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作業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作業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地理作業設計
一、章節信息
基本 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章節名稱
地理 七年級 第一學期 人教版 居民與聚落
章節 組織方式 自然章節
章節信息 序號 章節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1 人口與人種 人口、人種
2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語言、宗教
3 人類的聚居地 --聚落 聚落 城市 鄉村
二、總體構想
本作業設計是在“雙減”背景下撰寫,不但要解決學生為什么 要做作業,還要解決做什么樣的作業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的 本質是發展人,提高人的素養,使人類文明得以延續和創新。因此作 業設計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要利用人能自我嬗變的特點。
三、實施步驟
本章作業設計成 3 課時,每課時分四個階段:預習作業、課堂鞏 固作業、拓展作業、反思作業。按等級賦分評價。
第一節 人口與人種
一、作業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學習比較主動,熱情較高。通過大量的圖文作業設計,能讓絕 大部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團隊協作等方式,強化讀圖能力,完成學習任務。對 層次較好的學生,通過設計符合他們的生活實際,乃至親身體會的所見所聞的作 業,可以訓練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分層作業設計的思路,主要是面 向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生,使相關習題置于各種層次的最近發展展區,體現作業 的自主性、可選擇性和層次性,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反思作業有助于幫 助學生自我認識, 自我提升;也有助于幫助老師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
作業總體達標要求:根據課前、課堂和課后各個習題的分值,分為優秀、良 好、合格。
二、作業設計
( 一) 課前預習作業
1.讀“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 ,思考: 曲線平緩表示人口增長快還是慢? 曲線變陡 呢?將變陡、變緩的時間點標注在圖表上。
2.讀世界人口分布圖,總結世界人口分布特點。將人口稠密地區用A B C D 標注 在圖上,將人口稀疏地區用 1 2 3 4 標注在圖上。
3 .讀“世界人種分布圖”標注人種的分布。
1. 設計意圖:通過讀圖、閱讀課文,將重要知識點標注在地圖上,既直觀 形象又培養了讀圖能力。 2. 建議完成時間:利用周末時間或兩天課余時間。 作業評價: 教師主評,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打 1-3 分。
(二) 課堂鞏固作業
1 、 自然增長率= 出生率-死亡率,當一個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從②到③的 這種變化時,一般會產生的問題是 ( )
A .勞動力過剩 B .住房緊張
C .國防兵力不足 D .交通擁擠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但又有一定的規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 .從地形類型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
A .高原 B .丘陵 C .山地 D .平原
4 .2000 米以上地區占世界人口比例較低的原因是 ( )
A .炎熱干旱 B .溫和濕潤 C .資源貧乏 D .交通不便
5 、2021 年 5 月 11 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結合下圖, 回答問題。 四個地區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
A. 東部地區 B. 東北地區 C. 中部地區 D. 西部地區
設計意圖:“世界的人口增長”和“世界人口的分布”是本課重點:題目以 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1、考查人口自然增長率大小及產 生的影響。考查“折線統計圖”讀圖能力。2-4、考查人口分布知識點,考查條 狀統計圖讀圖能力。5、結合時事,聯系生活,了解我國現如今人口分布情況。 建議完成時間:5 分鐘 作業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學生自己判斷是否選擇正確,同伴交流并 根據答題情況相互打分。
6.閱讀下列材料,探究下列有關問題:
材料一:世界人口增長折線圖(人口/億)。
材料二:三幅關于人口問題的漫畫。
探究主題:世界人口增長特點及帶來的問題。
探究方法:通過相關資料,分析得出結論。
探究過程:
(1) 根據材料一:從 1830 年開始,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億人口所需時間越 來越 ,說明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 。
(2) 材料二中三幅漫畫揭示的問題:
①漫畫一:人們為了滿足生存的需求,要消耗更多的 ,給環境帶來更大 的壓力。
②漫畫二:如果短時間內增加的人口太多,會產生 現象。除此之外, 還會產生 、 、 等社會問題。
③漫畫三: 如果人口增長過緩, 現象會嚴重 。除此之外,還會 有 、 等現象加重。
思維延伸:
(3) 為了人類更好的生存和發展,針對不同的人口問題,歐美國家與非洲 國家應該采取怎樣的對策? (提示:歐美國家與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同)
(


