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作業設計-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商務星球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作業設計-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商務星球版(含解析)

資源簡介

八 年 級 地 理 作 業 設 計
目錄
一、 單元信息 1
二、 單元分析 1
(一) 作業設計背景 1
(二) 課標要求 1
(三) 教材分析 2
1、知識框架 2
2、內在邏輯 2
3、學情分析 3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3
四、單元作業整體設計思路 3
1、 作業內容注重層次性,題量適中 3
2、 重視作業設計的探究性 3
3、 增強作業設計的趣味性 3
五、課時作業及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4
第一節《地形地勢特征》作業設計 4
第二節《氣候的基本特征》作業設計 7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作業設計 11
活動課 《認識我國的自然災害》作業設計目標: 15
單元檢測作業設計 18
六、評價實施主體及實施標準 22
(一) 評價實施主體 22
1、學生自我評價 22
2、小組學生互評 22
3、教師評價 22
(二) 評價實施標準 22
商務星球版八上《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作業設計
一、單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地理 八年級 第一學期 商務星球版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 環境
單元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課時信息 章節 課時名稱
第一節 地形地勢特征
第二節 氣候基本特征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活動課 認識我國的自然災害
章末復習檢測
二、單元分析
( 一) 作業設計背景
傳統的初中地理作業布置存在不少弊端,教師一般都會讓學生完成《基礎訓 練》當中的全部習題,這樣會占用很多時間,以偏概全,不具針對性。從學生作 業的反饋情況可以看出,一部分學生敷衍了事,有些甚至抄答案應付。這種傳統 的作業布置已經無法適應《地理課程標準》和“雙減”政策的要求,也無法達到 很好的教學效果。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八年級地理組決定嘗試改變單一、機械 的作業布置方式,大膽創新,充分考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布置一些創新性的作 業,比如設計動手型作業:制作天氣符號;比如設計地理繪圖型作業:在學完“中 國的自然環境”一章之后,學生可以自己確定主題,繪畫出“中國旅游地圖”、 “中國美食地圖”等等,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初中地理課本內容精細而繁多,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學生對于商務星 球版八上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這一單元的知識掌握程度比較差。
(二) 課標要求
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21 年版) 》的要求,本章內容屬于“認 識中國”中“認識中國的自然環境”部分,課標具體要求見圖 1。
圖 1 “中國的自然環境”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
(三) 教材分析
1. 知識框架
圖 2 “中國的自然環境”知識框架
2.內在邏輯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中的內容主要有區域地理,區域有大小之分,尺度是區域 的重要特征,在“認識區域”中分為“認識世界”和“認識中國” ,“認識中 國”部分包括認識中國全貌、認識中國分區和認識家鄉三部分,“認識中國全貌” 是其中的最大尺度區域。在“認識中國全貌”中,包括感知地形地勢特征、氣候 基本特征、河流和湖泊以及認識我國的自然災害四部分。通過指導學生運用區域 分析的方法,探究中國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幫助學生認識中國的基本地理面貌, 增強對人地關系和環境問題的認識。
圖 3 “中國的自然環境”內在邏輯
