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推薦】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共五課時 作業設計(表格式)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湘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推薦】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共五課時 作業設計(表格式)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湘教版

資源簡介

作業設計 學科: 地理 年級: 八年級上冊 課題: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版本: 湘教版
(單元整體作業設計) 一、 單元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基本信息 地理 八年級 第 一 學期 湘教版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單 元 組 織 形 式 團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
課時信息 序號12345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第一節中國的 疆域 “中國的疆域” 第一課時
第二節中國的 行政區劃 “中國的行政區劃”第二課時
第三節中國的 人口 “中國的人口” 第三課時
第四節中國的 民族 “中國的民族” 第四課時
單元作業 “單元作業” 第五課時
二、 單元分析
課標要求 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1年版) 的要求, 本章內容屬于“認識 中國”中“中國的疆域與人口”部分,課標具體要求建表 1.
標準 活動建議
1. 疆域與行政區劃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 特點。 .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 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認識我國 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 34 個省級 行政區域單位,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 政中心。 開展拼圖游戲、學習交流等活動。 例如,開展我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拼圖游戲;收集并交流反映我國一 些民族的風俗、服飾圖片和文字資 料,描述、講解這些民族的風土人 情。
2. 人口與民族 .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 勢,理解我國的人口政策。 .運用中國人口分布圖描述我國人口 的分布特點。 .運用中國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民族 分布特征。
教材分析 (


框架
) (
1
.
) (











) (

國的疆域
) (

國的人口
) (

國的民族
) 偉大的祖國
遼闊的疆域
眾多的鄰國
中國的行政區
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人口增長速度較快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中國的人口政策
五十六個民族
(
中國民族的分布
) 獨特的民族風情
2.內容分析 基于課程標準的要求, 本章共安排了“中國的疆域”、“中國的行政區劃”、 “中國的人口”、“中國的民族”4 節課文, 旨在使學生初步了解有關我國的 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國情與人口國策。 內容不 多, 難度也不大, 讓學生認識我國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特征, 進而了解人類 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基礎, 也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 教育和人口教育的最佳素材和出發點,但在全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是 學習中國地理不可缺少的基礎知識。因為學生只有掌握好我國國土和居民的 基礎知識, 并形成對我國的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分布的空間 概念, 才能為進一步學習中國區域地理知識做好鋪墊。 此外, 本章第四節內 容還包括課程標準“經濟與文化”中的一條“標準”,即“結合有關資料說 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3.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經過為期一年的地理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地理讀圖的方法, 在分析地理問題的思路也相對明確。在日常生活中對中國地理知識也具備一 定的積累, 能夠說出我國的領土面積。但是由于本部分內容較多且具有抽象 性, 因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圖像、活動材料及拼圖游戲等資源增加學生對學 習的興趣與印象, 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得出結論便于加深 學生學習印象增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加工與深化。
