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 糾紛的多元解決方式【問題導學】1.調解的含義及種類2.人民調解的性質及效力的確認3.仲裁的種類及不能仲裁的糾紛4.商事仲裁的含義就特點5.訴訟的含義及特點6.訴訟的三大類型【體系構建】【必備知識】第一框 認識調解與仲裁一、以和為貴選調解 1.解決糾紛的方式(1)方式①發(fā)生糾紛時,人們往往先自行協(xié)商,通過 達成合意,解決糾紛。②無法和解時,人們還可通過調解、仲裁或者 等方式解決糾紛。(2)特點: 可能導致雙方當事人傷和氣。相比之下,調解往往成為當事人解決糾紛的優(yōu)先選擇。2.調解(1)含義:通過第三方的排解疏導、說服教育,促使發(fā)生糾紛的當事人自愿達成協(xié)議,從而解決糾紛的活動就是 。(2)類型:我國已經(jīng)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調解制度,包括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 等,它們在不同層面為解決糾紛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人民調解(1)主體:人民調解是在 的組織下進行的調解,被譽為偉大的“東方經(jīng)驗”。(2)要求:人民調解要尊重當事人的權利,不得違背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費用。(3)效力①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 組織,經(jīng)其調解達成的協(xié)議,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②雙方當事人還可以自調解協(xié)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確認有效的調解協(xié)議,具有 效力。二、便捷經(jīng)濟選仲裁1.仲裁(1)作用: 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有效途徑。(2)種類:包括商事仲裁、 仲裁、農(nóng)村承包合同糾紛仲裁等。(3)條件:當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fā)生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chǎn)權益糾紛時,雙方可以將其提交 進行商事仲裁。2.仲裁與訴訟(1)選擇:在商事仲裁與訴訟之間,當事人只能 加以適用。(2)要求:當事人申請仲裁,須以雙方 的有效仲裁協(xié)議為前提。(3)特點:仲裁程序比較靈活,仲裁審理一般不公開進行,而且一裁終局。因此,仲裁更加 、 。仲裁裁決一經(jīng)作出,即發(fā)生法律效力。區(qū)分訴訟調解和訴訟外調解訴訟調解 ①發(fā)生在訴訟過程中②是由人民法院主持進行的調解,目的是使當事人達成調解協(xié)議③人民法院根據(jù)調解協(xié)議制作的調解書在當事人簽收后,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訴訟外調解 包括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人民調解——由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進行,達成的調解協(xié)議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質行政調解——由國家行政機關主持進行仲裁調解——由仲裁機構主持進行,達成的仲裁調解書與仲裁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各種糾紛解決方式的比較和解 調解 仲裁 訴訟區(qū)別 強調發(fā)生糾紛時,通過自行協(xié)商,達成合意 與仲裁和訴訟相比,調解更強調“以和為貴” 與訴訟相比,仲裁程序比較靈活,更加便捷、經(jīng)濟 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聯(lián)系 無法和解時,人們還可以通過調解、仲裁或訴訟等方式解決糾紛。訴訟可能導致雙方當事人傷和氣。相比之下,調解往往成為當事人解決糾紛的優(yōu)先選擇。在商事仲裁與訴訟之間,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一加以適用第二框 解析三大訴訟一、訴訟及其特點 1.訴訟的含義及地位(1)含義:訴訟俗稱“打官司”,它是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由 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活動。(2)地位:在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方式中,訴訟是解決糾紛的 。2.訴訟解決糾紛必須嚴格依法進行(1)訴訟法的含義:用于調整訴訟法律關系、規(guī)范訴訟活動與程序的法律。(2)我國訴訟法的種類:針對不同的訴訟類型,我國分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3.訴訟的特點(了解)(1)公權性: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 。(2)程序性:人民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嚴格遵守 解決糾紛。(3)強制性:以國家 為后盾。(4)終局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確定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 。二、訴訟的主要類型1.類型:訴論分為民事訴訟、 和刑事訴訟三種類型。2.