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作業設計 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湘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作業設計 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湘教版

資源簡介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課時及單元作業設計
一、單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版本 單元內容
地理 八年級 第一學期 湘教版 《中國的自然資源》
單元 組織方式 團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
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1 自然資源概況 第三章第一節
2 中國的土地資源 第三章第二節
3 中國的水資源 第三章第三節
4 中國的海洋資源 第三章第四節
二、單元分析
( 一) 課標要求
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11版) 》的要求,本章內容屬于“中國地理” 中“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部分,主要涉及“自然資源”的學習,但《中國的海 洋資源》這一節內容在這部分課標中沒有明確體現,因此參照“疆域與人口”中 關于我國海洋的部分內容。課標具體要求見表 1.
表 1“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內容標準與活動建議
標準 活動建議
1.舉例說明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 的區別。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 點,理解我國的土地國策。 3.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 特點及其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4.結合實例說出我國跨流域調水的必要 性。 5.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 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認識我 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1.開展“資源大揭秘”的主題活動, 學生搜集生活中屬于“自然資源”的 物質,并結合自己的認識歸納出自然 資源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區分 出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 2.收集資料,討論“我國為什么要實 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 3.開展討論活動,列舉生活中的一些 行為習慣,討論其對資源的保護和利 用的影響。
(二) 教材分析
1.知識框架
2.內在邏輯分析
本章安排了“自然資源的概況” 、“中國的土地資源” 、“中國的水資源” 和“中國的海洋資源”4 節內容。第一節“自然資源的概況”從“什么是自然資 源”、“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兩部分內容引導學生初步認識自然資源的 概念、類型和特征和開發利用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對自然資源有比較系統的認識, 為后面三節內容的學習做鋪墊,也可以說后面三節內容,是第一節的延展和細化。
第二節“中國的土地資源”,第三節“中國的水資源”以及第四節“中國的 海洋資源”可以算是姊妹篇,這三節分別都是從“認識資源、利用資源和保護資 源”這條主線入手,引領學生去認識我國的自然資源,所不同的是,教材的每一 節針對不同類型資源的特有現狀進行了側重分析。如:土地資源和水資源側重借 助中國的自然環境特征去分析資源的分布特征且以此為依據,土地資源分化出了 我國不同土地類型的分布,并強調每一種土地類型的利用要做到因地制宜,并在 利用的基礎上剖析我國每一種土地類型的問題現狀以及我國的土地國策。“中國 的水資源”中教材結合中國降水的分布特征來歸納我國的水資源分布特征,這是 本節教學的重難點,難在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不強,所以這一內容要更多側重于 讓學生借助相關資料圖推理出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征,不能直接拋出知識點。結 合身邊的降水變化規律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掌握,也對下一內容點的學習提供了 支架,讓學生可以從容順暢地想到解決水資源的措施,當然本課的最終目的是為 了激發學生的節水愛水意識并最終將這種意識轉化為行動。“中國的海洋資源” 設置的很好地契合我國要在 21 世紀打造海洋強國的戰略方針,但結合學生所在 的區域不同,雖說有部分學生見過海,但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對海洋的認識還是有 限的,所以教材首先設置了豐富多樣的圖片,直觀生動的圖片打開學生視野的同 時也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可以積極主動找尋海洋中不同類型的資源,并積極 大膽地設想海洋資源的利用。當然認識海洋、利用海洋都是打造海洋強國的基礎, 海洋強國得讓海洋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所以教材簡單闡述了我國海洋現存的 問題,并列舉了“赤潮”這一現象的危害,目的是希望通過文字和圖片,讓學生 意識到保護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環境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三)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經過七年級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地理學習的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也具備了一定的地理素養。所以在讀圖歸納“自然資源”的分布上,學生