單元學習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說出中國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的特點,并分析其優越性。 2、記住中國的領土面積和疆域四至,知道領海、內海和國家管轄的海域, 記住疆界長度,記住半島、島嶼、海峽的分布。 3、說出中國現行的三級行政區劃,在“中國行政區劃”圖上,準確指出 34 個省級行政區的位置,并說出它們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 4、說出中國人口的數量、人口增長與人口分布的特點。并根據特點,分析 中國人口政策制定的原因及其重要意義。 5、了解中國的民族構成,分布特點,理解中國的政策,了解一些少數民族 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地圖分析歸納中國的地理位置特點, 從跨緯度廣理解中國南北氣候的 差異,東西跨經度廣帶來的時間差異。 2.學會量算中國東西兩端的經度差、時區差, 南北兩端的緯度差, 培養讀圖、 析圖能力。 3.通過閱讀“中國行政區劃圖”,指出中國 34 和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 并說出它們的位置和輪廓特征, 培養讀圖識圖的能力, 利用歌訣法和圖文結 合法識記。 4.反復讀圖, 通過圖表和有關數據, 分析說明中國人口增長的趨勢以及人口 分布的規律,結合現狀,讓學生理解中國人口政策的意義。 5.開展小組合作, 角色扮演、課堂競賽和討論等活動, 理解中國民族構成和 文化差異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中國疆域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 豪感,形成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的神圣責任感。
2、通過學習中國的行政區劃,知道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是中國領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香港和澳門是中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 教育。 3、通過學習中國的人口,使學生樹立正確對待人口問題的態度和價值觀, 樹立科學的人口觀、生育觀, 形成“少生優生好”、“男女都一樣”等生育審 美觀。 4、通過學習中國的民族,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理解中國的少 數民族政策、樹立各民族一律平等, 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的正確觀點, 熱愛鄉 和祖國,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文化。
單元作業目 標 1、通過讀圖分析比較,讓學生掌握中國地理位置的特點,并進一步分析與 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的方法。 2、在圖上指出中國 34 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 位置、輪廓特征, 培養 讀圖識圖的能力。 3、通過閱讀地理圖表, 培養學生從圖表中獲取、分析、歸納地理知識能力; 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競爭能力。 4、作業分層設計:基礎題全做,拓展題選做。
單元作業整 體設計思路 本章要求識記內容較多, 在問題的設計中重點讓學生掌握中國地理位置的特 點, 并學會分析與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的方法, 建立空間概念; 讓 學生反復做讀圖、填圖、拼圖的練習, 把政區名稱、簡稱、行政中心一一落 實在地圖上; 中國的人口問題, 要借助各種形式的地圖練習, 從而直觀地了 解有關人口的問題: 增長速度和趨勢, 分析總結出計劃生育是中國的一項基 本國策;中國的民族問題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收集、交流及結合圖文資料, 開闊視野, 了解祖國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在問題的設計上主 要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基于雙減的背景, 本著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出 發點, 本單元作業由基礎型和拓展型作業組成, 基礎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基 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拓展題重在考查知識的整體關聯, 對于知識的運用遷移 能力,學生的綜合素養。
安徽省中小學作業設計大賽宿州市參賽作品
(課時作業)
單元內容 第一章中國的疆 域與人口 課題 第一節 中國的疆 域 節次 第_1___課 時
題型 基礎題、拓展題 題量 基礎題 5 題 拓展題 3 題
選擇題、填空題、繪圖題、探究題 讀圖題等
作業時長 基礎性作業__15__分鐘,拓展性作業___15_分鐘,合計__30___分鐘
作業功能(可多 選) 課前預習 □課中練習 團 課后復習 □課后實踐