意圖:本題主要通過對圖表的歸納總結和對漫畫的延伸探討,讓學生

認識到人口增長的不均衡性及所帶來的不同問題,深刻體會人口政策應與經

發展、資源環境相協調。

議完成時間:課堂時間,6
分鐘。

業評價:學生自評。
)
7、(選做題) 辯一辯:人口增長快好?人口增長慢好?
課前準備:
(1) 按學生自己自己的興趣劃定正方 (人口增長快好)、反方 (人口增長慢 好);
(2) 用課前收集準備的材料來支持己方的觀點。
課堂實踐:
正方、反方選定代表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明確認識到人口增長過快、
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
課堂鞏固:
總結出人口增長過快過慢都是不好的。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 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課前預習并搜集相關資料,讓學生自主認識到人口增 長過快或過慢都會帶來危害。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 建議完成時間:利用課前時間進行材料搜集,課堂時間鞏固驗收。 評價方式:學生互評。
(三) 課后拓展作業
1 、 (必做題) 2021 年 5 月 11 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 結合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人口普查 大陸地區人口總 數 (萬人) 占總人口比重 (%) 城市人口比重 ( %)
0~14 歲 15~59 歲 60 歲及以上
第六次(2010 年) 133972 16.60 70. 14 13.26 49.68
第七次(2020 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1)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中國城市人口數已經超過鄉村人口數。鄉村 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原因包括城市 、 等。
(2) 老齡化社會是指 60 歲及以上人口占全社會人口比重達到 10%或 65 歲 及以上人口達到 7%的社會。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會帶來一 些負面影響:例如: 、 等
(3) 根據圖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近十年人口總量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B. 建國以來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攀升
C. 八十年代開始人口總量呈下降趨勢
D. 進入二十一世紀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2 、(必做題) 讀世界人種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 圖中A 是_____色人種、B 是_____色人種、C 是______色人種的主要分布 地區。
(2) 黃色人種分布最多的國家是______ ,印度北部主要分布著______人種。
(3) 圖中北回歸線附近主要是_____色人種和______色人種。黑色人種主要分布 在_________洲,但美洲也有一部分黑人分布,他們是歐洲殖民者從_______洲販 賣去的黑人后代。
(4) 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三大人種是_____種人、_____種人和 _____種人。
(
設計

圖:兩道題都是人口與人種的擴展提升題。第
1
題通過第七次人口
普查數據,考查“人口問題”這個知識點。提高學生的作業興趣。第
2
題立

課本

習,強調了黑人被販賣這個知識點。設計兩道題的目的都是要將時事要
聞、

史知識與地理知識緊密融合,實現跨學科課程資源的挖掘與整合。


完成時間:課后拓展,建議利用周末完成,具體根據學生自身完成情

而定。
評價

體:第
1
題:
教師批改,了解學生的分析和思考過程。

2
題:學生互評,同伴交流并根據答題情況相互打分。
)
2. (選做題) 對所居住小區的外來人口調查報告
要求:
(1) 周末對自己居住小區的外來人口進行一個調查。調查的范圍包括附近 農貿市場中的各種攤位各種外來人員、小區附近的餐館、理發館及清潔、環衛等。 調查統計出你們家的這個小區里的外來人口都做著多少種不同的工作?隨機問 幾個人,他們都是從哪里來的?來了多長時間了?今后有什么打算?
(2) 整理好資料后,在全班討論會上進行交流。然后,全班找出有共性的 資料,匯總出一份我們所在城市的外來人口調查報告。
設計意圖:通過為學生提供較為完整的活動方案,讓學生自主或組隊完成 對小區周邊外來人口的調查實踐活動。 旨在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綜合分 析能力。 建議完成時間:利用周末時間。 評價方式:師生互評。
(四) 反思作業
1、通過學習《人口》,你覺得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2、你覺得學習人口增長差異及帶來的影響,理論聯系實際是否有利于自己的理 解?還有什么好的方法有助于理解的愿意和同學們分享嗎?
3 、在遇到學習內容冗長,內涵深奧的知識點時,你是怎樣學習的?
第二節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一、作業分析
課前預習作業主要是針對課本的內容:不同地區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課 堂鞏固作業主要以必做的基礎題為主,面向全體學生,是對教材重點內容的及時 鞏固和學習效果的檢查。課后拓展作業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內容展開, 主要以提升題為主,學生根據自身水平和意愿自主選擇。反思作業主要引導學生 對做作業本身的認識,培養學生自悟自省的能力。作業采取等級賦分,分為優秀、 良好、合格。
優秀:30 分 良好:25 分 合格:20 分
二、作業設計
( 一) 課前預習作業
1. (必做題,3 分) 春節期間,外地好友來安慶探親,希望你能帶他參觀一 下本地的宗教建筑,并且說說它們的宗教文化和傳統,請你選擇一個你感興趣 的宗教建筑查閱相關資料,然后課前以開小會的方式整合資料,課堂上分別描 述它們的宗教文化和建筑特色:
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文化 建筑特色
(


