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作業設計)課 題: 商務星球版七上第 章《地圖》作業設計商務星球版七上第 章《地圖》作業設計 、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地理 七年級 第 學期 商務星球版 地圖單元組織 式 然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地圖基本要素 《地圖》第 節2 地形圖的判讀 《地圖》第 節3 地圖的應 《地圖》第三節 、作業設計背景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及延伸,作業是鞏固課堂所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提 教師教學 效率,培養學 將理論知識與聯系相實際以及動 實踐能 的有效 法和途徑。初中學段是培 養學 思維及學習習慣的起步階段,初中地理作業內容與形式將會直接影響學 對地理學科的 整體認知及興趣。為了深 貫徹黨的 九 和 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 升學育 平,減輕義務教育 階段學 過重的作業負擔,傳統的作業模式已經 法適應現階段“雙減”政策的要求。在初中階 段, 以往的作業布置主要圍繞《基礎訓練》, 般新課結束后會讓學 完成本節全部習題 ,不 能對學 進 分層教學,會使學困 學習壓 進 加深厭學情緒,部分吸收快的學 會出現 “ 吃不飽” 的狀態。傳統作業布置 法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疲于作業的批改 沒有時間和 精 對習題進 有效的篩選。針對此類問題,七年級地理組結合初 學 的認知特點,改變作 業形式 ,將作業設置情境化 、多樣化 、難點碎 化 ,讓學 明確學習任務 ,更好的掌握基礎理 論知識 ,把握重難點 ,并在趣味中學習地理。地圖是地理的第 語 ,也是我們學習、研究地理的重要基礎,在 常 活中 們與地圖 打交道的基會越來越多 。《地圖》這 章內容的課堂教學設計地圖類型及閱讀 法和使 法 的介紹 。因此 ,七年級地理團隊選擇本章內容進 作業設計。三、單元分析( ) 課標要求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21 年版)》的要求,本章內容屬于“地球與地圖”中“地圖”部分 ,課標具體要求 表 1。表 1 “地圖”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 ) 單元教學內容與要求此次作業設計我們七年級地理組選擇的章節是: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上冊第 章《地圖》,本章內容包含“地圖基本要素”“地形圖的判讀”“地圖的應 ”三個部分。圖 1 “地圖”知識框架認識地圖的性質是學習地圖放在第 位的也是最基礎的 的,因為地圖是記錄和傳遞地理 信息的重要載體。這 標的實現,需要我們在學習地圖知識和運 地圖技能的過程中慢慢的 體會不斷感悟 。因此,在本章的教材中沒有簡單地要求學 去了解地圖三要素, 是讓學 從 聯系實際出發 ,選擇了諸如辨別 向 、量算距離 、認識地貌等能夠體現地圖價值 、有利于學 逐步認識地圖性質的內容。通過與實物對 ,與感性知識聯系等幫助學 理解抽象的等 線知 識 。為提 公 素質 ,第三節對于電 地圖 、遙感圖像等知識的介紹貼近 活 ,學習對 活有 的地理。(三) 學情分析“地圖”這 內容貼近 常 活,學 較感興趣。七年級學 在 活中 多都接觸過地圖, 但并未系統學習,讀圖 法和讀圖能 普遍不 。 圖習慣的養成是 個漫 的過程,需要慢慢培養 。本章作為讀圖習慣養成的起點 ,為學 提供了讀圖 法 ,開啟了地圖之 。