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10課教案教學課程 第10課 文化自信與文明交流互鑒 課型 新授課教學時間 課時 2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理解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意義,堅定文化自信自強。過程與方法 學會通過用自主學習,合作探討,綜合運用學科知識的方法去解決相關問題,從而堅定文化自信,培養學科核心素養。情感與價值觀 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堅定文化自信自強;主動吸收和借鑒各種文明的優秀成果,推動中華文化創新和發展。教學重點 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促進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教學難點 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促進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議題式教學法教學用具 教材、教輔書、課件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第一課時 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導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容和價值是什么?為什么要促進文化交流文明互鑒?學習本課,我們將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理解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意義,堅定文化自信自強。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導入新課: 一、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板書) 1.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94頁的閱讀思考1。2014年9月,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 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記載了中華 暨國際儒學聯民族自古以來在建設家園的奮斗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 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滋養。 【呈現任務】你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這些名言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哪些特征? 【學生活動】分小組討論課前搜集和整理的孔子名言,并交流名言里包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征,加深感悟,初步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教師引導總結】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與獨特價值: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 【相關鏈接】1閱讀95頁材料,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中華文化是各民育族文化的集大成。 【教師引導總結】這個鏈接介紹了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在各個方面所作的貢獻,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性,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古以來互鑒通融、交相輝映的特征。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 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 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等。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就要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就要大力弘揚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即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 (3)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 【相關鏈接】2集體閱讀96頁材料,感受蘊含在詩句中的民族情懷、明確詩句中展現的政治抱負、浩然正氣、獻身精神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領悟名言內涵,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2.弘揚革命文化(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96頁的閱讀思考2。一百多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我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呈現任務】結合所學歷史知識,談談你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解。 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偉大建黨精神? 【學生活動】思考、發言、交流分享 【教師引導總結】 (1) 革命文化的內涵:革命文化誕生于血與火的革命歲月,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書寫的紅色篇章,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革命文化的主要表現: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偉大建黨精神,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偉大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生動體現。 (3)革命文化的重要價值:歷史上,黨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于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著,始終閃耀著火熱的光芒。革命文化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相關鏈接】3閱讀96頁材料,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該相關鏈接列舉了不同歷史時期優秀黨員的精神品質,使學生深入領會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的時代價值,加強對于革命文化的理解,鼓勵學生向優秀共產黨員學習。 3.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97頁的閱讀思考3。 【呈現任務】從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初步了解;交流心得,加強理解。 【教師引導總結】學習他們艱苦奮斗、不怕困難的工作作風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學習他們宣揚正能量,為群眾服務的無私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們推動創作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的文藝創新精神等。 (1) 先進文化的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舉措和意義: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集中體現了當代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精神動力。要立足中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 (3)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風骨神韻、革命文化的剛健激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繁榮興盛,共同鑄就了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這種自信,是我們民族披荊斬棘、生生不息、意氣風發、高歌猛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相關鏈接】閱讀58頁材料,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啟思導行】閱讀98頁材料,讀原文,悟原理.結合材料和生活實際,分組討論我們能為提升文化自信做些什么,與同學交流分享,寫下來. 第二課時 促進文化交流文明互鑒 1.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98頁的閱讀思考1。2014年4月,習近平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中指出:“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呈現任務】從上面這段話里,你能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哪些差異? 查閱資料,舉例說明世界文明的多樣性 【學生活動】分享課前搜集的材料,交流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文化的魅力. 【教師引導總結】這段材料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差異的生動比喻,體現不同國家 均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且不同文化各美其美,讓我們明白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思考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重要性. (1) 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特征: 每一種文明都彰顯著思想之美、生活之美、創造之美,都有其獨特意蘊,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 (2) 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性: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文明交流互鑒交融的歷史,各國各民族面對多樣的文明,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3)我國堅持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 我國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 【相關鏈接】1閱讀99頁材料,文明與文化.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辨析內涵,明確文明與文化的關系,幫助學生了解文明與文化. 【相關鏈接】2閱讀99頁材料,文化交流文明互鑒.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視頻播放案例,如絲綢之路如何帶動文明之間的交流和發展,各個文明在此過程中受到哪些影響,拓展學生視野,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意義. 2.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99頁的閱讀思考2。 【呈現任務】筷子在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學生活動】交流分享 【教師引導總結】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來工程,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在同外來文化的交流互動中豐富發展我國文化 (2)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的原則: ◆平等相待,尊重包容。應秉持平等和尊重,摒棄傲慢和偏見,加深對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異性的認知,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 ◆兼收并蓄,辯證取舍。堅持從本國本民族實際出發,做到取長補短、擇善而從,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課堂總結 布置作業 ◆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我們應該用創新增添文明發展動力、激活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不斷創造出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立足中國國情,實現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應當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國文化發展。 【相關鏈接】3閱讀100頁材料,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2022年北京冬奧會. 感悟奧林匹克運動精神,了解我國為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啟思導行】閱讀100頁材料,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對各自所了解的異域文明的看法。 【教師引導總結】引導學生明白要尊重異域文明,平等對待和包容其他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和文明觀。 教師歸納(略) 《導與練》基礎訓練板書設計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繁榮發展中國特色 弘揚革命文化 社會主義文化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文化自信與 文明交流互鑒 世界文明的多樣性 促進文化交流 文明互鑒 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