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一、理論基礎和依據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科學分析資本主義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創立的科學理論體系,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特別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發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①。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從物質資料生產出發揭示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基本規律-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從而將社會歷史看成是自然的歷史過程。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恩格斯闡明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關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另一條基本規律-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的規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歷史發展的解釋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哲學基礎。馬克思在批判繼承英國古典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尤其是李嘉圖的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通過剩余價值學說,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者和無產者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埋葬資本主義的現實力量,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另一塊理論基石。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共產黨宣言》科學地論證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一般原理,明確地劃清了科學社會主義與其他社會主義流派的界限,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①《科學社會主義概論》編寫組:《科學社會主義概論》,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頁。任務和策略原則。《共產黨宣言》與工人運動相結合,成為工人階級實現歷史使命的有力武器。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完成了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歷史性轉變,是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巨大飛躍,為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爭取解放提供了強大武器,為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證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不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也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昭示了光明前景。二、課標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內容要求:1.2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地位,概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軌跡,闡明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教學提示:以“科學社會主義為什么科學”為議題,探究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可講述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的故事,理解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及其局限性。可講述馬克思、恩格斯從事科學研究和革命活動的故事,解釋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明確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可朗讀《共產黨宣言》的名言名句,分享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感悟,表達對共產主義社會的憧憬。可查閱十月革命的相關資料,討論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以“不同國家、地區的歷史各具特色是否有悖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為議題,探究歷史進程的統一性和多樣性。可列舉不同發展道路的表現,如社會制度的形式、社會變革的方式、發展程度的差距、發展階段的跨越等,分析地理環境、文化傳統、外部影響等因素對發展道路選擇的影響。可列舉事實,表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是由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歷史的多樣性反映出來的。三、學情分析通過小學和初中相關內容的學習,學生對中國發展取得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等內容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能通過各種傳媒了解中國發展新貌,因此,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煥發的生機與活力,有一定感受性積累。但是,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缺乏深入思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成與發展缺乏系統性的認識,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不熟悉,這些都是教學中需要關注和提升的地方。為了更好地了解學情,我們可以在課前進行簡潔、必要的問卷調查或訪談,了解學生是否清楚空想社會主義、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共產黨宣言》等內容,了解到什么程度,等等。依據調查結果確定學生認知、思維和情感的最近發展區,為較好達成教學目標奠定良好基礎。四、教學目標(一)核心素養培育目標1.政治認同通過學習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進程,增強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必然趨勢的信心;通過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增強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認同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科學精神通過分析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性,明確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論證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矛盾。3.公共參與通過探究“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二)學科能力目標1.學習理解理解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和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及理論基礎;理解《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理解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2.實踐應用能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分析說明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能用發展的觀點看待當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3.遷移創新通過學習,能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問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五、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科學社會主義形成的思想來源、社會歷史條件、理論基石和產生標志空想社會主義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一切弊病,對未來社會提出了許多積極主張,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思想來源。科學社會主義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適應社會實踐和時代發展需要產生的。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發展,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物質基礎。