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被子植物的一生學 科: 生 物適用年級: 七年級單元教材: 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單元課時: 3 課時設 計 者:目 錄單元信息 3單元分析 3(一)課標要求 3(二)教材分析 3(三)學情分析 4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5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6課時作業 7(一)《種子的萌發》課時作業設計 7(二)《植株的生長》課時作業設計 11(三)《開花和結果》課時作業設計 15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單元質量檢測 18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生物學 七年級 第一學期 人教版 被子植物的一生單元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教學內容 序號 課時名稱 教學要點1 《種子的萌發》 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種子萌 發的自身條件、萌發的過程2 《植株的生長》 幼根的結構和功能、芽的發 育、植物生物對營養的要求3 《開花和結果》 花的結構和功能、傳粉受精的 教程、果實和種子的發育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內容要求)概念 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并維持碳氧平衡。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與死亡等階段。種子包括種皮和胚等結構。種子萌發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適量的水等環境條件。根的生長主要包括根尖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細胞的生長。葉壓通過細胞的分裂和分化發育成莖和葉。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雄蕊和雌蕊,雄蕊產生的精子與雌蕊產生的卵細胞相結合形成受精卵,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實和種子。(學業要求)(1)識別和描述種子、根尖、芽、葉片、花的結構及功能,以及花與果實在發育上的聯系,通過繪圖或模型等形式呈現各個結構的特點。(4)設計單一變量的實驗,探究關于植物生活的影響因素。(教學提示)1、教學策略建議 (4)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實踐,設計簡單的任務,指導學生運用植物生理過程的相關知識、跨學科知識等,嘗試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2、情境素材建議 人工種子、施肥過多造成的植物燒苗現象。3、學習活動建議 實驗探究活動:觀察種子的結構;觀察根尖的結構、解剖和觀察花的結構;探究種子萌發所需的條件;栽培一種常見植物,觀察其生長發育的全過程;運用無土栽培技術栽培一種植物。(二)教材分析1、知識體系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本單元內容包括三節——第一節《種子的萌發》,第二節《植株的生長》,第三節《開花和結果》。在綠色植物中,被子植物是種類最多的,分布最廣泛的類群,他們在學生的生活中也最為常見,與人類的關系也最密切。因此,教材在本單元第二章就安排了“被子植物的一生”,以被子植物為例,介紹植物的生命周期。《被子植物的一生》》是按照被子植物從種子萌發、植株生長、開花、傳粉、受精、形成果實、產生新種子這樣生命活動過程開展的。本章安排了較多的探究活動,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記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合作的精神。此外還有 2 個課外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和興趣。這些活動和學生的生活相聯系,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本章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保有強烈的好奇心,對自然和生命世界有深厚的學習和探索興趣,本章的學習內容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外,學生已經學習過種子植物的特 點、種子的結構,加上小學科學和生活實踐的已有知識儲備,也為本章內容的學 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作業設計中涉及基礎知識的部分完成難度較小。但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水平有參差,在實驗設計和探究活動中需要加強合作學習,力爭每位同學都積極參與并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有所收獲。