3.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在初一已經學習了“認識世界”的全部內容,具備相應的區域 地理的學習技巧和分析能力,并能夠利用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來“認識中國的自 然環境”。在地理學習技能上,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讀圖、繪圖、析圖、用圖的 能力。但在學習內容上囊括了中國自然環境全貌,難度較大,需要教師加以指導。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依據課標,制定的單元作業設計目標如下:
1、通過本單元的作業,幫助學生加深對中國自然環境的認識,掌握中國的 地形地勢特征及主要的地形區,了解中國的氣溫和降水的分布基本規律,掌握中 國主要的河流及其分布特點;
2、通過一系列作業的布置,引導學生快速地從各類地圖中提取有用的地理 信息,并鍛煉學生對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讓學生逐步學會讀圖、識圖、析圖, 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逐步形成地理空間思維;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繪制地圖,將地理學的文字內容轉變為圖形、 圖例躍然于地圖上,培養學生識圖用圖的能力,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四、單元作業整體設計思路
通過對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的解讀,面向大多數學生,本單元整體作業設計 從以下幾條思路加以考量:
1、作業內容注重層次性,題量適中
在作業布置的時候要考慮學生實際,找出突出重點的練習題,初中地理教師 在注意作業質量的前提下,也要嚴格控制數量,以每次 12-15 分鐘的作業量為宜, 改變以往的題海戰術。
2、重視作業設計的探究性
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適當添加一些探究性的題目,培養學生概括、歸納 的能力。所以在選擇探究性作業時,可采取從基本到綜合、從簡單到復雜的梯度 漸進順序,但為了做到科學合理的搭配,一定要提前做好難題和易題的選擇。
3、增強作業設計的趣味性
在長期的地理教學實踐中,發現一些實踐性較強,要求手腦齊用的的作業更 能調動學生的創造性,能有效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例如,地形模型的制作、 中國地形地勢圖的繪制、自然災害的調查統計等等。這些實踐作業幫助學生主動 學習、參與創造、積極學習的課后學習平臺,使學生大力開發思維創造能力,提
升自主學習能力。
五、課時作業及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第一節《地形地勢特征》作業設計
一、作業內容、作業分析及設計意圖
課時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難易程度
第 一 課 時 一、基礎選擇題 (必做) 1. 某校地理老師上課時布置了一 個探究活動:“假設第一級階梯不 是高峻的山地和高原,而是平原和 低緩的丘陵。那么,這種地形變化 會對我國西北地區的氣候產生影 響。 ”你認為可能的是 ( ) A.溫差變大 B.降水減少 C.降水增多 D.大陸性增強 下圖是一位學生學習“我國地勢 特征”時繪制的簡圖。讀該圖,完 成下面 2、3 兩小題。 2.上圖反映出我國 ( ) A.東西相對高度為 3 千米 B.東部是大西洋 C.地形多樣且平原比例大 D.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3.下面是描述我國地勢特征對 氣候影響,正確的是( ) A.地勢西高東低,利于海洋暖 濕氣流輸入內地 B.地勢西高東低,使我國大江 大河自西向東流 C.地勢呈三級階梯狀分布,促 使我國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 D.階梯交界地帶,河流落差大, 水能資源豐富 4.地形剖面圖能反映出我國地勢 特點,其中正確的是 ( ) 【答案】1. C。 【解析】 假設該地區沒有高大的高 原和山地,而是低緩的丘 陵和平原,那么來自印度 洋的濕潤氣流,會到達西 北地區,會使西北地區降 水增多,溫差變小,大陸 性減弱。 【答案】2.D 3.A 【解析】 第 2 題,上圖反映出我國 地勢,故 D 符合題意。 第 3 題 B 和 D 選項主要是 地勢對河流、水能資源的 影響;故 B 和 D 錯誤。生 物資源的多樣性主要受氣 溫和降水(氣候)等因素的 綜合影響,地勢特征并不 是其決定性的影響因素。 只有 A 選項表述的是地勢 對氣候的影響,故選 A。 【答案】4.B 【解析】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由此 創設情境, 培養學生的發 散思維,使學生 逐步樹立地理 環境的整體性 思想。 增強學生的圖 文轉換能力,使 學生進一步理 解我國地勢的 特征以及對氣 候的影響。 通過簡易 的地形剖面圖, 幫助學生形象
可排除 C、D,而 A 選項是 一個坡面,所以排除,本 題選 B。 感知我國地勢 的主要特征。
