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理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地理 八年級 第二學期 人教版 第十章中國 在世界中單元 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舉世矚 目 的發展成就 第十章第一標題2 發展中面臨的挑戰 第十章第二標題3 做負責任的大國 第十章第三標題二、單元分析( 一 ) 課標要求盡管本章內容并沒有與之對應的課程內容標準 ,但教材仍然將其作為中 國地理的最后一章 。設計這一 內容 ,有如下三點考慮: 第一 ,在學習了中國分 區地理后 , 需要有一章節來進行首尾呼應的收尾 (第一章為 “從世界看中 國 ” ) ,從而使教材結構更加完整合理; 第二 ,課程標準中有 “關心我國的基 本地理國情 ,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和 “了解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這樣的 目標 要求 , 因此安排本章可以提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 目標; 第三 ,對我國國情進 行大體上的總結 ,有利于從地理的視角認識祖國 ,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自豪感和憂患意識。(二) 教材分析1.知識框架2. 內在邏輯本章是人教版《地理》 八年級下冊最后一章內容 ,是在學習了中國分區 地理后對中國國情的總結和升華 。本章設置了 “舉世矚 目 的發展成就” “發展 中面臨的挑戰”和 “做負責任的大國”三個標題。第一個標題 “舉世矚 目 的發展成就”選取了代表性的時段 , 以點帶面地 反映中國的發展成就 , 引導學生認識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成就從而激發學 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個標題 “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敘述了我國雖然取得巨大 成就 ,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并從地理角度指明人地關系不夠和 諧、 區域發展不平衡、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三個分面的問題與挑戰 。第三個 標題 “做負責任的大國”舉若干實例說明我國在國內和國際事務中對世界的貢 獻 , 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個負責任的中國形象。(三 ) 學情分析學生在初二已經學習了兩年的地理 ,對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都有初步的 了解 ,學生對這一節課的知識點并不陌生 ,學習起來比較輕松 。并且學生在掌 握了基本的知識和方法 ,對地理課程有了深刻感受的基礎上再學習本章 ,不管 是對祖國的熱愛還是對地理課程的熱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得以落實 ,從而產生 強烈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三 、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1.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 ,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 了解我國的發展成 就。2. 了解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通過實例了解我國是如何做負責任的大國。3. 回憶已學中國區域地理知識 , 獲取新知。4.通過搜集相關信息 , 了解面臨的人口、 資源、環境問題 ,初步形成可 持續發展的觀念。四 、單元作業設計思路本單元作業設計緊扣單元主題 “ 中國在世界中 ” ,在分析課標 、 教材 、 學情的基礎上制定單元學 習與作業 目標 , 并將這些 目標分解 、落實到 3 個課 時教學 中 ,再通過 3 個課 時作業和 1 個單元檢測作業加 以檢測和鞏 固 。本 單元作業類型有書面作業和實踐作業 ,書面作業有選擇、填空、綜合題等題型, 基于雙減的背景 , 本著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出發點 , 本單元書面課時作業由 2-3 組選擇題和 1 組綜合題組成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由 4-5 組題組成 。選 擇題和綜合題均以題組形式呈現 ,從學生實際出發 ,服務于學生的發展。表 1 “中國在世界中” 單元作業表課時作業 單元質量檢測作 業題量 舉世矚 目 的發展成 就 4組 選擇題 3 組 填空題 1 組 綜合題 1 組發展中面臨的挑戰 4組做負責任的大國 4-5組題型 書面作業、實踐性作業選擇題、填空題、綜合題、活動題等時 間 15-20 分鐘以內 30 分鐘以內本單元作業設計的基本流程為:五 、課時作業第一課時 舉世矚 目 的發展成就作業 1:一、作業內容1.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間是 ( )A.2000年 B.2001 C.2002 D.20032.長江上第一座鐵路和公路兩用的大橋是 ( )A.武漢長江大橋B.南京長江大橋C.蕪湖長江大橋D.上海長江大橋3. 目前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 ,成為世界 大經濟體。4.改革開放以來 ,提現我國發展成就的新名詞、新事物不斷涌現 ,請同學們選擇 “鄉鎮企業”和 “數字校園” 這兩個新名詞和新事物 ,并結合樅陽鄉鎮 企業的發展和本校智能教育系統的覆蓋 ,收集相關資料說一說我國在這兩方面 的發展成就。鄉鎮企業 數字校園樅陽/本校我國發展成就二、 時間要求: 15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答題正確能結合樅陽或本校實際情況回答條理清晰的總結我國的發展成就評價實施主體: 教師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11年版) 的課程目標是掌握基礎的地理知識, 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中要求學生關心家鄉的環境 與發展 ,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 。通過資料收集讓學生更加了解樅陽的企業 發展和科技在學校的應用 ,從側面體現我國的發展成就 ,從而加強學生熱愛家 鄉、熱愛祖國的情感。第二課時 發展中面臨的挑戰作業1:一、作業內容1.下列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說法 ,正確的是 ( )A.