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單元 綜合探究 家庭生活 法律守護 教案-2023-2024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2法律與生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單元 綜合探究 家庭生活 法律守護 教案-2023-2024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2法律與生活

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 家庭生活 法律守護
一、理論基礎和依據
婚姻是男女兩性的結合,這種結合形成當時社會制度所確認的夫妻關系。家庭是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的親屬團體?;橐鍪羌彝コ闪⒌那疤岷突A,因婚姻產生婚姻關系,因家庭產生家庭關系,婚姻家庭關系是民事關系,受民法調整,法律守護家庭生活。
在家庭成員間的各種關系中,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最為密切。
父母對子女的義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對子女不僅有撫養義務,也有教育義務。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贍養父母,要求子女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贍養父母,要求子女尊重、體貼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
公民取得繼承權的根據有兩種:一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稱為法定繼承,即基于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扶養關系獲得繼承權。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此外,法律也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二是基于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稱為遺囑繼承。遺囑繼承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繼承人。
結婚是指男女雙方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夫妻關系的行為。結婚的條件和程序是:結婚必須符合的條件,包括男女雙方完全自愿;男女雙方達到法定婚齡;符合一夫一妻制。關于結婚的禁止性規定是: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結婚登記必須履行登記程序。關于離婚的條件和程序是:當事人既可以協議離婚,也可以裁判離婚。協議離婚要求當事人雙方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并就子女及財產分割等問題達成協議。當事人從取得離婚證之時起,解除夫妻關系。凡由人民法院管轄和處理的離婚都是裁判離婚。
“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是夫妻關系的核心。夫妻平等意味著夫妻在生活中平等行使權利,平等履行義務,共同承擔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夫妻人身關系平等,強調夫妻雙方的人格獨立,需要夫妻雙方自由平等、相互欣賞、互諒互讓。夫妻間的財產關系與夫妻雙方的人身關系密不可分。夫妻財產主要涉及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夫妻雙方可以約定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的范圍,沒有約定的,按照法律規定處理。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
以婚姻為基礎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它是適應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而出現的,在社會生活中具有人口再生產、組織經濟生活和教育等社會職能。
人口再生產的職能。人口的生產和再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口的再生產職能是家庭的基本職能,以兩性結合和血緣聯系為其自然條件的婚姻家庭,是人口再生產的社會形式。宏觀上的社會人口再生產,在微觀上是通過婚姻家庭的生育、養育行為實現的。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恩格斯提出了較為完整的“兩種生產”理論:根據唯物主義觀點,歷史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直接生活的生產與再生產。但是,生產本身又有兩種。一方面是生活資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產;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一定歷史時代和一定地區的人們生活于其下的社會制度,受著兩種生產的制約;一方面受勞動的發展階段的制約,另一方面受家庭的發展階段的制約。
組織生產和生活的職能。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家庭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小規模私營企業等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重要的生產經營職能。同時,作為組織生活消費的經濟單位,家庭仍然是社會分配與個人消費之間的中介,為其成員提供衣食住用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家庭作為經濟單位的狀況,反映了一定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要求。
教育職能。家庭是社會中一個重要的教育單位,基于家庭成員之間的血緣聯系、感情聯系、生活上和經濟上的聯系,家庭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它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不能替代的。習近平總書記對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設有許多重要論述,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民法典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二、課標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選擇性必修2“法律與生活”內容要求:2.1熟知監護、撫養、扶養、贍養、繼承等民事關系,培育家庭責任意識。2.2理解婚姻法律關系,闡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