19世紀三四十年代,日益壯大的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兩大理論基石。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哲學基礎。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運動規律,說明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政治經濟學基礎。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2.教學難點:如何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如何認識蘇聯東歐的劇變?1917年11月(俄歷10月),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政權,掀開了社會主義歷史的新篇章。十月革命的勝利,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巨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新事物發展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社會主義道路充滿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趨勢不可逆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功,充分證明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六、教學方法1.情境教學法本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培養科學精神,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理解和認同,教學內容立意宏大、比較抽象。運用情境教學法,通過精選教學素材、活動設計等,有助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較好地達成學習目標。2.堅持灌輸性與啟發性相統一本課涉及的抽象概念較多,包括空想社會主義、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科學社會主義等,要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概念的由來,理清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離不開理論灌輸,為學生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體系打好基礎。同時,注重啟發性教育,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教學情境,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和認識,在問題探究中分析、思考,并能科學建構學科知識,形成和深化學科核心素養。七、教學流程(一)課堂導入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份禮物,這曾經是德國圣誕節的最佳禮品哦(故作神秘狀),而且前德國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和法國總統薩科齊都非常喜歡它。你們猜是什么呢?對了,這就是馬克思的重要著作《資本論》。每當資本主義社會出現問題的時候,人們總是會把目光轉向馬克思。2008年金融危機,《資本論》再次暢銷,人們試圖在馬克思這里尋找答案。如同人生病了會進醫院,讓醫生診斷后開出方子一樣,資本主義社會也有如同人一樣的境遇,它也要生病,只是資本主義的這個“病”幾乎無人可以醫治,只有馬克思這個“大夫”才行。通過診斷和分析,馬克思發現資本主義社會所患的疾病并非一般“感冒風寒”,而是“先天性心腦疾病”。如果要根除,只有讓資本主義社會脫胎換骨,變成社會主義社會。那么,馬克思是憑借怎樣高超的技術診斷出資本主義社會的病根,并制定出科學的治療方案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學習《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設計意圖】從當今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事例說起,運用給人看病診斷病根的比喻手法激發學生對資本主義危機產生的原因、解決途徑等方面進行思考,為學習教學內容打下良好的認識基礎。(二)講授新課環節一:病根逐漸凸顯 主刀手日益成長教師: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矛盾日益激烈,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一些先進分子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紛紛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同時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他們開出的“方子”是什么?閱讀課本第11、12頁的“探究與分享”,結合相關材料,說說三個時期“方子”的特點,并分析它的進步性、局限性。材料一 從16世紀初到17世紀末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代表人物有莫爾、閔采爾、康帕內拉。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控訴了資本原始積累“圈地運動”的罪惡,他說:你們的羊“一向是那么馴服,那么容易喂飽,據說現在變得很貪婪、很兇蠻,以至于吃人,并把你們的田地、家園和城市蹂躪成廢墟”。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深受啟蒙運動思想家的影響,他們的著作中充滿了“理性”“平等”“公平”“正義”等詞句。代表人物馬布利提出要建立一個以自由、平等和勞動為基礎的公眾福利的“平等共和國”。在這個共和國里實行財產公有制度;國家的最高權力屬于人民,共和國采取代議制度;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公正無私,不偏不倚,遵循“自然秩序”。19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圣西門主張實行實業制度,人人應當勞動,人人都有勞動權,沒有失業現象;鼓吹在勞動者和剝削者之間實行階級合作。傅立葉設計“和諧制度”,其基本單位是“法朗吉”。在這個組織中,人們共同勞動,沒有剝削。1824年,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南部創辦“新和諧公社”。在這里,財產共有,共同參加勞動,平均分配產品,人人平等,實行民主管理,兒童免費受教育。他還認為,對于人性的正確認識將消除人間的一切仇恨和憤怒,并為新的社會制度鋪平道路。學生活動:探究與分享空想社會主義的特點、進步性、局限性。學生1:資本主義形成發展早期,這些先進分子“開出的方子”就是空想社會主義。三個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特征各有不同。16世紀初至17世紀末的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用文學的語言批判資本主義帶來的各種災難和罪惡。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用法律條文的形式對未來理想社會作出明確的規定。19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矛頭對準資本主義制度,并對未來社會提出了許多積極合理的設想。學生2:空想社會主義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表達了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追求,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學生3:但空想社會主義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未來社會的藍圖。他們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教師:空想社會主義并沒有找到資本主義弊病的根源,也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開不出科學的治療方案,所以只能是空想。空想社會主義雖是空想,但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一切弊病,并對未來社會提出了許多積極主張,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論,是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還隱藏在不發達的經濟關系中,所以只有從頭腦中產生出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內部潛伏的矛盾日益顯現,1825年爆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次經濟危機,它震動了整個英國。法國的工人階級,曾與法國資產階級一同參與推翻波旁王朝的斗爭,但被資產階級獨占勝利果實,自身處境日益惡化,終于在1831年11月和1834年4月舉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失敗后不久,英國工人掀起了憲章運動、德國工人發動了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工人運動雖然失敗了,但無產階級力量的壯大讓馬克思恩格斯看到無產階級就是解決資本主義弊病的主刀手!那么,無產階級是否意識到自己的階級地位,從而自覺承擔起階級的歷史使命呢?請欣賞德國詩人亨利希·海涅的《西里西亞織工之歌》。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是早期工人的自發斗爭,他們搗毀廠房、機器,和政府軍隊展開血戰。材料二《西里西亞織工之歌》(節選)陰沉的眼里沒有眼淚,他們坐在織機前,咬牙切齒:德意志啊,我們為你織裹尸布,我們織進去三重詛咒-一重詛咒給國王,闊佬們的國王,我們的苦難不能軟化他的心腸;他榨取走我們最后的一枚錢幣,還下令把我們像狗一樣地槍斃我們織,我們織!一重詛咒給虛假的祖國,那兒只繁衍著無恥和卑劣;那兒的花蕾全都遭到摧殘,腐敗和污穢卻把蛆蟲養育-我們織,我們織![德]亨利希·海涅:《海涅詩選》,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年,第288-289頁學生活動;欣賞詩歌并閱讀教材第12頁“相關鏈接”,總結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階級斗爭的基本形式、目的、方式、評價,并思考無產階級如何成為自為的階級。