意圖: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宗教建筑并搜集相關資料,整理并初步了解
不同

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
探究學習、
自主學習和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完成時間:利用周末時間或課余時間。
作業評價:
教師主評,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打
1-
3
分。
)
(二) 課堂鞏固作業 (必做題,每題一分)
第 24 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 2022 年 2 月 4 日至 2 月 20 日在北京市 和河北省張家口市聯合舉行,據此完成 1 ~ 2 題。
1.為了更好地承辦冬季奧運會,北京市、張家口市掀起了學習英語的熱潮。其主 要原因是 ( )
A.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C.英語是聯合國的唯一工作語言
D.英語的發源地是美國
2.屆時會有眾多歐洲國家運動員參加冬奧會,他們大多信奉 (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孔子學院被譽為“迄今為止中國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產品”,截至 2020 年 7 月,全球已有 162 個國家 (地區) 設立了 541 所孔子學院,其中,亞洲 39 國 (地區 ) 135 所,非洲 46 國 61 所,歐洲 43 國 187 所,美洲 27 國 138 所,大洋洲 7 國 20 所。下圖左圖為孔子學院的標志,右圖為孔子學院開辦的 剪紙課程,據此完成第 3 題。
3.孔子學院快速發展,已然成為一張閃亮的中國名片。下列關于海外掀起學習 漢語的熱潮不正確的是 ( )
A.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漢語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C.漢語是聯合國常用工作語言之一
D.學習漢語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
2020 年 10 月 19 日至 22 日,20 個阿拉伯國家及阿盟駐華使節和外交官訪問
我國新疆。阿拉伯國家,是指以阿拉伯人為主要族群的國家,他們有統一的語言,
也有著相似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結合材料完成 4 ~ 5 題。
4.貝貝通過互聯網認識了沙特阿拉伯的小朋友,為了更好地與他進行語言交流, 貝貝應學習哪種外國語言 ( )
A.阿拉伯語 B.法語 C. 英語 D.葡萄牙語
5.有人說:“我是阿拉伯人,我們的宗教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這個人信仰的 宗教最有可能是 (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蘭教 D.喇嘛教
語言是人類進行溝通交流的表達方式。據德國出版的《語言學及語言交際 工具問題手冊》,世界上查明的有 5651 種語言。一般來說,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 語言,語言是民族重要特征之一,據此完成 6 ~ 7 題 ( 必做題,每題 1 分)
6.下列語言不屬于聯合國工作語言的是 ( )
A.西班牙語 B.德語 C.阿拉伯語 D.漢語
7.關于世界語言和宗教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C.基督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D.法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


意圖:本部分題目難度系數小,為基礎題,面向全體學生,
目的在于
夯實

礎。要求每位學生都能知道聯合國的
6
種工作語言,
以及漢語和英語在
世界主要語言中的重要地位。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說出部分地區和國家的語言