作業類型(可多 選) 團 分層作業 團 彈性作業 □個性化作業 團 探究性作業 團 實踐性作業 □跨學科綜合性作業
基礎性作業
作業內容 評價標準與設計意圖
央視紀錄片《航拍中國》片頭介紹: “你見過什么樣的中國? 是 960 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還是 300 萬平方公里的澎湃:是 四季輪回的天地,還是冰與火的樂章。”據此完成 1-3 題 1.“960 萬平方公里的遼闊, 還是 300 萬平方公里的澎湃”說 明我國 ( ) A.鄰國眾多 B.海岸線曲折 C.疆域遼闊 D.島嶼眾多 2.“四季輪回的天地,還是冰與火的樂章” A.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明顯 B.東西距離長,時間差異大 C.大部分位于高緯度,終年嚴寒 D.跨寒、溫、熱三帶,光熱條件好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人地協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對我國疆域的位置范 圍的考查, 提升學生的知識 廣度,培養學生知識的儲備 能力。 作業分析: 本題通過閱讀資料, 讓學生
3.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 ) A.韓國、朝鮮、馬來西亞 B.朝鮮、俄羅斯、蒙古 C.日本、菲律賓、文萊 D.馬來西亞、文萊、越南 從獲取地理信息, 完成 3 個 題目, 即考查了學生的基礎 知識的掌握, 又考查了對地 理事物分布的空間想象能 力。
第 4 題: 家住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的小麗暑假去新疆旅游,發現新疆 在北京時間晚上八點太陽還沒落山,造成這種時間差異的原 因是( ) A.南北緯度的差異 B.東西經度的差異 C.地形地勢的差異 D.海陸位置的差異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人地協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考查學生對我國東西跨經 度大的認識,夯實基礎知 識,提升學習能力。 作業分析: 考查學生我國四 個端點知識的運用, 東西跨 經度廣造成的時間差異。
第 5 題 面積大于中國的國家有( ) (
A
.美
國、俄羅斯
C.加拿大、美國
)B.俄羅斯、加拿大 D.澳大利亞、巴西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人地協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考查學生對于課 堂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作業分析: 考查學生對于我 國陸地面積的掌握, 知道我 國是世界上面積廣大的國 家之一。
拓展性作業(或實踐性作業等)
第 6 題 問答題: 你還記得描述一個區域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嗎?讀圖,嘗試描 述 下 中 國 的 地 理 位 置 。 評價實施主體: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讀圖, 考查學生對我國 位置的描述是否全面準確, 培養正確的地理學習方法。 作業分析:通過讀圖分析, 歸納中國的地理位置的特 點,學生們的讀圖識圖能力 還需進一步加強。
第 7 題 談一談:探討中國的地理位置對農業生產有何影響?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 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假設分析激發學生的 求知欲和探索欲, 理解中國 海陸兼備的地理位置給中 國的氣候和農業帶來的影 響。 作業分析:運用所學知識, 靈活運用, 結合生活實際來 完成,整體效果不錯。
第 8 題 讀圖,找出中國陸上鄰國朝鮮,以此為起點,按逆時針方向 依次找出其他陸上鄰國;找出與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地理實踐力 人地協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對我國鄰國和隔海相 望國家知識的考查, 提升學 生的知識廣度, 培養學生知 識的儲備能力。 作業分析:以課本知識為 基礎, 運用所學知識, 靈活 運用,考查學生的讀圖識圖 能力,通過完成情況來看, 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廣度和 深度還有待進步。
安徽省中小學作業設計大賽宿州市參賽作品
(課時作業)
單元內容 第一章中國的疆 域與人口 課題 第二節 中國的行 政區劃 節次 第_2___課 時
題型 基礎題、拓展題 題量 基礎題 5 題 拓展題 3 題
選擇題、填空題、繪圖題、探究題 讀圖題等
作業時長 基礎性作業__15__分鐘,拓展性作業___15_分鐘,合計__30___分鐘
作業功能(可多 選) □課前預習 □課中練習 團 課后復習 □課后實踐
作業類型(可多 選) 團 分層作業 團 彈性作業 □個性化作業 團 探究性作業 團 實踐性作業 □跨學科綜合性作業
基礎性作業
作業內容 評價標準與設計意圖
第1--3 題: 1. 下列四省我國跨經度最廣的省是( ) 2. 下列四省,最早見到日出的是( ) 3. 下列四省,有兩個簡稱的是( ) A.新疆 B.內蒙古 C.黑龍江 D.陜西省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地理實踐力 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對我國省級行政單位 和上一節知識點的考查, 提 升學生聯系之前學過知識 的能力, 培養學生知識的儲 備能力。 作業分析:
