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整體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地理 八年級 第一學期 人教版 中國的自然資源單元 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第一課時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2 第二課時 土地資源3 第三課時 水資源二、單元分析( 一) 課標要求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11) 》的要求,本章內容屬于“中國地理”中“自然 環境與自然資源”部分,課標具體要求見表 1。表 1 “自然資源”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標 準 活 動 建 議1、舉例說明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的區別。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理解我國的 土地國策。 3、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點及其對于社會 經濟發展的影響。 4、結合實例說出我國跨流域調水的必要性。 開展野外地理觀察、討論等 活動。例如,實地觀察家鄉 某條河流,描述該河流的特 征;收集資料,討論“我國 為什么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 保護制度”。(二) 教材分析 1.知識框架2.內在邏輯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引 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認清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人均少的現狀,幫助學生 形成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的意識。土地資源和水資源都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 土地資源,通過學習,讓學生從總體上認識到我國土地資源的特征及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 題。對比我國的國情,并結合前面對土地資源重要性的理解,認識到保護土地資源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提出如何解決土地問題的建議。對于水資源,通過對水資源分布不均,水資 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等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水資源的危機,意識到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的重 要性,使學生樹立惜水、節水的資源保護觀念。在教學中要注意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 幫學生建構起清晰知識脈絡。3.知識脈絡。2(三) 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認知能力、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大部分學生勤于思考身邊的問題,并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對自然資源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部分學生注意力集中度和邏 輯思維能力較弱,而且對和諧發展的人地觀念、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認識不夠充分。針對 土地資源,由于八年級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弱,理論聯系實際問題理解難度大,所以要對 學生進行土地資源的國情國策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形成可持續發展意 識。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接受過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基礎教育,但實際上,由于家庭 生活中自來水的保障供給,許多學生意識不到水資源的寶貴以及我國水資源的匱乏,因此, 教學中,我們應該聯系生活實際,通過一些水污染圖片,加強學生對缺水地區水資源匱乏的 認識,使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真正落到實處。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依據課標,制定本單元作業目標如下1、掌握自然資源的概念及特征,樹立保護資源、節約資源的理念。2、我國土地資源構成特點及分布就是重點的考察知識,對于基礎較強的學生多添加兩 題能力提升題目,重在對他們地理思維的提升,在掌握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和分布的基礎 上,能不能靈活分析其他區域土地資源的基本構成和分布,如何得到正確的結果,有哪些 思考方法。3、對于水資源來說,作業多以圖文資料考查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水資源利用中存 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缺水問題的對策,重點考查跨流域調水工程及水污染的治理等問題。4、針對于當前的雙減形式,我們在設計作業時應從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學科的特色,地 理課程核心素養考慮作業的質量及形式,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合理安排作業的完 成時間,最好根據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針對性設計作業的內容及形式,讓因材施教和雙減 政策同時高效并行,故此作業多以身邊的鄉土地理和我國實際的情況出發,利用圖文圖表 資料、地理考查調研等形式,讓學生掌握知識,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疆土的高尚情感。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針對于當前的雙減形式,我們在設計作業時應從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學科的特色出發,從地理課程核心素養方面考慮作業的質量及形式,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合理安排 作業的完成時間,最好根據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有針對性地設計作業的內容及形式,讓因 材施教和雙減政策同時高效并行,故本節作業多以從身邊的鄉土地理,我國實際的情況出 發,利用圖文圖表資料、地理考查調研,讓學生掌握知識,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疆土 的高尚情感。