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一)單元學習目標核心素養 單元學習目標生命觀念 描述被子植物一生經歷的發育過程,認識種子、芽、根尖、花的結構和功能,理解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離不開適宜的條件,認同 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感受生命生生不息的偉大力量。理性思維 通過觀察和類比,歸納種子的萌發、根尖的發育、芽的發育、子房的發育過程,構建知識體系;通過實驗現象,概括植物發育中 需要的環境條件。探究實踐 在學習中,主動發現問題,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實驗方案,創設條件完成探究,形成實驗結果,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并得出結 論。態度責任 感受種子萌發的不易,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了解農業施肥的 現狀,宣傳使用農家肥的優勢,為保護環境出力。(二)單元整體作業目標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經歷生長、發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等幾個連續的過程,主要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植株的開花與結果等三部分,這是教材的內在邏輯,在作業設計時,也充分考慮這一點,旨在讓學生通過作業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建立知識體系和脈絡。具體目標如下:1、及時檢查學習的效果。針對本單元涉及的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種子萌發的過程;植物根尖的結構和功能、芽的結構和發育、植物生長需要的水和無機鹽;花的結構、傳粉和受精的過程、果實的發育等知識的學習,通過當堂作業和課后作業相結合,引導學生及時復習,及時鞏固。2、加深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通過課堂學習,對新知識可以初步掌握。可是對在不同的具體情況下,如何應用這些新知識,還不太清楚,而做作業正是對知識的具體應用,使知識的掌握變得更加準確、靈活和充實;通過作業,聯系實際,讓學生學會加工知識、運用知識,并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3、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面對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就會引起積極的思考,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使新學的知識得到了應用,而且得到了“思維的鍛煉”;選做作業的設計,讓學有余力的同學帶領其他同學一起參與探究活動,集思廣益,讓所有學生有所收獲和提高。4、利于教師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即時進行改進和拓展,教學相長。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被子植物的一生》這一單元包含種子萌發、植株生長、開花結果三部分知識,同時涉及對照實驗、觀察、探究等活動,在“雙減”的大環境下,作業設計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業負擔和認知水平,盡可能控制題量、以精取勝;初中生物與生活、自然聯系較多,本節內容尤為密切。因此在設計課時作業時,不僅考慮到基礎知識的書面完成,還考慮到所學知識的具體應用。整體設計思路如下:作業設計中,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基礎鞏固、能力提升、終極挑戰(小組合作、選做)。基礎鞏固部分,主要設計了連線、填空、填圖等基礎題,考察基礎知識,內容精簡,難度不大,題量也較小,適合全體學生;能力提升部分,主要是聯系生活實際,將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題目較為新穎,如畫一畫、做實驗、數一數等,激發學生的答題興趣,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拔高,也提升自己處理信息、活學活用的能力;終極挑戰部分多為實踐活動或探究活動,完成起來有一定難度,也需要較多的時間,班級里只有一小部分同學可以獨立完成,但設計為小組合作,合理分組,組內合理分配任務,就可以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提升合作學習的能力;設計為選做,讓學生自主選題、自主選擇完成時間,也有利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完成作業,減輕學生負擔。作業完成時間以課堂完成為主,有利于“趁熱打鐵”,提高完成作業的效率,減輕學生負擔。需要時間較長的探究和實踐活動主要安排在課下,有利于學生聯系實際、提升能力。