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的 掌握,又考查了之前學過的 知識,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 能力,學生們完成較好。
第 4 題: 我國最北端位于下列省區中的哪一個( ) A.① B.② C.③ D.④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 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考查學生對我國 行政區域單位的認識, 夯實 基礎知識,提升學習能力。 作業分析: 考查學生對行政 區劃輪廓的認識, 培養學生 讀圖識圖能力, 但有部分省 級單位輪廓混淆, 還需要鞏 固。
第 5 題: 小明的中國政區塑料拼圖掉了一塊,它的周圍有江蘇省、山 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江西省、浙江省,缺失的這個省級 行政區域是 ( ) A.湖南省 B.四川省 C.重慶市 D.安徽省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 □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學生需要查閱相關地圖來 解答問題, 提升學生的知識 廣度,培養學生知識的儲備 能力。 作業分析: 考查學生對于我 國行政區劃位置, 知道其位 置特點, 學生知識的運用能 力很強。
拓展性作業(或實踐性作業等)
第 6 題: 春節期間,家住碭山縣的張小明收到了來自深圳的好友張 林的邀請,請他一起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假期活動,張林知道 小明是一名地理愛好者,在信中有意地“考考”小明,告訴他, 參加假期活動的城市在一年中有兩次立桿無影的現象。小明 接受了邀請,參加了假期活動,并與張林、馬旭、小強、小凱、 小薇等五名同學分在了一個小組. (1) 根據所學知識, 在信封上的收件人地址中,表示范圍最小 的行政區劃是 。 (2)小明接受了邀請后,做好了初步的準備,小明準備的下列 物品,必要的是 ,不必要的是 。 ①御寒的衣服 ②旅游鞋 ③學習用品 (3)小薇說: “我的家鄉輪廓像一個四邊形, ”小薇所在省級 行政區域單位的簡稱是 ,其行政中心是 評價實施主體: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 □人地協 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對我國省級行政單位 簡稱的考查, 提升學生的知 識廣度, 培養學生知識的儲 備能力。 作業分析: 通過身邊的地理 發現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知 識的遷移, 學生們通過自己 的思考, 作業質量完成的非 常完美。
第 7 題: 看圖指出我國的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并說出特別 行政區的回歸時間。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 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讀圖, 考查學生對我國 省級行政單位空間分布的 認知,培養正確的空間觀 念。 作業分析:運用所學知識, 靈活運用, 考查學生知識的 廣度和深度, 培養正確的空 間觀念, 由于本節需要識記 的內容較多, 有部分同學不 是太熟練。
第 8 題: 說一說你如何記憶中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輪廓和位置?總 結并與同學分享。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 調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討論記 住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方 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作業分析: 結合身邊的地理 現象,激發學生興趣和想象 力,同學們完成很好。
安徽省中小學作業設計大賽宿州市參賽作品
(課時作業)
單元內容 第一章中國的 疆域與人口 課題 第三節中國 的人口 節次 第_3___ 課時
題型 基礎題、拓展題 題量 基礎題 4 題 拓展題 2 題
選擇題、填空題、繪圖題、探究題 讀圖題等
作業時長 基礎性作業__15 分鐘,拓展性作業_10___分鐘,合計_25____分鐘
作業功能(可多 選) □課前預習 □課中練習 團 課后復習 □課后實踐
作業類型(可多 選) 團 分層作業 團 彈性作業 □個性化作業 團 探究性作業 團 實踐性作業 □跨學科綜合性作業
基礎性作業
作業內容 評價標準與設計意圖
第 1 題: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面思維導圖: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 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讀圖, 考查 學生對我國人口問題的整 體認知,培養正確的人口 觀。 作業分析:學生對于本節知 識的整體認知不錯, 大部分 都能掌握。
