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地理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地理 八年級 第一學期 星球版 中國的自然資源單元 組織方式 團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中國的自然資源第一節2 節約與保護水資源 中國的自然資源第二節二、單元分析(一)課程標準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 本章內容屬于“認識中國”中“認識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部分,課標具體要求見表 1。表 1“中國的自然資源”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標 準 活動建議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 點,理解我國的土地政策;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 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結合實例說出我國跨流域調水的必要性; 收集資料,討論“我國 為什么實行最嚴格的耕 地保護制度”。(二) 教材分析1、知識框架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中國的自然資源節約與保護水資源圖 1 “中國的自然資源”知識框架2、內在邏輯人類通過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得以生存和發展,反過來根據人地 之間的關系,人類在開發利用的同時也會對自然環境產生較為深遠的 影響, 因此指導初中生了解區域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是認識區域人地 關系的重要基礎。中國的自然資源的學習主要是從萬物生長的搖籃的 土地資源和生命之源的水資源兩種自然資源, 讓學生掌握我國水土資 源的類型、分布特征以及利用的現狀和產生的問題; 讓學生結合周圍 的日常生活來聯系教材知識點的學習,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實事求是 的認識到我國水土資源在被不合理利用中產生的問題; 幫助學生樹立 起可持續發展觀、正確的資源觀, 從而立志學習報效祖國, 養成為國建設的遠大理想。圖 2 “中國的自然資源”內在邏輯(三) 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在中國地理第一章的第二節《眾多的人口》以及第 二章第二節《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中已經掌握了對自然資源的數量、 質量、分布等知識點特征的分析與歸納, 并能夠運用這樣的學習方法 來進行概況,同時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讀圖、繪圖、析圖、用圖的方 法, 因此在安排作業活動時,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易調動起學 生主動學習的參與度,又增加學生實踐能力和對教材知識點熟悉鞏固 的作用, 更加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 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依據課標,制定的本單元作業目標如下 :1.運用淮南市的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狀況的資料及地圖, 讓學 生結合實際情況來提升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 真正意義上了解到合理 利用我國土地資源的迫切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可持續發展的資源 觀。2.運用淮南本地的志高游樂場違規用地以及所采取的相關行政 處罰, 讓學生在身邊去了解我國土地政策的實踐性和法律性, 引導學 生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 另外考察學生從個人的角度出發來談談合 理利用土地資源的看法, 有效地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 聯系,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資源價值觀、人地協調觀。3.通過淮南水費資料以及結合日常各方面用水狀況,來培養學生 養成節約與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從我做起,形成正確的資源利用觀。4.通過了解淮河流域上的“引江濟淮"工程,知曉家鄉在優化水資源方面的發展規劃,增強對家鄉的自豪感。5.通過了解家鄉在采煤塌陷區開發“漁光互補”光伏發電,讓學 生在家鄉產業轉型案例中, 通過查找資料試分析潘集光伏發電的生態 環境效益。在實踐活動中考查了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實現活動育 人目標, 感悟人與自然的和諧, 理解家鄉綠色發展的理念, 讓核心素 養落地生根。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本單元選取的主題是“中國的自然資源”,屬于中國地理一部分。 依據的教材主要是商務星球版地理課本, 以《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11年版)》中認識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相關課標為基礎以及結合 其他部分課標要求。本單元作業由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和節約與保護水資源兩節作業 內容, 作業的類型涵蓋基礎作業、拔高作業和拓展作業部分, 作業的 形式主要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調查問卷、動手實踐等,重在考查學 生的讀圖、填圖、繪圖、析圖、用圖能力。基于雙減的背景, 本著減 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出發點, 本單元基礎作業由 1-2 組選擇題組成, 拔高作業和拓展分別實踐題,重在考查知識的整體關聯,對知識的運 用遷移能力,學生動手查閱操作的綜合素養。本單元作業體例見表 2。表 2“中國的自然資源”單元作業體例課時作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題量 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4 組 綜合題 1 組 活動題 1 組節約與保護水資源 3 組題型 基礎作業、拔高作業、拓展作業;書面作業、實踐性作業讀圖、填表、綜合題、活動題等時間 20 分鐘以內 30 分鐘以內本單元作業的基本流程:明確作業目標、選取情景素材、結合本 地特色、設定問題任務、評價標準和方法設計。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 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作業:(一) 作業內容1、基礎題(1)讀淮南市土地利用構成圖,找出淮南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圖 3 2005 年淮南市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數據來源:淮南市人民政府網《淮南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2) 結合近年來淮南市城鎮化率變化的趨勢,說說城鎮化對保護淮南市農業用地帶來哪些影響?