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一 回看走過的路 比較別人的路 遠眺前行的路》教學設計一、教材簡析綜合探究一“回看走過的路 比較別人的路 遠眺前行的路”在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承前啟后。本課以綜合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基于對“人類社會發展奧秘”的科學揭示、“資本主義社會興衰”的正確看待、“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認識和“不同國家地區各具特色的社會發展過程”的全面比較,形成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與趨勢”的深刻認識,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課程學習奠定基礎,為“社會主義為什么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中國為什么能”“為什么要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等議題的研討做好鋪墊。二、學情分析1.相關生活經驗。高一學生出生于21世紀初,適逢我國經濟社會大發展時期,一方面對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改革開放前的生活感受不強,另一方面已經有機會走出國門,直觀感受不同水平、不同制度的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對本課學習有著直接的經驗基礎。2.相關學習基礎。通過此前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描述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懂得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明白社會發展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地位,明確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歷史軌跡,知道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三、教學目標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闡明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理解把握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矛盾運動規律。科學精神:理解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探究并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公共參與:探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植根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法治意識:尊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是由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歷史的多樣性反映出來的。四、教學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真理性和歷史必然性。五、教學難點理解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的統一性和多樣性。六、教法分析講授法、啟發式、演示法。七、課時安排1課時八、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展示本節課的議題 議題一:如何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 議題二:如何看待世界各地歷史發展的不同軌跡?議題三: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真理性和歷史必然性? 閱讀本節課的議題,并思考。議題一:如何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和趨勢,我們可以看到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總是處在不斷進步的變化中,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議題二:如何看待世界各地歷史發展的不同軌跡 議題三: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真理性和歷史必然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 [導入新課] 縱觀人類史,從哪里來,往哪里去,現在到了哪里,未來會怎樣?這些問題根本上都是與道路這個重大的理論和戰略問題息息相關的。那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何而來呢? 今天,我們通過三個議題來共同探究這一問題,找尋中國道路成功的秘密。 議題情景一: 請同學們觀察PPT中的四幅圖片,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 議題討論: 這四幅圖片分別描繪了什么樣的場景,請大家回顧學過的相關內容,思考在社會形態更替過程中的“變”與“不變”。 教師總結: 四幅圖片分別再現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活動的場景,回顧學過的知識,我們會發現,從“變”的角度來看,從原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工具不斷改進,勞動對象范圍不斷擴大,勞動者的素質不斷提高,生產力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人類社會經歷了所有制的變化,從公有到私有,這一方面帶來了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可以創造更多的產品,獲得更多的財富。另一方面,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在發生變化,主要表現為階級的產生,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中依次表現為奴隸主階級、奴隸階級、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進入階級社會之后,基于階級之間斗爭的需要,國家產生了。 議題討論: 小組合作,請畫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圖。 教師總結: 回顧學過的知識,我們還知道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同時,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了社會的經濟基礎。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學、藝術、宗教以及與之相應的政治法律機構、制度等,構成了社會的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了社會基本矛盾,貫穿人類社會始終。 議題情景二: 播放視頻《70巨變一個時代》。 議題討論: 視頻中展示我國70年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就歸結于堅持黨的領導和走中國道路。有人就認為我國應向他國推行“中國道路”。你是如何看待的? 教師總結: 從同學激勵的辯論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沒有任何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發展進程是一模一樣的,不同的民族都是依據本民族的利益、歷史傳統以及國際環境來選擇、設計、創造自己的社會存在形式。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發展道路有著不同的表現,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正是由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歷史的多樣性反映出來的。 議題情景三: 數字展示中華民族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并閱讀教材。 議題討論: 談一談你對“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這句話的理解。 教師總結: 在革命和建設時期,中華民族實現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在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證明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當代中國,正闊步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這條道路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特點、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是一條走得對、行得通的強國之路。魯迅說過:“什么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 學生思考一起回答老師的問題。 學生自主思考,小組討論,并由小組代表分享討論結果。 分組討論:勝利者該如何鞏固勝利果實? 學生觀看視頻,回答問題。 班級學生分成兩組,分別代表正反兩方的觀點,進行現場辯論。 學生看PPT圖片,閱讀教材,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九、課堂總結魯迅說過:“什么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十、知識體系 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 世界各地歷史發展 判斷社會制度是否進步的標準遠眺前行的路 的不同軌跡世界各地歷史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真理性和歷史必然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真理性和歷史必然性 堅定道路自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