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共4課時 作業設計 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湘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共4課時 作業設計 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湘教版

資源簡介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第三單元作業設計
一、單元信息
二、單元分析
( 一) 課標要求
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21 年版) 》的要求,本章內容屬于“中國地理”中
“自然資源”部分,屬于“中國地理”的范疇,課標具體要求見表 1。
標準 活動建議
1.舉例說明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分別;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理解我 國的土地政策; 3.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于 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4.結合實例說出我國跨流域調水的必要性。 開展戶外地理調查,調查了解本 地的自然資源種類、分布等,課 堂交流調查結果 開展校園日常水資源利用狀況 的調查,分析在水資源利用過程 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自 己的意 見
表 1 “中國的自然資源”內容標準和活動
(二) 教材分析
1.知識框架
2.內在邏輯
在學習世界地理的基礎上,中國地理的學習應當更廣,更為深入。 自然資源在世界地 理的總論部分沒有安排,在中國地理則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講述方法仍保持不求系統、 突出個案的課程標準內容設計思路,如自然資源重在講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在要求的層次 上,該部分的“標準”明顯比世界地理部分更高。基于上述思路,并引導學生確立海洋意 識,共安排了“自然資源概況” 、“中國的土地資源” 、“中國的水資源”和“中國的海 洋資源”4 節內容,本章遵循“認識資源→利用資源→保護資源”的編排主線,以水資源、 土地資源和海洋資源為案例,引導學生認識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人均少、時空分布不均 等特點,進一步認清我國國情,并進行保護與節約資源的教育。
3.學情分析
在知識儲備上學生在第一章學習中國的疆域,在第二章學生學習了中國的地形、中國的 氣候、中國的河流三節課內容。通過第一、二章的學習,為學生學習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 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習了中國地形及氣候,學生再學習中國土地資源就非常容易了, 在技能上,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讀圖、繪圖、析圖、用圖的方法。在學習內容上貼近學生 生活,難度較小,學生較感興趣。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本章的學習目標有 2 個,一是了解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二是初步形成合理利用 和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依據課標,制定的本單元作業目標如下:
通過列舉日常生活中的資源利用方式,初步確立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
通過課外調查從局部到整體了解我國土地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理解我國的土地 政策;
通過“校外河流調查”“校內用水調查”活動,讓學生了解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重 要性,確立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通過走訪超市、市場等調查生活中常見的海洋資源,樹立珍惜、保護海洋資源的意識, 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通過單元作業,加強單元學習的整體性,構建單元內各課時的聯系,形成合理利用和保 護自然資源的意識。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本單元的主題是“中國的自然資源” ,依據課標要求著重是培養學生了解我國自然資 源的基本特征和初步形成合理利用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所以作業設計的重心在樹立人地協 調、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教育上。本單元作業由課時作業和單元質量檢測組成,本單元課時 作業為四課時,第一課時為書面作業,著重考察學生對資源概念的了解及理論聯系實際的 能力,第二、三、四課時為書面作業與實踐活動作業相結合,其中二、四課時作業設計目 的重在考察學生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課著重鍛煉學生的理論推導、抽象思 維能力,同時促進學生對知識整合能力的提高。本單元作業類型有書面作業和實踐作業, 書面作業有讀圖、選擇、填空、判斷等題型,基于雙減的背景,本著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 出發點,本單元書面課時作業由 1 組選擇題和 1 組綜合題組成。單元質量檢測作業由 4 組 題組成。材料分析題和綜合題均以題組形式呈現,重在考查知識的整體關聯,對知識的運 用遷移能力,學生的綜合素養。
本單元作業體例見表 2
課時作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題量 自然資源概況 2 組 材料分析 2 組 綜合題 1 組 實踐活動 1 組
中國的土地資源 2 組
中國的水資源 2 組
中國的海洋資源 3 組
