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書寫說明教案又稱課時授課計劃,是任課教師的教學實施方案。任課教師應遵循專業教學計劃制訂的培養目標,以教學大綱為依據、教材為藍本,在熟悉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經驗,提前編寫設計好每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教案書寫應包括以下內容:⒈ 課題:所授課的章、節。⒉ 課型:分理論講授課、實驗(實訓)課、實習(見習)課等。講授課又分新授課或復習課。⒊ 教學目的:本課題教學應達到的目的。⒋ 教學重點:本課題(章節)的教學重點分別列出。⒌ 教學難點:本課題(章節)的教學難點分別列出。⒍ 教學方法:指本課題使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⒎ 課時安排:本課題(章節)總計劃課時數。⒏ 教學內容:本課題(章節)主要內容。⒐ 作業及實踐:包括思考題、討論題、實驗題目、實訓題目等。⒑ 教學后記:授課結束后的教學小結、心得體會等。思想政治 教案授課題目 第14課 推進綠色發展 第 14次課教學目的 1.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理念 2.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共同體理念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重點: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理念 難點: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共同體理念教學方法 情景設置 問題探究 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課堂教學 時間分配 教學內容 時間分配(分)一、組織教學 10二、課程導入 15三、新課講授 45四、小結 15五、作業布置 5板書設計 推進綠色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 業 教材:啟思導行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貫徹落實綠色生活方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節水節電節能,節約糧食,垃圾分類。充分理解綠色生產方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關系,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共同體理念。附------教案講稿教學環節導入新課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人與自然該如何相處?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怎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學習本課,文明將進一步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握推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的意義與要求。講授新課請同學們自主學習,閱讀與思考。人與自然是怎樣的關系?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產發展的基本條件。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也積累了不少生態環境問題。小組學習相關鏈接,并思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闡述了人與自然、保護與發展、環境與民生、國內與國際等關系,就其主要方面來講,集中體現為“十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閱讀與思考同學們結合余村發生的巨大變化,說說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解。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既是重要的發展理念,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闡述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到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發展不應該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該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推進綠色生產方式查閱資料,了解什么是“碳達峰”和“碳中和”。我國為什么制定上述目標?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以上問題。綠色生產方式,要求按照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原則組織生產,創造綠色產品,滿足綠色消費。形成綠色生活方式閱讀與思考結合材料,我們還知道哪些綠色生活方式?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互相交流。小組回答問題,互相學習。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培養生態道德和行為準則,讓天藍地綠水清深入人心。引導學生們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總結同學們總結本課學到的重要知識點。作業教材:啟思導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