差異:它們在案件性質、訴訟目的、提起訴訟的 、訴訟內(nèi)容和程序、適用 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區(qū)別 民事訴訟 行政訴訟 刑事訴訟訴訟目的 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的爭議問題 解決國家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正確問題 解決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確實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應處何種刑罰問題訴訟主體 雙方當事人都可以提起訴訟 只能是由被行政管理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起訴訟,行政機關始終處于被告地位 除自訴案件由自訴人提起訴訟外,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舉證責任 誰主張權利誰負有舉證責任 行政機關負有舉證責任 公訴人舉證,但被告可以提出自己罪輕或無罪的材料為自己辯護適用法律 主要適用《民法典》和《民事訴訟法》 主要適用行政法律、法規(guī)和《 》 主要適用《刑法》和《刑事訴訟法》2.三大訴訟的側重點(1)刑事訴訟旨在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證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2)民事訴訟旨在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3)行政訴訟旨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難點突破】1.解決糾紛的方式及其特點2.調解的含義和類型3.人民調解的主體、要求和效力4.仲裁的作用、種類和條件5.訴訟的含義、特點和地位6.訴訟的主要類型【當堂達標】1.羅某種植有54畝砂糖橘,2021年以來,相鄰Y公司石場作業(yè)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粉塵,因顆粒物排放濃度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羅某的果樹被覆蓋大量粉塵,造成嚴重減產(chǎn)。雙方協(xié)商未果,羅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法院立案后,Y公司可聘請律師為其辯護人并提交答辯狀②一審結束后,當事人若不服一審判決,可向法院提起再審③雙方若進行訴訟調解,簽收后的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④Y公司承擔對其污染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王某到張某開辦的知名培訓機構甲公司上班,工作三周后,王某離職。一個月后,王某在甲培訓機構所在位置西側,開了一家乙培訓機構,其裝修風格、品牌logo均與甲培訓機構十分類似。張某當即在乙培訓機構門口對王某進行詆毀、指責,且印制成傳單散發(fā)。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王某的虛假宣傳對消費者構成欺詐②雙方可以向法院申請仲裁或者訴訟③王某使用類似品牌是一種混淆行為④張某的言行侵犯了王某的名譽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北京M公司系“阿貍”系列動畫短片的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配音秀”APP將前述動畫短片的經(jīng)典片段作為配音素材向公眾提供,吸引了眾多用戶進行配音、打賞。M公司以侵權為由,將“配音秀”運營主體杭州X公司訴至法院。本案中( )①X公司的行為侵犯了M公司的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②用戶基于個人學習、研究、欣賞而上傳,屬于作品合理使用③若雙方訂立有效仲裁協(xié)議,當事人可以單方面申請商事仲裁④M公司有權要求X公司停止侵害、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李某與A公司簽訂《木材買賣合同》,約定李某向A公司提供22車木材,A公司需支付木材款共計40萬余元,并約定了付款期限。合同規(guī)定的付款期限超過后,A公司有30萬元未支付。李某多次和A公司協(xié)商無果后,還嘗試了調解,但A公司就是不履行合同。在上述糾紛過程中( )①李某采用不同的糾紛解決方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②最終李某可提起訴訟,通過最后的途徑解決雙方的糾紛③因A公司始終不履行合同,可能面臨刑事指控并敗訴④李某應申請仲裁,因為仲裁是便捷經(jīng)濟的糾紛解決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據(jù)最高法統(tǒng)計,2022年人民法院訴前調解成功895萬件案件,平均每個工作日有5.4萬件糾紛在線調解,每分鐘就有75件成功化解在訴前。訴前調解( )①需要保證當事人充分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具有公權性、程序性、強制性、終局性的特點③既節(jié)約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又節(jié)省了司法資源④有利于緩和訴訟的對抗性,是解決糾紛的最佳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下面是一份法院判決書的節(jié)選:上訴人L因與被上訴人T公司、Y公司縱向壟斷協(xié)議糾紛一案,不服上海知識產(chǎn)權法院于×年×月×日作出的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據(jù)此判決書可推斷出( )①該訴訟屬于行政訴訟②出具該判決書的機關是最高人民法院③判決書節(jié)選中上海知識產(chǎn)權法院作出的判決一定不是終審判決④此案可能因涉及商業(yè)秘密,不公開開庭審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年5月26日,某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依法對某禽蛋加工廠進行日常監(jiān)督檢查,發(fā)現(xiàn)當事人生產(chǎn)標注虛假生產(chǎn)日期的禽蛋產(chǎn)品共計2609枚,貨值金額合計為4072.15元。