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理單元作業設計認識區域:位置與分布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地理 八年級 第二學期 湘教版 認識區域: 位置與分布單元 組織方式 O自然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與自然 環境 “認識區域:位置與分 布”第一課時2 東北地區的人口與城市分布 “認識區域:位置與分 布”第二課時3 東北地區的產業分布 “認識區域:位置與分 布”第三課時二、單元分析(一) 課標要求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21 年版) 》的要求,本章內容屬于“認識區 域”中“位置與分布”部分,課標具體要求見表 1。表 1 “認識區域:位置與分布”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標 準 活 動 建 議1.位置與分布 .運用地圖簡要評價某區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圖上識別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 型,并描述區域的地形特征。 .運用地圖與氣候統計圖表歸納某區域 的氣候特征。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某區域人口、 城市的分布特點。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說出某區域的產 業結構與產業分布特點。 選擇某一區域,根據相關資 料,歸納該區域的地理特征。((二) 教材分析1.知識框架) (認識區域:位置與分布)(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東北地區的人口與城市分布)(東北地區的產業分布)(圖1“認識區域”知識框架)2.內在邏輯學習本單元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本章學習,進一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 方法。學習內容體現區域地理的地域性、綜合性、共性和差異性的特點,同時要注 意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內聯系。(三) 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地理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地理基礎,形成了良好 的地理素養。在知識上已經儲備了足夠的地理知識。也具備一定的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并 能夠運用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來“認識區域”。在能力上,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讀圖、析圖、用圖能力,地理分析能力有了顯 著的提升,為區域地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依據新課程標準,設計了本單元的作業目標如下:1 .通過繪制東北地區圖,標注經緯度、瀕臨海洋、主要地形類型及河流等,認 識東北地區的位置,并能夠描述東北地區的地形特征。2 .通過繪制東北地區圖,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通 過三江平原濕地的保護幫助學生樹立人地協調的的觀點。3 .通過東北地區旅游線路的設計,認識東北地區人口、民族、城市的分布特點 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地理能力。4 .幫助學生樹立各民族都具有平等的地位,他們都在為祖國的繁榮貢獻自己的 力量。5 .通過土地類型的利用及與安徽農業生產的比較,了解東北地區與安徽在氣候、 地形、農業上的差異,從而認識東北地區農產品生產結構及其布局的特點。6 .運用“東北地區礦產資源與主要工業中心分布”圖,說出東北地區工業結構和 工業布局的特點。引導學生認識到產業升級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社會發展的必 然。7 .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夠在新情境中靈活遷移運用。8.通過單元作業的練習,進一步強化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本章屬于區域地理,主題是“位置與分布” 。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21 年版) 》“認識區域”相關課程標準為基礎制定了本單元的作業。作業由課 時作業和單元作業組成,課時作業分為三課時,以東北地區為主題, 重在考查學生 的記憶分析能力。單元作業以知識的遷移運用為主,掌握學習區域的一般方法,然 后加以應用。課時作業以畫圖、填空為主,每課由 2--3題成,在雙減的背景, 以減 輕學生的作業負擔為出發點,重在考查對知識的記憶分析能力。單元作業由 5題綜 合題組成,重在考查對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致力于在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本 單元作業體例見表 2。表 2 “認識區域”單元作業體例課時作業 單元作業題量 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 與自然環境 2 題 綜合題 1 組東北地區的人口與城 市分布 3 題東北地區的產業分布 3 題題型 課時作業、單元作業繪圖題、選擇題、填空題、綜合題時 間 22分鐘以內 20 分鐘以內本單元作業設計的基本流程為:制定作業目標、設計作業內容、明確作業時間、 安排評價標準和總結設計意圖。五、課時作業“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滿山遍野大豆高粱,在那青山綠水旁,門前 兩棵大白楊,齊整整的籬笆院,一間小草房……” 。這首歌使無數旅游愛好者對東 北地區充滿了向往,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做東北地區的旅游攻略吧!第一課時 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作業 :東北旅游攻略之區域概況一、作業內容1.繪圖題:請同學們動動手,在方框中畫出東北地區輪廓示意圖。 要求:(1) 標出東北地區的經緯度(120°E 135°E40° N 50° N)、瀕臨海洋、東北三省及相鄰國家。