第 2 題: 讀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圖,說出幾個人口稠密的省區 和人口稀疏的省區。 (1) 圖中 A、B 代表的人口地理界線的起止點: A、 B、 (2) 由圖中可以看出,分界線以東地區,人口密 度 ,以西地區人口密度 。 (3) 試分析中國東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是什么? 評價實施主體: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 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利用地 理圖表獲取知識的能力, 促 進學生深度學習; 激發學生 自主學習體驗。 作業分析:本題設計重在學 生對人口分布原因的分析, 主要從自然和社會經濟原 因,通過作業情況, 學生在 回答時要注意區分兩者。
第 3 題: 圖中漫畫各反映了什么人口問題?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 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漫畫反映我 國目前坐在的人口問題, 激 發學生興趣, 培養正確的人 口觀。 作業分析: 學生大部分能看出反映的 人口問題。
第 4 題: 2021 年 5 月我國出臺了“三孩政策”,從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 的人口生育政策進行了多次調整(如圖),讀圖,完成問題: (1) “三孩政策”的實施主要是為了( ) ①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 ②迅速提高人口素質 ③增加未來勞動力數量 ④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 A. ① ② B.① ④ C.② ④ D.① ③ (2) 建設創新型社會, 提高人口素質尤為重要。由“人口大國” 向“人才強國”邁進,我們需要( ) ①提升全民文化水平 ②大力鼓勵生育, 取消限制人口政策 ③發展科教文衛事業 ④ 倡導全民終身學習理念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 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漫畫反映我 國目前存在的人口老齡化 問題,而調整的國家政策, 激發學生興趣, 培養正確的 人口觀。 作業分析: 學生大部分能針對人口政 策知道存在的人口老齡化 問題
拓展性作業(或實踐性作業等)
年份(年) 人口(億人)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 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繪制中國人口增 長曲線圖,鍛煉了學生動手 能力。 作業分析:
1949 5.4
1960 6.6
1970 7.3
1980 9.9
1990 11.4
2000 12.7
2010 13.4
第 5 題: 利用上表提供的中國人口數據, 繪制 1949 年以來中國的人口
增長曲線圖。 絕大部分同學能根據圖表 信息繪制人口增長曲線圖, 還有一部分同學的基礎太 差,不會繪制或看不懂。
第 6 題: 人人都知道,當前老齡化問題嚴重,“養老”已然成為當下 熱門話題,人口老齡化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如果你是國家領 導人,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分組討論,展示)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 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設置情境, 引發 學深度的思考, 使學生們真 正感受到地理知識無處不 在。 作業分析: 同學們積極發言, 提出很多 的建議。
安徽省中小學作業設計大賽宿州市參賽作品
(課時作業)
單元內容 第一章 中國的疆 域與人口 課題 第四節中 國的民族 節次 第_4___課時
題型 基礎題、拓展題 題量 基礎題 3 題 拓展題 2 題
選擇題、填空題、繪圖題、探究題 讀圖題等
作業時長 基礎性作業_10___分鐘,拓展性作業__15__分鐘,合計__25___分鐘
作業功能 (可多選) □課前預習 □課中練習 團 課后復習 □課后實踐
作業類型 (可多選) 團 分層作業 團 彈性作業 團 個性化作業 團 探究性作業 團 實踐性作業 □跨學科綜合性作業
基礎性作業
作業內容 評價標準與設計意圖
第 1 題: (1) 找出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區? (2)安徽境內的主要少數民族是哪個民族? (3)找一找,哪個少數民族的分布最廣?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學科培養學生利用 地理圖表獲取知識的能力, 促 進學生深度學習; 激發學生自 主學習體驗。 作業分析: 在前面學習的基礎 和對課本內容的掌握來看, 學 生 97%都能回答上來。
第 2 題:某電視臺播出“真”“假”競猜游戲節目,請根 據下面的敘述,判斷下列說法為“真”的是( ) A. 冬不拉是朝鮮族的民族樂器 B. 摔跤是藏族男子喜愛的運動項目 C. 長鼓舞是漢族的民族傳統藝術 D. 潑水節是傣族盛大的節日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人地協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聯系典型題型, 突出考察重點 難點和解題方法, 提升解決問 題能力 作業分析: 結合課前學生搜集我國的民 族政策樂器和課堂上的學習, 整體掌握不錯。
第 3 題: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除了檢測學生對本節知識的 掌握情況,還引導學生通過思 維導圖來提煉章節關鍵內容。 作業分析:整體掌握很好。
拓展性作業(或實踐性作業等)