三、學情分析
學生基于生活經驗,對家庭、親情有了一定的認知;通過小學和初中道德與法治相關內容的學習,以及本模塊第二單元“婚姻與家庭”的學習,對婚姻與家庭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明確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清楚了法定繼承、遺囑繼承與遺贈等知識,理解了我國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則,了解了結婚的條件和程序以及夫妻地位平等的知識。這為進行綜合探究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儲備,
高二學生思維活躍,能積極地認識社會和思考人生,能提出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能獨立地判斷是非善思,不輕信別人的結論,但容易以點概面,比較偏激。教師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圍繞主題進行調查研究,在對文獻的研究過程中,在用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合理分析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對社會進行客觀、全面的認識,對“家庭生活,法律保護”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四、教學目標
(一)核心素養培育目標
1.政治認同
通過文獻研究、實踐活動,理解我國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是隨經濟政治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的,從而深刻認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通過專題訪談活動,清楚民法典的制定順應了實踐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期待,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體現了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認同。
2.法治意識
通過感悟婚姻家庭關系中的情理法,理解堅持良法之治,增強學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觀念。通過對全國文明家庭事跡的調查,引導學生明確建設和諧幸福的家庭,需要法律護航,又需要道德維護,讓學生擁有法治讓婚姻家庭更和諧幸福的認知和情感。
3.科學精神
通過以“家庭生活,法律保護”為主題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初步了解課題研究的過程和方法,能夠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分析家庭社會現象,對如何建設和諧幸福家庭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二)學科能力目標
1.學習理解
觀察、了解婚姻家庭現象,知道家庭婚姻法律制度是隨經濟政治發展而不斷完善的過程。
2.實踐應用
能結合案例說明民法典的具體規定;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婚姻家庭現象;能對未來人們的婚姻關系、親屬關系出現的新變化作出科學解釋;能對具體婚姻家庭行為進行正確論證。
3.遷移創新
能夠運用學科知識和科學的思維方法為婚姻家庭情境中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能夠從法律層面和道德層面對具體的婚姻家庭關系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能夠從我國的法律制度是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民法典對結婚和離婚的新規定順應了社會和人民的要求角度,堅定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歷史任務的深刻認同。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清楚我國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理解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創新規定,明確家庭生活需要法律守護,增強家庭責任意識和法治意識
家庭以婚姻和血緣為紐帶,是社會制度的產物,是最基本的社會組織形式。我國婚姻家庭立法隨著時代變遷,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完善。1950年,我國頒布的首部婚姻法確立“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等原則,奠定了我國婚姻家庭立法的基礎;1980年通過的新婚姻法將“感情確已破裂”作為離婚的條件,進一步明晰了“婚姻自由”概念和內涵;2001年婚姻法進行大修,“禁止家庭暴力”“離婚救濟制度”等內容,強化了對婚姻家庭中弱勢群體的保護,是“男女權利平等”理念的繼續發展。清楚法律制度的發展過程,可以更深刻理解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長期的努力。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針對當前婚姻家庭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司法實踐中的新經驗,對現行婚姻法等進行修改和完善,并作出一些創新性規定,回應了時代需求與民眾期盼,為塑造健康和睦的婚姻家庭關系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障。理解這一問題,可以更好理解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要堅持良法之治。
2.教學難點:課題研究的過程和方法