本單元作業類型有書面作業和實踐作業,書面作業有繪圖、選擇、填空、簡答等題型, 基于雙減背景,本著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原則,重在考查學生對知識整體關聯度的考察,培 養知識運用遷移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養。本單元作業體例見表 2。表 2 “中國的自然資源”單元作業體例課時作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題量 自然資源總體特征 2—3 組 選擇題 2-3 組 材料分析題 1 組 綜合題 1 組土地資源 2—3 組水資源 2—3 組題型 書面作業、實踐性作業繪圖、填圖、選擇題、綜合題、活動題等時間 15 分鐘以內 30 分鐘以內本單元作業設計的基本流程為: 明確作業目標、選取課題素材、設定問題任務、評價標準。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一、作業內容基礎作業1.下列關于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土地、森林、礦產、電能都屬于自然資源B.風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屬于可再生資源C.世界石油資源最主要的儲存、輸出地是西亞的紅海沿岸D.我國實行夏季休漁政策,是為了實現海洋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為了幫助貧困地區學生,某校組織“愛心義賣”活動,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閑置的物品獻 愛心。圖書室“愛心義賣”活動中常見的物品--圖書紙張的主要原料屬于 ( )①生物資源 ②礦產資源 ③可再生資源 ④非可再生資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鼓勵市民選用步行、騎自行車、乘坐公交車等綠色交通方式出行,這有利于 ( )①減輕大氣污染 ②減少能源消耗 ③傳遞綠色環保理念 ④減少交通事故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能力提升“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北煤南運”和“西電東送”是我國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四大工程。據此完成第1—2題。1.四大工程中的“資源”,為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煤炭和天然氣 B.水資源和電力 C.煤炭和水資源2.四大工程表明我國資源 ( )A.總量豐富 B.人均不足 C.地區分布不均D.天然氣和電力D.種類齊全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有研究分析,全球變暖至少有四個好處。一是氣候變暖將使大氣水汽增多,給內 陸帶來更多的雨水。二是氣候變暖將使全球的植被更加繁茂。三是氣候變暖使作物更加高 產。四是全球變暖導致人類減少能源使用,從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1) 氣候變暖使極端天氣增多,如干旱、洪澇。搜集資料列舉兩點氣候變暖的危害。材料二 數據顯示,每節約1度電就可以減排1千克二氧化碳;少用10雙一次性筷子,減排0.2 千克二氧化碳;用一次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機洗衣減排0.3千克二氧化碳,節約就是減排。 (2)參照衣、食、住的方案,說出你“行”的做法。衣--棉麻織品、舊衣新穿;食--素一點、少一點;住--節水節能、綠化居家;行-- 。材料三 我國人均占有淡水資源2200立方米,從地區看,水資源總量81%集中分布在長江及 其以南地區。人均占有淡水資源量南方大,北方小,可差10倍。(3)針對材料說出為解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問題而實施的重大工程是 ( ) A.南水北調工程 B.長江三峽工程 C.葛洲壩工程 D.西氣東輸工程培優拔尖讀圖,完成1-2題。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比較圖1.圖中所示我國資源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總量豐富 B.人均占有量少C.人均煤炭資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D.各類資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針對圖中反映出的問題,我們應該( )①保護耕地 ②節約用水 ③提高煤炭、油氣等常規能源的利用效率④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規能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二、時間要求:15 分鐘三、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基礎作業體現了第一層次的學業水平要求,從自然資源的分類及綠色出行方式等方面設計作業, 要求學生掌握中國自然資源的概況,說出分布與特征,樹立保護資源、節約資源的理念。能力提升體現了第二層次的學業水平要求,通過資源區域調配的考察設計,讓學生能正確區分 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通過氣候變暖、碳排放和水資源分配等問題,分析我國自然 資源現狀,能辨析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行為正確與否。培優拔尖通過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和世界平均水平作比較,讀圖分析、歸納總結,培養學生分 析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達到會學地理的目的。第二課時 土地資源一、作業內容基礎作業1.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與如圖反映內容不相符的是 ( )A.我國土地利用類型齊全 B.難利用土地較多C.林地主要分布在橫斷山區 D.耕地少,后備耕地不足2.我國土地資源對農業發展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現在( )A.土地資源類型多樣 B.人均耕地少C.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3、讀材料和圖1、圖2,回答下列問題。