作業評價以組內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提高效率的同時,讓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反饋。三個層面的作業結合,滿足了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需要。作業的類型豐富多樣,尤其是實驗題,對所有同學都有很強的吸引力,相信這樣的題型可以吸引許多學生完成作業。五、課時作業(一)《種子的萌發》作業設計1、作業內容一、基礎鞏固1、 選詞填空居家隔離期間,不少居民開始在家種菜。小明學習了《種子的萌發》一節后,也嘗試用綠豆發豆芽,你認為必須提供以下哪些條件,小明才能成功呢? 、 、 。A.適宜的溫度 B.充足的光照 C.肥沃的土壤 D.一定的水分 E.充足的空氣 F.充足的營養物質2、下列種子能繼續萌發的是( )A、發霉的種子 B、胚受損的種子C、胚被啃咬的種子 D、失去種皮的種子(五):實驗結論:)3、種子萌發的步驟是( )①種子吸收水分,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開始轉運 ②胚根突破種皮,發育成根 ③胚軸伸長 ④胚芽發育成芽,芽進一步發育成莖和葉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二、能力提升1、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做實驗吧!請你們選擇一個環境條件,探究該環境條件是否是種子萌發的條件。如“探究光照是不是種子萌發的條件”完成實驗報告并,把你的實驗結果拍照附在下面吧!(一)提出問題:(二)作出假設:(三)制定計劃:(實驗照片()(四)實驗結果:三、終極挑戰在數學中,常常要計算群體的優秀率,計算公式為:而在農業生產中,也有需要進行類似的發芽率測定。種子的發芽率是衡量種子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每年播種前,農民都要對種子做發芽率的測試。請你去到本地的水稻種植基地,實地測算一下今年春種水稻的發芽率吧。向農民伯伯問問他們是如何測定種子的萌發率,把你的調查結果寫在下面吧!種子萌發率的計算方法:2、時間要求:基礎鞏固(5 分鐘)能力提升(10 分鐘)終極挑戰(不限)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 一、基礎鞏固1、A D 2、D 3、A二、能力提升參考課本 89 頁三、終極挑戰種子發芽率=(發芽的種子數/供試種子數)×100%評價建議:自我評價 用時: 難度(簡單/一般/較難):做得好的題目: 做的差的題目: 需復習的知識點: 小組評價 成員姓名: 成員參與的部分: 成員完成的較好的部分:成員需要改進的部分:評價內容 學習能力水平 等級和評語說出種子萌發的條件 了解水平描述種子萌發的過程 理解水平辨認不能萌發的種子 圖片 應用水平教師評價 設計探究活動方案 獨立操作水平參加實地活動,體驗糧 食播種的不易 感受水平形成愛惜糧食的美好 品格 內化水平評價標準 :很好 :較好 :一般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作業分析:本節主要學習了種子萌發的條件,包括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以及種子萌發的過程、發芽率的測定等。其中,種子萌發的條件是重中之重,需要每位同學掌握,因此,在作業方面設計了單選、多選和填空三種題型,包括了考試的易考題型和答案中的易錯字。本節知識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主要是通過實驗探究實現的。在課堂上教師已經帶全班同學過了一遍實驗探究的全部步驟。而實驗探究也是生物學習中最基本的學習方式之一,在考試中實驗探究題也是常考題型。所以本節課作業中設計了以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利用實際操作的方法讓學生熟悉實驗探究的步驟,加深對種子萌發環境條件的記憶。生物是一門與農業、自然練習很深的學科,因此最后一題設計了實地感受活動,讓學生系統的了解農業實際中種子萌發的情況,將生物與實際生產聯系起來。設計意圖:作業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良好手段,也是教學環節的最后一步。一直以來,學生的作業以書面作業為主,并伴有大量的反復練習,這使得作業失去原有的意義。1、作業的目的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對不掌握的部分進行再次學習、不熟悉的部分進行再次鞏固。作業的量應當是少而精,因此本節課作業只設計了少量的書面作業,作業的部分是重點知識的掌握。2、學生對實驗非常感興趣,因此本節作業設計了實驗探究活動,提供了實驗探究的模板,可以規范學生實驗探究的步驟。通過實驗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同時也使學生進一步熟悉了實驗探究的過程。3、生物是一門與農業、自然、醫學等方面聯系密切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有能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意識。因此本節設計了農業基地參觀的活動,通過與專業的種植人員交流,了解種植的具體情況,給自己的理論知識添磚加瓦。還能給學生感受到食物的來之不易,培養他們愛惜食物的良好品德,在作業完成過程中實現了情感價值目標。