。了解一些國家的常用語言。
建議完成時間:10
分鐘。


評價:學生自評,答對得
1
分,答錯不得分。
)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于社會特殊意 識形態。世界三大宗教分別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據此完成 8 ~ 9 題 ( 必 做題,每題 1 分)
8.我國名著《西游記》講述了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這里的“經” 屬于 ( )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猶太教 D.佛教
9.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 )
A.基督教 B.佛教 C.印度教 D.伊斯蘭教
10.2020 年 3 月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歐洲時,中國毅然派出抗疫專家組飛赴意大 利,協助防控疫情,中國抗疫專家在與意大利居民的交流中發現,當地的人種和 他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
A.黑色人種和基督教 B. 白色人種和伊斯蘭教
C.黃色人種和佛教 D. 白色人種和基督教
設計意圖:本部分題目難度系數小,為基礎題,面向全體學生, 目的在于 夯實基礎。要求學生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的分布地區,了解不同國家和 地區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并且,能夠將語言和文化與人種的知識聯系起來, 建議完成時間:10 分鐘。 作業評價:學生自評,答對得 1 分,答錯不得分。
(三) 課后拓展作業
1 .(必做題,6 分) 讀“世界語言的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 A 是 語分布區,該地居民大多信 教。
(2) B 是 語分布區,以該種語言作為國語的歐洲國家是 。
(3) C 地區說 語,該地區的居民多信仰 教。
(4) D 是 (國家),居民說 語。
(5) E 是 國,該國家居民所說的 語成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 言。
(6) F 地區的居民說 語,歐洲的 (國家) 是該種語言的源地。
設計意圖: 能夠運用世界地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 主要分布,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空間意識及了解語言文化擴散的歷史背景。
2. (必做題,6 分) 根據材料,回答下面問題。
A 、B 、C 三個人同乘一輛飛機去非洲救助難民,A 、B 、C 三人都信奉宗教, 途中三人交談,A 說我是英國人,每個禮拜都去教堂做禮拜;B 說我是穆斯林,
我們的宗教活動在清真寺進行;C 說我來自泰國,在我們國家,寺院遍布全國。
(1) A 信奉 教,這一宗教主要分布在 洲、 洲和 洲。B 信奉 教主要分布在 洲的西部和東南部, 洲的北 部和東部,C 信奉 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 。
(2) 寫出以下建筑屬于哪種宗教風格。
① 教 ② 教 ③ 教
設計意圖: 通過情景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發源及分布,從宗教建筑 的樣式告訴學生宗教文化是有差異的,都是特定時代特定地點文化發展的產 物。
3 .旅行見聞 是真是假 (選做題,6 分)
小強、小林和小明三位同學,暑假期間隨父母到國外旅游,小強去了歐洲, 小林去了西亞和北非,小明來到了新、馬、泰.回來后三人都寫出了自己的 旅行見聞,三位同學所寫的見聞中有假的,你能辨別出來嗎?
小強:這里大街上行走的大都是白種人,在歐洲通用英語,歐洲居民普遍信 仰基督教,每個星期都到教堂做禮拜.
小林:這里的居民大都穿白色的長衫,頭上纏著白頭巾,當地居民普遍信仰 伊斯蘭教,穆斯林教徒用西班牙語虔誠地誦讀《古蘭經》.
小明:新、馬、泰的華人華僑很多,許多人會說漢語,當地居民大多信仰佛 教,佛教寺廟隨處可見.
你的分析:
設計意圖:本題主要是對人口、宗教和文化知識的補充和擴展,設置具體的 情境能夠增加題目的趣味性,同時考查了學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難度較高, 屬于提升題,不要求全部學生準確完成,面向基礎較好的大部分同學。學生可 選擇性完成。 建議完成時間:5 分鐘 評價方式:教師批改,了解學生分析和思考的過程,必要情況下向全班學生 講解。
(四) 反思作業
1 、你在做本課時作業時翻書及查閱資料了嗎?請談談做作業時查資料的利與 弊?
2 、在學習《世界的語言和宗教》這節課時,你有沒有和同學討論對于本節內容 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有沒有和同學分享很高效的方法?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意識,提高對學習規律的認知,讓自我歸納, 自我總結落實到具體的作業中去。
第三節 人類的聚居地——聚落
一、作業分析
課前預習作業主要是針對課本的重點內容:城市和鄉村景觀的差異這一知識 點展開,旨在通過課前的資料搜集初步掌握新知。課堂鞏固作業主要以必做的基 礎題為主,面向全體學生,是對教材重點內容的及時鞏固和學習效果的檢查。課 后拓展作業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內容展開,主要以提升題為主,以“作 業盒子”的形式提供多道選做題,學生根據自身水平和意愿自主選擇。反思作業 側重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學習方法的比較,培養學生方法意識。
二、作業設計
( 一) 課前預習作業
1. (必做題,3 分) 請選擇你感興趣的分組:城市組和鄉村組。
現有一居民想要購置一房產,請你就自己所選擇的組別,收集相關圖片和資
料,分別描述自己的優勢和對方發展中的問題,課堂上將以小組辯論的形式爭取
居民 (購買小組) 的購買意愿。
我的選擇意向:
我的優勢:
對方的發展問題:
(


