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一、 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地理 八年級 第二學期 人教版 中國的地理差異單元 組織方式 團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地理差異顯著 “中國的地理差異”第一課 時2 四大地理區域 “中國的地理差異”第二課 時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 年版)》的要求,本章內容屬于中國地理中地域差異部分, 課標具體要求如下:標 準 活 動 建 議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 一線的地理意義。 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 地理差異。 用事例說明四大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 生活的影響。 開展地理知識競賽 活動。例如:圍繞 “秦嶺—淮河”一 線南北兩側的地理 差異,進行專題知 識競賽。(二)教材分析1.知識框架中國的地理差異各地地理差異顯著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四大地理區域2.教學內容分析本章是中國區域地理的開篇, 上承中國地理總論部分, 下啟中國地理區域部 分。在前四章講述中國地理概況、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 本 章將進一步闡述我國不同地區的地理差異。要求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區域地理的概 況,認識各地區的地理差異,為學好分區地理打下基礎。(三)學情分析學生經過一年半的初中地理學習, 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讀圖方法和分析問題的 能力, 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也掌握了一些關于中國的知識, 具備了這些知 識和能力、學習方法之后再來學習中國的分區等內容就簡單多了。但由于地理內 容有的問題很抽象, 因此, 在教學中需要充分利用圖片、錄像、地圖、“讀一讀” 等材料來增加學生的間接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指導學生分析地圖, 主要采 取看錄像、提問題的形式, 引起學生興趣, 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閱讀地圖、 分析地圖。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1.能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2.能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區域的范 圍,說出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主導因素,并總結出四大地理區域的突出特點和相 互間的主要地理差異。3.了解我國的地理國情,從祖國多姿多彩的地理差異中認識到祖國的幅員遼闊,加強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情感。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本單元作業設計,緊扣單元主題“中國的地理差異”,在分析課標、教材、 學情的基礎上制定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并將這些目標分解。落實到 2 個課時的 教學中, 再通過 2 個課時作業和 1 個單元檢測作業加以檢測和鞏固。課時作業立 足課時教學重點、難點和學習目標,以基礎題為主,每課時 10 分鐘左右。在課 時學習和課時作業的基礎上, 緊扣單元學習和作業目標, 立足單元主題, 落實核 心素養,整體設計 30 分鐘左右的單元檢測作業。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地理差異顯著一、 作業內容 1.在自然環境差異的基礎上,人類活動也呈現明顯的差異。下列關于我國的敘述 不正確的是 ( )A.農業具有西牧東耕的分布特點B.人口、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特點C.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D.農作物具有南麥北稻、南甘北甜的分布特點我國幅員遼闊, 自然環境差異顯著,在此基礎上人類活動也呈現明顯的差異,下圖為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據此完成 2-3 題。2.美國史密斯夫婦暢游中國之后,感慨中國太美,不同的地方美出了特 點,美出了個性,他們描述的美景對應正確的是()A.巍峨雪山—— 乙 B.雄渾大漠——丙C.溫婉水鄉—— 甲 D.蒼茫林海——丁3.有關甲地區和乙地區的分界線敘述正確的是( )A.秦嶺-淮河一線路 B.黑河-騰沖一線C.昆侖山-祁連山一線線 D.大興安嶺-太行山一線4.下列圖片對應正確的是:()①③②④A.秦嶺淮河以南地區-①④B.秦嶺淮河以南地區-②③C.秦嶺淮河以北地區-①③D.秦嶺淮河以北地區-②④二、時間要求: 8 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知道我國各地地理差異認識秦嶺—淮河的位置了解秦嶺—淮河地理意義認識到人地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四、 作業注重基礎性、實用性,緊緊圍繞課程核心素養。以選擇題的形式, 考察 學生學習目標的完成與否。學生通過精準答案的選擇,更加透徹本節的重點秦嶺 —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第二課時:四大地理區域一、探究作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資料一: 2020 年 9 月,兩個法國小伙在椰風海韻的海南三亞打了一輛網約車, 穿越近乎半個中國開往新疆烏魯木齊,進行了一趟奇妙之旅。一行三人花了 6 天時間行程 6500 公里,創造了最遠網約車世界紀錄。沿途他們陶醉于綠水青山 的廣西、貴州,繞行于云霧繚繞的四川、重慶,暢游在大唐風韻的西安,穿過 荒涼戈壁,駛過茫茫沙漠,深深地被中國壯美的山河所折服,被重慶火鍋、西 安肉夾饃、蘭州牛肉拉面、新疆羊肉串和哈密瓜等極富特色的地方美食所吸 引。資料二: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探究一: 海南省陸地面積 3.54 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 200 萬平方公里,它位 于我四大區域的哪個區域,省會是什么,瀕臨什么哪個海域?