(二)《植株的生長》作業設計1、作業內容一、基礎鞏固疫情居家期間,因蔬菜緊缺,小明和媽媽嘗試了水培洋蔥、發豆芽、水培生菜、水培芹菜等家庭種植蔬菜的活動,他還進行了仔細的觀察、記錄和實驗。請結合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完成以下題目。1、仔細觀察洋蔥的根尖,將根尖各部分的名稱和功能用直線連起來。根冠 A 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分分生區 B 細胞具有分裂能力伸長區 C 保護分生區成熟區 D 使細胞迅速伸長2、芹菜的生長需要水、無機鹽和有機物等營養物質。通過紅墨水標記,小明能發現水和無機鹽主要通過莖中的 運輸到植物的各個器官;而葉片通過 合成的有機物,則經莖中的 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器官。3、為驗證鎂是枝條生長的必需元素,小明用甲、乙兩個相同水槽各培養 10株相同的生菜莖段,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鎂的完全營養液,則乙槽中應加入 。二、能力提升1、畫一畫。推測一下,明年春天過后,這根枝條會是怎么樣的?期待你畫得又科學又美觀(期待你用素描、漫畫、油畫等多種形式繪畫)。2、數一數。你知道這棵樹的年齡嗎?與莖的什么結構有關。查找資料,簡要說明。三、終級挑戰選擇一個你喜歡的課題,完成探究實驗報告。(小組完成、選做)2、時間要求:基礎鞏固(5 分鐘)能力提升(10 分鐘)終極挑戰(不限)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 一、基礎鞏固1、CBDA 2、導管 光合作用 篩管 3、完全營養液二、能力提升1、 (提示:芽發育成枝條)2、21 歲;年輪由形成層每年的活動而產生。三、終極挑戰要按照探究的步驟完成探究報告,結合圖表展示實驗結果。評價建議:自我評價 用時: 難度(簡單/一般/較難):做得好的題目: 做的差的題目: 需復習的知識點: 小組評價 成員姓名: 成員參與的部分: 成員完成的較好的部分:成員需要改進的部分:教師評價 評價內容 學習能力水平 等級和評語列舉植物生長需要的營養 了解水平說明根尖的結構和功能 理解水平畫出芽的發育過程 應用水平會數年輪,并說出形成層的特點和功能 應用水平發現問題并設計實驗,在合 作中完成探究 獨立操作水平調研化肥使用情況,關注環境 領悟水平等級標準 :很好 :較好 :一般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作業分析:本節主要學習植株生長中幼根的生長和芽的發育,對于根尖的結 構及功能是考查的一個重點,設計了連線題,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對植物生長 過程中的營養吸收和運輸設計簡單的填空題進行鞏固;芽的發育是比較難的部分,但最終是要讓學生體驗植物枝干向上生長的原因,設計了畫一畫,讓學生根據自 己所學的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形成層知識體現分生組織的重要性,因此 設計了數年輪和查資料,一方面聯系實際,另一方面也培養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活動部分主要是教學中提煉出的幾個探究課題,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選擇合適的 課題完成,是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合作學習的考察。設計意圖:在我們的教學中,作業的設計和評價是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學實踐的必經之路。1、作業不能脫離學生實際生活,切合學生的見聞、理解、情感、思維,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學生就會以更主動的姿態投入到作業中。如數年輪等,讓學生活學活用。2、“玩中學”,玩是孩子們最容易接受的作業,因此作業中設計了連線、畫一畫等題目,讓學生減少畏難情緒,以更積極的態度完成作業。3、活動類作業是生物學科中真正提升學生能力的作業,同時,對學生的知識、能力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因此設計為小組完成、合作學習。(三)《開花和結果》作業設計1、作業內容一、基礎鞏固吃著手中的桃子,小媛回憶起春天和家人一起去郊外踏青賞花的情景,芬芳的桃花、金黃的油菜花、粉紅的李花……請你運用本節所學的知識,和她一起回答以下問題:1、一朵李花中,與繁殖后代直接相關的結構是( )A.花瓣 B.蜜腺 C.雌蕊和雄蕊 D.花絲和花藥2、小媛發現,成群的蜜蜂在油菜花間飛舞,原來是在傳粉啊!當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后,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 ,穿過花柱,進入 ,一直到達 。胚珠里面的 與來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結合,形成 的過程,稱為受精。3、小媛知道桃花謝后就要結出桃子了,請將桃花傳粉、受精之后,子房發育成桃子果實的關系用線連接起來。