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guī)定,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作出沒收違法產(chǎn)品,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若該廠不服可以A.申請商事仲裁 B.提起行政訴訟C.提起刑事訴訟 D.申請行政調解8.王某與李某系好友。某日,兩人到甲公園游玩互拍照片,照片中各自的臉部和身體特征清晰可辨。之后,李某未經(jīng)王某同意將王某的照片作為盈利宣傳文章的內(nèi)容發(fā)布在社交媒體朋友圈。王某發(fā)現(xiàn)后要求李某刪除該照片,遭到拒絕,兩人遂發(fā)生爭執(zhí)。對此,應該支持下列誰的觀點( )①王某認為:李某未合理使用自己的照片,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權②李某認為:兩人系好友,互拍照片轉發(fā)社交媒體朋友圈不侵權③王某認為:李某發(fā)布在朋友圈的照片是自己提起民事訴訟的物證④李某認為:可通過和解化解糾紛,王某若訴訟,涉案照片不是物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吳先生在范某處購買了一只鳥,上網(wǎng)查詢后,發(fā)現(xiàn)這只鳥是紅喉歌鴝,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遂向公安機關報案。經(jīng)查,羅某、宋某非法獵捕遷徙經(jīng)過濕地公園的紅喉、藍喉歌鴝30余只,并將其出售給范某,范某通過市場和網(wǎng)絡平臺進行二次售賣,三人從中非法獲利7000余元。 范某、羅某、宋某先后被抓獲,三人到案后自愿認罪認罰。 經(jīng)該地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開庭審理了該案。由本案可知( )①我國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提起②我國司法部門具有刑事檢察、公益訴訟檢察等職能③保障環(huán)境資源安全離不開各國家機關協(xié)同配合④人民法院作為法律監(jiān)督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3年7月2日,長沙市市場監(jiān)管局檢查時發(fā)現(xiàn)某綜合門市部家用燃氣具3臺、家用燃氣灶3臺,均未安裝熄火保護裝置。當事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chǎn)品質量法》,長沙市開福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chǎn)品質量法》規(guī)定,作出沒收違法產(chǎn)品、罰款1459.5元的行政處罰。若當事人對處罰不服,想通過訴訟解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當事人可委托代理人向長沙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②長沙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應當承擔相應證據(jù)的舉證責任③若對法院判決不服,其可向市場監(jiān)管局提請行政訴訟④一審判決生效后,若當事人不服判決,有權申請再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盛某與老伴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老伴過世后,盛某兩個兒子簽訂了分家贍養(yǎng)協(xié)議,約定哥哥放棄未來繼承母親盛某的三間北房,弟弟將其所有的兩間西房轉歸哥哥,盛某自此由兄弟二人輪流贍養(yǎng)。協(xié)議簽訂后,兄弟二人履行協(xié)議時發(fā)生分歧,導致盛某的贍養(yǎng)問題一直懸而未決。本案中( )A.分家贍養(yǎng)協(xié)議違背了公序良俗,是無效的B.兄弟二人遺棄老人,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C.分家協(xié)議因雙方意思表示不真實而效力待定D.盛某能以口頭形式確定女兒為自己的監(jiān)護人12.小李因結婚購買婚房向父親老李借款30萬元,在借條中承諾5年后歸還。借款到期后,老李要求小李還款。小李以父母有義務幫助自己為由拒絕還款,并表示如果一定要還款則以后不照料老李年老后的生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借款到期后,小李仍不肯還款,老李可以在一年內(nèi)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權益B.父母對子女有撫養(yǎng)義務,小李要求父母幫助扶持自己的要求是正當?shù)?br/>C.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yǎng)的義務,小李以還款為由拒絕照料老李生活的做法是錯誤的D.老李和小李的糾紛可以通過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或者通過仲裁機構進行仲裁13.某市人民政府擬開展舊城改造,登記在張某名下的房屋在征收范圍內(nèi),該市土地房屋征收中心與張某簽訂《房屋征收房屋產(chǎn)權調換協(xié)議書》,約定張某通過產(chǎn)權調換的方式,以其原有房屋置換某項目的一處還建房,建筑面積74.77平方米(以測繪單位測繪為準交房后按實際面積計算)。還建房經(jīng)竣工驗收合格其建筑面積實際為92.70平方米。張某以還建房實際面積與約定面積嚴重不符等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解除《產(chǎn)權調換協(xié)議書》。