意圖: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學生自主選擇襲擊感興趣的組別并搜


關資料,整理并初步了解鄉村和城市的景觀差異,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完成時間:利用周末時間或兩天課余時間。
作業評價:
教師主評,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打
1-
3
分。
)
(二) 課堂鞏固作業
聚落與環境
1. (必做題,每題 1 分) 聚落一詞古代指村落,中國的《漢書 溝洫志》中 記載道:“或久無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①為古代“耳”字,②為叉子,③表示三 個人在一起; ④是草的意思,⑤表示水源,⑥是口, 表示易守難攻的峽口,⑦為反文旁, “攻”字的右邊,有進攻的意思。
圖 1
甲 乙
圖 2
(1) 結合圖 1“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釋,下列關于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人類各種形式的居住場所稱為聚落 ②聚落內部只能生活,不能生產
③聚落的形成與發展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 ④聚落的形成與發展與交通密切
相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讀圖 2,比較甲、乙兩幅聚落圖片,描述正確的是 ( )
A.甲比乙交通便利
C.甲比乙房屋密集
B.乙比甲道路寬廣
D.乙比甲房屋低矮
(3) 甲與乙景觀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不同 B.現代運輸方式的不同
C.旅游業發展水平的不同 D.環境衛生優劣的不同
設計意圖: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聚落的概念以及城市、鄉村景觀的差異兩 個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結合古代“聚落”兩字各偏旁的含義,增加題目的趣 味性,圖文結合,需要學生運用自己的語文基本素養以及讀圖析圖能力。 建議完成時間:2 分鐘。 作業評價:學生自評,答對得 1 分,答錯不得分。
2. 選擇理想的聚居地:
(1) (必做題,1 分) 請在下列條件的地區中選擇你認為適合定居的地方:
①交通閉塞、空氣稀薄的青藏高原
③干旱的撒哈拉沙漠
⑤水網密集的長江流域
②平坦肥沃的華北平原
④氣候酷寒的南極地區
⑥資源豐富的東北地區
(2) (必做題,2 分) 結合上述選項,請你簡述最理想的聚居地應具備哪些條 件?
設計意圖:本題考查的是本課重點:影響聚落形成與發展的環境因素。題 目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題目難度系數小,為基礎題, 面向全體學生, 目的在于夯實基礎。要求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有利于聚落形成與 發展的自然和社會因素,能夠運用相關知識選出合適的選項并說明理由。 建議完成時間:2 分鐘 作業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學生自己判斷是否選擇正確,同伴交流自 己的理想聚居地條件并根據答題情況相互打分。
3. (必做題,3 分) 立足課本,教材第 83 頁活動探究:認識居民與自然環 境的關系。
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個地區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根據資料,分 析下面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
東南亞的民居:位于熱帶、亞熱帶地區,氣候炎熱多雨、潮濕,人們充分利 用當地的竹木資源,搭建竹樓。屋子通常沒有門窗,下層空著或放雜物,上層住 人。
西亞的民居:地處熱帶沙漠氣候,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
因紐特人的民居:地處高緯度地區,冬季漫長,為防風雪御寒冷,因紐特人
就地取材建造“冰雪屋”,遷入地下生活。
你的分析:
設計意圖:立足課本,探究居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本題是教材呈現的題
目,為必做題。這道題目需要學生整合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結合當地的自然
地理環境以及自己的生活體驗具體分析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能夠很好地檢
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建議完成時間:3 分鐘
作業評價:教師講解分析,學生自評后教師評閱。
聚落與世界文化遺產
1. (必做題,1 分) 北京四合院以中軸為對稱,大門開在正南方向的東南
方向,大門不與正房相對,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游廊聯接,起居十分
方便,北京四合院全面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居住觀念。下
列關于北京四合院的建議,哪種更合理? ( )
A.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要悉數保護下來,不
能拆除
B.太破舊了,影響市容,干脆全部拆除
C.對四合院進行合理化改造,加入新功能,方便現代生活
D.把四合院拆除后再選取統一地點照原樣重建
設計意圖:如何保護好聚落中有價值的紀念地、建筑群和遺址,處理好聚 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是學習聚落與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本題以北京四合院為 例,使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民居,明確對于有文化特色的傳統民居的正確態度: 保護與發展。 建議完成時間:1 分鐘 作業評價:學生自評。
(
2.
(
必做題,1 分) 下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是 ( )
A
.中國平遙古城

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B
.上海浦東新區、 法國巴黎塞納河畔
C
.