題型 書面作業、實踐性作業
填圖、選擇題、綜合題、判讀題、活動題等
時間 15 分鐘以內 30 分鐘以內
五、課時作業
第一課時
一、作業內容
1.下列屬于自然資源的 ( ) (必做)
表 2
自然資源概況
A、鋼材 B、玉米 C、蔬菜 D、陽光
2.靈璧境內有石如壁,故名靈璧。靈璧石被譽為中國四大觀賞石之首,靈璧石屬可再生資 源,還是非可再生資源?應采取怎樣的利用方式? (必做)
二、時間要求:8 分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知道自然資源的定義
知道自然資源的分類
了解不同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自然資源的概念的理解,讓學生理解自然概念的兩個基本屬性:一 是在自然界中;二是對人類有利用價值。
2、本題在考察學生正確區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同時,還要求學生理解資源類型 的利用方式,著重考察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同時加強鄉土地理教 育。
第二課時 中國的土地資源
一、作業內容
1.中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 ( ) (必做) 。
A.半濕潤、半干旱的山地
C.干旱、半干旱的高原盆地
B.濕潤、半濕潤的低山丘陵
D.濕潤、半濕潤的平原及低山丘陵
2.靈璧縣是安徽省的人口大縣和農業大縣,2021 年全縣耕地面積 181.3 萬畝,比 2005 年減 少了 11.1 萬畝。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大量的人口外流,近年來在廣大農村出現了宅基 地荒廢、零散土地閑置的現象。根據材料完成 1--2 題 (選做) 。
1.對家鄉的土地資源的利用現狀做小調查
2.如存在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現象,提出解決辦法
二、時間要求:必做 2 分鐘選做不限時。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形成因地制宜的思想
知道四大干濕地區的分布
能用地理語言描述土地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土地類型的分布要受到地形和氣候條件的影響。本題考察學生對中國土地資源分布 的理解以及對因地制宜原則的觀念的應用。
2、通過課外調查活動,提高學生對我國土地資源的認知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學 生可以把所學知識用到實際中,解釋實際問題和現象,學生在實踐中學到知識的效果比課 堂上學到的知識效果更好。此調查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鞏固知識,還可以引 導學生靈活運用知識。
第三課時 中國的水資源
一、作業內容
1、判斷正誤 (必做)
(1) 中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自東向西逐漸減少 ( ) 。
(2) 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水土匹配狀況良好 ( ) 。
(3) 中國水資源在季節分配上的特點是夏秋多,冬春少 ( ) 。
(4) 中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可采取的解決方法是修建水庫 ( ) 。
2、實踐活動
校外調查 (選做) 注:須由家長陪同,注意安全 校內調查 (必做)
調查內容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生態問題 校園用水狀況
調查任務 ①村莊附近河流名稱 ②結合生活經驗或詢問父母,調查 河流水位在一年中有沒有明顯變化 ③河流有無污染現象;污染物的來 源 ④實地調查結合走訪、詢問方式了 解近年來河流生物多樣性的變化 ①校園里水的來源 ②校園里水的用途 ③結合自己的日用水量,推算全體 學生的日用水量 (單位:千克) ④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 ⑤供水系統 (水龍) 有無采取節水 的工具、方法;有無節水宣傳標志、 標語
調查結果 調查報告
二、時間要求:必做題 15 分鐘,選做不限。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答題正確
有效調查
調查報告的完整性、真實性
樹立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意識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水資源的分布狀況的理解。中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而且水土配合不合理,這主要是受到中國氣候的影響。中國 東南半壁為季風區,西北內陸屬非季風區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降水的時空分 布影響著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本題著重考察學生的推導分析能力,同時加強了新舊知識的 聯系。
2、通過校外實地調查,讓學生了解自然地理要素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河流污染、 水體破壞、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是水資源不足的主要原因, 旨在給學生心靈之觸動從而樹立 綠色、協調、持續的發展觀念;通過學校內用水情況調查, 旨在讓學生根據所得實際數據 情況,針對其中的浪費根源所在,提出相關實質性的節水建議,并且做出正確的措施來節 約用水。老師也能了解同學們對水資源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析他們對水資源重要性的 認識程度,調查學生是否有主動節水的行為和習慣。
第四課時 中國的海洋資源
一、作業內容
1、材料分析 (必做)
小明同學去超市買帶魚, 以下是超市導購員對商品的介紹:帶魚、大黃魚、小黃魚、金 槍魚是中國著名的四大海產,此帶魚來自中國最大的漁場--黃渤海漁場, 因中國大陸架狹 窄,不利于發展海水養殖業,加之近年來捕撈漁獲量的持續減少,故而價格逐漸抬高。
(1) 找出導購員關于商品介紹中的錯誤之處,并改正。
(2) 分析近年來漁民漁獲量持續減少的原因。
(3) 漁民在捕撈作業活動中應該怎樣避免或減少對海洋的污染?
