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選擇性必修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教學設計章節 第一課 國體與政體課題 1.1 國家是什么課型 新授課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高中思想政治選必模塊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一框的內容。本框所述的“國家是什么”與第二框所述的“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第三框“政黨和利益集團”的邏輯關系是:從國家的本質入手,在一般意義上講述國家的基本要素,認識國家的國體與政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現代國家中具有代表性的政權組織形式,認識在國家政治中起重要作用的政黨以及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集團。 第一框“國家是什么”,包括兩目。第一目“國家的本質”,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從階級的角度分析了國家的產生和性質。第二目“認識國體與政體”,闡述國體、政體的含義及其內在聯系,從統治階級為維護自身利益所采取的政權組織形式方面分析了政體的多樣性。兩目分別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闡釋了國家制度。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授課對象是高二年級的學生。思維和興趣點停留在具體而形象的內容上,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弱,因此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部分對學生具有一定難度,特別是在本課中涉及國家的概念,以及代議制,很多同學比較難理解。 通過必修一、必修三的相關學習,同學們初步了解了國家產生的原因與過程,知道我國的國體與政體,熟悉我國的國家職能。在此基礎上學習本框題,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科學認識國體與政體的關系,自覺維護國家安全。三、學習目標: 1、理解國家是什么,國家的基本要素、性質和本質。 2、理解民主與專政的關系,感悟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別。 3、認識國體與政體,理解之間的關系。四、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認同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的理論,維護我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科學精神:了解國體與政體的關系,揭示國家的本質,理解國家管理形式的多樣性,樹立科學精神。 法治意識:樹立依法維護人民民主的意識。 公共參與: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五、學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民主和專政的關系、國體和政體的關系 教學難點:國家的含義、民主的階級性、民主政體與專制政體的區別六、議學活動設計:導入新課: (本框是選擇性必修1的開篇,所以一般需要給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這個也是本框比較特殊的地方。) 這本教材包括 4 個單元,4 個單元涵蓋9個課題,課題下面又包括框,框下面又包括目,所以這就是一個四級的結構。第一單元是各縣特色的國家,第二單元是世界多極化,第三單元是經濟全球化,第四單兀是國際組織。這 4 個單元是有邏輯關系的,各具特色的國家是我們理解國際關系、理解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邏輯起點。國家是國際關系最主要的行為體,也是國際關系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所以首先要理解國家是什么,而由國家所組成的這個世界,它一定是有一個發展趨勢的,那我們這本教材介紹了兩個主要的趨勢,一個是在世界政治方面,我們提出多極化,在世界經濟方面,我們提出經濟全球化,一個政治,一個經濟,這是世界上兩大發展趨勢。而國際組織,包括政府間組織的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國際組織是除了國家之外,在這個世界上非常重要的行為體。國際關系的多樣性就主要體現在國家的多樣性和國際組織的多樣性,所以國家兩大趨勢以及國際組織,這就是我們要給高中生所提供的如何理解世界的這么一個角度。 (緊接著進入本框的導入:判斷在亞運會上的國家)議學活動1:何以為國,看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教師活動1: 1.播放視頻《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中感人畫面》,創設情境,為下一步探究做好準備。 2.展示材料:2023年9月23日,第19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本次亞運會時間為9月23日 至 10月8日,共有42個國家派出運動員,其中,有些國家的到來并非為了爭奪金牌,而是為了告訴大家,他們的國家還在! 3.展示議學問題:觀看視頻,結合課本,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是國家?它是不是人類一出現就有的呢?(提示: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是一種歷史現象,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在原始社會瓦解、私有制出現、階級形成以后產生的,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 (2)當中華臺北進場時,觀眾席高呼“回家!”,臺北是中國的地區,中國一個都不能少!那么,地區與國家有什么區別?構成國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提示:在課本第三頁可以知道,一般認為,國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它們是國家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權。而地區和國家的根本區別是是否擁有主權,國家擁有主權,而地區沒有主權,臺灣屬于中國,是中國的地區!) 4.議學活動要求:在此環節中,要求同學們觀看視頻,自主思考回答問題,注意術語的規范使用。 學生活動1: 觀看視頻和閱讀材料,提取關鍵信息,聯系必修一和必修三中關于國家和階級相關知識的回顧,做好議學準備。 2.認真研讀議學問題,列出自己的觀點,做好分享準備。 3.根據議學提示,在課本對應位置將基本觀點備注清楚。