學生:總結如表一。表一 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斗爭的基本形式、目的、方式及評價基本形式 目的 方式 評價經濟斗爭 增加工資、縮短勞動時間、 改善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 搗毀機器、經濟罷工、游行 示威 單純的經濟斗爭不能消滅資本 主義制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 無產階級受剝削、被壓迫的 地位政治斗爭 推翻資產階級反動統治、建 立和鞏固無產階級政權 政治罷工、游行示威、議會 斗爭、武裝起義和革命戰 爭;最高方式:奪取政權的 武裝斗爭 政治斗爭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 階級最重要的具有決定性作用 的斗爭形式思想理論 斗爭 向無產階級和廣大群眾宣 傳革命思想,同資產階級和 一切剝削階級的思想進行 長期的頑強的斗爭 用革命的理論對革命的運 動進行指導 思想理論斗爭是無產階級在意 識形態領域反對資產階級的斗 爭,在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中 占有重要地位教師:最初,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的認識和斗爭是表面的,他們并不理解資本主義的本質,不理解自己遭受剝削和奴役的真正原因。他們采取的斗爭方式,多是本能的反抗和消極的抵制,往往把工廠和機器視為貧困的根源,采取破壞工廠、搗毀機器的行動。這些行動表明,當時的無產階級還非常幼稚,但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斗爭的序幕從此拉開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無產階級人數不斷壯大,逐漸成為自為的階級,這就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教師總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進步性和局限性、無產階級斗爭的形式,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思想來源和歷史前提,為進一步認同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打下基礎。環節二:確立理論基石 開出科學“診斷書”教師: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者是誰?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礎是什么?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標志是什么呢?學生1:科學社會主義就是對資本主義的弊病開出的科學“診斷書”,而這個“大夫”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學生2: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科學是因為其建立在兩大科學理論-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基礎之上。學生3: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標志。學生活動:根據表二中的問題,分小組探究并展示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內容。表二 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討論問題小組 問題唯物史觀小組 1.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吸收了誰的觀點,創立了唯物史觀?與之相對立的是什么歷 史觀? 2.唯物史觀認為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什么? 3.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什么?這個矛盾如何解決?剩余價值學說小組 1.什么是剩余價值?剩余價值被誰占有? 2.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依靠誰來解決?學生:回答如表三。表三 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小組 結論唯物史觀小組 1.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吸收了以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 成分,創立了唯物史觀。與之相對立的是唯心史觀。 2.唯物史觀揭示了人民群眾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歷史主體作用,認為階級斗爭是 階級社會發展中的直接動力。 3.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 之間的矛盾。這個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范圍內是難以解決的。剩余價值學說小組 1.資本家在商品市場上購買的只是工人的勞動力,而勞動力的使用即雇傭勞動所 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所付給工人的工資,超過的部分就是工 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它被資本家無償占有,成為資本家各種利潤的來源。 2.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矛盾的解決,只能依靠無產階級自身的斗爭。教師: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發現,既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又找到了變革社會的現實力量,從而使社會主義置于科學的基礎上,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請同學們觀看視頻《馬克思是對的》第四集節選。材料三 播放視頻《馬克思是對的·第四集·解放全人類的胸懷》節選1847年1月,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一個名為正義者同盟的組織找到了馬克思,請求他和恩格斯幫助同盟進行改組,并起草一個正式的綱領。一個多月的寫作時間里,無產階級的苦難、資本家的貪婪、工人運動失敗的慘痛等等,都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胸中交替著奔涌升騰,他們意識到這個綱領必須成為無產階級的指路明燈,而這個綱領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共產黨宣言》。《共產黨宣言》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之基。共產黨人第一次向全世界公開宣示自己的目的、綱領和意圖。那么,《共產黨宣言》里面都說了些什么呢?第一,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越來越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斗爭日益尖銳,結果導致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第二,一切積極的社會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無產階級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真正的革命階級,是舊社會的埋葬者和未來社會的創造者。第三,工人階級實現解放的道路: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經過社會充分發展而走向共產主義。第四,無產階級在進行革命過程中,首先必須建立自己的政黨來組織和領導革命運動。最后,無產階級革命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實現全人類的解放。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正是基于這兩大發現才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1917年阿美樂爾號巡洋艦一聲炮響,又讓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成為現實。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為我們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社會主義又由一國實踐發展為多國實踐,并最終形成了社會主義陣營。但是社會主義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東歐發生了一場巨變。蘇聯東歐的失敗不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失敗,恰恰相反,正是他們背離了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而中國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并且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偉大成就,以雄辯的事實回答了事關世界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證明了科學社會主義具有極大的優越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才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央視網:《馬克思是對的·第四集·解放全人類的胸懷》,https://t2018/05/01/VIDELMe2Zp-WNOJBTqRItpeAH180501. shtml spmPjvMkmVd9ZhX.0.0,2018-05-01學生活動:誦讀《共產黨宣言》的名言名句,并結合本課知識,從社會發展規律、領導社會變革的力量、未來社會藍圖來談談《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歷史意義。