四、單元學習與作業 標 ( ) 單元學習 標1、認識地圖的基本要素 ,能夠在各類地圖上辨別 向。2、初步了解運 地圖說明不同 例尺地圖在內容上存在的差異, 學會選擇合適的地圖。3、在等 線地形圖的閱讀過程中 ,能估算海拔與相對 度 ,識別不同的 體部位 ,并判斷坡度的陡緩 ,初步認識五種基本地形類型。4、能夠根據所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 ,解決 活中的相關問題。( ) 單元作業設計總 標1、通過本章的作業 ,加深學 對地圖的認識, 學會閱讀地圖 ,能夠根據需要選擇合適地圖 ,利 所學解決 活中的問題 ,培養學 的地理實踐能 。2、從真實 活經歷與體驗出發 ,激發學 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習能 ,感受地理 與 活的聯系, 學習對終身發展有 的地理。3、培養學 從各種地圖中獲取有 地理信息 ,并對信息加 提取的能 ,讓學 逐步學 會讀圖 、識圖 、析圖 ,幫助學 建 空間觀念 ,逐步形成地理綜合思維能 。五、單元作業整體設計思路1、以夯實基礎為 的的基礎知識填空題通過對新課基本概念及重要知識的填空明確學習 向 ,有的放 。題 簡單 , 會做, 起到夯實基礎的 的。2、以聯系 活為依托的情境創設情境的創設,將枯燥的知識學習帶 活,讓學 在感受趣味性的同時牢牢掌握所學內容, 并能利 所學解決 活中的地理問題。3、以提 動 能 為基礎的設計規劃題通過旅游攻略、旅游線路的規劃,最 程度調動學 的積極性,這類開放性題 可做, 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 ,讓學 敢于嘗試勇于嘗試。六、課時作業第 節 地圖基本要素( ) 章節內容分析( ) 時間要求:10 分鐘(三) 本節作業設計要 求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難度 系數必 做 、 基礎知識填空 1、 要 讀 懂 地 圖, 就 要 了 解 地 圖 的 ________、________、圖例和注記等三 要素。 2、 指向標指示________ 向 。 3、在經緯 地圖上,經線指示________ 向, 緯線指示________ 向 。 4、 例尺=____________ 。 5、 在 常 活中, 你會 哪些距離單 位描述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 你知道 1 千 等于多少厘 嗎? 【答案】 1、 向、 例尺 2、 正北 3、 南北、 東 4、 圖上距離/實地距 離 5、 、 千 、 、公 等; 100000 厘 基 礎 知 識 的 掌 握 程 度 是 能 否 有 效 完 下 習 題 的 個 重 要衡量標準。必 做 、 選擇題 明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試著繪制了 校園平 圖。 據此完成下 6-7 題。 【答案】 6、 B; 7、 D; 8、 A 【分析】 6、 地圖三要素: 向、 例尺、 圖例和 注記。 這幅校園平 通 過 題 設 置明確“ 認識 例尺、 向、 圖 例 和 注 記 等 地 圖 基 本 要 素 的 重 要 性” 和 “ 能6、 在 明繪制的校園平 圖上缺地圖 的哪 地圖基本要素 ( ) A. 向 B. 例尺 C.圖例和注記 D.經緯 7、 明想從校 到辦公樓應該 ( ) A. 向東 B. 向南 C. 向東南 D. 向 南 8.請你幫助 明在下列四個 例尺中 選出最 的 ( ) A.圖上 1 厘 表示實地距離 200 千 。 B. 1/2000 C. 萬分之 D. 1: 2000000 圖中沒有 例尺, 所 以選 B。 7、 這幅校園平 圖 的 向是根據指向 標進 判斷的, 指向 標指示正北 向, 朝北“上北下南, 左 右東”可知從校 到辦公樓是向 南 向, 所以選 D。 8、 例尺 , 先將 例尺寫成數 字 式 (分 數 形 式 最 佳) , 分 相同 分 , 分 越 , 分數 越 , 所以選 A。 