二、填圖題 (第 1、2、3 題必做, 第 4 題選做) 讀“沿 36°N 緯線所作的我國地 形剖面圖”,回答 1-4 題。 1.A 是第 級階梯,地形 以 、 、 為主; 2. B 階梯平均海拔在 之間; 3. 該圖反映了我國的地勢特點 是 ; 我國地勢特征對河流產生哪些影 響? 【答案】1.一、山地、高 原、盆地;2.1000-2000 米; 3.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 階梯狀分布;4.使許多大 河自西流向東,溝通了東 西水上交通;流經階梯交 界處,落差增大,水流湍 急,水能資源豐富。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判斷 出 A、B、C 分別是第一、 第二、第三級階梯。第 4 小題地勢對河流的影響, 分別從流向和水能資源入 手。 指導學生再次 回憶 36 ° N 緯 線所作的地形 剖面圖,由此判 斷學生對地勢 特征的掌握程 度 。第 4 小題 作為選做題,同 學們可根據 自 己對課堂知識 的 掌握程度 自 行選擇是否完 成,提高學生做 作業的積極性。
第 二 課 時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難易程度
一、知識梳理題 (必做) 1. 我 國 地 形 類 型 主 要 有 : 山 地、 、 、盆地 和 。 2.山區的定義:通常把 、 山地、 統稱為山區。 3.東西走向的山脈有 、 陰 山、 、 、南嶺。 【解析】 1.主要的地形類 型有 5 種,給出山地、盆 地,所以三個空分別填高 原、丘陵、平原;2.山區 和山地是不一樣的概念, 山區包括山地和高原、丘 陵;3.我國山脈眾多,西 走向的山脈除了陰山、南 嶺還有天山、 昆侖山、秦 嶺。 通 過 簡 易 的填空題,梳理 課本的基礎知 識,幫助同學們 復 習 新 知 并 增 強學生的自信 心。
二、填圖題 (必做) 讀“中國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山脈呈東西走 【解析】 1.括號里面備注填字母, 所以東西走向的山脈是 B、 C、D,東北—西南走向的 是 A、E、F,我國第二、第 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 是 A 、E。 2.③是我國最大的平原東 引導學生通過 這些真實而具 體的地形區更 好地了解我國 地形地勢的基 本特征。對學習 效果及時反饋。
向的是 (填字母), 東北— 西南走向的是 (填字母),是 我國第二、第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 山脈是 (填字母)。 2.地形區:③ 平原。 3.山脈 B 南側是 盆地,山 脈 E 西側是 高原。 北平原; 3.山脈 B 是天山山脈,所 以南側是塔里木盆地,山 脈 E 是太行山脈,所以西 側是黃土高原。
三、繪圖題 (選做,二選一) 1. 結合本節內容和地圖的基本要 素,繪制一幅中國地形圖; 2. 沿著一條緯線或者經線繪制出 地形剖面圖,并標注出主要的地形 區。 【解析】 1.中國地形圖應該包括主 要的地形區; 2.學生可自由選擇某一條 經線和緯線沿途的地形剖 面圖,但是要標清楚主要 的地形區。 繪 制地 圖 使學生形成形 象思維。通過繪 制地圖,還可以 培養學生識圖 析圖的能力。
二、時間要求:第一課時建議 15 分鐘,第二課時建議 20 分鐘。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知道主要的地形類型
了解主要的地形區
了解我國地形地勢的基本特征
規范繪圖
第二節《氣候的基本特征》作業設計
一、作業內容、作業分析及設計意圖
課時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難易程度
第 一 課 時 第 一 課 時 一、單項選擇題 1.季風偏弱的年份,向北推進慢,我 國往往會出現 ( ) A.南澇北旱 B.南旱北澇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澇 【答案】A 【解析】 夏季風的強弱與雨帶 推進速度有關,夏季風 偏弱推進速度慢,會使 雨帶在南方長時停留, 造成“南澇北旱”;夏 季風強快速推進到北 方,造成“南旱北澇”。 故根據題意選 A 考查夏季風對 我國東南部地 區 降 水 的 影 響。
穿衣指數是根據天氣情況,來提醒 人們選擇合適的服裝。讀圖完成下面小 題。 2.圖示日期,不太可能的是 ( ) A.春節 B.元宵節 C .兒童節 D .元旦 3.影響全國穿衣指數如圖分布的主要 因素是 ( ) A.緯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陸因素 D.風俗習慣等人文 因素 【答案】2.C 3.A 【解析】 2.讀圖分析,此時我國 華南地區穿短袖,東北 及西北地區穿棉襖,說 明此時我國南北氣溫 差異大 ,最可能為冬 季,春節、元宵節、元 旦都在冬季 ,都有可 能;兒童節為 6 月 1 日, 全國各地即將進入夏 季,南北普遍高溫,不 可能出現圖中現象。故 選 C 。 3.結合上題分析,我國 各地的穿衣指數大致 由南向北隨緯度變化, 可知造成全國穿衣指 數的區別的原因是緯 度因素,A 正確;穿衣 指數主要受氣溫的影 響,BCD 錯誤。故選 A。 考查中國氣溫 分布特點。結 合生活實例來 考 查 課 本 知 識,可以提升 學生應用課本 知識解決生活 問題的能力。
4 、每年大致6月中旬到7月中旬,江 淮地區出現“梅雨”,這是因為 () A. 受偏北風影響 B. 雨帶推移到此 C. 夏季風南下影響 D 太陽直射點移動至北回歸線 【答案】4.B 【解析】我國東部每年 夏季會受到來自海洋 的夏季風影響。 通過生活實例 來提升學生的 知識應用能力
(