材料四《共產黨宣言》節選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圣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封建的所有制關系,就不再適應已經發展的生產力了······它變成了束縛生產的桎梏。它必須被打破,而且已經被打破了。現在,我們眼前又進行著類似的運動。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這個曾經仿佛用法術創造了如此龐大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現在像一個巫師那樣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喚出來的魔鬼了·..··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循環中愈來愈危及整個資產階級社會生存的商業危機就夠了。-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分析社會發展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一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在當前同資產階級對立的一切階級中,只有無產階級是真正革命的階級。其余的階級都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而日趨沒落和滅亡,無產階級卻是大工業本身的產物。····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占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肯定階級斗爭在推動歷史中的作用,宣告資本主義必將被共產主義取代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與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闡明共產黨的性質、目的和策略原則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呼吁全世界無產者的聯合學生1:《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學生2:《共產黨宣言》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學生3:《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教師總結: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發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開出了解決資本主義社會弊病的科學“診斷書”。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都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不僅是科學的、人民的理論,也是實踐的、不斷發展的理論,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設計意圖】科學社會主義形成的理論基石、標志,《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是本課的重點。本環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誦讀經典等活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深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環節三:立足不同實踐 踐行科學“診斷”方案學生活動:聽唱《國際歌》,談談對以下這句話的理解:列寧在《歐仁·鮑狄埃(為紀念他逝世二十五周年而作)》的文章中,熱切地寫道:“一個有覺悟的工人,不管他來到哪個國家,不管命運把他拋到哪里,不管他怎樣感到自己是異邦人,言語不通,舉目無親,遠離祖國,一他都可以憑《國際歌》的熟悉的曲調,給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學生:《國際歌》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戰歌,鼓舞著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為徹底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世界而斗爭。這句話體現了無產階級的國際團結,體現了無產階級有著共同的理想。教師:“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恩格斯并不滿足于一般性的學術研究,而是隨時準備親身加入政治運動的行列中去。1871年巴黎公社運動興起的時候,他們以歡欣鼓舞的心情為巴黎人民的革命首創精神而歡呼。雖然運動失敗了,但是馬克思評價:“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將永遠作為新社會的光輝先驅而為人所稱頌。”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隨著《共產黨宣言》的廣泛傳播,無產階級的政黨組織在世界各地紛紛建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掀起了一個又一個高潮。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全新的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學生活動:閱讀十月革命的相關資料,歸納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并結合歷史知識,說明俄國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材料五《土地法令》規定,立刻無償地沒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莊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連同耕畜、農具、莊園建筑和一切附屬物,一律交給鄉土地委員會和縣農民代表蘇維埃支配。法令宣布實行土地、森林、礦藏、水流等資源國有化;永遠廢除土地私有權,禁止買賣、出租和出典土地;所有的土地和地下的寶藏都是全民的財產;土地平均使用,按勞動定額和消費定額把土地分配給勞動者。《土地法令》的實施使俄國農民無償地得到1.5億公頃土地。學生1: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個人消費品按勞分配。學生2: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成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教師:十月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影響、帶動、支持和幫助了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很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而社會主義運動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出現了嚴重曲折一-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學生活動:討論分享如何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并列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實例加以說明。學生1:新事物發展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社會主義道路充滿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趨勢不可逆轉。學生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例如,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現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教師總結:人類社會幾千年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充分證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不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也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昭示了光明前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設計意圖】本節內容學生較易理解,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辯證看待社會主義運動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挫折。本環節采取案例教學法,設計學習任務來突破教學難點。本環節著眼于政治認同的培育,綜合不同學科知識,將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發展實踐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引領。(三)課堂總結人類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這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科學社會主義注重人民的力量,鼓勵無產階級進行革命斗爭,實現自身解放。科學社會主義誕生至今已有100多年,但當代英國著名社會理論家吉登斯認為:“卡爾·馬克思從未離開過我們,因為馬克思非常擅長診斷全球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后,馬克思的相關著作在西方再度暢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同時,科學社會主義也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設計意圖】總結教學核心內容,促進學生認識和情感升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