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志愿服務、社會調查、專題訪談、參觀訪問,以及各種職業體驗等。校外社會實踐活動為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更豐富的資源、更真實的情境,是實施活動型學科課程的社會大課堂。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與理解,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參加社會調查、專題訪談等社會實踐活動,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需要進行專門的培訓。要學習課題研究的相關知識,了解課題研究的過程和方法,這樣才能有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六、教學方法
1.探究教學法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活動,通過調查、采訪、查閱文獻等方式,以學科知識為支撐,對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發展完善進行研究,對如何建設和諧幸福的家庭進行調查。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對具體的社會現象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作出正確的行為選擇。
2.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
學生經過學習,對婚姻和家庭、繼承的相關知識有了理解和掌握,并清楚民法典的編纂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體現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意愿,回應時代要求,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這些知識的理論性很強,通過引導學生走向社會進行訪談活動,實現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實現對民法典彰顯情理法有機統一的深入理解。
七、課前準備
(1)依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組成三個課題研究小組,并選舉組長。
(2)組織培訓:①研究課題的基本思路;②課題研究的方法;③課題研究中需注意的問題:④課題研究成果的總結與交流。
(3)課題小組討論交流:①確定研究主題;②選取研究對象和方法;③人員分工。
(4)依據主題,開展具體研究。
(5)撰寫課題研究報告,為課堂展示交流作準備。
八、教學流程
(一)課堂導入
教師:結合本單元的學習,請同學們概述單元主要內容。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在課前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我們一起以“家庭生活 法律保護”為主題進行交流分享。通過交流分享,初步了解課題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加深對婚姻家庭關系的認識,增強家庭責任意識和法治意識,樹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
【設計意圖】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如視頻、漫畫、歌曲等,課堂導入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如吸引注意力、通過探究問題引發學習興趣、展示學習目標等。課堂導入需要依據教學內容靈活選擇。本節課是單元綜合探究,采取溫故知新的方式直接引出探究主題。
(二)講授新課
環節一:文獻研究 明晰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發展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展示交流。
學生活動:第一小組展示交流: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發展完善歷程。
學生1:我們小組的研究經歷了以下環節:提出問題-確定研究對象和方法-收集和分析文獻-撰寫研究報告。
下面,我為大家展示本組的研究報告。
黨的領導促進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發展完善
1.引言
婚姻是由法律確認的男女兩性的結合以及由此產生的夫妻關系,家庭是以婚姻關系、血緣關系和共同經濟為紐帶而組成的親屬團體,婚姻家庭關系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關系,社會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
婚姻家庭不僅具有調節兩性關系的作用,還擔負著實現人口再生產、組織經濟生活、教育等社會職能。
家庭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婚姻家庭的幸福與否與社會的穩定和諧息息相關。研究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發展歷程,明確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才能更好理解婚姻家庭的幸福需要法律的守護,從而更好發揮婚姻家庭的社會職能,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2.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發展歷程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將改革婚姻家庭制度作為實現男女平等、解放婦女生產力、聚集革命力量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共二大明確提出反對封建禮教的目標,中共三大明確提出“結婚離婚自由”的口號。此后在革命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我黨都提出了關于男女平等、結婚離婚自由、禁止童養媳、廢除一切包辦強迫和買賣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保護婦女和子女合法權益等主張。1931年毛澤東同志親自簽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統一適用于各根據地;1934年修訂頒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成為民主革命時期第一個正式意義上在全國蘇維埃政權范圍內頒布施行的法律。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廢除束縛婦女的封建制度。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教育的、社會的生活各方面,均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實行男女婚姻自由。
(1)1950年婚姻法追求自由獨立與平等