同 時要注意 1 千 等于 100000 厘 在 各 類 地 圖 上 辨別 向; 能在 地 圖 上 辨 別 兩 點 間 的 相 對 位 ” 等 課 標 要 求。 內容難度不 , 為必做題。必 做 三、 填空題 9、 元旦假期 明在學校組織下前往 合肥濱湖濕地公園開展實踐活動, 他 看到兩幅圖幅相同的地圖, 請你回答 下列問題: ( 1) 甲、 兩幅圖________的實地 范圍更 , ________ 的內容更詳細 , ________的 例尺 。 (均填甲或 ) (2) 圖幅 相同, 例尺越 , 實地范圍越______ ( 或 ) , 內容越 ______ (詳細或簡略) 。 (3) 明繪制的學校的平 地圖 , 選 的是________( 例尺/ 例 尺)地圖。 10、 明在閱讀地圖時發現以下符號 【答案】 9、 ( 1) , 甲, 甲 (2) , 詳細 (3) 例尺 10、 A 鐵路; B 庫 C 城; D 軍事分界 線、 停 線 3、 【分析】 9、 從圖中可知甲是 圖的局部放 圖, 范圍 , 內容詳細。 兩張圖 相同即 為“圖上距離”相同, 實地距離越 , 例 尺越 。 所以 的范 通 過 兩 幅 地 圖 的 對 明 確 “ 能初步了解運 地 圖 說 明 不 同 例 尺 的 地 圖 在 內 容 上 的 差異, 并初步學 會 選 擇 合 適 的 例尺地圖”這 課標要求, 化 難為易。 通過讀 圖例畫圖例, 了 解圖例和注記。(A) (B)他不認識, 請你說出它們的含義。 . ________. ________C. D. ________ ________ 11、 明在閱讀地圖的時候突然想不 起來地理 師介紹過的部分圖例的是 怎樣畫的了, 請你幫幫他。 洲界: ________ 速公路: ________ 運河: ________ 圍 , 甲的內容更詳 細、 例尺更 。 10、 A 是鐵路, B 是 庫、 C 是 城 、 D 是軍事分界線、 停 線, 要注意“軍事 分界線、 停 線” 和 “ 中 國 特 別 政 區 界”的區別選 做 四、 拓展延伸 12、 明在做作業時發現了下 張 “ 殘缺” 的經緯 地圖, 請你讀經緯 圖, 幫助他回答下列問題 ( 1) ③在②的什么 向 ( ) A.東北 向 B. 北 向 C.正北 D.正南 (2) ④在②的什么 向 ( ) A.東北 向 B.正東 C.正 D. 南 向 (3) ④在③的什么 向 () A.東北 向 B. 南 向 C. 北 向 D.東南 向 ( 4 ) ② 和 ③ 兩 地 的 實 地 距 離 是 ________千 。 【答案】 ( 1) D; (2) C; (3) C (4) 約 2222 千 【分析】 這張“ 殘缺” 的經緯 圖是南極上空俯 視 圖 的 局 部, 圖 中 “S”是南極, 圖中所 有的點都在它的北 。 地球 向東 轉, 從南極上空看為 順時針: ( 1) ②和③在同 條經線上, 只有南北 向, ③更 靠 近 南 極, ③在②的正南 向, 所以選 D。 (2) ②和④在同 條經線上, 只有東 向, 根據地球 轉 向 可 知 ④在 ②的 正 向,所以選 C。 (3) 從南北 向看 ④在③的北 , 從東 向看, ④在③的 , 綜合來看④在 ③的 北 向, 所以 能 在 經 緯 地 圖 上 辨 別 向, 進 辨別 兩 地 之 間 的 相 對 向。 通過層 層遞進, 將經緯 地 圖 上 的 向辨別簡單化 , 從 加深“ 在地 圖上辨別 向” 這 重 點 及 難 點的學習。 本題 考 查 學 的 空 間思維能 , 難 度較 , 設置為 選做題, 學 可 根 據 身 學 習 情況進 選擇。選 C。 ( 4 ) 40000 千 除 以 360°乘以 20°約為 2222 千 。第 節 地圖基本要素( ) 章節內容分析( ) 時間要求: 、 、三題共 10 分鐘(三) 本節作業設計要 求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難度 系數必 做 、 基礎知識填空 1、 個地點 出海平 的垂直距離, 叫______, 個地點 出另 個地點的垂直距 離, 叫______。 