子房壁 胚受精卵 果皮胚 珠 果實子 房 種子二、能力提升以小組為單位對桃花進行觀察和解剖(參考 P103 頁“觀察與思考”),動手制作花貼圖,并討論完成下列問題:1、觀察的方法:取一朵桃花觀察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用鑷子從外向內依次摘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仔細觀察雄蕊和雌蕊的特點。用鑷子夾開一個花藥,用放大鏡觀察其里面的 。用刀片縱向剖開子房,用放大鏡觀察其里面的 。2、從植物繁衍后代的角度來說,桃花的哪些結構是最重要的?為什么?三、終極挑戰生物興趣小組的學生種植盆栽草莓,觀察開花結果的全過程。2、時間要求:基礎鞏固(5 分鐘)能力提升(10 分鐘)終極挑戰(不限)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一、基礎鞏固1、C 2、 花粉管 子房 胚珠 卵細胞 受精卵3、子房壁 胚受精卵 果皮胚珠 果實子房 種子二、能力提升1、 (3) 花粉(4) 胚珠2、雌蕊和雄蕊。因為雌蕊子房的胚珠中有卵細胞,雄蕊花藥中的花粉能產生精子,在植物的生殖中起到重要作用。三、終極挑戰可以結合圖片和表格記錄直觀展示草莓的開花、結果的過程。評價建議:自我評價 用時: 難度(簡單/一般/較難):做得好的題目: 做的差的題目: 需復習的知識點: 小組評價 成員姓名: 成員參與的部分: 成員完成的較好的部分:成員需要改進的部分:教師評價 評價內容 學習能力水平 等級和評語說出花的基本結構 了解水平描述傳粉、受精過程 理解水平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 系 應用水平通過解剖百合花,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應用水平參與種植活動,體驗開花和 結果的過程 獨立操作水平聯系生活,培養愛護植物的 情感 領悟水平評價標準 :很好 :較好 :一般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作業分析:《開花和結果》對本章來說是個重點也是難點,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很少有機會看到從開花到結果的全過程,理論知識較抽象,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引導學生觀賞花,可以進行審美教育和愛護植物的情感教育。所以本次作業設計活動一方面,讓學生動手操作,掌握花的基本結構。傳粉、受精和果實的形成比較抽象,設計基礎題選擇題和連線題作為基礎題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另一方面設計課外實踐活動,親自栽培綠色開花植物觀察開花結果的全過程,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在快樂中學習。設計意圖:本節課要求學生掌握花的基本結構,知道傳粉受精過程,以基礎題、能力提升、實踐活動的形式層層遞進考察學生的三維學習目標。活動使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認識花的結構。達成知識目標——概述花的結構,同時也落實了本節課的能力目標。活動型作業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能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單元質量檢測(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一、基礎檢測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不包括以下哪項( )A、適宜的溫度 B、肥沃的土壤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空氣 2、枝條中的葉是由( )發育來的A、芽軸 B、芽原基 C、幼葉 D、胚芽 3、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A、花瓣 B、花蕊 C、子房 D、花粉 4、正確的連線。果實 子房壁果皮 胚珠種子 受精極核種皮 受精卵胚 子房胚乳 珠被二、進階訓練1、下面關于綠色開花植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顆小小的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主要是因為種子的胚中有子葉 B、只要經歷傳粉,就一定會形成果實和種子C、花的主要結構式雌蕊和雄蕊,雌蕊的子房里有胚珠D、根尖的成熟區吸收水和無機鹽,植株生長只需要氮、磷、鉀三種無機鹽2、端午桃果肉細嫩,汁多味甜,深受人們喜愛。如圖是關于端午桃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部分示意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圖一中的 c 可發育成圖二中的 eB、端午桃汁多味甜,是因為細胞液中含有較多的糖類等無機物 C、移栽端午桃樹苗時常常剪去大量的枝葉,是為了減弱蒸騰作用D、圖三可表示自花傳粉過程,由圖三到圖四還要經歷的另一個重要過程是受精 3、如圖表示桃子的形成過程,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 a 過程表示受精B、結構[2]和[7]共同組成雌蕊C、胚珠內的細胞數量決定果實內的種子數 D、b 由胚珠發育而來三、能力提升(一)看完了探究種子萌發環境條件的實驗設計,相信你也很想自己試試看吧。