,體現學以致用,同時提高學生的興趣。 試題 內容基于課程標準, 緊扣單元重難點,兼顧覆蓋面, 有助于考查必備知識和基本技 能,培育地理核心素養。
綜合題部分
【參考答案】 9. (1) 平原 丘陵 山地 (2) 集中分布在西部(西南) 和南部地區 (3) 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北岸,長江與淮河之間。
【時間要求】約 10 分鐘
【評價設計】 第9題
題號 考查 內容 素養 目 標 來 源 學生作答水平及表現 師評等級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9 (1) 地形 的識 別 區域認 知 原 創 只 能 說 出 是 平 原 能準確說 出分別是 平原、 丘 陵、山地 說出 位于 皖 北 平 原、 江淮 丘陵 和皖 南山地
9 (2) 地理 事物 空間 分布 特征 綜合 思 維、 區 域認知 原 創 只 能 說 出 是 南 部 能準確說 出西南 、 南部。 不僅 說出 正 確 方 位, 還能 說 出 1000 米以 上的 山 地 名 稱。
9 (3) 地理 位置 特征 區域認 知 原 創 只 能 說 出 位 于 安 徽 省 中部 能準確說 出位于安 徽 省 中 部、巢湖 西北岸和 長江淮河 之間。 不僅 準確 說出 所在 的位 置, 還說 出位 于滁 河干 渠 的 南 邊。
【評價設計】 第10題
難 度 素養 目標 來 源 作答水平及表現 師評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水平 1 水平 2 水平 3 水平 4
難 區域 認 知、 綜合 思 維、 理實 踐力 原 創 未查 閱, 隨意 回答 有查 閱,有 規劃, 只是不 夠詳細 有查 閱 ,并 說出名山 名稱, 有 設計路 線,針對 景觀圖說 出地形部 位,指出 了衛生 間、小賣 部的位 置。 有查閱,并說 出名山名稱, 有路線,在等 高線地形圖上 說出地形的部 位,并描述了 其等高線特 征,結合景區 示意圖說出了 衛生間、小賣 部位置和空間 分布特征。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綜合題選用安徽省分層設色地形圖,考查安徽省的基本地形及分布格局,以及合 肥在安徽的地理位置, 重點考查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鞏固和強化學生對地理事物 空間分布特征的判斷和描述方法,培育空間認知素養。為了增強作業的實踐性、開放 性和創新性,本單元末尾設計了一個單元實踐作業——畫一幅名山游覽路線圖,做一 份名山游覽攻略。這個作業有一定的挑戰,供學有余力和感興趣的同學選做,體現因 材施教、 分層作業的教學理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宁| 岳西县| 黄龙县| 本溪| 自贡市| 察隅县| 通化市| 尚志市| 海林市| 博乐市| 伊宁市| 福建省| 巍山| 肇东市| 翁牛特旗| 循化| 宜宾市| 辽阳县| 榆树市| 新野县| 曲水县| 湟源县| 中西区| 通渭县| 广宗县| 墨玉县| 共和县| 五华县| 茌平县| 全椒县| 石泉县| 浠水县| 库伦旗| 蒙山县| 民和| 双鸭山市| 三门县| 磐安县| 华安县| 临邑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