1950年婚姻法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質的法律,被毛澤東主席譽為“普遍性僅次于憲法的根本大法”。1950年婚姻法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確立了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保護婦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提出禁止重婚、納妾。禁止童養媳。禁止干涉寡婦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借婚姻關系問題索取財物。這些原則體現了我黨一貫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婚姻家庭觀,使大批婦女從封建婚姻制度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新政權的積極擁護者和新中國新的社會生產力,推動了中國婦女解放進程和整體性的社會變遷,為我國社會主義婚姻家庭法律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具有劃時代意義。
(2)1980年婚姻法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1980年婚姻法在堅持1950年婚姻法基本原則基礎上,增加了保護老人合法權益的內容,將實行計劃生育列入了原則。增加了禁止買賣婚姻、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的規定。擴大對家庭關系的法律調整范圍,將祖孫關系、兄弟姐妹關系也列入了法律調整的范圍。在夫妻財產制、扶養、撫養、贍養、收養和繼父母繼女子關系上有更為具體的規定。增加了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管教、保護等具有親權性質的規定。
1980年婚姻法對建立平等、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3)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堅持道德與法律并舉
2001年婚姻法重視法治與德治的結合,鮮明地指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建設的方向。修改后的婚姻法在總則中重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等原則的同時,增設了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應當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以及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的規定等。在道德上具有倡導意義,在法律上具有宣言性,為有效地遏制嚴重危害婚姻家庭違法行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
修正后的婚姻法增設了無效婚姻和可報銷婚姻條款,在立法層面上使我國的結婚制度校前更為完善,
家庭關系方面,明確了雙方具同所有的財產和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的范圍以及夫妻間的財產的約定及其鼓力。在父母與子女關系中,增設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預父母的再婚自由以及婚后生活等規定,體現了對弱者的保護,維護了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從立法上增強了保護家庭成員人身權利的力度。
(4)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和創新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回應了當前婚姻家庭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了司法實踐中的新經驗,作出一些創新性規定。
對結婚制度進行調整。一是擴大了結婚自由的適用。民法典刪除了禁止結婚的第二種情形,即不再禁止患有特定疾病的自然人結婚,而是將選擇權交由當事人行使,自主作出決定。這就拓寬了結婚自由的權利邊界,對民事主體的意思自治更加尊重和保障。二是新增對無過錯方的權利救濟。民法典規定,婚姻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這一新增規定使欺詐婚姻或脅迫婚姻的責任方付出代價有法可依,有利于阻卻婚姻中的違法行為。
保護婚姻家庭,強化并完善特殊保護,在規定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基礎上,增加規定特殊保護殘疾人。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條規定,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促進家庭文明建設,更好地弘揚家庭美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條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促進家庭關系平等、公平、和諧。在婚姻家庭中,追求權利平等的目的是致力于消除家庭關系中的特權,實現夫妻人格尊嚴的平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條規定,夫妻雙方平等享有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共同承擔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條規定,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夫妻雙方發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與相對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公平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價值理念,在構建家庭和諧中處于關鍵性的基礎地位,是協調夫妻雙方利益的準則,強調的是利益分配合理但不相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條規定,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3.研究總結
通過文獻研究活動,我們清楚了課題研究的方法和過程,為將來走向社會進行科學研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培養了我們獨立思考的品質和創新精神。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良法是善治的前提,立良善之法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眾的認可,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法律的效力。