)二、綜合題 1.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 中國學生放寒假時,④地將盛行 風 (填風向) (2) 右圖所示氣候類型位于圖中 區 (填序號)。 (3) ③④兩種氣候類型的分界線大致 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 (4) 對應溫度帶是 ,該區域適 宜農作物生長的顯著氣候特點 。 【答案】 (1) 西北風 (偏北風) (2) (3) 400 (4) 亞熱帶 (5) 夏季高溫多雨 【解析】 1. 寒假,中國此時處于 冬季,盛行偏北風。, 圖中箭頭也表示西北 風。 2. 右圖可以看出夏季 高溫多雨,冬季氣溫在 零下,降水也比較少, 故判斷出是圖中的③, 溫帶季風氣候。 3. ③④兩種氣候大致 以400mm年等降水量線 一致。 4. ②是亞熱帶,夏季高 溫多雨適合作物生長。 考查我國東部 地區氣候特 征、氣候分布 特點,考查學 生對我國氣候 知識的判斷能 力。
第 二 課 時 一. 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我國降水的闡述,不正確的 是( ) A 我國各地年降水一樣 B. 我國降水年際變化大 C. 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在夏季 D.年降水量東南多,西北少 2.降水量的多少會影響到人們生產和 生活的各個方面,下列與降水量沒有太 大關系的是 ( ) A.東北的冰展 B.南方的斜頂屋 C.陜北窯洞 D 新疆的平頂房 【答案】1.A 2.A 【解析】 1 .我國年降水量差別 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 季,選A。 2 .南方降水多,屋頂 坡度大 ,便于及時排 水,北方降水少,屋頂 坡度小:東北地區的冰 燈展示是因為氣溫地。 故選A。 考查不同地區 氣候差異及影 響 氣 候 的 因 素。
3.讀中國溫度帶圖,④溫度帶與③溫度 帶所對應的作物熟制及農作物正確的 是 ( ) A.④一年三熟,蘋果 B.④一年兩熟至三熟,柑橘 C. ③ 一年兩熟至三熟,蘋果 D. ③ 一年一熟,柑橘 【答案】B 【解析】 ④溫度帶是亞熱帶,植 喜熱作物,如水稻、柑 橘等。③溫度帶是暖溫 帶,種植喜溫作物,如 冬小麥、蘋果等,故答 案選 B。 考查中國氣溫 因素影響下的 溫度帶知識, 加以考查學生 對地圖的理解 及記憶。
讀“廣東省位置圖”(左圖) 和“廣 州市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右圖), 完成下面 4-6 小題。 4.讀圖,廣州市的氣候特點為 ( ) A.雨熱同期 B.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C.全年炎熱干燥 D.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少 5.廣東省 2021 年入春以來旱情較為嚴 重的原因可能是 ( ) A.位于內陸地區,降水較少 B.雨熱不同期,導致干旱嚴重 C.受夏季風不穩定性的影響 D .受全球變暖的影響 6.干旱對廣東省人民的生產、生活影 響有 ( ) ①可能會引起糧食減產 ②可能會引起森林火災 ③家具生產廠受到嚴重影響 ④增強人們在生活中的節水意識 A .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 4.A 5.C 6. C 【解析】 第 4 題,由圖可得,廣 州市屬于雨熱同期的 季風氣候,故 A 正確。 廣州市 3-9 月降水量都 超過了 100 毫米,所以 B 錯誤。氣溫年較差為 16℃;3-9 月降水量都 超過了 100 毫米,所以 D 錯誤。故選 A。 第 5 題,廣東省位于東 南沿海地區 , 雨熱同 期,所以 AB 錯誤。降 水主要是由來自太平 洋的夏季風帶來的,夏 季風的不穩定,容易造 成旱澇災害,所以 C 正 確,故選 C。第 6 題, 干旱會導致水源減少 引起糧食減產;干旱高 溫,可能會引起森林火 災;不會使家具生產廠 受到嚴重影響。因此① ③④正確。故選 C 通過廣東省的 氣候,考查氣 候 差 異 及 原 因。
二、綜合題 1.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 圖 1 干濕地區分布可見,我國干 濕地區⑤是________地區、⑥是 ________地區,⑤⑥地區分界線大致接 近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線。 (2)我國干濕地區劃分的依據是( ) A.降水量 B.蒸發量 C.徑流量 D.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 (3) 圖 2,我國東部地區________氣候 顯著,其中海南省屬于________氣候。 (4) 圖 2 中,形成⑤氣候的主要影響 因素是________。 【答案】 (1) 濕潤 半濕 潤 800 (2) D (3) 季風 熱帶季 風 (4) 海陸位置 【解析】 1) 圖 1 干濕地區中⑤ 是濕潤區,位于秦嶺— 淮河一線以南;⑥是半 濕潤地區,⑤⑥地區分 界線大致接近 800 毫米 等降水量線,基本與秦 嶺淮河一線重合。 (2) 根據我國各地區 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 比關系,將我國劃分為 四個干濕區,故選 D。 (4) 圖 2,我國東部地 區受來自太平洋東南 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 西南季風的影響,季風 氣候顯著,其中海南省 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終 年炎熱,分旱雨兩季。 (5) 圖 2 中,⑤屬于 溫帶大陸性氣候,離海 較遠,氣溫年較差大, 降水少,故主要影響因 素是海陸位置。 本題以我國干 濕地區分布圖 和氣候類型分 布 簡 圖 為 材 料,我國的不 同氣候類型的 判讀、影響因 素進行比較, 考查學生從圖 中獲取信息的 能力。