(2) 江山如此多嬌,身為中 國人無比自豪,請同學們 在你繪制的東北地區圖上 標出:小興安嶺、長白山脈、遼東丘陵、松嫩平原、遼河平原、三江平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圖們江、鴨綠江、遼河,感受祖國的大美河山。2.三江平原上有大面積的濕地,濕地具有 的功能。但是近年來因不合理的開發導致了濕地的嚴重破壞,面積縮小、功能減退,保護濕地刻 不容緩,因此只有人地協調發展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二、時間要求:8 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知道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了解東北地區地形特點地理核心素養的形成、 良好價值觀的塑造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時作業設計的意圖是幫助學生學以致用,通過繪制地圖培養學生的地理核 心素養、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樹立人地協調的的觀點。第二課時 東北地區的人口與城市分布作業 :東北旅游攻略之線路設計一、作業內容1.繪圖題:在方框中設計一條從合肥到綏芬河的旅游線路 (鐵路) ,沿途一起去看看北京和沈陽的故宮,一起去參觀長春的第一汽車制造廠,在哈爾濱欣賞晶瑩剔透的冰雕。在線路上標出合肥、北京、沈陽、長春、哈爾濱、綏芬河。2.旅途見聞你會發現東北地區的城市集中分布在 ( )A.北部山地 B.交通干線沿線地區C.沿海地區 D.延邊地區 3.東北之行你可以感受到在東北分布最廣、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 人的熱情; 你可以與住在長白山兩側的 族人一起敲民族風情的手鼓;你可以與“住在江邊的人” 族人一起看中國最早的日出; 你還可以與“山嶺上的人” 族人一起去感受狩獵的生活; ……東北各民族的熱情一定會讓你感受到: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 兄弟姐妹是一家,他們都在為祖國的繁榮穩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二、時間要求:6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東北地區的人口民族分布東北地區的城市分布地理能力的培養、民族平等理念的樹立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次作業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通過旅游線路的設計理解東北地區的人口、 民族和城市分布特點,并樹立各民族地位平等的理念,各民族都在為祖國的繁榮穩 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第三課時 東北地區的產業分布作業 :東北旅游攻略之產業印象一、作業內容1.請你來布局:小興安嶺、長白山地最優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東北平原最優的土地利用 類型是 ,因為那里地形 ,還有肥沃的 。但是因不合理的墾 殖等原因,東北地區的土壤面臨著程度不等的流失問題,著實讓人惋惜。因此只有人 地協調發展,才能讓自然資源更好地為人類服務。2.請你來比較:比較安徽與東北地區在農業生產 (耕地類型、農作物、作物熟制) 上存在怎樣 的差異?差異的原因是什么?3.請你來獻策:東北地區的資源及主要工業中心二、時間要求:8分鐘三、評價設計東北地區擁有豐富的 資源,因此 東北地區的工業部門大多靠近 ,其工 業結構的突出特點是 。但是經過多年的開發,東北地區的一部分礦產 資源日益減少,許多工礦城市面臨著資源不足的嚴 峻挑戰。且傳統工業在全國的優勢地位不斷下降, 經濟發展面臨著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現狀請你來為東北地區的產業轉型升 級獻計獻策: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東北地區的農業分布東北地區的工業分布人地協調發展的理念、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農業和工業的分布特征是學習區域位置與分布的重要內容,通過本節作業練習, 主要去培養同學們的分析判斷能力。引導學生樹立人地協調發展的理念,認識到產 業升級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為祖國產業 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國地形) (安徽交通運輸圖)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有一個美麗而安靜的地方,那里有春天的花鳥,夏天的蟲鳴,秋天的碩果,冬 天的白雪。她雄踞中原腹地,地接南北通途!她有黃山險美絕倫,長江浩浩蕩蕩! 她承儒家之大成,出文房之三寶 (徽墨、宣紙、歙硯) !她就是毓秀鐘靈,物阜民 康的安徽!同學們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相信你一定能夠介紹安徽這個美麗的地方。讀圖完成1--5題:中國行政區劃圖(安徽地形圖中國主要氣候類型)1. 描述安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相對位置) 。2. 歸納安徽的地形、氣候特征。3. 安徽的城鎮分布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是怎樣形成的?4. 安徽的產業布局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是怎樣形成的?5. 我們一起來為安徽的發展獻計獻策吧,對于美麗安徽的產業 (農業、工業) 發展 你有哪些好的建議?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通過掌握本章教材所滲透的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能夠在新情境中去遷移運用。(二) 單元檢測質量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作業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了 解 理 解 應 用1 繪圖題 填空題 1、2 √ √ 易 中 原創 42 分鐘2 繪圖題 選擇題 填空題 3、4 √ 易 中 原創3 填空題 簡答題 5、6 √ 易 中 原創4 簡答題 7、8 √ 難 原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