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物理中考沖刺材料(一)班級 姓名 座號一、初中物理公式(一)有兩套單位(國際單位和常用單位)序號 公式 適用范圍 各物理量及單位1 ρ= 求物體的密度、 質量和體積 ρ 密度 kg/m3 m 質量 kg V 體積 m3g/cm3 g cm32 v = 求物體的速度、 路程和時間 v 速度 m/s s 路程 m t 時間 skm/h km h3 P = 求做功的功率、 功和做功時間 P 功率 W W 功 J t 時間 sk W k W·h h(二)基本公式(只能采用國際單位)序號 公式 適用范圍 各物理量及單位1 G = m g 求物體的重力和質量 G——重力 (N) m——質量 (kg) g——重力常量 10 N/kg2 F浮=ρ液gV排 求受到的浮力液體密度、體積 F浮 ——浮力 (N) ρ——液體密度 (kg/m3) V 排開(浸在)液體體積(m3)3 p =ρgh 求液體的壓強、密度和深度 p——壓強 (Pa) ρ——液體密度 (kg/m3) h——深度 (m)4 p = 求物體的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p——壓強 (Pa) F——壓力 (N) S——受力面積 (m2)5 W = Fs 求機械做功的多少、力和距離 W——功 (J) F——做功的力 (N) s——做功距離 (m)6 η=×100% 求機械效率和有用功、總功 η——機械效率 W有 ——有用功 (J) W總 ——總功 (J)7 I = 求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和電阻 I——電流 (A) U——電壓 (V) R——電阻 (Ω)8 P = U I 求電功率、電壓和電流 P——電功率 (W) U——電壓 (V) I——電流 (A)9 Q=I2Rt 求電路產生的電熱 Q—電熱 (J) I—電流 (A) R—電阻 (Ω) t—時間 (s)10 Q = mq 求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燃料質量、熱值 Q——熱量 (J) m——質量 (kg) Q——熱值 【J/kg (J/ m3)】11 Q = cmΔt 求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比熱容和溫度變化量 Q—熱量 (J) c—比熱容 【J/(kg ℃)】 m——質量 (kg) Δt—溫度差 (℃)12 F1l1=F2l2 求作用在杠桿的力和力臂 F1 F2—動力和阻力 (N) L1 L2—動力臂和阻力臂 (m)(三)推導出的公式(只能使用國際單位)公式 適用范圍 公式 適用范圍F浮 = G-F拉 知道彈簧測力計在空氣和液體中的示數差求浮力 F浮 = G 物體在液體中漂浮或懸浮時求浮力W有=Gh 求把物體抬高時做的有用功 W總 = Fs 求作用在機械上的動力做的總功F=(G物+G動) 滑輪組中已知物重和動滑輪重求拉力 S = n h 求繩子自由端的距離S和物體或動滑輪移動的距離hη= 已知物重和拉力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R = 已知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求電阻P = I 2 R 已知電流和電阻或在串聯電路中求電功率 P = 已知電壓和電阻或在并聯電路中求電功率W = U I t 已知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求消耗的電能。 Q = P t 純電阻電路中求用電器產生的熱量二、初中物理常數、常用單位換算(一)常數g 10 N/kg 空氣中的聲速 340 m/s水的密度 1.0×103 kg/m3 光和電磁波的速度 3.0×108 m/s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 100 ℃ 1節干電池的電壓 1.5 V水的比熱容 4.2×103 J/(kg·℃) 家庭電路的電壓 220 V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0 ℃ 安全電壓 不高于36 V人耳聽覺范圍 20 Hz-20000 Hz 保證休息和睡眠不超過 50 dB三、常用估算量1、電流: 計算器100 μA 燈0.2 A 電冰箱 1 A 空調 5 A2、電功率:計算器 0.5 mW 電燈60 W 電冰箱 100 W 空調 1000 W 洗衣機 500 W電熱水器1000 W3、質量:硬幣 6 g 中學生 50 kg 雞蛋50 g4、密度:人 1×103 kg/m 3 空氣 1.29 kg/m3 冰0.9×103 kg/m3 ρ金屬 >ρ水 >ρ油5、體積:教室180 m3 人0.05 m36、面積:人單只腳底面積250 cm2,7、壓強: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04 Pa;大氣壓強105 Pa8、速度:人步行1.1 m/s 自行車 5 m/s 小汽車40 m/s9、長度:頭發直徑和紙的厚度70 μm 成年人腿長1 m 課桌椅1 m 教室長10 m寬6 m高3 m10、力:2個雞蛋的重力 1 N四、常見隱含條件1、光滑:沒有摩擦力;機械能守恒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體密度小于液體密度3、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受平衡力;動能不變(同一物體)4、靜止:受平衡力,動能為零6、輕小物體:質量可忽略不計7、白氣:液化現象8、不計熱損失:吸收的熱量等于放出的熱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轉化后的能量。