三、繪圖題 繪制一張中國氣候分布圖,并給每種氣 候河注解氣候特征及影響因素。 學生按要求創作 培養學生的繪 圖能力。
二、時間要求:第一課時建議用時 8 分鐘,第二課時建議用時 10 分鐘。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知道夏季風對我國氣候的影響
了解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氣候差異
能結合實例分析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作業設計
一、作業內容、作業分析及設計意圖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難易程度
一、選擇題
1、在我國的眾多河流中,有"黃金 水道”的美譽的是( ) A、淮河 B、長江 C、黃河 D、海河 【答案】B 【解析】 由于長江的航運業繁 榮,有“黃金水道”的稱號。 故 B 符合題意。 知道長江的 別稱
2、在中國所有的湖泊中,其中面積 最大的是( ) A、洞庭湖 B、巢湖 C、太湖 D、青海湖 【答案】D 【解析】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是青 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 所以選 D。 知道區分湖 泊
3、下圖是我國的“某條河流年徑流 量變化圖”。讀圖判斷,下列描述 該河水文特征中正確的是( ) 【答案】C 【解析】從圖中看,該河流無斷 流,無枯水期。該河流流量不 大,但一年中有兩次流量猛增 的時期,可判斷該河有兩次汛 期。根據其水文特征,可以得 出該河流處于東北地區,有結 冰期,且含沙量小。 通過讀圖,判 斷 河 流 基 本特征。
讀長江流域簡圖,回答 4-5 題。 4、下列有關長江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河段河水流速較緩,有航運的 條件 B、乙河段的水量驟降,水能資源豐 富 C、丙河段水深,江面寬闊,具有很 高的航運價值 D、長江的支流非常少 5、長江的治理措施主要有( ) ①修建水庫 ②圍湖造田 ③疏浚河道 ④清除蓄洪區 A、①③ B、②③ CC、①② D、②④ 【答案】 4、C 5、A 【解析】第 4 題, 甲河段在上 游,河流落差大,不利于航運; 乙河段在中游,水量多;丙河 段在下游,是“黃金水道”。 第 5 題,長江上游有嚴重的水土 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多,泥沙 淤積、洪澇頻發是中下游存在 的問題,解決措施有修建蓄水 工程、退耕還湖等。 鞏固學生對 長 江 流 域 了解,掌握 對 長 江 基 本 特 征 的 了解,如問 題和措施。
一、讀圖題 讀長江流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圖中數字代號所代表的河 流名稱: ② ; ④ 。 (2)填寫圖中字母所表示地理事物 名稱: 城 市 : A ; 湖 泊 : F ; 水利工程: G 。 (3)圖中方框內字母 M、N 是長江上、 中 、 下 游 的 劃 分 地 , 中 M 城 市 是 ; N 城 市 是 。 【答案】 (1) ②漢江;④湘江 (2) A 重慶;F 鄱陽湖;G 三峽 (3) M 宜昌;N 湖口 【解析】(1) ②是漢江,武漢是 其與長江干流的交匯點,④是湘 江,注入洞庭湖; (2) A 是嘉陵 江和長江的交匯點重慶市;F 江 西省的鄱陽;G 在湖北省; (3 )M 是宜昌市, N 是湖口市。 考察長江流 域簡圖,重要 的支流、重要 城市、水利工 程等。
四、繪制一張中國主要河流和湖泊 分布圖,并選出一條河流做簡介。 學生自主發揮 培養學生的 繪圖能力。
第二課時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難易 程度
一、選擇題
1.長江中、下游河段,河水渾濁,泥沙含 量近年有所增大。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中上游修建大型水電站,攔泥攔沙 B、中游采取取直,疏通河道 C、中下游加固水壩,防洪 D、中上游積極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 等舉措 【答案】D 【解析】長江中下游河 段,河水渾濁,泥沙含量 增大,其原因是中上游, 地區植被破壞,水土流 失嚴重,所以我們應采 取相應的措施: 中上游 積極開展植樹造林、退 耕還林等舉措, ABC 都不 能從根本上解決水士流 失問題,所以根據題意 選:D。 根據黃河 現 有 問 題,考察 長江的治 理措施。