材料:2020年9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 通知要求: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嚴禁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嚴禁違規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擴大自然保護地;嚴禁違規占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等。(A.) (B.) (C.) (D.)(1) 圖1中所示的農業用地主要包括以水田為主的耕地、____、草地和林地。(2) 下列關于我國土地資源基本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資源總量豐富,且人均量也多 B.難以開發利用的比例小C.類型多種多樣,區域差異顯著 D.耕地后備資源十分充足(3) 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我國必須堅守的耕地紅線是 ( )A.10億畝 B.18億畝 C.20億畝 D.28億(4) 《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文件是針對我國耕地利用中出現一些問 題而頒發的,為保護土地資源我國把____作為一項基本國策。(5) 漫畫《飛來的山峰》反映的現象違反了文件中的哪項要求____。(6) 下圖中屬于破壞和浪費土地資源現象的是 ( )(7) 請你為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獻計獻策 。 ( 一條即可)彈性繪圖作業活動感知,從我出發1.根據你的觀察,校園 (家鄉) 有哪些土地利用類型?2.參照圖3.9,查閱資料,繪制校園 (家鄉) 土地利用構成的餅狀圖。3.描述校園 (家鄉) 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特點圖3.9中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地理實踐作業地理實踐應用: 以地理興趣學習小組為考察單位,到當地土地資源規劃局進行實地調查 研究,認識家鄉的土地資源規劃,為家鄉發展進言獻策。以教師組織為主,聯系相關部門,在考察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共同制定考察目的, 設計基本的活動組織策劃方案,對方案師生再共同合議,明確整個活動流程,最終在考慮 實際情況及外部因素下組織活動。活動中要求紀律,任務,活動后學生得出調查結果并討論交流,教師予以點評。附:家鄉土地資源利用調查書土地類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設用地 難以利用的土地 其他土地比例面積(公頃)家鄉土地資源利用調查問卷調查項目 調查結果當前土地資源利用分為哪些類型? 具體如何詳細劃分的呢?農業生產用地分為哪幾類 所占據面積及分布位置在哪?建設用地分為哪幾類? 所占據面積及分布位置在哪?難以利用的土地分為哪幾類? 所占據面積及分布位置在哪?有沒有其他土地利用類型? 所占據面積及分布位置在哪?這些不同種類土地資源的分布規劃主 要考慮什么因素?在土地利用中突出的問題有哪些呢? 如何去合理處理這些土地問題呢?未來將如何更加合理調整規劃不同類 型土地的分布? 有哪些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對家鄉土地資源利用做出評價,并提出合理的建議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合理規劃調查流程了解校園和家鄉土地構成類型并制作成圖表分析校園和家鄉土地利用構成的特點合理評價家鄉土地利用構成的特點并建言獻策作業設計評價二、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基礎作業1.設計目的:鞏固土地資源基礎知識,明白我國土地資源構成與分布的基本特點,分 析我國在此方面的優劣勢更好地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同時樹立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的正確價值觀。設計方式:圖文考察,同時加強對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 2.完成方式:學生交流合作,或課后獨自完成,教師個別指導,同時總體評價。 3.控制時長: 5-10分鐘。4.講評方式:學生互評為主,教師點評為輔。5.完成地點:課內或課外完成。 (依據具體的學生學習情況)6.預期效果:知識與實例相結合,使學生更加深刻理解我國土地資源構成的國情。彈性繪圖作業1.設計目的:拓展延伸,讓學生繪制家鄉土地分布情況,由此學會讀圖、析圖、作圖。 貫徹地圖是地理的核心這一教學思想,通過與家鄉鄉土地理的結合,提升學生對課本 知識的靈活運用與遷移的能力,建立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高尚情操。但對于不同的 學生應根據具體能力選做題目,加強教師對學生的資料收集真實性及繪圖方法科學性 的活動指導。2.完成方式:學生交流合作, 自由展示。3.控制時長:30分鐘。4.評價方式:小組互評。5.預期效果:了解家鄉的區域地理土地概況,明白地圖對學習的重要指導意義。地理實踐作業1.設計目的:通過調查家鄉土地資源利用情況,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更好的 在實踐中落實到鄉土地理,深刻形象理解土地資源的知識。 2.設計方式:結合實踐調研,激發學生興趣。3.完成方式:課后實踐活動完成。4.完成時間:周末。5.評講方式:學生匯報考察成果,任課教師及本校相關地理興趣小組課教師共同點評。 6.完成地點:學生自行選擇。7.預期效果:學生更為深刻的認識到我國及家鄉的土地資源構成及分布,學會科學的分析問題,重視實踐對理論的作用,樹立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第三課時 水資源一、作業內容基礎作業分析我國南、北方地區水土資源分配數據表,回答下列1-2題1.我國南、北方地區水土資源分布特點是 ( )A.北方耕地多,水資源少 B.北方耕地多,水資源多C.南方耕地多,水資源少 D.南方耕地多,水資源多2.我國水資源的分布表現為時空分配不均,其中時間分配不均勻表現為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多,冬春少C.春夏多,秋冬少 D.春夏少,秋冬多3.修建水庫的主要目的在于 ( )A.調節水資源的時間分配 B.改變水資源的空間分布C.節約水資源 D.發展淡水養殖4.關于我國水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 (多選)A、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少B、我國水、土資源配合良好,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C、我國水資源在季節分配上的特點為:夏秋多冬春少D、我國水資源最豐富的河流是長江,其次是黃河能力提升5.