對于本案理解正確的是( )①張某如果對判決不服可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②該案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由政府負責舉證③張某直接向法院起訴某市政府是自訴人④張某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幫助其進行訴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甲因在工作中一批貨物受損,與乙產(chǎn)生矛盾。甲就在微信朋友圈辱罵乙某,并附上了乙的個體登記信息等。甲的言行在乙從事的行業(yè)內(nèi)流傳開來,給乙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他的經(jīng)營。據(jù)此,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所發(fā)信息屬于物證②甲與乙之間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③甲侵犯了乙的名譽權④甲與乙之間法律關系的客體是行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小江等人在一直播間通過微信付款購買了某景區(qū)的徒步體驗產(chǎn)品,商家承諾假一賠十。活動當日,旅行社稱接到景區(qū)通知,因山地前日暴雨導致原計劃路線出現(xiàn)垮塌,所以將帶領游客從另一條路線上山。后來小江等人發(fā)現(xiàn),當?shù)卣?年前就發(fā)布了封山公告,行程單載明的道路根本無法通行。據(jù)此可以推斷( )①雙方可以通過訴訟調解解決糾紛,調解書與判決書效力等同②因為沒有正式書面合同,所以該旅行社不需要全面履行合同③電商店鋪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④若小江起訴,法院會支持小江十倍賠償商品貨款的訴訟請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易混辨析】16.所有的糾紛都能用仲裁方式加以解決。( )17.發(fā)生糾紛時,人們往往首先去人民法院打官司。( )18.行政訴訟中行政機關始終處于原告地位。( )19.民事訴訟主要解決國家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 )20.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佳途徑。( )21.出現(xiàn)繼承糾紛,雙方可以將其提交仲裁機構進行商事裁決。( )2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需要收取一定費用。( )23.夫妻離婚過程中因孩子撫養(yǎng)權歸屬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可以通過仲裁方式解決。( )24.調解,就是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的調解。( )25.仲裁和訴訟的結果有法律效力,更適宜成為優(yōu)先選擇。( )26.行政爭議如果對訴訟結果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復議。( )27.小鄭和小李在離婚過程中因財產(chǎn)分割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最好申請仲裁。( )28.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當?shù)厝嗣穹ㄔ浩鹪V。( )29.人民調解中心調解糾紛應當堅持公平,由當事人雙方共擔調解費用。( )30.行政訴訟法屬于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典題分析】參考答案:1.D【詳解】①:Y公司可以聘請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①錯誤。②:一審結束后,當事人若不服一審判決,可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向上級法院進行上訴,啟動二審程序,②表述不準確。③④:在該案件中,雙方若進行訴訟調解,簽收后的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進行訴訟,因環(huán)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guī)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2.D【詳解】①:王某并未虛假宣傳,①說法錯誤。②:仲裁需向仲裁委員會申請,②說法錯誤。③:王某開的乙培訓機構,其裝修風格、品牌logo均與甲培訓機構十分類似,是通過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費者發(fā)生誤認,是一種混淆行為,③符合題意。④:張某對王某進行詆毀、指責,且印制成傳單散發(fā),對王某的社會評價造成不利影響,侵犯了王某的名譽權,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3.B【詳解】①③:根據(jù)《著作權法》及《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有關規(guī)定,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無論是以任何形式發(fā)表的作品,無論作品是不是利用網(wǎng)絡第一次發(fā)表,只要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其著作權人均享有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配音秀”APP將前述動畫短片的經(jīng)典片段作為配音素材向公眾提供,吸引了眾多用戶進行配音、打賞,X公司的行為侵犯了M公司的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若雙方訂立有效仲裁協(xié)議,當事人可以單方面申請商事仲裁,①③正確。②:為個人學習、研究、欣賞之目的,使用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屬于合理使用,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不支付報酬。