(4) “生命起于海洋,但不能讓生命終于海洋”,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2、讀“中國近海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必做) 。
中國近海示意圖
(1) 寫出圖上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漁場:① ② ③_______④
鹽場:⑤ ⑥ ⑦ ⑧
(2) 中國最大的漁場是 漁場,分布在 海中。
(3) 中國海鹽總產量的85%集中在 以北的北方鹽區。北方以 鹽場最為著名。
3、調查活動 (選做)
利用周末走訪超市、市場調查生活中常見的海洋資源
二、時間要求:必做 10 分鐘,選做不限時。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答題正確
知道海洋資源分類、分布
樹立保護海洋環境、海洋生態意識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通過短文改錯的形式易于激發學生的獵奇心理及做題訓練的主動性,同時也考查了 學生對課本知識的識記和整合能力,能夠體現貫徹“學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教育教育理念, 四個小問題的設置旨在提高學生運用學科語言表達表述能力,著重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應 用技能,更是為了樹立學生保護海洋環境的理念,觀念意識的培養往往比知識技能的學習 更重要。
2、本題綜合考察海洋資源的知識,旨在加強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及從自然條件分析中 國漁場和鹽場的成因的能力。
3、此問題設置目的為加強地理教學的實踐性和直觀性,也可以讓學生親自體會到地理 知識的豐富性、實用性,使學生了解在日常生活實際“處處留心皆地理” ,讓學生感受到
地理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同時,認識到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充分調動起學生今后學習地 理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濃厚興趣。
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 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作業 1:材料 1
靈璧縣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東部,總面積 2125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181 萬畝。 平原面積占總面積的 89.6%,境內有河流干支流 15 條,總長 388.9 公里。礦產資源遍布全 境,皖螺礦、墨羽礦、石灰石礦儲量豐富。勞動力資源富裕,在外務工人數達 40 余萬,人 文歷史悠久,有楚漢相爭的垓下古戰場,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鐘馗故里、 中國觀賞 石之鄉、中華奇石主產區。素有“虞姬、奇石、鐘馗畫,靈璧三絕甲天下”之譽。
1.根據以上材料分析靈璧境內有哪些自然資源?
2.哪些是可再生資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資源?
作業 2:實踐活動
調查靈璧縣 (家鄉) 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以及是否存在不合理利用現象。 作業 3:材料 2
靈璧縣為農業大縣,近十年冬春干旱次數 6 次,夏秋洪澇 5 次,干旱、洪澇災害頻發 嚴重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
分析:材料反映了區域水資源時間分布的什么特點?
方法:提出解決的有效方法
作業 4:讀圖 1
圖 1
(1) 中國的海洋污染主要有 、 、 、 等。
(2) 中國海洋總污染量的 80%來自 。
(3) 中國在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臨著一些嚴重的問題,如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等。
(4) 近年來海事時常發生,使中國海域的石油污染日趨嚴重。請你談談石油污染物有什么 危害?
(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
序號 類型 對應單 元作業 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
了解 理解 應用
1 簡答 1 √ 易 原創 30 分鐘
2 簡答 2 √ 中 原創
3 簡答 3 √ 中 原創
4 填空 4 √ 易 教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长治市| 乐平市| 许昌市| 维西| 吉木萨尔县| 西藏| 广灵县| 皮山县| 腾冲县| 翁源县| 太和县| 塔城市| 新蔡县| 古交市| 和政县| 新丰县| 马龙县| 林口县| 图们市| 岚皋县| 克什克腾旗| 社旗县| 东宁县| 平遥县| 沁源县| 新民市| 科尔| 五莲县| 富蕴县| 淅川县| 邢台市| 浦北县| 灯塔市| 云安县| 万源市| 偃师市| 余姚市| 深泽县| 清涧县|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