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9課教案教學課程 第9課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課型 新授課教學時間 課時 2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理解“一國兩制”的內涵,認同“一國兩制”方針;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和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的要求。過程與方法 依法辦事、依法維權、依法解決糾紛的途徑和方法;知道依法參與公共事務的途徑和方式。情感與價值觀 培育學生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學科核心素養。 擁護黨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方針政策,自覺維護祖國統一。 自覺為民族團結作貢獻。教學重點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學難點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教學用具 教材、教輔書、課件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知識框架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知識框架 第一課時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導課:什么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為什么必須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政治發展道路?為什么必須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為什么必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歸納補充: 一、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板書) 1.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81頁的閱讀思考,播放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社區治理和服務情況,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概念”。 【呈現任務】結合生活中的事例,談談你對“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的理解. 【學生活動】交流分享 【教師引導總結】我國的民主具體地、生動地體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全過程、各環節。 (1)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科學內涵: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 四個“相統一”: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 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 三個“全”: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 三個“最”:最廣泛(強調要讓全體人民都能參與,權利內容廣泛); 最真實(強調的是必須能真正體現人民的意愿 ); 最管用(強調的是途徑暢通、合理高效。 ) 教師課件播放2022年3月5日央視朝聞天下節目《熱詞里感受“全過程人民民主”》視頻),結合視頻,談談全過程人民民主有哪些優勢和特點。 (2)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優勢和特點。 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在我國,國家各項制度都是圍繞人民當家作主構建的,國家治理體系都是圍繞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運轉的,這些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構建了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渠道。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五大渠道: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相關鏈接】閱讀82頁材料,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通過西方之亂和中國之治的分析,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最廣大人民的廣泛持續參與,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3)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形式: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協商民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內部各方面圍繞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開展廣泛協商,努力形成共識。 在我國,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 (4)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意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追求民主、發展民主、實現民主的偉大創造,是黨不斷推進中國民主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的經驗結晶,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2.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板書) 課件展示2021年2月18日《今日說法》節目《民之法典——應運而生》精彩片段,帶領學生初步感受民法典的制定過程,思考:為什么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83頁的閱讀思考。 【呈現任務】民法典的制定過程是如何體現黨的領導、如何體現人民當家作主和如何體現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 如何體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 【學生活動】交流分享 【教師引導總結】 (1)堅持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的重要性:以什么樣的思路來謀劃和推進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的作用。古今中外,由于政治發展道路選擇錯誤而導致社會動蕩、國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堅持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更是關系根本、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 (2)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必然性: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適用于一切國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照抄照搬他國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設計和發展國家政治制度,要堅持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不能割斷歷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來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飛來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 (3)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黨的領導 根本保證 有機統一 人民當家作主 本質特征 依法治國 基本方式 【相關鏈接】閱讀84頁材料,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素養提升】作為中職學生,我們有哪些方式能夠積極參與政治生活中? 【啟思導行】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在西方所謂的民主國家里,人民往往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期,只有競選時聆聽天花亂墜的口號、競選后就毫無發言權,只有拉票時受寵、選舉后就被冷落,這樣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結合材料,對比西式民主的局限性,談談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越性。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 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 發展全過程 人民民主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第二課時 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板書) 1.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 (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85頁的閱讀思考。分小組展示課前搜集的香港、澳門回歸后取得巨大成就的事例、數據,圖片、視頻等資料。 【呈現任務】香港和澳門是在什么方針下回歸祖國的?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后為什么能取得巨大的發展成就? 【學生活動】交流分享 【教師引導總結】 (1) “一國兩制”的內涵 “一國兩制”就是在統一的國家之內,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個別地區依法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 (2) “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一國兩制”構想首先成功地運用于解決香港、澳門問題。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走上了同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門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是有強大生命力的。 【相關鏈接】閱讀86頁材料,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觀察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你想到了什么? 這些圖案有什么含義? (3) “一國兩制”方針是一個完整的體系: “一國兩制”方針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 “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 我國是單一制國家,中央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內的所有地方行政區域擁有全面管治權。堅持“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把特別行政區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 這是事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事關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原則,是保證香港、澳門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相關鏈接】閱讀86頁材料,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視頻1:搜索2020年7月1日新聞聯播節目《國新辦發布會介紹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 視頻2自行搜索2021年3月12日新聞聯播節目《國新辦舉行發布會介紹全國人大關于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決定” 結合視頻1和視頻2,想一想:《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是在什么方針的指導下制定的?如何理解“愛國者治港”? (4) 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實現形式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的利益和感情。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親人之間,沒有解不開的心結。久久為功,必定能達到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相關鏈接】閱讀87頁材料,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九二共識” 1987 年年底,長達 38 年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逐步展開。在此基礎上,黨中央穩步推進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1992 年 3 月,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開始進行事務性商談。1992 年 11 月,雙方就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共識,后被稱為“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是兩岸有關方面授權商談達成的,核心意涵明確、形成過程清楚。在兩岸之間固有矛盾一時難以解決的歷史條件下,“九二共識”的達成,體現了兩岸雙方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確立了兩岸商談的政治基礎,為兩會開展協商并取得成果提供了必要前提。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雙方開啟了協商談判,開辟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道路。 (5) 祖國統一的前景: 面對“臺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臺灣事務的嚴重挑釁,我們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爭,展示了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臺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進一步掌握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進一步鞏固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臺獨”分裂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民族復興的嚴重隱患。凡是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 ——習近平 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87頁的閱讀思考。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喲哪個)開在(吔)陽光下,黨把雨露灑下來哎,萬紫千紅放光華啰,就像是連根的樹開出并蒂花,開出并蒂花啰哎,同為祖國增春光啰哎,裝點江山美如畫啰哎……”這首《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是創作于 20 世紀 80 年代的愛國歌曲,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 【呈現任務】你還知道哪些反映民族大團結的歌曲? 這些歌曲反映了我國各民族之間怎樣的關系 【學生活動】交流分享 【教師引導總結】 (1)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悠久的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個共同”) 中華民族是我國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運共同體,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三個離不開”)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要實現的根本保證。 (2)民族團結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自覺認同,夯實我國民族關系發展的思想基礎,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 (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要求: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推動各民族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增強 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啟思導行】 2019年9月,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665個模范集體、812個模范個人受到表彰。 查閱資料,了解受表彰的集體和個人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方面作出的貢獻。 說一說我們能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 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 推進祖國統一 維護祖國統一 和民族團結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課堂總結 布置作業 教師歸納(略) 《練習冊》基礎訓練板書設計 第9課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一課時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一、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板書) 1.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板書) 2.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板書) 第二課時 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板書) 1.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 (板書) 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板書)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