本案中被控侵權視頻的行為已非“為個人”,而是“向公眾”,其上傳行為已落入原告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控制的范圍,不構成合理使用,屬于直接侵權。②錯誤。④:采取補救措施屬于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④排除。故本題選B。4.A【詳解】①②:從材料可以看出,在上述糾紛過程中李某采用協(xié)商、調解等不同的糾紛解決方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但A公司就是不履行合同,最終李某可提起訴訟,通過最后的途徑解決雙方的糾紛,①②符合題意。③:因A公司始終不履行合同,可能面臨違約責任,但不一定面臨刑事指控,③錯誤。④:李某可以申請仲裁,但商事仲裁當事人申請仲裁,須以雙方自愿訂立的有效仲裁協(xié)議為前提,不能單方申請,④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A。5.B【詳解】①③:訴前調解需要保證當事人充分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訴前調解既節(jié)約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又節(jié)省了司法資源,①③正確。②:訴訟具有公權性、程序性、強制性、終局性的特點,而不是訴前調解,②不選。④:多元糾紛解決途徑各有各的優(yōu)勢,不能說訴前調解是解決糾紛的最佳途徑,④不選。故本題選B。6.D【詳解】①:本案上訴人為自然人L,對方是企業(yè)法人,都不屬于行政機關,因此該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而非行政訴訟,①排除。②:上海知識產(chǎn)權法院屬于中級人民法院,不服其判決可以向高級人民法院上訴,不一定要向最高人民法院上訴,故出具該判決書的機關未必是最高人民法院,②錯誤。③: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訴,對終審判決不服的,不能再提出上訴,由題干中“不服上海知識產(chǎn)權法院……的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可知,上海知識產(chǎn)權法院作出的判決一定不是終審判決,③正確。④:知識產(chǎn)權類案件可能會涉及商業(yè)秘密,不進行公開審理,④正確。故本題選D。7.B【詳解】BCD:當事人在受到行政處罰后,如果對處罰決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所以該廠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B符合題意,CD不符合題意。A: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不適合商事仲裁,A排除。故本題選B。8.B【詳解】①②:自然人享有肖像權。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李某未經(jīng)同意,擅自使用王某的照片到社交媒體朋友圈,侵害了王某的肖像權,①正確,②排除。③④:李某發(fā)布在朋友圈的照片屬于電子數(shù)據(jù),不是物證。此糾紛可通過和解化解,③排除,④正確。故本題選B。9.C【詳解】①: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可以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 代理人、近親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chǎn)、集體財產(chǎn)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 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①說法錯誤。②:該地檢察院就非法獵捕、出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一案提起公訴,說明我國司法部門具有刑事檢察、公益訴訟檢察等職能,②說法正確。③:材料中非法獵捕、出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一案,經(jīng)過了公安機關的偵查,該地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開庭審理了該案,說明保障環(huán)境資源安全離不開各國家機關協(xié)同配合,③符合題意。④: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0.C【詳解】②④:在行政訴訟中,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jù)和所依據(jù)的規(guī)范性文件,即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因此長沙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應當承擔相應證據(jù)的舉證責任;當事人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因此一審判決生效后,若當事人不服判決,有權申請再審,②④正確。①:若當事人對處罰不服,可向基層人民法院(長沙市開福區(qū)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而不是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①說法錯誤。③:若當事人對處罰不服,應當先向上一級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提起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1.A【詳解】A:贍養(yǎng)父母是子女的義務,分家贍養(yǎng)協(xié)議違背了公序良俗,是無效的,A正確。B:兄弟二人遺棄老人,應依法追究民事責任,B錯誤。