比較容易完成。但結合相關資料或數據探尋不同“自然資源”的特征及現存問題 產生的原因的分析中,由于八年級學生的綜合思維這一素養還沒有完全形成,故 在這一問題的學習中比較吃力。關于“自然資源”的保護,學生在生活中以及在 學科的學習中,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在涉及“自然資源”的保護這一人地 協調觀的教育上,比較容易,但若要讓這一素養長久地落實于日常的行為習慣中, 還需要一些長周期的實踐活動,以此來強化人地協調觀這一素養。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1. 從生活情境中將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進行正確的區分與歸類。并能在 生活中針對不同的自然資源采用合理地利用方式。
2. 結合相關圖文資料,對我國不同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進行正確分類。
3. 結合時事新聞素材及相關數據圖表歸納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理解我國的土 地政策。
4.運用相關的圖文資料歸納出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征,初步認識我國的水情。 5.針對我國的某一區域水資源特征,分析其對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6.結合資料感受南水北調這一跨世紀宏偉工程,能在地圖中找出南水北調的主要 線路,歸納跨流域調水的必要性。
7.知道我國的領海基線范圍,并且能夠在地圖上準確指出我國的近海海域,以及 不同海洋資源的分布。
8.結合相關資料,歸納我國的海洋環境問題,并以一種典型的海洋問題展開分析。 9.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可以將其所學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在知道我國自然資 源的特征的基礎上對所接觸到的自然資源,提出合理利用的措施,樹立自然資源 的保護意識,形成正確的資源觀。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本次單元作業設計選擇的是湘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這 一 自然單元。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與實施,教學上如何讓作業為教學服務的 活動發揮最大效益,是老師們思考最多研究做多的。所以從“雙減”的角度出發, 結合《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11年版) 》中“自然資源”相關課標的要求, 進行本次單元作業設計,我們的設計思路是:
課時作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題量 自然資源概況 2—3 組 選擇題 2—3 組 綜合題 1 組 活動題 1 組
中國的土地資源 2—3 組
中國的水資源 2—3 組
中國的海洋資源 2—3 組
題型 書面作業、實踐性作業
選擇題、填空題、繪圖題、綜合題、活動題等
時間 15 分鐘以內 30 分鐘
本單元作業設計的基本流程為:明確作業目標、選取情境素材、設定問題任務、 評價標準和方式設計。
五、課時作業
第一節 自然資源概況
一、作業內容
讀下圖回答問題
1.上面三幅圖中的物品分別由哪種自然資源制造而成? 2.請將圖中物品進行歸類,哪些物品來源可再生資源,哪些物品來源于非可再生
資源:
可再生資源:
非可再生資源: 3. 請你列舉出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對于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應該采取 怎樣的利用方式,才算是合理利用?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浪費自然資源或者破壞 自然資源的行為,你該怎樣跟他們說?
二、時間要求:10 分鐘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掌握自然資源的概念及特征
區分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
掌握資源利用的合理方式,樹立正確的資源觀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節對應課程標準“舉例說明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通過選取生活中學 生熟悉的事物來考查學生對自然資源特征的掌握,以及在生活情境中區分可再生 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并在此基礎上找到資源利用的合理方式,落實“人地協調 觀”這一素養的培育。
第二節 中國的土地資源
一、作業內容
基礎性作業
1.通過前三章內容的學習,我們知道祖國疆域廣闊,為我們帶來千差萬別的自 然景觀,請同學們結合所學知識從下圖我國各類土地資源分布圖中,選擇與自然 環境背景相符的土地資源 ( )
A.①水田②天然林地③旱地④荒地 B.①水田②旱地③天然林地④草地
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天然林地
時間要求:3 分鐘
提升性作業
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今年 2 月 22 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進 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將“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 施”與“全面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階段性任務”等作為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 撐的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材料二:“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圖”和“今后我國人口和耕地發展的可