2、 陸地基本地形類型有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五種 。 3、 等 線地形圖上、 中間 、 四周低 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 中間低, 兩 邊 , 等 線向 處突出的地形部位 是_________; 中間 , 兩邊低, 等 線 向 低 處 突 出 的 地 形 部 位 是 _________。 4、 等 線越密集, 坡度越_________、 【答案】 1、 海拔 相對 度 2、 平原 原 地 丘陵 盆地 3、 峰 脊 4、 陡 緩 5、 平原 利 填 空 將 重 點 知 識 梳 理 呈現。 完成習題 的 前 提 是 基 礎 知識掌握良好。等 線越稀疏, 坡度越_________。 5、 分 層 設 地 形 圖 上, 綠 表 示 _________。必 做 、 選擇題 明在地理實踐活動課上, 橡 泥制作了 組等 線地形模型作品 , 下圖是他制作時使 的底圖, 據此完 成下 1-3 題。 【答案】 1. B 2. B 3. C 【分析】 1. 據圖可 , 在等 線圖中有兩個 峰, 個陡崖, 中間 是鞍部, 根據圖中 脊和鞍部的位置和 向可以判斷, B 地 形模型與等 線圖 最接近。 2.讀圖可知, 圖中④ 位于兩個 峰之間, 是鞍部。 3. 讀圖可知, 在等 線地圖上, 坡陡的 地 等 線密集, 坡 緩的地 等 線稀 疏, ①②兩地都位于 等 線向低凸處, 都 是 脊, ②處的等 線 ①處密集, 所以 ②的坡度 于①。 有效落實“ 在 等 線 地 形 圖 上, 識別 峰、 脊、 、 判 讀坡度的陡緩, 估 算 海 拔 與 相 對 度。 ” 的課 標要求。 同時實 地 景 觀 圖 較 為 復雜多樣, 并不 能 將 基 礎 知 識 精準呈現, 因此 模 型 圖 強 化 和 鍛 煉 學 對 基 礎 知 識 的 記 憶和理解。1、 下列根據地圖制作出的等 線地形 模型中, 較準確的是 ( )A. B. C. D.2、 圖中④處標注的地形部位是 ( ) A. 脊 B. 鞍部 C. D. 陡崖 3、 下列關于①②處的說法, 正確的是 ( ) A. 都為 脊, ①的坡度 于② B. 都為 , ①的坡度 于② C. 都為 脊, ②的坡度 于①D. 都為 , ②的坡度 于①選 做 三、 填空題 明找到了家鄉的 幅等 線地形 圖,但在讀圖時發現 些問題,你能幫 助他回答嗎? 1. 明通過分析發現, ①處的地形部位 是 ___________, ②處的地形部位是 ___________。 2. 圖中等 距是___________ 。 甲村 所在虛線區域內海拔 度的可能范圍 是__________, 最可能屬于的地形類 型是_________ 。 3. 明閱讀等 線地形圖后提出建議, 可以在家鄉發展旅游業,那么①②③④ 中適宜攀巖的地點是_______, 適宜漂 流的地點是________。旅游中若安排野 外露營, 在①、 ②、 ④、 ⑤中最不適宜 的地點是哪 處? 請說明理由。 【答案】 1. 脊 2. 100 100— 200 平原 3.③ ② 4.② 位于 中,容 易發 泥 流或河 流暴漲 【分析】 1.①處等 線向低處 凸出, 是 脊; ②處 等 線向 處凸出, 是 , 。 2.相鄰的等 線 差 是等 距, 圖中等 距是 100 。 甲村所在虛線區域 內 等 線 低 于 200 , 且沒有低于 100 等 線, 因此甲村 的海拔 度可能在 100~200 。 甲村所在虛線區域 內 等 線 低 于 200 , 且等 線稀疏 , 地形類型是平原 。 3.適宜攀巖的地 應 該是陡崖, 應選擇多 條 等 線 重 合 的 ③ 處; 漂流應選擇在有 河流發育的 中, 圖中①是 脊, ②是 , ③是陡崖, ④ 是 峰, 適合漂流的 是②。 野外露營地點 最不適合的②地, 因 為 易發 泥 流或出現河 暴漲 的情況, 會危及 命 安全。 