2.讀黃河流域簡圖,下列關于各河段描 述,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河段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現象 嚴重 B、②③河段常凌汛 C、①②河段水能集中,圖中水利樞紐是三 峽 D、③河段已形成“地上河” 【答案】D 【解析】通過讀圖可分 析,①河段在上游,故 A 錯誤;發生凌汛的河段 是①③,故 B 錯;水能不 集中在②河段,而且水 利樞紐是小浪底, 故 C 錯。 考場黃河 的分界以 及各河段 出現的問 題。
(

)二、讀圖題 讀長江和黃河流域圖,分析問題: 1、填寫地理事物的名稱: 支流: A ; 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 B 。 2、 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達 7 萬 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航運的60%。期以 來就有“ ”之稱。 3、 D 地形區為 ,該區突出的環境 問題是 。 (4)長 江 、 黃 河 上 游 共 同 的 水 文 特 征 是 。 (5) 長江、黃河都是自西向東流人海洋, 由此可見我國的地勢特 。 【答案】 1、A、漢江;B、河口 2、黃金水道 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 4、水能資源豐富 5、西高東低,呈三級階 梯狀分布 【解析】 1、長江支流 A 為漢江, 黃河上、 中游的分界城 市 B 是河口。 2、長江 自 古 以來就有 “黃金水道”之稱。 3、D 為黃土高原,該區 水土流失嚴重; 4、長江、黃河. 上游共 同的水文特征是水能資 源豐富,從青藏高原而 下,落差大; 5、長江、黃河都是向東 注入海洋, 由此可見我 國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 低。 對比黃河 和長江的 異同點。
二、制作表格,對比長江和黃河的特征。 (提示:可從發源地、注入海洋、長度、 流量、上中下游分界點、各段的問題和解 決措施) 學生自主設計。 培養學生 對比學習 能力。
二、時間要求:第一課時建議用時 15 分鐘,第二課時建議用時 12 分鐘。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能夠在地圖中找出我國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了解長江和黃河的發源地、注入海洋、上中 下游各段水文特征等
會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活動課 《認識我國的自然災害》作業設計目標:
一、作業內容、作業分析及設計意圖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難易程度
一、選擇題 1、霧霾作為災害性天氣在我國 頻繁出現,空氣質量問題已引 起全社會高度關注,完成 1--2 小題 1、霧霾天氣嚴重時,不正確的 做法是 ( ) A. 外出佩戴防 PM2.5 口罩 B. 開窗戶通風換氣 C. 盡量減少外出,多吃清淡食 物 D. 不要在室內吸煙 2、有利于改善霧霾天氣環境 質量的是 ( ) A.化肥廠排放廢氣 B. 電廠大量燃燒煤炭 C.外出開私家車方便 D. 多植樹造林 3.夏季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常遭 受臺風襲擊,以下天氣符號表 示臺風的是 ( ) 【答案】1.B 2.D 【解析】 第 1 題 霧霾天氣嚴重時, A、C、D 的做法都是正確的, B 的做法是錯誤的,開窗戶 通風換氣,對人的身體健 康不利。故選 B。 第 2 題 A 化肥廠排放廢氣 B 電廠大量燃燒煤炭 C 外 出開私家車是造成霧霾天 氣的原因之一,多植樹造 林可以有利于改善霧霾天 氣。故選 D 【答案】3.D 【解析】 A 的符號是冰雹。B 的符號 是晴天。C 的符號是大雨。 D 的符號是臺風。故選 D 第 1 題霧霾天氣在 我國頻繁出現,對 人們的身體健康也 造成危害,遇到霧 霾天氣要有正確的 保護措施。 第 2 題造成霧霾的 天氣原因有:汽車 尾氣、工業排放的 廢氣、建筑工地的 揚塵等。霧霾天氣 的治理措施有: 多 植樹造林、大力發 展清潔能源、減少 污染物的排放,正 確樹立環保意識。 七年級學習過天氣 符號,臺風是氣象 災害的一種。學習 新知識,復習老知 識,新老知識相結 合。
(
A
). (
B
).
C . D. 4、2020 年 6 月,我國南方地 區經歷了今年以來最強的降 雨。本次強對流天氣對人民 生命和財產造成一定的損 失。在強雷電天氣發生時, 在家我們盡量( ) A. 打電話告訴親朋好友,注意 安全 B. 打開窗戶欣賞雨景 C. 關閉家用電器,拔掉電視 機、電腦冰箱等插頭。 D.打開燃氣洗澡 5、每年 5 月 12 日為“全國防 災減災日”地震突發時,如果 你在商場購物如何避震 ( ) A. 快速逃離高大貨架 B.乘 電梯逃走 C.打破玻璃跳下去 D.打 110 求救 二、讀圖分析氣象災害及其分 布 【答案】4.C 【分析】 強雷電天氣發生時,A 打電 話 B 打開窗戶欣賞雨景 D 打開 燃氣洗澡都是非常危險的 行為.關閉家用電器,拔掉 電源插頭是正確的做法。 故選 C 【答案】5.A 【分析】 D. 乘電梯逃走 C.打破玻 璃跳下去 D.打 110 求救 。 在地震突發時都是不正確 的逃生方法。快速逃離高 大 貨 架 是 正 確 的 逃 生 方 法,故選 A。 【答案】 夏季經常遭遇強雷 電天氣,在家我們 盡 量 關 閉 家 用 電 器,拔掉電源插頭, 降低危險。掌握正 確的防范措施。 設立“防災減災” 增強全社會防災減 災的意識和避災自 救的技能。 通過讀圖分析,認 識我國臺風、寒潮、 洪澇、干旱的主要 分布地區和成因, 學 生 學 會 分 析 問 題、解決問題。