探究二: 椰子喜溫暖環境,生長溫度需要控制在 25 攝氏度以上。海南是我國椰 子主要生產區。請說出海南省的氣候的主要特征。探究三: 從四川、重慶到陜西西安要穿越圖中的山脈②,請寫出它的名稱;并 說出它與我一月 多少℃等溫線和多少 mm 年等降水量線相吻合。探究四: 肉夾饃是陜西省傳統特色美食之一。 請說出做“饃”所需的糧食作物 及本地區的耕地類型。探究五: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我國的西北邊陲, 距離海洋較遠,深居內陸, 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自然環境明顯異于東部地區,請結合資料一和二說出該地 區農業生產活動的主要類型。探究六:新疆氣候干旱,夏季日照時間長達 16 小時, 新疆生產的瓜果品質優 良, 特別甜。請說明新疆瓜果品質優良,特別甜的原因, 并列舉其特色瓜果或 美食。 二、時間要求: 10 分鐘三、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水平優秀 良好 合格答題正確明確各地域突出特點了解各自然、人文要素間相互作用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以文字材料和圖片展示為切入, 連續 6 個小題,圍繞四大地理區域相關知識設問,考察學生對于知識的靈活掌握。做題過程中情感得到升華,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明顯,人文各有千秋,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油然而生。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一、 單項選擇題 1.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關于秦嶺—淮河一線地 理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A.此線以北 1 月平均氣溫在 0℃以上,以南在0℃以下B.此線以北是暖溫帶,以南是亞熱帶C.此線以北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以南以小麥為主D.此線以北植被是常綠闊葉林,以南是落葉闊葉林2.下列對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方地區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C.北方地區主要植被是常綠闊葉林B.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D.南方地區是重要的旱作農業區讀中國東部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 3—4 題。3.劃分圖中甲、乙兩大地理區域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季風 D.海陸位置4.下列關于①線地理意義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B.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C.是濕潤區與干旱區的分界線 D.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所描述的地理區域是( )A.北方地區 B.西北地區 C.青藏地區 D.南方地區6.南方傳統民居的屋頂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A.氣候炎熱,利于通風散熱 B.多暴雪天氣C.氣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 D.降水多,利于排水讀下圖,回答下列 7-8 題.7.圖中所示山脈是( )A.秦嶺 B.昆侖山 C.祁連山 D.橫斷山脈8.根據我國溫度帶的劃分,蘋果主要產自( )A.熱帶 B.亞熱帶 C.暖溫帶 D.寒溫帶全國各地馳援湖北是 2020 年初的主旋律。下圖為某校地理小組繪制的“愛心” 地圖,示意各地捐贈的當地主要農副產品。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面 9-10 小 題。9.捐贈的奶制品、牛羊肉主要來自四大地理區域中( )①南方地區 ②北方地區 ③西北地區 ④青藏地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0.湖北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祖國各地紛紛馳援湖北,各醫療隊的閃亮 名片烙印出有力的壯行豪詩與地理元素,下列醫療隊名片與地理元素不相符的是( )A.北京醫療隊-“京”兵強將C.廣東醫療隊-“粵”來越好B.吉林醫療隊-“冀”來之,則安之D.湖南醫療隊-“湘”互支持二、簡答題11. “你見過什么樣的中國?是 960 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還是 300 萬平方公里的 澎湃?是四季輪轉的天地, 還是冰與火演奏的樂章?像鳥兒一樣, 離開地面, 沖 上云霄,結果超乎你的想象, 前往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 看見專屬于高空的奇觀, 俯瞰這片朝夕相處的大地, 再熟悉的景象也變了一副模樣, 從身邊的世界, 到遠 方的家園,從自然地理,到人文歷史, 50 分鐘的空中旅程, 前所未有的極致體 驗, 從現在開始, 和我們一起天際遨游……”大型航拍紀錄片《航拍中國》 目前 已經第四季完結了,它以航拍視頻的形式帶領我們領略了祖國的大好山河。 身處 中國中部安徽省的你是否有在影視視頻之外利用課余時間走出省去看一看?請 結合自身實際, 以表格的形式說一說中國境內你去過最遠的地方,當地是何種自 然風光、風土人情。我去過最遠的地方是:______自 然 環 境 環境特征地形氣候河流典型景觀環境問題……人 文 環 境 飲食民居交通民俗活動……(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 號 類型 對應單元 作業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 時間了 解 理 解 應 用1 單選題 1.3 √ 易 原創 30 分鐘2 單選題 2.3 √ 易 原創3 單選題 2 √ 中 原創4 單選題 1.3 √ 易 原創5 單選題 2.3 √ 中 原創6 單選題 1 √ 易 原創7 單選題 2 √ 易 原創8 單選題 1 √ 易 原創9 單選題 2 √ 中 原創10 單選題 3 √ 易 原創11 簡答題 1.3 √ 難 原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