圖 4 淮南市 2010~2020 年城鎮化率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年鑒)(3) 淮南市實有耕地面積 516.83 萬畝, 人口 3033528 人, 請同學們結合日常生活實際以及第 1 題、第 2 題, 完成表 3 填寫。表 3項 目淮南市土地利用類型有哪些?淮南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什么?淮南耕地面積有多少?計算淮南人均耕地面積。有沒有自建房占用農業農地?是否存在盲目開發房地產用地而占用 農業用地?2、拔高題指導學生根據資料,完成任務。圖 5 荒廢中的淮南志高神州歡樂園材料: 淮南志高神州歡樂園 (圖 5) 嚴重違規非法占用土地資源用于 項目建設,相關部門遂令其停工并進行行政處罰。針對志高樂園非法 占地的行徑,談談你對土地的合理、合法利用的看法。(二)作業時間: 20 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準確讀取淮南市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圖正確歸納淮南市城鎮化率變化規律清楚描述淮南市土地利用狀況理解合理利用我國土地資源的迫切性(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作業分析: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作業設計,主要是考察學生讀圖、 分析圖、歸納圖中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運用淮南市的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狀況的資料及地圖,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來提升學生的區域 認知能力,真正意義上了解到合理利用我國土地資源的迫切性, 幫助 學生樹立正確、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作業設計意圖: 以淮南土地資源真實數據為準,設計符合學生實 際生活與知識應用水平的問題。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學生解 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第二課時 節約與保護水資源作業:(一) 作業內容1、基礎題(1) 結合淮南市年降水量等資料,討論淮南市水資源時間分布特點。材料一: 2020 年淮南市降水量資料圖 6 2020 年淮南市降水量柱狀圖 (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年鑒)(2) 根據淮南水費資料并結合日常各方面用水狀況來填寫表格 4 。 材料二: 淮南市梯級用水以及水費收取:一級是指年用水量在 156 立 方米,戶價 2.73 元/立方米。二級用水量在 157-240 立方米,戶價 3.55 元/立方米。三級,年水量大于 240 立方米,戶價 6.00 元/立方米。 (數 據來源: 淮南市首創水務公司)表 4項 目利用微信小程序等查詢自己家去年一年年用水量。計算自家去年一年年用水金額。查詢自家去年年用水量在第幾等級標準。生活用水是否做到一水多用?觀察附近農業生產中是否存在大水漫灌的現象?觀察淮南工業廢水是否存在亂排現象?2.拔高題根據資料,完成任務。材料三: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淮南地處淮河沿岸,淮河為淮南的 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水運交通,帶動了淮南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煤炭工業的快速開采與外運,淮河的現狀也漸漸發生了 改變,淮河的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從而實施"引江濟淮"工程。圖 7 引江濟淮工程概況圖 8 引江濟淮工程路線示意請結合上課所學的《節約與保護水資源》知識點以及淮南市水資 源的現狀,從淮河流域的降水、人口、耕地角度, 說明向淮河流域調 水的必要性。(二)作業時間: 20 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準確讀取淮南年降水量圖,討論水資源時間 分布特點理解節約與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準確說出 “引江濟淮”工程的必要性(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作業分析:淮南地處淮河之濱, 水源較為充足。學生在日常生活 中并不能真切的體會到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的基本特點, 設計 節約與保護水資源的作業,主要是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的實例調查, 來切實的體會到水資源在利用中存在一些水浪費、水污染的問題,從 而培養學生保護水資源, 發揮中華民族節約的優良美德,為我國水資 源的開發與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作業設計意圖: 以淮南水資源真實數據為準,設計符合學生實際 生活與知識應用水平的問題。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學生解決 地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開發的價值觀。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1、根據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淮南市作為以煤炭為主體的工礦業城市,采煤沉陷區較多, 隨著地面沉陷,原有的耕地、水系和村莊被破壞。材料二:“漁光互補”光伏發電是一種新型光伏發電形式,上層用于 光伏發電,下層用于水產養殖。 淮南市潘集區在采煤沉陷區開展新的 發展之路,采用"漁光互補"致力新能源的開發。小組合作:查找資料試分析潘集光伏發電的生態環境效益。圖 9 淮南潘集區水面漂浮式光伏電站拓展作業(選做)2、關注生活中水質,從我做起。(1)根據提供的網站及步驟,查詢淮南水質狀況。(2)討論力所能及保護水資源的方法。安徽省生態環境廳 https://sthjt.ah./hjzl/index.html圖 10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查詢水質狀況步驟示意圖一圖 11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查詢水質狀況步驟示意圖二(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作業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了 解 理 解 應 用1 綜合題 1 、2 、5 √ 中 原創 30 分鐘2 活動題 3 、4 √ 易 原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