教師:未來人們的婚姻關系、親屬關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為應對這些變化,相關法律又該作出怎樣的調整?
學生活動:討論、交流。
學生2: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和人們收入的增加,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未來的人們選擇不結婚或結婚不生育孩子會增多,家庭模式也會出現一些新變化,如丁克家庭、同居家庭、空巢家庭等。
學生3:我國的法律將會針對養老、親屬關系、遺產繼承等問題作出新的調整和完善,明確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對這些家庭模式進行規范,同時法律會倡導加強家庭文明建設,弘揚家庭傳統美德,建設和諧、文明、穩定的家庭。
教師總結:婚姻家庭、社會和法律的發展是互動的,婚姻法的變化是社會變化的縮影。經濟政治制度的變化會影響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變化,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變化對經濟政治產生重要影響?;橐黾彝シ芍贫鹊陌l展完善,有助于促進家庭的穩定,維護家庭生活的有序化,進一步促進社會的穩定,促進經濟和政治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和萬事興。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都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家庭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教師:展示學生活動評價表,師生對第一小組探究活動進行評價。
維度 評價等級
文獻研究主題明確
文獻選取權威、可信度高
文獻閱讀筆記內容詳實
文獻觀點歸納合理
文獻分析邏輯清晰
文獻綜述格式規范、論述嚴謹
總評
評價等級:A:優秀;B:良好;C:合格;D:待提高。
【設計意圖】通過查閱文獻、合作探究,學生清楚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完善的過程,認識到法律制度的創新又能夠促進婚姻家庭的和諧穩定,從而理解家庭生活需要法律的守護,堅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認同。探究活動結束后及時進行評價,可以更好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激勵功能,實現教學評一體化。
環節二:專題訪談 感悟婚姻家庭關系中的情理法
教師:下面請第二小組同學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關于婚姻家庭關系中的情理法訪談報告》。
學生1:為了圓滿完成訪談活動,我們從以下環節進行準備:設計訪談問題-組織實施訪談-整理訪談內容-撰寫訪談報告,并依據同學特點進行合理分工。
學生2:我來介紹本次訪談背景和目的。
民法典規范了各類民事主體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其中對婚姻家庭問題作出了一些新規定,體現了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發展完善。我們關注民法典時代的婚姻和家庭,關注的是社會細胞的健康、社會肌理的通達,關注的是婚姻家庭視角下的家國關系。通過對婚姻登記機關工作人員的訪談,了解民法典關于結婚和離婚的新規定,有助于深刻理解婚姻家庭關系中的情理法。
學生3:以下是我們的訪談內容。
(1)請您談談民法典關于結婚的新規定。
答:民法典取消了“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人禁止結婚”的規定,而將是否結婚的選擇權交由當事人行使,自主作出決定,拓寬了結婚自由的權利邊界,對民事主體的意思自治更加尊重和保障,體現了我國民法典是以人為本的法律。
同時,民法典也對當事人的誠信責任提出要求,規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民法典還規定,婚姻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這一新增規定使欺詐婚姻或脅迫婚姻的責任方付出代價有法可依,有利于阻卻婚姻中的違法行為,同時也體現了公平的精神。
(2)請您談談民法典關于離婚的新規定。
答:增加了“離婚冷靜期”的條款。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愿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這一規定能夠減少沖動離婚和草率離婚的發生,有利于維護婚姻關系的穩定。
完善了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原則,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3)請您結合具體案例,說明設立“離婚冷靜期”的必要性。
所謂離婚冷靜期,就是冷靜思考期,是指當事人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時,依法應當對是否離婚進行冷靜思考,經過30天冷靜思考后認為確實需要離婚的再辦理離婚登記。
離婚冷靜期制度背后的理念在于用法律制度的理性平衡以情感因素為主導的婚姻家庭糾紛,為瀕臨破裂而選擇離婚的婚姻關系建立起緩沖地帶。給予夫妻雙方恰當的冷靜期及溝通時間,可以讓夫妻雙方都去重新審視整個家庭的人身及財產利益,而不會因一時的意氣用事,導致其他家庭成員的權益和家庭的穩定性受到損害,從而減少輕率離婚,降低離婚率,維持婚姻家庭穩定。
例如,有對夫妻結婚10年,孩子在當地小學二年級讀書,由于夫妻二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經常為此吵架。最后丈夫覺得說什么妻子都不聽,不采納自己的意見,一氣之下提出離婚。經過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夫妻雙方都冷靜下來,意識到雙方因溝通方式不恰當,才使得原本是解決問題,結果變成了吵架,互相指責和傷害。認識到夫妻間加強溝通,能夠圓滿解決分歧,二人重新言歸于好。如果沒有冷靜期,可能真的離婚,那么最受傷的是孩子,他無辜地成為父母分歧的犧牲品。
(4)請您結合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談談婚姻家庭關系中的情理法。
為更好地弘揚家庭美德,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首次將“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寫人法典。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的重要體現。將樹立優良家風寫入法典,體現了立法者對于婚姻家庭關系中道德倫理規則的尊重,有利于鼓勵和促進人們培養家風,提升社會整體風氣。