三、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第 1、2、3 題必做題,第 4 小題選做)。 材料一 2020 年,淮河流域連 續遭遇多輪強降雨襲擊,平均 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 33%, 受強降雨影響,淮河流域江河 來水比往年偏多,引發嚴重洪 澇災害。 材料二 王家壩閘有多條河流 交匯,每當汛期來臨,王家壩 閘常遭受洪水威脅,淮河防汛 抗洪任務艱巨。 1、秦嶺--淮河是 ____和 ____ (填氣候類型) 的分界線,也 是____ 方和____方的分界線。 2、造成淮河發生洪澇災害的主 要原因是:夏季多____,支流 ___ ,水量____,地勢平坦, 不利于泄洪。 3、淮河干流最大水利樞紐工程 是 ____ 。 4、每當汛期來臨,王家壩閘常 遭受洪水威脅,試分析原因。 【答案】 1、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南方 北方 2 、 雨 多 大 3、臨淮崗樞紐 4、位于多條河流的交匯 處,水量大;位于上、中 游交界處,上游水速快, 下游水速慢,造成水流不 暢。 【解析】 1、南方和北方在自然環 境有很多差異。 2、淮南屬于亞熱帶季風 氣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 季。淮河上支流多,水量 大,地勢平坦不利于泄洪, 容易引發洪澇災害。 3、臨淮崗水利樞紐工程。 是淮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 樞紐工程。 4、王家壩閘位于多條河流 的交匯處,水量大;位于 上、中游交界處,上游水 速快,下游水速慢,造成 水流不暢。 美麗的家鄉淮南位 于淮河以南,從學 生身邊入手, 了解 家鄉,將課本知識 與我們的生活相結 合,樹立防災減災 的意識。學習對終 身有用的地理。
二、時間要求:建議用時 11 分鐘。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類型
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單元檢測作業設計
一、作業內容、作業分析及設計意圖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難易程度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自然景觀描述與地形區的匹配中,正 確的是 ( ) A.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橫斷山 脈 B. “遠看成山,近看成川”——黃土高原 C. “遼闊坦蕩,地形崎嶇”—— 內蒙古高原 D. “分布著廣泛的石林、溶洞等喀斯特地 貌”——青藏高原 【答案】1. A 【解析】 由于青藏高原地勢高 峻,雪山連綿,所以 B 選項形容的是青藏 高原,是錯的;C 選 項中的地形崎嶇形容 的是云貴高原,所以 是錯的;D 選項的喀 斯特地貌分布在云貴 高原,D 錯。 深 化 各 知識 的聯系,培養學生 逐 步 獲 得 辯 證 思 維 能 力 以 及 綜 合 分析問題的能力。
2.將我國地勢、地形特點對我國的影響連線: A.山區面積大 ①河流滾滾東流 B.地形類型多樣 ②耕地面積小 C.地勢西高東低 ③農業經營多樣化 D.地勢呈三級階梯狀 ④水能資源豐富 【答案】A——②; B——③ C——①;D——④ 【解析】 我國山區多,平 原少,所以耕地面積 小;地形類型多樣, 有利于農業經營多樣 化;我國地勢呈三級 階梯狀分布,落差大, 水能資源豐富;西高 東低的地勢,導致河 流流向為自西向東。 本 題 難 度 一 般 , 通 過 連 線 形 式 , 再 現 我 國 地 形、地勢方面的特 征,有利于學生掌 握 地 形 地 勢 對 我 國自然環境、經濟 發展、 自然資源帶 來的影響。
人類居住舒適度與氣候有著密切關系, 氣溫和降水適中人體感覺舒適。下圖為北京 【答案】3.D 4.B 【解析】 結 合 居 住 舒 適度,考查學生對
和乙城的氣候舒適度的月變化示意圖。讀圖, 完成下面 3-4 小題。 第 3 題,北京位于華 北平原,溫帶季風氣 候,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不舒適是因為空 氣干燥,故選 D。 第 4 題,由圖可知, 夏季是乙城一年中最 不舒適的季節,不舒 適是因為高溫多雨, 與圖中B 表示的亞熱 帶季風氣候相符,故 選 B。 我國氣候的認知, 在 此 基 礎 上 考 查 我 國 不 同 區 域 的 氣候差異及原因。
3.北京冬季不舒適的原因是 ( ) A.高溫多雨 B.炎熱潮濕 C.寒冷潮濕 D.寒冷干燥 4.下列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中,代表 乙城的是 ( )