利 實 地 等 線 地 形 圖 將 本 節 內 容 綜 合 呈現, 進 步考 察 學 的 綜 合 分 析 能 和 地 理觀察 , 有助 于 課 程 標 準 的 具體落實。 讓學 試 著 利 地 形 圖 解 決 活 中的相關問題, 培 養 地 理 綜 合 思維能 。 本題 綜合性較強, 對 部 分 學 來 說 難度較 , 因此 設置為選做題。選 做 四、 拓展延伸 這個假期, 明想要去“打卡”淮南 的名 —— 公 , 并實地考察各種 地形部位。他邀請你做導游,趁著周末 去 公 , 做好你的旅游攻略 吧。 通 過 實 地 考 察作業布置, 將 理 論 知 識 與 活實踐相結合, 培 養 學 的 地 理實踐 。第三節 地圖的應 ( ) 章節內容分析( ) 時間要求: 、 題共 8 分鐘(三) 本節作業設計要 求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難度 系數必 做 、 基礎知識填空 1、 地圖的種類有很多。 按內容, 地圖 可分為_________和_________ 。 2、 閱讀地圖的 般步驟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近年來,__________ 進 常 活, 成為我們學習和 活的好幫 。 【答案】 1、 普通地圖; 專題 地圖 2、 看清圖名; 熟悉 圖例; 閱讀地圖主要 內容。 3、 電 地圖。 通 過 基 礎 知 識填空, 對本節 已 學 內 容 進 梳理歸納, 強化 課堂落實。(必做)必 做 、 選擇題 歡樂的假期開始了, 明計劃和同 學 起從學校騎 去舜耕 景區游 玩, 請幫助他完成計劃, 回答 4-9 題。 圖 1 圖 2 4、 明打開 機地圖軟件進 了搜 索, 得到圖 1 和圖 2, 這兩幅圖屬于 ( ) A.紙質地圖 B.傳統地圖 C.遙感圖像 D. 電 地圖 5、 通過觀察地圖, 明發現舜耕 景區在學校的 ( ) A.東北 向 B. 北 向 C.東南 向 D. 南 向 6、 為了確定騎 路線, 明還需要選 擇下列地圖中的哪 幅? ( ) A. 淮南市地形圖 4、 D 【分析】 利 機軟 件搜索得到的是電 地圖, 故選 D 。 5、 A 【分析】 根據地圖 , 既 經緯 , 指 向標, 按照“上北下 南, 左 右東” 的原 則, 舜耕 位于學校 的 北 向,故選A。 6、 C 【分析】 規劃騎 路 線需要使 交通地 圖。選項 D安徽省交 通圖范圍 , 內容簡 略, 不適合 于規劃 線路。 淮南市交通圖 范 圍 較 , 內 容 詳 細, 故選 C。 7、 B 【分 析】 地 圖 按 內 容, 地圖可分為普通 地圖和專題地圖。 普 通地圖綜合反映某 區域 然和社會 經濟的 般特征, 專 題地圖則集中反映 種或 種地理事 物 的 主 要 特 征, 例 如, 農牧業分布、 旅 游景點分布等等。 舜 耕 景區景點分 布圖屬于專題地圖, 故選 B。 8、 C 【分析】 圖 2 不能反 映淮南市的 候特 征和地形特征, 由于 范圍 , 內容簡略, 也不能查找學校教 學樓的位置, 但可以 查找中央公園的位 置, 故選 C。 1、 以 明和 同 學 的 騎 計 劃 為 線 索 設 置 活情境, 激發 學 興趣; 2、 選取學 較 為 熟 悉 的 學 校 和 舜 耕 景 區, 貼 近 活, 讓學 學習 對 活 有 的 地理; 3、第 6 題考查 “根據需要選擇 常 地圖”, 第 5、8、9題考查“查 找所需要的地 理信息”, 通過 第 4、6 題培養學 在 常 活 中使 地圖的 習慣, 整道題 是電 地圖在 活中應 的 實例。 緊扣課標 要求, 形成知識 絡; 4、 題 設置 既 注 意 新 知 鞏 固, 注意與舊 知識的聯系, 幫 助 學 將 新 舊 知識融會貫通。 5、 題 整體 難度不 , 設計 為必做題, 對基 礎 知 識 進 考 查。B. 淮南市降 量分布圖 C. 淮南市交通圖 D. 安徽省交通圖 7、 在同學的幫助下, 明找到 幅舜 耕 景區景點分布圖, 按內容, 這 是 幅 ( ) A.