能趨勢圖
(1) 材料一中,國家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是針對我國的 國 情而頒發的。
(2)材料二中我國土地構成特點____、____少,難以利用的土地多,____不足, 人口和____的矛盾突出。
(3)今后我國人口發展的可能趨勢是 ,人均耕地變化的可能趨勢是
(4)針對上述問題,我國把 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時間要求:10 分鐘
拓展性作業
3. 我們的家鄉宿州市近幾年城市規模不斷擴大,請同學們展開社會調查或查閱 相關資料, 了解隨著家鄉規模擴大,耕地資源的變化情況。
調查項目 調查結果
(1) 對高新經濟區居民展開采訪,采訪 者講述十年前與現在對比該區發生了怎 樣的變化。 (2) 調查目前宿州市常住人口數量以及 現有耕地數量,估算人均耕地數,對比十 年前的人均耕地數,看看有著怎樣的變 化。 (3) 調查統計目前宿州市市內主要道路 數量,網上查找十年前道路數量。對比統 計,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有沒 有占用耕地的現象。 (4) 網上查閱近十年來宿州市夏糧產量 分別是多少。
4. 結合調查結果,請你針對宿州市在未來的發展建設過程中,采取哪些措施既 可以牢守 18 億畝耕地紅線,確保耕地數量,又能夠正常進行城市發展建設。擬 寫一份倡議書。
時間要求: 自定
二、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知道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
掌握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理解我國的土地政策并能清晰闡述自己的觀點
三、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關于中國的土地資源,課程標準的要求是“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 特點,理解我國的土地政策。”關于我國的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作業設計通過 三個不同的題組展現。題組一,主要針對我國土地資源的區域分布差異明顯這一 特點,土地利用類型多樣及分布不均都是建立在我國自然環境特征 (如氣候、地 形等特征) 的基礎之上。作業設計以選擇題的形式體現,但其背后考查的是學生 對“中國的地形特征”、“中國的氣候特征”等必備知識的掌握,同時在區域分 布圖中識別土地類型也是對“區域認知”素養的培養。題組二與題組三設計的主 要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我國的土地政策,樹立“土地資源”保護意識,對于初中生 來說,僅僅依靠課本知識是無法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因此,作業設計中結合時事 材料從理論層面和數據層面來引起學生的重視。拓展性作業中設計了實踐調查活 動,旨在通過身邊的調查,體會到“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為可持續發展力所 能及地做好自然資源的保護。社會調查活動,也有助于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體驗 和感悟人地關系,在活動中做到知行合一,落實了地理實踐力的培育。
第三節 中國的水資源
一、作業內容
知水情
水資源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顯得愈來愈重要。讀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示意圖, 完成下面小題。
圖 1 圖 2
1.從圖 1 中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征是 ( )
A.從西向東減少 B.東北多,西南少
C.北多南少 D.東南多,西北少,南多北少
2.從圖 2 中可以看出我國降水的時間分配特征是 ( )
A.秋季降水多 B.冬季降水多
C.夏季降水多 D.春季降水多 3.讀環渤海地區土地、人口、國民生產總值、水資源約占全國比例表,回答問題。
內容 土地 人口 國民生產總值 水資源
約占全國 比例 (%) 5.4 17.5 26.2 3.54
水資源缺乏是限制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請結合材料分析該 地區水資源缺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要求:10 分鐘
解水困
4. 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地區分布很不均勻。下圖為我國 水資源空間分布示意圖和我國南北方水,土、人口比例示意圖。
(1) 據左圖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使區域內水源分布不均衡, 表現在農業生產上,使我國不同區域農業生方式差異顯著,如:西北地區農業生 產以 為主,該區頗具特色的綠洲農業主要分布在 邊緣和 地帶。
(2) 右圖反映了我國南北方之間水土配比差異,從圖中可以看出北方地區水資 源較南方地區 ,為解決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現象,我國實施了跨世紀的 宏偉工程 工程,此工程的 線和 線已投入使用。 線 目前還在規劃中,此線調水主要是為解決我國 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狀況。 時間要求:10 分鐘
護水源
為提高公民的節水意識,促使公民養成節水習慣,請你針對世界水日、中國 水周,制作一幅以“節水、愛水”為主題的手抄報。
時間要求:25 分鐘
二、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答題正確