第 4 題: 通過調查、報刊、網絡等方式,收集中國主要少數民族的 風土人情、宗教信仰、重要傳統節日等圖片及資料,以學 習小組出一期圖文并茂的介紹中國少數民族地理的小報專 刊。 評價實施主體: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收集相關 資料,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探究學習能力不斷深化, 小組 討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 知識遷移能力, 學生合作、探 究學習能力。 作業分析:學生的積極性高, 興趣濃,大膽發言。
第 5 題: 如果有朋友想對我國少數民族風土人情進行實地調研, 你覺得去哪個省級行政區域收獲最多?給出理由。 評價實施主體: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設置情境, 引發學 深度的思考, 使學生們真正感 受到地理知識無處不在。 作業分析:學生的積極性高, 興趣濃,大膽發言。
安徽省中小學作業設計大賽宿州市參賽作品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單元內容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課題 單元質量檢 測作業 節次 第 5 課時
題型 基礎題、拓展題 題量 基礎題 10 題 拓展題 3 題 作業 時長 45 分 鐘
選擇題、填空題、繪圖題、探究題讀 圖題等
作業內容 評價標準與設計意圖
一、基礎性題: 我國是一個疆域遼闊、海陸兼備的國家。下圖示意中 國疆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的表述不正確的 是( ) A.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B.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在北溫帶。 C.我國東臨太平洋, 東部廣大地區雨量充沛,利于農 業生產 D.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大,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 供了有利條件 2.暑假期間,新疆在北京時間 21 時太陽還沒有落山,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 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對我國疆域的位置范 圍的考查, 提升學生的知識 廣度,培養學生知識的儲備 能力。 作業分析: 通過學生完成情 況, 掌握的不錯, 只有小部 分同學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讀圖能力不強, 有待進一步 的提高。
是由于我國()A.東西跨度大B.南北跨度大C.海陸差異大D.地勢起伏大
3.我國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 A.黃海、東海、渤海、南海 B.東海、渤海、南海、黃海 C.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D.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4. 讀下圖,2018 年 5 月,安徽省舉辦“不朽之旅”展覽, 下列哪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為舉辦地( )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人地協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考查學生對我國 行政區域單位的認識, 夯實 基礎知識,提升學習能力 作業分析: 學生對于我國行 政區劃的輪廓出現混淆的 情況。
5. 從事平面設計工作的一位設計師,用具有地方特色 的文化元素, 為北京市、安徽省、四川省和黑龍江省設 計了獨有的“福”字。讀圖, 四幅圖與省級行政區的全 稱、簡稱對應正確的是( ) 評價實施主體: □學生自評 團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甲 丙 A.甲—— 四川省——川或蜀 B.乙——北京市——京 C. 丙——黑龍江——黑 D.丁——安徽省——皖 乙 丁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學生需要查閱相關資料來 解答問題, 提升學生的知識 廣度,培養學生知識的儲備 能力。 作業分析: 學生對于我國各 個省級單位的民俗情況的 了解不是太好。
6.讀 2010 年~2019 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和自然增長率 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中,我國( ) A.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 B.2010 年以來人口總數持續上升 C.0~14 歲人口總數保持不變 D.2012 年 65 歲以上人口比重最大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讀圖, 考查學生對我國 人口問題的認知, 培養正確 的人口觀。 作業分析: 結合圖表, 直觀 的看出人口的情況, 學生的 整體認知還不錯。
7.國際上通常把 65 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重超過 7%作為老齡化的標準。下列漫畫中, 能反映我國老齡化 帶來的問題是( )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
B
.
)A. (
C
.