國麗江古城、中國橫店文化影視城
D
.上海世博園、安徽皖南古村落

計意圖:聚落并非都是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是指具有歷史學、美學、考


、科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的紀念地建筑群和遺址。本題考查的是學生
是否熟悉常見的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傳統聚落尤其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中


傳統聚落。傳統聚落多為文化遺產,而并非所有聚落都是文化遺產,這是學
生需要明確的基本概念

建議完成時間:1
分鐘


業評價:學生自評。
)
(三) 課后拓展作業
聚落與環境
1. (選做題,3 分) 下圖為“塔里木盆地城市分布圖”,在該地的四周是由 冰雪融水補給河流沖積形成的沖積扇平原,請你觀察塔里木盆地地區城市形態呈
( ) 分布。
A. 團塊狀 B.條帶狀 C.網狀 D.環狀
請你簡述這塔里木盆地地區城市分布的原因:
2. (選做題,3 分) 我國地域廣闊,聚落形態千姿百態,無一不深深打上了環 境的烙印,下圖為“我國某地史前文明遺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圖”,根據圖中 提供的相關信息,完成(1)~(2)題。
(1) 先民選擇居住地時,考慮的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水文 D.生物
(2)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圖中區域有可能發展成為聚落,其聚落的
狀狀可能為( )。
A.團聚狀 B.帶狀 C.網狀 D.棋盤狀
設計意圖:這兩題主要考查聚落形成的條件和聚落形態的知識,同時考查 了學生對于地圖的讀圖分析能力,需要學生有較高的綜合應用能力和發展意識, 難度較高,屬于提升題,不要求全部學生準確完成,面向基礎較好的大部分同 學。學生可任選一道題完成。 建議完成時間:每道題 2 分鐘 評價方式:教師批改,當面了解學生的分析和思考過程并適當講解。 在必要情況下作為知識鞏固提升面向全班講解。
3. (選做題,5 分) 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稱“民居”,民居包含住宅以 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環境。由于中國幅員廣闊,各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同,56 個民族風格與傳統各異,生產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萬別,使中國的民 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創造性。從南方的青磚藍瓦馬頭墻,到北方的四合院,直 到黃土高原的窯洞,內蒙古的氈包,西藏的碉樓……這些民居無不顯示著中國豐 富的歷史人文,傳承著千年的建筑智慧!
相信你肯定有已經了解或者很感興趣的中國傳統民居,請你選擇其中 2 種, 查找資料、圖片和視頻,分析當地傳統民居與自然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
(

計意圖:本題主要是對民居與自然地理環境知識的擴展,讓學生聯系生
活,體現地理學習的真實性和直觀性,同時通過作業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主



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加強學生對

國各地風土人情的了解。

議完成時間:8
分鐘


方式:教師先批改,了解學生的分析和思考過程并適當講解。然

作業展示并投票,將老師選出的較好作業編號,
由學生投票選出優秀作業并
展覽

)
聚落與世界文化遺產
1. (選做題,3 分) 課本第 85 頁活動題: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2. (選做題,5 分) 請結合自身經歷,你去過或你感興趣的并被列為世界文 化遺產的中國傳統聚落,收集并整理材料,制作一份地理小報。
小報要求:1.你所感興趣的傳統聚落的主要特色、發展問題。
2. 你對聚落未來發展和保護的想法或建議。
作業要求:兩道題任選一題完成。
設計意圖:兩道題都是對于聚落與世界文化遺產知識的擴展提升題。第 1 題立足課本練習,第 2 題通過地理小報的設計,提高學生的作業興趣。設計兩 道題的目的都是要讓學生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將生活中的地理與地 理知識緊密融合,實現校內外課程資源的挖掘與整合,從而緩和學游失衡的矛 盾。 建議完成時間:課后拓展,建議利用周末完成,具體根據學生自身完成情 況而定。 評價主體:第 1 題:教師批改,了解學生的分析和思考過程。 第 2 題:作業展示并投票,將學生作品編號,由學生投票選出優秀作業。
(四) 反思作業 1 、學習本節課后你有沒有實地參觀下安慶的傳統建筑?你覺得 實地參訪文化建筑對于理論學習有幫助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2 、和同學交流一下如何很快地掌握本課主要知識點。你喜歡一
點一點歸納還是提綱挈領式歸納?談談它們的優缺點。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的反問,讓學生覺得知識從實踐中來,也會回到實踐 中去,要學與做相統一;學會方法歸納,培養思維條理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汽车| 临泽县| 九龙县| 昭苏县| 彭水| 元谋县| 资源县| 嵊泗县| 探索| 江山市| 白水县| 吉林省| 广东省| 台北市| 紫阳县| 武强县| 平顺县| 金山区| 微博| 杂多县| 腾冲县| 安康市| 宁津县| 偏关县| 江口县| 安丘市| 阿勒泰市| 盐边县| 阜新市| 资兴市| 塘沽区| 济阳县| 阆中市| 曲水县| 陕西省| 聂拉木县| 福泉市| 深圳市| 红原县|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