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理課程作業設計一、 課程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地理 七年級 第一學期 地理教材+ 校本課程 降 水 的 變 化與分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降水的變化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 第一課時2 降水的分布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 第二課時二、 課程分析(一)課標要求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1年版)》的要求,本節內容屬于“天氣與 氣候”中“降水的變化與分布”部分,課標具體要求見表 1。表 1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標 準 活 動 建 議1.利用雨量器測量銅陵市第九中學 8:00- 20:00 的日降水量,連續測量一個月。然 后, 利用觀察實驗所得到的降水量資料及數 據 ,繪制九中月平均降水量柱狀圖。并要求 學生能夠說出降水隨時間的變化特點。 2.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歸納世界降水 分布的特點及背后的成因。 3.要求學生能夠說出降水的多少對銅陵工農 業生產活動的影響,并且闡釋運用綠色發展 的理念, 對如何保持水土及合理發展工農業 生產提出合理化建議, 增強熱愛家鄉、建設 家鄉的意識。 1.開展參觀、觀測體驗等活動。 例如,帶領學生參觀銅陵市氣象 站,使用雨量器,觀測九中降水 等; 2.開展降水過多或降水過少帶來 的影響為主題的辯論活動,提升 學生的辯證思維和批判能力。(二)教材分析1.知識框架圖 1、降水的變化與分布(三)學情分析本節教材的結構和思路與上一節《氣溫的變化和分布》相同,學生通過前 面的學習已經初步具備統計圖和等值線圖的分析能力,雖然降水柱狀圖和年降 水量分布圖的難度較大,但學生可以將氣溫的時空差異分析方法進行遷移,把 降水的相關新知識架構到原有的知識體系之中。同時,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 說,感性思維、形象思維占據優勢,有意注意的作用時間不長,如果課堂上長 時間進行數據分析和讀圖訓練,容易造成效率低下,學生參與度不高的情況。 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運用實驗、讀圖、觀看視 頻、聯系生活講體驗等方法,力求將理性的數據分析建立在感性思維認識的基 礎上,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盡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來,培 養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三、 課時學習與作業目標依據課標,制定的本單元作業目標如下: 1.通過身邊的案例使學生理解降水的概念是什么。 2.通過一個月收集銅陵九中雨水觀測量的實驗,使學生能夠動手繪制降水量分布柱狀圖。3.通過分析降水量分布地圖,增強學生的讀圖能力,使學生能夠歸納降水的分 布規律。4.通過課時作業,加深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理解,認識到只有可持續發展才能實 現酸雨頻次的減少。四、 本節課時作業設計思路本節選取的主題是“降水的變化與分布”,屬于自然地理,課程資源是開放 的,以《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1年版)》“降水的變化與分布”相關課標為 基礎,結合其他部分課標要求。本節內容課時作業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學習降水的變化與分布,結合測量 降水的儀器和設備,以及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 重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填圖、繪 圖、析圖、用圖能力。第二課時探訪銅陵九中的降水為實踐性作業,以九中為雨水 的取水場地,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通過系列活動進行實踐學習,認識到降水的測量與 等級變化。 本節作業類型有書面作業和實踐作業,書面作業有繪圖、選擇、判斷、 簡答等題型,基于雙減的背景,本著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出發點,本節書面課時作 業由 1-2 組選擇題和 1 組綜合題組成。選擇題和綜合題均以題組形式呈現,重在考查知識的整體關聯,對知識的運用遷移能力,學生的綜合素養。本單元作業體例見表 2。表 2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作業課時作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題量 感悟降水的變化 2—3 組 選擇題 2-3 組活動題 1 組綜合題 1 組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 2—3 組探訪市九中的降水變化 2—3 組題型 書面作業、實踐性作業繪圖、填圖、選擇題、綜合題、判讀題、活動題等時間 15 分鐘以內 30 分鐘以內本節作業設計的基本流程為:明確作業目標、選取情境素材、設定問題任務、 評價標準和方式設計。五、課時作業第三節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課堂作業:一、 作業內容1、以下屬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 )A .降雨 B .降雪 C .冰雹 D .霧2、測量降水量的基本儀器是( )A .儲水瓶 B .雨量器 C .漏斗 D .儲水筒3、某地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1)根據上表中的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2)分析該地降水的季節分配特點。4、下列有關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敘述正確的是( )A .降水量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加B .從赤道向兩極呈減少的趨勢C .高緯度地區的降水量一定少于低緯度地區D .沿海地區的降水量一定多于同緯度的內陸地區5、下列地區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A .赤道地區C .亞洲東部B .撒哈拉沙漠地區D .溫帶地區大陸內部時間要求:15 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降水量分布圖規范作圖知道降水的定義與形式了解降水形成的條件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以及影響降水分布的因素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學生在初中階段,讀圖往往存在不知從何下手,不能全面獲取有效信息并運用 信息的問題,通過實際動手繪圖,加強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此外,通過繪圖、析 圖,感受降水的變化與分布,幫助學生學以致用,關注家鄉的降水與環境質量的協 調發展。第二課時 探究銅陵九中降水的變化規律實踐作業溫馨提示:實踐作業共有 2 題1. “測一測”,利用雨量器測量銅陵九中 8:00-20:00 日降水量2.連續觀測銅陵九中一個月內的降水量,求出測量當月的銅陵九中月平均降水 量。通過記錄和觀察,你有什么發現?請把你的發現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