掌握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征
理解我國進行南水北調的必要性
主題突出,圖幅美觀整齊
三、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課時作業設計緊扣課程標準與作業目標,從知水情、解水困、護水源三大 主題展開作業設計,落實學生基礎知識鞏固的同時,在提升作業中兼顧新舊知 識的銜接,考查學生區域認知素養。在“護水源”主題中設計拓展性作業,選 擇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節水、愛水”主題設計手抄報繪制活動,旨在讓“節 水、愛水”觀念滲透到每一個學生的頭腦中,從而在行動上做到珍惜與節約水
資源。落實了“人地協調觀”與“地理實踐力”素養的培育。
第四節 中國的海洋資源
一、作業內容
認識海洋
1.觀看沿海國家領海基線的新聞視頻,試著繪出我國的領海基線。
2.繪出我國東部海岸線輪廓圖,在圖中標出我國的四大海域以及我國著名的漁場 與鹽場的分布。
時間要求:10 分鐘
經略海洋
海洋牧場是在特定的海域里,為了有計劃地培育和管理漁業資源而設置的人 工漁場。下圖為我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數量分布圖”和“南海海域深海網 箱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 1 圖 2
1.圖 1 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數量最多的海域為 ( )
A.南海 B.黃海 C.渤海 D.東海
2.圖 2 是我國在南海海域布局的深海網箱,試列舉出在圖 2 中網箱內養殖的海 洋生物: 。 3.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歸納中國發展海洋牧場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時間要求:3 分鐘
關心海洋
2021 年 6 月 8 日的世界海洋日主題為“關注海洋健康、守衛蔚藍星球”。海 洋是人類發展的資源寶庫,保護我們的“藍色國土”需要實施綜合管理。據此, 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每年在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實行休漁制度,其目的是為了 ( )
A.增加漁民的假期 B.保護魚類資源
C.增加漁民的收入 D.減少水污染
2.下列對南海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的措施,合理的是 ( )
A.加大海洋漁業資源捕撈力度 B.禁止南海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
C.加大海洋環境的保護力度 D.將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時間要求:3 分鐘
二、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規范作圖
知道我國的海域范圍
熟悉我國的海洋資源
建立保護我國海洋資源及海 洋環境的責任感
二、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中國的海洋資源》這部分內容在 (2011版)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并沒有 將其做出相應的教學要求。但是 21 世紀我國將著力建設海洋強國。因此有必要 讓學生知道關于我國海洋的基本概況,如:學生知道我國的海洋國土范圍,這 是進行國家主權的意識教育必須內容。因此作業設計的第一個主題是“認識海 洋”先讓學生觀看我國領海基線的新聞視頻,再繪制出我國領海基線的范圍。
旨在通過聲像地傳播及學生的動手操作,將國家主權意識教育滲透于學生的思 想中。繪制我國東部海岸線輪廓及標注海洋資源的分布, 旨在讓學生熟悉我國 四大海域分布的同時感受到海洋大國的具體體現,讓學生建立大國的自豪感與 榮譽感,也讓學生有了開發海洋與保護海洋的使命感。基于此,作業設計中設 計了“經略海洋”和“關心海洋”的兩個主題作業。通過題目的設計,讓學生 認識到未來我國海洋資源的具體開發利用方向,落實“人海和諧”的人地協調 觀培育。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基礎性作業
“漁光互補”是指將養殖與太陽能光伏發電相結合,在魚塘上面安裝光伏組 件,下面的水域里養殖水產品,形成“上發電下養魚”的模式。光伏板可以起到 給魚塘遮陽,降低水溫,減少水分蒸發,減少水面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水質等作 用。下圖為“我國某村的‘漁光互補’項目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漁光互補”生產模式中所利用的自然資源,正確的有 ( )
A.太陽能資源屬于可再生資源 B.土地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C.水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D.生物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2.采取“漁光互補”生產模式,可以 ( )
①提高漁業產量 ②減少太陽能的損耗 ③減少環境污染 ④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臺州溫嶺市石塘、松門一帶海域受到赤潮影響,海水呈現“紅褐色”,猶如 被彩色涂料染過一樣,對海洋生物和海水養殖業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據此,完成 下面小題。
3.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 ( )
A.海水污染
B.氣溫下降
C.過度捕撈
D.太陽輻射
4.為防止赤潮的發生,下列措施不可取的 ( )
A.研制無磷洗滌劑
B.及時打撈迅速生長的水藻
C.用化學方法對污水進行處理后,再排放到江河中
D.關閉生產洗滌劑的工廠 時間要求:5 分鐘
提升性作業
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第 32 屆夏季奧運會于 2021 年 7 月在日本東京開幕。