A. C. B. D.
讀黃河干流泥沙沿途的變化示意圖,回答問 題。 (




) 5.讀圖中各區域含沙量,其中含沙量最大的 河段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黃河容易發生凌汛現象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5.③ 6.D 【解析】 5.黃河中游流經水土 流 失 嚴 重 的 黃 土 高 原 , 從 圖 中 可 以 看 出,③段黃河水含沙 量增加最大。 6,凌汛容易發生在較 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 的河段,①④符合。 了 解 黃 河 的 水 文 特征及治理措施。
寒潮是我國常見的氣象災害,讀某次寒潮路 徑圖,完成下面 7--8 小題。 7.寒潮帶來影響 ( ) A.狂風暴雨 B.沙塵暴 C.風暴潮 D.強烈降溫、雨雪、大風 8.海南島幾乎不受寒潮影響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勢較高 B.緯度較低 C.四面環水 D.離北回歸線近 【答案】7.D 8.B 【解析】 第 7 題:A 狂風暴雨 是強雷電所引發 。C 風 暴 潮 是 由 臺 風 引 發。D 寒潮是一種大 型天氣過程,會造成 沿途大范圍的劇烈降 溫、大風、風雪天氣。 故 D 符合題意 第 8 題:寒潮的源頭 是西伯利亞和蒙古, 海南島緯度低,離冬 季風的源地較遠,又 受 到 重 重 山 脈 的 阻 擋,所以受到寒潮的 影響較小。D 正確 不 是 所 有 的 冷 空 氣 侵 襲 過 來 都 叫 做寒潮。一天內降 低 10 攝氏度以上。 同時最低溫度在 5 攝 氏 度 以 下 才 叫 寒潮。讓學生明確 寒潮的定義。
三、綜合題 1.讀“我國局部地區簡圖” ,回答下列問題。 (1) 填寫下列地理事物名稱: 甲 (山 脈);乙 (地形區)。 (2) 涇河和渭河在西安匯合時,呈現明顯的 【答案】 (1) 巫山 黃土高 原 (2) 涇河流經黃土 高原,而中游水土流 失嚴重,故河水含沙 量大 ,而渭河流經平 原地區,植被較多故 含沙量相對較小 (3)丙處位于階梯交 界處,落差大,水能 資源豐富。 (4)貴州省地處云貴 高原,海拔較高,夏 季氣溫不高,故涼爽。 結合中國6 個城市 的 氣 候 特 征 考 查 影 響中 國 氣 候 的 因素,季風氣候對 東部地區的影響。 可 以 提 升 學 生 讀 圖 能 力 和 分 析 能 力。
“一清一濁”:涇河河水渾濁,渭河河水清澈。 試對兩河水色“涇渭分明”的原因加以解釋。 。 (3) 圖中丙處修建水電站的有利條件 是 。 (4) 貴州是我國著名的避暑勝地,試分析貴 州夏季氣候涼爽的主要原 因 。
二、時間要求:建議用時 15 分鐘。
三、章末檢測作業屬性表
類型 序號 對應單元 章節 對應學 難度
了解 理解 應用
選擇題 1 第一節 √ 中
連線題 2 第一節 √ 難
選擇題 3 第二節 √ 中
選擇題 4 第二節 √ 中
選擇題 5 第三節 √ 易
選擇題 6 第三節 √ 易
選擇題 7 活動課 √ 易
選擇題 8 活動課 √ 中
綜合題 (1) 第一節 √ 易
(2) 第三節 √ 難
(3) 第三節 √ 易
(4) 第二節 √ 中
六、評價實施主體及實施標準
( 一) 評價實施主體
1、學生自我評價
學生在完成作業后,可以以口頭評價的形式對自己所完成的作業做個初步評
價,根據評價情況,再在課堂上講解大部分學生還存在疑惑的題目。通常,這種 方法用于一些常規性的基礎題,如知識梳理題、選擇題等。
2、小組學生互評
小組成員互相評價作業,然后組長將作業情況匯報給老師。在評價的過程當 中,學生不僅了解了自己作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從其他同學的作業中獲得一些 新的解題思路和想法,最為重要的是使學生改錯、辨析的能力逐步加強,得到鍛 煉。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一些中等難度的題目,比如填圖題。
3、教師評價
教師在對作業進行評價時,應該在作業本上標注正誤符號,并且寫上一些評
語,用贊揚、鼓勵、惋惜等情感語言代替學生見慣不驚的分數成績。對于一些開 放性的題目,如繪圖題,教師要加以把控,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二) 評價實施標準
作業評價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著眼:
1、是否按時完成;
2、作業準確度;
3、字跡是否清楚工整;
4、作業是否整潔,不卷邊;
5 、是否是獨立完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黎平县| 武宣县| 绿春县| 论坛| 塔河县| 故城县| 惠水县| 紫金县| 郎溪县| 从江县| 宜兰县| 平原县| 海晏县| 崇文区| 鄂伦春自治旗| 讷河市| 江安县| 临夏县| 镇远县| 澄迈县| 金寨县| 龙南县| 定襄县| 林芝县| 闽清县| 吉木萨尔县| 镇沅| 昌都县| 无为县| 宽甸| 长顺县| 鸡东县| 互助| 盈江县| 邢台县| 威宁| 谢通门县| 当雄县| 上林县|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