普通地圖 B.專題地圖 C. 政區劃圖 D.地形圖 8、 在圖 2中, 明可以獲得的信息有 ( ) A.淮南的 候特征 B.淮南的地形特征 C. 中央公園的位置 D.學校教學樓的位置 9、 對 圖 1 和圖 2, 明得出以下結 論, 其中錯誤的是 ( ) A.圖 1 的范圍更 B.圖 1 的 例尺更 C.圖 2 的內容更詳細 D.圖 2 的 例尺為 1:50000 9、 B 【分析】 根據地圖 , 圖 1 的 例 尺 為 1:125000,圖 2 的 例 尺為 1:50000。圖 1 的 例尺較 , 范圍較 , 內容更簡略;圖 2 例尺較 , 范圍 較 , 內容更詳細。 B 項錯誤。選 做 三、 拓展延伸 美好的旅 能夠放松 情, 開闊眼 界。 假期即將來臨, 請你與 組成員 合作, 運 電 地圖, 設計 條從淮 南到北京 (參觀故宮、 明 三陵、 延 慶冬奧森林公園) 的旅 線路。 1、 利 拓展 延 伸 題 培 養 學 在 常 活 中 使 地 圖 的 習慣, 學習對 活有 的地理, 激發學 興趣。 2、 設計為與 組 成 員 合 作 完 成 能 夠 培 養 學 的 團 結 合 作能 。 3、 旅 線路 的 設 計 需 要 考 慮多 因素, 培 養 了學 的 綜合思維能 , 同 時 動 設 計 有 利 于 地 理 實 踐能 的提升。 4、 本題的完成 需 要 定 的 動 實踐能 , 難度較 , 因此設 計為選做題。七、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要 求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難度系數必 做 、 選擇題 地圖是 們 活中常 的 具, 讀 圖完成下 1-3 題。 1、這三幅地圖中, 例尺最 的是 () A.①圖 B.②圖 C.③圖 D. 樣 2、 在圖③中的 向判斷依據是 () A.上北下南, 左 右東 B.指向標 C.經緯 D. 法判斷 3、 圖②中的動物園位于故宮的 () A.東北 向 B. 北 向 C. 南 向 D.東南 向 4、 相對于傳統的紙質地圖, 電 地圖 有怎樣的優點 () A. 內容更新速度慢 B.可以隨意改變 例尺 C.易破損, 難保存 D.可以隨時改變圖幅 讀等 線圖 (單位: ) , 完成下 5-7 題 【答案】 1、 C 2、 B 3、 B 【解析】 1、 這三幅圖圖幅 相同即為圖上距 離相同, 實地距離從 到 依次是①、②、 ③, 例尺從 到 依次是③、 ②、 ①, 所以選 C。 2、 有指向標的地圖 根據指向標判斷 向, 所以選 B。 3、 圖 既沒有經緯 也沒有指向標, 按 “上北下南, 左 右 東 ” 判斷 向, 所以 選 B. 【答案】 4、 B 【解析】 4、 對于紙質地圖 , 例尺制圖綜合控 制了地圖內容的詳 略程度。 電 地圖在 數據的 持下能夠 次性容納 個地 區所有的地圖內容, 且可以根據需要 設定 例尺的 , 所以選 B。 通過題 設置 明確 “ 能在各類 地 圖 上 辨 別 向; 能在地圖上 辨別兩點間的相 對 位”“在地形 圖上估算海拔和 相對 度” 等課 標要求。 內容難 度不 , 為必做 題。5、這張等 線地形圖的等 距是 () A.200 B. 150 C. 100 D.50 6、④地的海拔 度可能是 () A.400 B.300-400 C.400-500 D.400-600 7、李家河的 流 致流向 () A. 由東北向 南 B. 由 南向東北 C. 由南向北 D. 由北向南 讀經緯 圖 ,完成下 8-9 題 8、④地的經緯度位置是 () A. (60°N, 150°E) B. (60°S, 150°W) C. (60°N, 150°W) D. (60°S, 150°E) 9.②地位于①地的 () A. 南 向 B.東北 向 C. 北 向 D.東南 向 【答案】 5 、等 距是相鄰兩 條等 線的差值,圖 中明確給出 400 和 200 的等 線之間 還有 條等 線,所 以選 C 。 