設計意圖: 本框以第19屆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作為開篇,通過播放視頻《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中感人畫面》,使學身臨其境感受開幕式背后的故事,緊跟時政,符合思政課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本視頻中涉及敘利亞和東帝汶以及中華臺北出場時,觀眾席齊喊“回家”,使學生在視頻氣氛的渲染中,自覺或者不自覺地燃起一股愛國情,并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進一步認同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做到了知識和時政性與教育性相結合。議學活動2:何為大國,看杭州亞運會的發展!教師活動2: 播放視頻《杭州亞運會到底有多牛》,創設情境,為下一步探究做好準備。 2.展示議學材料:往昔,當年,劉長春獨自扛起國旗奔赴奧運,堅毅而勇敢!今日,第19屆杭州亞運會展示了中國跨越幾千年的文化碰撞,從千年經典到@未來,體現“傳統”和“現代”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一張中國名片! 3.展示議學問題: (1)從獨自赴奧到杭州亞運會的承辦,展示了中國速度與溫度,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國體!(提示:因為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就是我們的國體!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至上,一切以人民為中心,國體決定政體,中國的政體能夠維護廣大人民的利益,促進中國的發展,提升綜合國力,也進一步促進了杭州亞運會的成功承辦!) (2)那什么是國體?國體與政體是一個意思嗎?兩者有什么異同?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小組合作,填寫一下表格。(提示:教師展示表格,引導學生在課本找出相關內容) 3.議學活動要求:結合材料思考問題,列出發言要點,小組中心發言人匯總本組成員觀點,做好發言準備。注意術語的規范使用。 學生活動2: 1.觀看視頻,提取關鍵信息,做好議學準備。 2.認真研讀議學問題,列出自己的觀點,經過小組合作探究,每一小組中心發言人歸納整理本組成員的觀點,做好分享準備。 3.根據議學提示,在課本對應位置將基本觀點備注清楚。設計意圖: 本環節與上一個環節是緊密相連的,在前一個視頻中,我們知道當年,劉長春獨自扛起國旗奔赴奧運,堅毅而勇敢!而今日,杭州亞運會的黑科技以及人文要素等的完美結合,給世界一個奇跡,展示了中國速度與溫度,那么問題來了,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引導學生進一步區別了國體以及政體的關系,從而理解代議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更多的國際政治知識。知識總結:學以致用: 1.馬克思認為原始社會沒有國家,在氏族和部落中實行的是原始民主制。國家是一個歷史范疇,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使社會分裂為階級時產生的,它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國家的本質是階級統治的機關。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②民主和專制是辯證統一的 ③國家作為歷史現象會永遠存在 ④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詳解】①④:材料說國家是一個歷史范疇,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使社會分裂為階級時產生的,它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國家的本質是階級統治的機關,說明國家具有階級性,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①④正確。 ②:民主和專政是辯證統一的,民主與專制是對立的,該觀點混淆了專制與專政,②錯誤。 ③:國家是一個歷史范疇,不會作為歷史現象會永遠存在,它有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③錯誤。 故本題選B。 2.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歷過幾次大規模的撤僑行動,如利比亞撤僑、也門撤僑、尼泊爾撤僑等,而這幾次撤僑行動也向世界重新展現了中國的力量,因為中國總是能夠在各國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混亂地點,完成撤僑行動。中國能夠快速開展撤僑行動( ) ①是主權國家行使管轄權的具體體現 ②彰顯了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 ③表明獨立自主的對外交往是國家主權的體現 ④說明主權國家擁有保衛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權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詳解】①②:中國開展的撤僑行動是主權國家行使管轄權的具體體現,彰顯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①②正確。 ③:國家主權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獨立自主的對外交往是國家主權的重要體現,但這不是中國能夠快速開展撤僑行動的原因,且材料沒有涉及獨立自主,③不符合題意。 ④:材料沒有涉及主權國家的獨立權,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3.“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適用于一切國家的政治制度模式。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 ) ①各國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獨特的 ②不顧自己的實際,照抄照搬他國制度必定行不通 ③政治制度合不合適,需要通過國際社會共同評定 ④政治制度多樣,別國有的而我們沒有就要照搬過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詳解】①②: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國家的國家制度是完全一樣的,國體差異、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社會習慣、發展程度等,都是影響政治制度的因素。因此,不顧自己的實際,照抄照搬他國制度必定行不通。故①②正確。 ③:政治制度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清楚。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獨特的,都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故③錯誤。 ④:各國國情千差萬別,各民族文明形態豐富多樣,別國有的而我們沒有的政治制度未必適合自己,故④錯誤。 故本題選A。課堂升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