讀南水北調工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2019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主持召開 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后續工程和水利建設等工作。(1) “南水北調”中“南水”指的是 的水,“北調”指的是調往 ________、________地區。(2) 工程東線的調水線路是利用 作為輸水渠道,最終將水調到 。(3) 中線工程是由長江最大支流 上的________水庫引水,沿途經過湖北 省、河南省、河北省到達 。(4) 西線方案是把長江________ (河段) 的水資源調到 ,解決 地區缺水問題。培優拔尖6、“水是生命之源”,讀圖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 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國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材料二 我國南方水資源占全國的80%以上,北方僅占20%不到,特別是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為嚴重。材料三 如下圖漫畫1(圖3)漫畫2(1) 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歸納我國水資源特點:① ②___。(2) 為了解決材料二問題:采取的辦法是 ,代表性工程是 。(3) 材料三中漫畫1反映的主題 ;漫畫2反映的主題是 ,這兩 種人為因素更加劇了我國缺水現狀,圖三提示我們要 水資源。(4) 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請你為“世界水日”設計一條宣傳語,并 談談今后你會為節水做點什么 二、時間要求:25 分鐘三、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基礎作業:針對水資源分布時空不均的題目考察,鞏固并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針對學生所學,通過作業讓學生學有所獲,并達到檢驗學習效果、復習鞏固 知識的目的。題目靈活多樣、深入淺出,通過設計水資源分配的情境問題來啟迪 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起到舉一反三、促進知識深化的作用。能力提升:吃水用水是緊靠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通過對“南水北調”長期熱點的解讀 與考察,拓寬學生的地理思維空間,使他們掌握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識和技能。引 導學生利用跨學科的知識,或者通過自主查閱書籍、互聯網搜集資料等途徑,提 取有價值的信息,解決作業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拓展類作業, 教師鼓勵學生從地理視角提出問題,指導有能力、有興趣的學生運用素材支撐觀 點、分析現象、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培優拔尖:本題通過水資源的擁有量和日常生活中水資源利用的漫畫圖等多種作業類型, 重點突出“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學生 的生活品味,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地理是一門綜合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尤 其強調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感悟、分析、理解人地關系狀況。地理教育的生活 化強調讓地理作業生活化,讓作業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走向生活。所以,地理 作業設計要“以生活為源”,體現地理學科的本質特點,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 學會運用地理的思維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 基礎。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一.解答題材料一、潁上縣位于淮河、潁河交匯處,轄區面積1987平方公里,耕地12.5萬公 頃,2020年總人口180.2萬,常住人口119.88萬人,卻是一個嚴重缺水的農業縣, 水資源人均、畝均占有量只有580m3左右,加之水質污染、資源性缺水和水 質性缺水并存;且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社會、環境各方面對水 的需求量快速增長,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必將不斷加劇,旱情不斷擴展。材料二潁上縣城總體規劃圖與漫畫“步步緊逼”(1) 由材料一可知潁上縣水資源存在的問題是 。旱情主要 發生在 (季節) 。(2) 潁上縣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漫畫《步步緊逼》指的是____。 耕地面積日益減少的原因還有 (寫一點即可) 。因此,我國 土地資源的基本國策是 。 (3)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是為了擁有“看得 見山,望得見水”的美麗家園。假如你是一名“土地規劃師”,請你提出合理利用 和保護土地的措施。 (至少兩點)二.實踐考察題1、走訪潁上縣國土資源規劃局,了解我縣自然資源的種類及分布;2、制作潁上縣自然資源分布餅狀圖,分析我縣自然資源的特點;3、認識潁上縣水土資源分布比例,分析人口數量與水土資源之間的關系;4、結合自然資源調查情況,為家鄉資源發展建言獻策。我為家鄉獻策(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設計意圖:針對于當前的雙減形式, 我們在設計作業時從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學科的特色出發,從地理課程核心素養方面考慮作業的質量及形式,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特 點合理安排作業的完成時間,最好根據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針對性設計作業的內容 及形式,讓因材施教和雙減政策同時高效并行,故此本單元作業多以基礎題為主, 利用圖文、圖表資料等,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樹立節約和保護資源的意識,熱愛 祖國疆土的高尚情感。(三)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作業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了解 理解 應用1 解答題 1、2、3 √ √ 易中 原創 15分鐘2 實踐考察題 1、2、3 √ 難 原創 周末時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