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B.我國制造業生產總值在世界上排名靠后C.我國制造業產值居世界第一 ,技術水平高D.還有相當數量的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 ,他們的生活狀況有待改善 2.為了提高森林覆蓋率 ,我國把下列哪一個日期定為我國的植樹節 ( )A.3月12 日 B.3月8 日 C.2月14 日 D.5月1 日 3. 目前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主要面臨的挑戰是 ( )A.各民族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B.人口與資源 、環境之間突出的矛盾C.與世界不同國家之間的國際交往問題D.經濟發展速度偏慢問題4.如何處理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系 ,教材提出兩種對立的觀 點 “把資源全部保護起來吧 ,一點也不能再開發了 “ 、 ”這可不行 ,這么多人 要吃飯、 穿衣 ,不開發資源、怎么生產” ,請同學們就此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尋 找論據進行辯論賽。三、 時間要求: 20分鐘四、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答題正確論點明確論據清晰具體 ,說服性強評價實施主體: 師生共同完成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學生由于接觸面狹窄 ,對于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以及如何處 理人口、 資源 、環境和發展的關系沒有清晰的認知 , 因此進行辯論賽是為了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思考問題 ,從而樹立正確的資源觀、人地觀。第三課時 做負責任的大國作業1:一、作業內容1.下列不能體現我國 “做負責任的大國”精神的是 ( )A. “神舟十三號”飛船升空B. 中國維和部隊以實際行動彰顯中國 “愛和平、負責任”的大國風范 C.海地地震發生后 , 中國救援隊飛赴海地 ,參加救援D. 中非合作論壇在北京召開2.2021年4月22 日是第47個世界全球 日 , 中國主題是 “節約集約利用資源, 倡導綠色簡約生活” 。下列做法與此主題不相符的是 ( )A. 買菜提起菜籃子 ,少用或不用塑料袋B. 推廣使用節能燈具 ,人走燈滅C. 扔垃圾時沒有分類D. 低碳環保 ,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3.2005年9月 ,我國政府提出的 “ ”理念 ,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 泛響應。作業2:作業內容閱讀下面的材料 , 了解我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努力 ,并完成問題。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 。我國在發展過程中高度重視 氣候變化問題 ,從我國人民和人類長遠發展的根本利益出發 ,為應對氣候變化 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 ,樹立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1. 就上面的各項措施 ,選擇你感興趣的一項 ,查找相關資料舉例說明 (如選擇節能減排可結合2022北京冬奧會相關事例論證) 。2. (實踐作業) 就節能減排而言 ,我們中學生能做些什么呢? 請拍照或繪 畫在下面的表格。地點 行為 照片或繪畫學校 1.2.3.家庭 1.2.3.二、 時間要求: 20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答題正確舉例充實具體 ,具有說服力實踐活動完整 ,照片清晰節能減排行為立意新穎 ,實踐性強評價實施主體: 師生共同完成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11版) 表明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是一 門兼有自然 學科和社會學科性質的基礎課程 ,具有區域性 、綜合性、思想性、生活性 、實 踐性特征 , 因此設計舉例論證和實踐作業是為讓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 ,提升學 生實踐能力 ,養成關心和愛護地理環境的行為習慣。六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 )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1.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 ,要想全方位走向世界 ,謀求更大的開展 ,應選擇 ( )A.先開展經濟 ,再保護環境B.協調人地關系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C. 只與經濟發達的國家交往D.加強保護 , 防止外國學到我國先進技術2.讀 “我國各經濟特區圖” ,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⑥是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B. ①為福建汕頭, ②為廣東廈門C. ③為廣東深圳, ④為廣西珠海D. ⑤為海南島,⑥為上海浦東地區3.我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誕生的時間是 ( )A. 1955年 B. 1956年C. 1957年 D. 1958年4. 同學們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已經對第十章 “中國在世界中” 的認知更加深入 ,請同學們各自在平板中完成下圖5.如何處理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系 ,是人類面臨的一大課題, 也是我國發展過程中必須妥善解決的問題 。請同學們角色扮演 ,分別從農 民 、企業家、普通白領、政府官員角度說一說他們在發展中會遇到的問題 以及能從哪些方面出發從而處理好人口 、資源 、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系。問題 措施農民企業家普通白領政府官員(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作業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了 解 理 解 應 用1 選擇 2 √ 易 原創 30分鐘2 選擇 1 √ 易 原創3 選擇 1 √ 易 原創4 填空 3 √ 中 原創5 論述 4 √ 難 原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