五、物理學史1、運動物體不受外力恒速前進:意大利 伽利略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英國 牛頓2、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德國 奧托·格里克托里拆利實驗,首先測出大氣壓的值:意大利 托里拆利3、首先通過實驗得到電流跟電壓、電阻定量關系(即歐姆定律)通過實驗最先精確確定電流的熱量跟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即焦耳定律):4、發現電流的磁場(即電流的磁效應)的(首先發現電和磁有聯系) 奧斯特5、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進一步揭示電和磁的聯系)1831年 英國 法拉第6、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杠桿平衡條件(又叫杠桿原理):希臘 阿基米德7、判定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跟電流方向關系的法則(即安培定則):法國 安培8、電子的發現:英國 湯姆生9、白熾燈泡的發明:美國 愛迪生10、小孔成像:最早記載于《墨經》11、光的色散:牛頓12、早期電話的發明: 貝爾六、載人飛船工程中的物理知識1. 聲學:(1)在太空中沒有空氣,聲音不能傳播,宇航員與地面聯系是通過電磁波來實現的。(2)在返回艙內有空氣,空氣能傳聲,宇航員能正常對話,能聽到機器工作時的噪音,所以睡覺時要戴專用耳塞,這是通過“在人耳處減弱”的途徑減弱噪聲的。2. 光學:⑴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這是由于地球不是光源,同月亮一樣反射太陽光形成的效果。在太空中看太陽,就只能看到黑暗太空中一個地別明亮的光球,周圍卻一片暗淡,這是因為太空中沒有空氣等物質散射光線。⑵為了在黑暗中拍攝清晰返回地面的過程,采用了紅外線拍攝,因為返回艙與空氣劇烈摩擦后溫度很高,發出的紅外線很明顯。3. 熱學:(1)能量轉換:火箭上升段時,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火箭的機械能和熱能,且動能和重力勢能不斷增加;返回艙返回時機械能由于“摩擦生熱”不斷轉化成熱能,且動能和重力勢能都在減小;飛船進入橢圓軌道后,在由近地點飛向遠地點的過程中,飛船的動能不斷減小,重力勢能不斷增加。(2)火箭發射時,周圍冒出大量的“白氣”,這是因為火箭噴出的高溫、高壓的燃氣能將附近所有物體熔化,為了避免這種破壞,科學家在發射臺下設計了一個巨大的水池,利用水的比熱容較大,不易升溫,且水汽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量,防止損壞發射臺。(3)返回艙返回時,由于與空氣劇烈摩擦產生大量的熱,為了防止燒壞船體,科學家在設計和制造時,除了選用耐高溫的材料外,還在飛船外面覆蓋了一層特殊的物質,這種物質在發生熔化、汽化和升華時會吸收大量的熱,使返回艙的溫度不致升得過高,保護了飛船和宇航員的安全。4. 電學:(1)“神舟”飛船進入太空后會展開巨大的太陽能電池帆板,在面向太陽時將光能轉化為電能供設備使用,同時儲存一部分在蓄電池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在沒有陽光時,蓄電池放電供設備使用,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5. 力學:(1)在太空失重狀態下,不能夠使用的儀器有:天平、彈簧測力計測重力(但測拉力可以)、壓強計、密度計等,但溫度計、刻度尺、放大鏡、電流表和電壓表等仍能使用。在失重狀態下浮力、液體壓強將消失,在水中吹氣泡,氣泡將既不上升、也不下降。不能以正常方式喝水,只能通過塑料袋擠進口中……(2)宇航員在太空漫步應穿上專用的宇航服,因為在太空沒有空氣,沒有大氣壓,有強烈的紫外線輻射和易受太空垃圾的撞擊等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因素。(3)火箭上升段,推力大于阻力和重力,做加速運動。返回艙返回時阻力大于重力,做減速運動。七、考試策略1、認真審題:(1)最簡單的題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題目至少看兩遍。如果通過對文字及插圖的閱讀覺得此題是熟悉的,肯定了此題會做,這時一定要重新讀一遍再去解答,千萬不要憑著經驗和舊的思維定勢,在沒有完全看清題目的情況下倉促解答。因為同樣的內容或同樣的插圖,并不意味著有同樣的設問,問題的性質甚至可以截然不同。(2)對“生題”的審查要耐心地讀幾遍。所謂的生題就是平時沒有見過的題目或擦身而過沒有深入研究的題目,它可能是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與生活及生產實際中相關聯的問題。遇到這種生疏的題,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難,由于生題第一次出現,它包括的內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難度并不大,只要通過幾遍閱讀看清題意,再聯系學過的知識,大部分題目是不難解決的。(3) 審題過程中要邊閱讀邊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已知的條件及待求的內容以題目的敘述為準。