設計一個實驗計劃,探究種子萌發的其他條件吧。或者你可以從下面的選項中選擇一個,設計完成的探究實驗。1、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2、種子萌發需要光照嗎?3、種子萌發需要完整的胚(二)自己制作植物根尖或者枝條芽的臨時裝片,并把你的觀察結果畫出來吧,記得標注各結構的名稱。(植物根尖結構圖) (芽的結構圖)(三)實踐題,指一指下圖花的各結構名稱,說一說桃子是怎么由桃花發育來的。附:二次訂正及繪制思維導圖區 二次訂正(僅限基礎檢測題目):思維導圖(僅限進階訓練題目):(二)單元質量檢測時間要求40~60 分鐘(三)評價設計參考答案: 一、基礎檢測1、B 2、C 3、B4、果實 子房壁果皮 胚珠種子 受精極核種皮 受精卵胚 子房胚乳 珠被二、進階訓練1、C 2、B 3、D三、能力提升(一)、參考課本 89 頁(二)、植物根尖結構圖 芽的結構圖(三)、①柱頭②花柱③子房④胚珠⑤花藥⑥花絲⑦果皮⑧種子桃子果實是由受精后的桃花子房發育來的,其中桃子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種皮由珠被發育而來,胚由受精卵發育而來,胚乳由受精 極核發育而來。附:思維導圖示例及思維導圖評價量表思維導圖示例:思維導圖評價量表:評價維度 評價內容及要求 評價等級(B/C)完整性 1、能夠完整設計單元思維導圖、標注清晰、字體工整規范。 2、語言準確,表述清晰,圖文并茂,信息完整科學性 1、無學科知識性錯誤、無錯別字。 2、能分整個單元內容,合理分配布局,并將每節內容承接起來。邏輯性 1、知識銜接流暢,所學內容能夠完整體現 2、內容能夠由深到淺,逐級遞進。創新性 1、格式創新。 2、圖片創新。 3、體現了較強的融會貫通能力。評價建議:自我評價 用時: 難度(簡單/一般/較難):做得好的題目: 做的差的題目: 需復習的知識點:教師評價 評價內容 學習能力水平 等級和評語基礎檢測 辨認種子萌發的環境 條件 了解水平舉例說出葉是由什么 發育來的 了解水平說出花最重要的結構 了解水平區分果實的各結構,并能將對應的子房結構連線 應用水平進階訓練 觀察圖片并得出關鍵信息,區別芽、花、 子房的結構 應用水平能夠繪制思維導圖, 建立知識間的聯系 領悟水平能力提升 設計實驗探究方案,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 析 獨立操作水平能制作常見植物的臨時裝片,能繪制細胞 結構圖 獨立操作水平能對照實物描述果實 的形成過程 領悟水平評價標準 基礎檢測為 A、B 等級進階訓練為 A、B、C 等級 能力提升為 A、B 等級(四)作業分析及設計意圖作業分析:本單元內容為被子植物的一生,是比較重要的一章節。因此在作業設計時,設計了三個階段的作業,由簡到繁,難度逐步上升。在設計作業時考慮到了不同學情的學生能力不同,有“吃不飽”的同學,也有“吃不透”的學生。針對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強的同學,設計了探究活動題、實驗操作題和言語表達題,全方面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讓他們做到會學、會做、會教,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幫助學困生進步。對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只要求他們完全掌握基礎訓練題。對于中等能力的學生,設計了進階訓練題,并對 B 等級及以下的學生進一步布置了繪制思維導圖的二次作業,培養他們活學知識的能力,解決這部分學生懂基礎知識卻做不好題的困境。在作業形式方面,種類豐富,包括選擇題、填空題、連線題、畫圖題、設計方案題、實驗操作題等,大大豐富了學生的做題體驗;題量得當,基礎檢測和進階訓練只有五道題,能力提升為三道大題,選做其中一道,學生需完成的總題量為 8 題;時間安排得當,通過分析學生平時完成課時作業的時間,設計本單元測試完成時間在 40~60 分鐘左右,在一節課內完成,符合教學計劃的設計。設計意圖:初中生物知識難度較小,與生活聯系緊密,因此在平常教學中老師會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進行教學,在作業方面,也盡量設計有趣、具有實踐性的作業。初中生對自然具有濃厚的興趣,愛做實驗,愛觀察生物,因此在本章節的作業設計中安排了實驗探究題、實驗操作題和言語表達題,利用實物、實踐活動等激發學生的興趣,更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為他們今后更復雜的生物學習助力。為貫徹課程方案中“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原則,本節單元設計了三級難度的作業,第一部分基礎檢測針對全體學生和學困生,第二部分進階訓練針對中等學習程度的學生,第三部分能力提升針對學優生及對生物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實現了分層教學。在作業評價方面,評價主體為學生和小組互評,推翻了以往以師為主的單一評價方式,這會使得學生對作業的積極性增加。評價標準包括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評價標準更多元,結果更具有全面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