材 料 二 : 圖 1 “ 日 本 區 域 圖 ” 和 圖 2 “ 中 國 主 要 能 源 礦 產分 布 圖 ”
圖 1 圖 2
(1) 據報道,此次奧運會的獎牌所用金屬是從淘汰的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小家 電中提煉而成。這體現了 ( )
A. 日本經濟落后,人們生活節儉 B.循環利用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
C. 日本國內礦產資源豐富 D. 日本工業產品質量差
(2)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國內礦產資源貧乏,為克服這一限制性因素, 日本借
助其 優勢,從國外運進原料、燃料,并且國內大力提倡資源的節約。 (3)對比日本,我國雖不是礦產資源貧乏的國家,但其在空間分布上存在著 特 點,產生了不同地區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實施了一 系列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工程,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出 2—3 個我國的資源調配 工程:

(4) 請你從上一題所列舉的工程中,選取一個,簡要分析該工程實施的積極意 義 (最少兩點) ;

時間要求:15 分鐘
拓展性作業
6.社會實踐活動——衣食住行“3R”調查
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今后一段時間 里,人口增長與人均資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將更加突出。所以,這一基本國情決定 了我國必須走節約型社會的道路。節約即為節省、儉約,節約的生活應該成為現 代社會的一種生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國家發展戰略,必須在全社會樹 立節約資源的觀念,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氣,養成人人都樂于節約 的良好習慣。作為當代青少年,更應踐行節約、反對浪費。請你以自己的家庭為 調查對象,按照節約和循環利用的“3R”原則進行調查,對于不合理之處給出自 己的建議和改進措施。
我家衣食住行“3R”情況調查表
記錄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年 月 記錄人:
年級: 班級:
學校名稱:
日常行為 “3R”原則 目前情況 改進措施 小妙招
衣 減量化
再利用
再循環
食 減量化
再利用
再循環
住 減量化
再利用
再循環
行 減量化
再利用
再循環
時間要求: 自定
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優秀 良好 合格
規范答題
知道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
知道我國海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能結合所學知識,對我國現存的資源 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能積極主動展開實踐調查活動,并詳 細記錄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在此次單元質量檢測作業設計中,除了緊扣單元作業目標設計基礎性作業, 也在課程標準與核心素養的統領下設計提升性與拓展性作業。基礎性作業選擇以 生活中的真實情境作為作業設計的情境材料,讓學生感知到“學習對生活有用的 地理”,達到所用皆所學的同時也落實了核心素養的培育,讓學生形成地理素養。 提升性作業選擇以日本夏季奧運會為切入點,奧運會獎牌的設計,意圖在考查學 生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有沒有建立正確的資源觀。日本作為一個島國,眾所周知 的資源短缺,雖借助便利的海運從國外運進礦石、燃料,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 但該國對自然資源的節約意識相當高,奧運會獎牌的設計就是一個鮮明的體現。 向外看到其他國家的資源利用,對比我們國家的自然資源特征,該如何用,怎么 用才能揚長避短,發揮自然資源的最大效益,提升性作業中第 (3) 第 (4) 兩小 題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落實對學生“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力”素養的培育。拓 展性作業,是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調查生活中可以再循環、再利用的資源有哪些, 采取什么措施來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這一實踐活動的設計,不要求生生參與, 樣樣落實,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能力進行選擇性完成。
(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
序號 類型 對應單 元作業 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
了解 理解 應用
1 選擇題 1、9 √ 易 改編 30 分鐘
2 選擇題 1、9 √ 易 改編
3 選擇題 8、9 √ 易 改編
4 選擇題 8、9 √ 易 改編
5 (1) 選擇題 1、9 √ 中 原創
5 (2) 填空題 1、9 √ 易 原創
5 (3) 解答題 1、9 √ 易 原創
5 (4) 解答題 1、9 √ 中 原創
6 實踐作業 1、2、3、 9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潢川县| 凤山县| 海安县| 来宾市| 阜新市| 监利县| 泾源县| 曲沃县| 花莲市| 岳普湖县| 米易县| 沈丘县| 桂东县| 古交市| 电白县| 东平县| 庆阳市| 嘉善县| 洛川县| 密山市| 布拖县| 大港区| 莱芜市| 新邵县| 桂东县| 湘阴县| 江川县| 固始县| 绥中县| 广平县| 平顺县| 乐至县| 五指山市| 什邡市| 东安县| 伊吾县| 新乐市| 漳州市| 阿勒泰市| 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