不要僅僅以某些插圖為準,有時圖中給出的符號不一定是已知量,另外,凡是能畫草圖的題,應該邊審題邊作出物理草圖,這樣可以建立起直觀的物理圖景,幫助進行記憶和分析問題。2、對題目的應答要準確:(1)單項選擇題的應答:①直接判斷法:利用概念、規律和事實直接看準某一選項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選項是不正確的。②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選項正確,也可以肯定哪些選項一定不正確,先把它們排除掉,在余下的選項中做認真的分析與比較,最后確定一個選項。單項選擇題一定不要缺答。(2)填空題的應答:由于填空題不要求書寫思考過程,需要有較高的判斷能力和準確的計算能力。對概念性的問題回答要確切、簡練;對計算性的問題回答要準確,包括符號、單位等,對比例性的計算千萬不要前后顛倒。(3)作圖題的應答:對定性的作圖也要認真對待,不要潦草;對定量性的作圖一定要準確,比如力的圖示法解題、透鏡中焦點的確定等。(4) 實驗題的應答:通常有四類:①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的使用;②做過的驗證性實驗和測量性實驗,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數據及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等;③課堂上做過的演示實驗或課內外的小實驗④設計性實驗。應答時要嚴格按要求作答。(5) 計算的應答:在解題過程中必須通過分析與綜合,推理與運算才能較好地解出答案。能畫圖的一定要作圖輔佐解題,數字與單位要統一。2024年初三物理中考考前輔導一、考前準備: 準備,清點考試用具(2只碳素筆2只筆芯、2B鉛筆、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圓規),調整好心態,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考。二、開始答題:1、選擇題:①、排除法提高準確率:一定要把四個選項都看完,對每個選項都認真判斷后再甄別定奪答案。若有自己認識不清楚的知識點,不要輕易判斷其錯誤,在另外三個選項中判斷,采取排除法得出。②、遇到選擇計算題不會主動計算時,可用代入法解決問題。2、填空題:①、拒絕錯別字。大一號的字體為正確寫法:(勻速—均速,納米—吶米,振動—震動,折射—拆射,熔化—融化,汽化—氣化,凝華—凝化,水蒸氣—水蒸汽,會聚—匯聚,照相機—照像機,機械能—機器能,漂浮—飄浮,鐵芯—鐵心,豎直—堅直,慣性—貫性,做功—作功,法拉第—法拉弟,連通器—聯通器,托里拆利—拆里托力)等等。②、拒絕錯誤詞匯。大一號的字體為正確寫法(“受力面積”寫成“接觸面積”;“接觸面粗糙程度”寫成“接觸面積”;“同一高度”寫成“同一直線”;“內能”寫成“熱能”;“控制變量”寫成“單一變量”)③、若有選填,一定要注意答案要從選填中選取,不能填同義詞。(如選填(“變大”“變小”)不能填寫為增大減小等)④、常規檢查計算答案(如石頭密度一定比水大)3、作圖題:一定要用2B鉛筆畫圖(多用點力),優點:可修改,且掃描清晰。若做完還剩時間,可再用黑色簽字筆,覆蓋自己所作的圖,確保掃描清晰。①光學:反射光路,平面鏡反射光路、折射光路、透鏡光路(凸透鏡、凹透鏡)等。②力學:相互作用力、重力、壓力、平衡力、摩擦力、浮力、拉力、力臂(最小力)等。③電學:串并聯、電路圖轉實物圖、實物圖轉電路圖、家庭電路(開關接火線、左零右火中接地)、電路設計(串并聯特點、開關特點)、右手螺旋定則、小磁針靜止N極所指為磁感線方向。作圖要有根有據,注意輔助線的保留,注意箭頭,線的“虛”“實”,垂直符號,字母,數值大小等。4、實驗題①、細心、關鍵字打圈,看題目第一行,看看是探究什么實驗。大概回憶一下該實驗的目的,原理,器材(測量工具、器材作用),方法,步驟,表格處理,數據及數據處理,誤差分析,多次測量目的,想清楚結論再來做題。②、切記不要遺漏實驗題的作圖(答題卡上)。5、計算題,四步走:審題,公式,帶值,結果①、物理大題的答題公式是核心,盡管真的不會做,請把相關公式寫在答題卡上也能得一半的分左右(最好帶上數據并計算,哪怕是錯的,錯的也只扣數據錯誤分)。②、必要的文字描述(如勻速直線運動、漂浮等),公式,單位不能省③、最好把單位換算寫在最前面④、電學有關“度”的計算換成KW和h計算方便,錯誤率低。⑤、涉及汽車類的功率可以考慮P=Fv,W=Pt,熱學效率一般在60-90%,熱機一般低于50%。⑥、難題可能需要的分析過程:力學:受力分析。電學:列等式、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多檔問題:找電阻變化,范圍問題:看圖,看電學元件范圍。三、考試注意1、選擇題答案選出后,要及時將答案填涂到答題卡上,絕不能在收卷時匆忙涂卡。2、注意答題區域,按照網上閱卷要求,不要出邊框,不要答錯位直。關于實驗題的一些關鍵問題——以莆田質檢卷為例一、【實驗安全問題】①防止觸電:學生實驗要用36V一下的電源;不要用潮濕的手觸碰電器;應連接好電路后再通電;若遇到故障,一定要先斷開開關,在進行電路的拆接和維修。②防止火災:如遇電路起火,應立即切斷電源,用沙或滅火器滅火,不能用水滅火。③防止燙傷、灼傷、割傷、中毒:若不小心碰倒酒精燈,流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燒,應立即用濕布或撒沙土覆蓋撲滅等。二、【實驗的改進】三、【實驗結果的評估】四、【實驗誤差的分析】祝同學們:中考順利!旗開得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中考物理沖刺材料(一).docx 2024年中考物理考前輔導.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