6、④處等 線閉合, 由四周向中間海拔 不斷升 ,④的海拔 于 400 于 500 ,所以選 C 。 7 、根據指向標判斷 向,河流由 處向 低處流,可將指向標 平移 河流 流處 進 判斷,所以選D。 【答案】 8、D 9、B 【解析】 8 、這張經緯 圖是 從南極上空俯視圖 , S 為南極點 ,④的緯 度為 60°S;從南極上 空看地球 轉呈順 時 針 向 可 知④的 經度是 150°E, 所以 選 D 。 9、就南北 向看,② 在①的北 ,東 向看②在①的東 , 綜 合 可 知 ②在 ①的 東北 向,所以選 B。 能在經緯 地 圖上判斷經緯度 并判斷 向, 進 辨別兩地之間 的相對 向 。加 深難點的學習與 應 。必 做 、 填空題 10、 讀等 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 1 ) 寫出 下 列 序 號 對 應 的 體 部 位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圖中①處能否發育河流, 說出判斷 依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 兩村圖上距離為 3 厘 , 實 地距離是________。 【答案】 10、 ( 1) ②: ③: 陡崖 (2) 不能,①處等 線由 出向低處突 出是 脊, 法形成 河流。 (3) 1.5 千 【解析】 10、 ( 1)②處等 線由低 處向 出突出是 。 ③處等 線重疊 是 脊。 (2) 等 線向低處 凸出是 脊, 脊中 間 兩邊低 法匯 集 , 所以不能形 成河流。 ( 3) 已知 例尺為 1:50000即圖上 1厘 代表實地距離 0.5 千 , 所以圖上三厘 代表實地距離 1.5 千 。 有 效 落 實“ 在 等 線 地 形 圖 上, 識別 體不 同 部 位”, 突 出 “ 在等 線地形 圖上識別 脊和 ” 這 難點 的學習。 進 步 考察學 的綜合 分析能 。選 做 (4)如果在圖中修建 庫, 壩址應該選 在哪 , 請在圖中標出? (選做) 【答案】 (4) 【解析】 等 線地形圖中 壩應建在: 袋形地 形, (峽 ) 肚 的 處。 這樣 的地 壩的 度 短, 程量 , 蓄 量 。 通 過 拓 展 延 伸, 幫助學 主 動思考, 培養學 地理實踐 。( )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 元作業 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 間了解 理解 應 1 選擇 1 √ 中 原創 30 分鐘2 選擇 1 √ 易 原創3 選擇 1,3 √ 中 原創4 選擇 1 √ 中 原創5 選擇 3 √ 中 原創6 選擇 3 √ 中 原創7 選擇 2,3 √ 中 原創8 選擇 1 √ 中 原創9 選擇 1 √ 中 原創10 (1) 填空 3 √ 易 原創10 (2) 填空 2,3 √ 中 原創10 (3) 填空 3 √ 中 原創10 (4) 繪圖 1,2,3 √ 難 原創 、評價實施主體及實施標準( ) 評價實施主體1、 我評價法所謂 我評價法就是在完成作業后,由學 通過 頭回答的 式對 所做作業進 評價, 在此過程中 ,教師起到輔導作 ,對作業情況進 統計 ,最后對學 的完成情況進 評價。針 對純在疑問的題 進 具體講解。2、隨堂評價法所謂隨堂評價法是指作業當堂完成 ,對作業答案當堂評價及時反饋。3、 組評價法所謂 組評價法指的是把不同 平的學 安排在 個 組, 組內成員進 互相評價作業的 法。然后將作業狀況匯報給教師 。學 在此過程中不僅了解到 作業中的問題,還能從 別的同學那 借鑒不 樣的解題思路。(二) 評價實施標準作業評價主要從以下五個 著眼:1、是否按時完成;2、作業準確度;3、字跡是否 整;4、作業是否整潔;5、是否是獨 完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