)D.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調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讀圖, 考查學生對我國 人口問題的認知, 培養正確 的人口觀。 作業分析: 結合圖表, 直觀 的看出人口的情況, 學生的 整體認知很好。
8.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 知”,被稱為“千古奇人”。《徐霞客游記》開篇日 5 月 19 日被國務院確定為“中國旅游日”,云南各地自然條 件差異大,民族眾多,風俗各異,《徐霞客游記》中記 載了當地少數民族的許多風俗習慣和生活場景。下列屬 于該地區少數民族風俗的是( ) A.雪頓節 B.那達慕大會 C.潑水節 D.元宵節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團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感興趣 的《徐霞客游記》和少數民 族當地的風俗活動激發學 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作業分析: 學生興趣好高, 對題目的理 解很透徹。
9.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圖中信息 搭配正確的是( )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A.①--新--蒙古族--手鼓舞 B.②--滇--傣族--孔雀舞 C.③--內蒙古--維吾爾族--摔跤 D.④--吉--回族--跳板 團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圖片考查學生對少數 民族的民俗了解情況。 作業分析: 學生的完成情況很好。
10.下列《人與自然》“真的假的”欄目關于中國的解說, 假的是( ) A. 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 的國家 B. 陸地面積約 960 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C.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地區分布不均東多 西少。 D. 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分布有“大散居、 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 團 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人與自然》欄目考查 學生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激 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討問 題的能力。 作業分析: 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很好。
二、拓展題 11.讀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圖,回答下列問題。 評價實施主體:
(1)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臺灣省、廣東省、 _______、和云南省,與遼寧接壤的鄰國是_______。 (2)位于長江上游和下游的直轄市分別是_______和 。 _______ (3)中國大部分國土位于_______帶,小部分熱帶。 (4) 中國最大的島是_______島;東西跨經度最多的省 區簡稱是_______。 (5)下列能說明我國是陸地大國有( ) A 陸地面積約 960 萬平方千米 B 大陸海岸線長 18 000 多千米 C 陸地國界線長 22000 多千米 D 東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維 團 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對我國疆域的位置范 圍的考查, 提升學生的知識 廣度,培養學生知識的儲備 能力。 作業分析: 本題不僅考查學生的基礎 知識還考查了讀圖識圖能 力和知識的遷移, 就學生的 完成情況來看, 學生的運用 還不錯。
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1 年 10 月 31 日,全球人口總數達到 70 億。 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長, 可以造就更多勞動力資源, 但對 糧食、水資源、宜居土地的需求隨之增大。 材料二:2013 年我國 60 歲以上老年人突破 2 億,到 2050 年將達到全國人口的,“銀發潮”對經濟發展產生深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
遠影響。 材料三:中國人口分布圖。 (1) 材料二所反映的人口問題是 ,給社會與 經濟帶來的問題有 。(至少兩點) (2)從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兩個省 區是 和 。 (3)我國人口分布存在巨大的地區差異,其影響因素 主要是 。 A、人口的大規模遷移 B、計劃生育政策 C、人口發展規劃 D、自然條件的差異 (4) 2021 年 5 月 31 日起我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 三個子女政策, 該政策對宿州市人口數量和老齡化現象 有何影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材料分析, 讀圖, 考查 學生對我國人口問題的認 知,培養正確的人口觀。 作業分析: 通過材料和圖表分析總結 人口問題, 結合現狀分析宿 州的人口情況, 大多數學生 完成較好, 小部分同學分析 問題能力較弱, 還是基礎知 識積累不夠。
13.讀“我國民族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其中少數民族有( ) A.56 個 B.55 個 C.54 個 D.53 個 (2) 北回歸線從東向西穿過的省(區),與下列民族排 列相同的是( )A.高山族 漢族 壯族 傣族B.漢族 壯族 傣族 高山族C.壯族 傣族 高山族 漢族D.傣族 壯族 漢族
(3) A 圖表現的民族是 族的民族風情。 (4) B 圖所表現的是 族的民族風情, 該民族主 要分布于 自治區. (5) C 圖表現的是蒙古族的民族風情,該民族主要的 民族節日有那達慕大會,該民族主要分布于 自 治區. 評價實施主體: 團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小組評議 團 教師評價 □其他_________ 評價標準: 核心素養: 團 區域認知 團 綜合思 維 團 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 觀 能力維度: 團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團 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 團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讀圖分析和少數民族 當地的風俗活動激發學生 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理解中 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樹立各 民族一律平等的意識。 作業分析: 多角度考查民族的知識點, 整體看,學生的基礎知識掌 握很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贵德县| 武陟县| 晋州市| 六枝特区| 雅江县| 巨野县| 怀集县| 东乌| 颍上县| 龙海市| 师宗县| 忻城县| 榆社县| 富锦市| 苏尼特左旗| 永安市| 高要市| 呼和浩特市| 昭觉县| 商水县| 大宁县| 梁河县| 柘荣县| 依兰县| 大姚县| 保康县| 玉屏| 正阳县| 九龙城区| 雷州市| 炉霍县| 象州县| 华容县| 泾源县| 和田县| 万载县| 集安市| 军事| 安塞县| 荔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