民法典還要求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實現了情理法的有機融合,弘揚了團結友愛、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
學生4:我們對訪談過程作出了如下總結。
通過訪談活動,我們認識到民法典堅持了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對結婚和離婚的新規定,既堅持了婚姻自由的原則,又體現了國家維護婚姻穩定的態度和決心,為塑造健康和睦的婚姻家庭關系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障。我們在以后的婚姻家庭生活中要樹立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增強家庭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
教師總結:情通常指人的感情、風俗習慣等,理即人與社會共同遵守的公共規則、公共道德、公序良俗等,法是國家制定的、具有強制力的行為規范。情理法都有定紛止爭、懲惡揚善的作用,是不同的社會規范。情理強調道德的約束,反映著人心向背。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和睦、和諧、誠信的傳統美德,又彰顯自由、平等、公平、誠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了情理法的有機融合。
教師:展示學生活動評價表,師生對第二小組訪談活動進行評價。
維度 評價等級
調研目標和調研對象明確
積極參與調研計劃制定和活動準備
與小組同學配合密切
調研內容全面、指向清晰
訪談中展現的個人素質
總結交流中能準確表達個人觀點
調研報告邏輯嚴密、觀點正確
總評
評價等級:A:優秀;B:良好;C:合格;D:待提高。
通過設計訪談問題,對婚姻登記機關工作人員進行訪談,學生在了解結婚、離婚的新規定的同時,體會到這些新規定體現的人情和公理,理解婚姻家庭法律關系中的情理法,提高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
環節三:社會調查 探尋文明家庭和睦幸福的密碼
教師: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建設是國家建設、社會建設的基礎工程。家庭和睦、幸福是人們追求的永恒目標,如何營造和睦幸福的家庭,請第三小組同學分享他們的《全國文明家庭調查報告》。
學生1:我首先為大家介紹我們的調查對象、調查方法和目的。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重要指示精神,中央文明委2016年開展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2020年開展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本次活動的調查對象是從獲得表彰的全國文明家庭中選取典型的家庭進行研究和總結,歸納出可資借鑒的經驗。
本次社會調查主要采用個案研究和經驗總結法。調查目的是通過對全國文明家庭典型案例的研究,總結促進家庭和睦的具體經驗和做法,為同學將來的婚姻家庭生活提供指導。
學生2:下面是部分全國文明家庭的事跡簡介。
陳桂華家庭
家庭成員3人。陳桂華家庭把慎諾守信、感恩他人作為家風家訓,盡己所能回饋社會,重大災害發生后,他們第一時間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平時也會主動參與無償獻血、為公益組織捐助等活動。陳桂華孝順公婆,把公婆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精心贍養,同時積極帶動全家去敬老院做義工,力所能及幫助身邊老人。陳桂華一家生活上互相關心照顧,工作上互相提攜幫助,是合作默契、眾人羨慕的家庭。
李強家庭
家庭成員5人。李強一家團結和睦,尊老敬老,和諧幸福。十余年來,李強與家人堅持每天與父母通話,每周家庭聚會,經常安排父母郊游、參觀,每年組織全家祖孫三代自駕旅游,豐富家人的精神世界。李強作為一名檢察官,潛心探索廉政宣傳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收錄進培訓教材,為傳播法治精神作出貢獻。李強家三代人均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
朱蘭香家庭
家庭成員5人。朱蘭香為人和善,嫁到夫家時公公婆婆已經去世,但有6個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她與丈夫石明鋒夫妻恩愛,相互扶持,除了養育自己的孩子,還將弟妹撫養長大。朱蘭香家庭倡導男女平等,發揚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夫妻二人相敬如賓,互相支持,有困難共同面對,共同解決。她重視對弟弟妹妹的培養和教育,種田養豬供他們讀書。
靳國芳家庭
這是一個充滿和諧快樂正能量的幸福家庭。被譽為“雷鋒奶奶”的83歲的靳國芳和老伴郭普林幾十年來相濡以沫,攜手風雨,注重以言傳身教培養子女良好品德,樹立了孝老愛親、友善睦鄰的淳樸家風,三代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多年來,全家人以實際行動全力支持著靳國芳的志愿服務活動,在服務社區、幫助鄰里、投身公益的行動中,全家更加擰成一股繩,為周圍群眾帶來巨大正能量。
劉玉紅家庭
劉玉紅家庭是四世同堂的傳統之家,一家七口、老少四代人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在這個家庭里,傳承著孝道、誠信、博愛、勤儉的家風。孝順長輩、關愛老人、努力工作、服務社會是家庭的核心理念。全家有兩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兩名愛心公益志愿者,既照顧好家庭,又承擔社會責任。多年來一家人孝順老人、努力工作、熱心公益、樂于助人的事跡,受到周圍人們的好評和贊揚。
學生3:通過對這些家庭的觀察和研究,我們認為促進家庭和睦幸福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
(1)弘揚傳統家庭美德。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經過幾千年歷史的發展積淀下來的道德精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等中華民族的傳統家庭美德一直根植于中華民族之中,成為家庭成員以及家庭與社會之間調整行為的準則。陳桂華孝順公婆,把公婆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精心贍養,同時積極帶動全家去敬老院做義工;劉玉紅家庭孝順長輩、關愛老人;朱蘭香家庭發揚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等,都以傳統家庭美德作為行為準則和價值追求,促進了家庭和睦和幸福。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指出:“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br/>(2)培育良好家風。家風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的風氣,是給家中后人們樹立的價值準則。家風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價值觀念,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吧髦Z守信、感恩他人”“孝老愛親、友善睦鄰”“孝道、誠信、博愛、勤儉”等全國文明家庭的優良家風豐富了家庭成員的精神世界,增強家庭成員的精神力量,促進了家庭和睦、幸福。
民法典將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寫入條文,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婚姻家庭領域中的導向,也是婚姻家庭法律規范的價值追求。
(3)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家是我們的根,是一塊需要責任和感恩滋潤的沃土?!胺蚱尥?,其利斷金”,如果父母關系很好,那么孩子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愛,孩子就會健康成長?!凹液腿f事興”,如果一家人在一起開心快樂和睦相處,那么就會和氣生財,家庭就會和諧美滿。全國文明家庭的共同特點就是夫妻恩愛,成員和氣。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4)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全國文明家庭各具特色、異彩紛呈,既有愛國敬業、遵德守禮的家庭,愛心善行、熱心公益的家庭,孝老敬親、友愛鄰里的家庭,又有信譽第一、誠實守信的家庭,不忘初心、為民造福的家庭等等,概括起來就是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教師總結: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千千萬萬家庭的良好家風會支撐起全社會的良好風氣。家庭文明關乎家庭穩定,家庭穩定又關乎社會穩定,要加強家庭文明建設,努力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道德與法律作為行為規范,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道德能指導人們正確認識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和義務,從而自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的行為。家庭幸福要靠法律守護,又要靠道德維護。
教師展示學生活動評價表,師生對第三小組訪談活動進行評價。
維度 評價等級
調查目標和調查對象明確
與小組同學配合密切
調查內容選取典型、客觀
反饋交流中展現自己的個人素質
經驗總結中能準確提煉觀點
調研報告邏輯嚴密、觀點正確
總評
評價等級:A:優秀;B:良好;C:合格;D;待提高。
【設計意圖】這些獲獎家庭都注重繼承和弘揚家庭傳統美德,培育良好家風。本環節旨在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明確家庭幸福要靠法律守護,認識到家庭關系的和諧穩定,與社會風尚、社會道德密切相關。優秀傳統家庭美德,對建設現代家庭文明,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三)課堂總結
通過文獻研究活動、專題訪談活動和社會調查活動,我們深刻認識到,婚姻家庭法律制度隨經濟政治發展而不斷完善,民法典繼承和弘揚的中華優秀家庭美德,順應時代和人民要求,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實現了情理法的有機統一。婚姻家庭的和諧穩定要靠法律守護,也靠道德維護。同學們通過探究活動加深了對婚姻家庭關系的認識,增強了家庭責任意識和法治意識。在此,老師也真誠祝愿同學們家庭幸福。
九、教學反思
思想政治課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著眼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和長遠發展,使理論觀點與生活經驗、勞動經歷有機結合,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的歷練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與理解。
學生圍繞“家庭生活 法律守護”主題,開展文獻研究活動、專題訪談活動、社會調查活動,加深了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堅定了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認同,增強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觀念,提高了法治意識;深化了對社會的認識,有助于對婚姻家庭問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同時,學生的分工協作、組織溝通和語言表達能力得以提升。
設計綜合探究課,必須確定好探究主題,探究主題應該是社會熱點問題或學生比較關注的問題。為了保證研究活動順利進行,教師需要在活動前作好充分準備,對學生進行包括研究方法、社交禮儀、研究能力等在內的指導和培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可能遇到各種問題和挫折,需要教師及時了解并加強指導。
十、專家點評
活動型學科課程倡導采取思維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方式呈現教學過程。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志愿服務、社會調查、專題訪談、參觀訪問,以及各種職業體驗等。本節課的亮點在于積極探索活動型學科課程的教學設計,通過文獻研究、社會訪談和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面對真問題,開展真探究,獲得真感悟,在深化理解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安市| 都安| 乌兰察布市| 依兰县| 榆林市| 诏安县| 长海县| 平舆县| 桂阳县| 阳西县| 太仓市| 林西县| 桃园市| 绵竹市| 宜兴市| 海晏县| 都江堰市| 无棣县| 佛坪县| 土默特右旗| 天津市| 侯马市| 无棣县| 鄢陵县| 什邡市| 遂溪县| 封开县| 永定县| 建昌县| 大田县| 镇原县| 忻城县| 三明市| 平谷区| 兴文县| 牙克石市| 屏南县| 玉溪市| 沧源| 虹口区|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