C:分家贍養(yǎng)協(xié)議是因為其內(nèi)容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違背公序良俗而無效,C不符合題意。D:盛某需以書面形式確定女兒為自己的監(jiān)護人,D錯誤。故本題選A。12.C【詳解】A: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為三年,A說法錯誤。B:老李作為父親對子女有撫養(yǎng)義務,但是小李已經(jīng)成年,不再具有撫養(yǎng)關系,B不符合題意。C: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yǎng)的義務,小李以還款為由拒絕照料老李生活的做法是錯誤的,C說法正確。D:本案中涉及扶養(yǎng)糾紛,不能用仲裁,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3.C【詳解】 ①:張某如果對判決不服可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①錯誤。②:該案是行政訴訟,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由政府負責舉證,②正確。③:張某直接向法院起訴某市政府,其自身是原告,政府是被告,該案是行政訴訟,不是刑事訴訟,張某不是自訴人,③錯誤。④:張某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幫助其進行訴訟,④正確。故本題選C。14.B【詳解】①:物證是以物品或者文字為表現(xiàn)形式的實物證據(jù),而本案中甲所發(fā)信息是以數(shù)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shù)模夷軌蜃C明案件事實的數(shù)據(jù),屬于電子數(shù)據(jù)證據(jù),①說法錯誤。②:民事訴訟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糾紛,本案中甲與乙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②正確。③:甲就在微信朋友圈辱罵乙某,并附上了乙的個體登記信息等。甲的言行在乙從事的行業(yè)內(nèi)流傳開來,給乙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他的經(jīng)營,這說明甲侵犯了乙的名譽權,③正確。④:債權關系的客體是行為,人身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甲與乙之間法律關系客體是乙的名譽權,④錯誤。故本題選B。15.A【詳解】①③:材料中雙方屬于民事糾紛,可以通過訴訟調解解決糾紛,其調解書與判決書效力等同;電商店鋪隱瞞當?shù)卣呀?jīng)公告封山的情況,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①③正確。②:雖然沒有正式書面合同,但是雙方買賣關系的成立意味著雙方形成了口頭合同,該旅行社需要全面履行合同,承擔違約責任,②錯誤。④:若小江起訴,法院會支持小江賠償商品貨款的訴訟請求,但不會支持十倍賠償,④錯誤。故本題選A。16.錯誤【詳解】本題為判斷題,不是所有的糾紛都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不能仲裁的糾紛包括:①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扶養(yǎng)、繼承糾紛;②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所以原題觀點是錯誤的。17.錯誤【詳解】發(fā)生糾紛時,人們往往首先自行協(xié)商,通過和解達成合意,解決糾紛。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故題中觀點錯誤。18.錯誤【詳解】行政訴訟主要由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機關始終處于被告地位。故題中觀點錯誤。19.錯誤【詳解】民事訴訟主要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的糾紛。行政訴訟主要解決國家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故題中觀點錯誤。20.錯誤【詳解】解決糾紛有多種途徑,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不能說是最佳途徑。故題中觀點錯誤。21.錯誤【詳解】當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fā)生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chǎn)權益糾紛時,雙方可以將其提交仲裁機構進行商事仲裁。繼承糾紛不能由仲裁機構居中進行裁決。故題中觀點錯誤。22.錯誤【詳解】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不需要收取一定費用。故題中觀點錯誤。23.錯誤【詳解】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扶養(yǎng)、繼承糾紛不能仲裁,所以夫妻離婚中因孩子撫養(yǎng)權爭執(zhí)的,不可以通過仲裁方式解決,可以通過協(xié)議解決和訴訟解決,故題中觀點錯誤。24.錯誤【詳解】人民調解,就是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的調解。故題中觀點錯誤。25.錯誤【詳解】仲裁和訴訟可能導致雙方當事人傷和氣,相比之下,調解更適宜成為優(yōu)先選擇。故本題說法錯誤。26.錯誤【詳解】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提起行政訴訟且人民法院已經(jīng)立案受理的,不得再申請行政復議。題中觀點錯誤。27.錯誤【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規(guī)定,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扶養(yǎng)、繼承糾紛不能申請仲裁,題中觀點錯誤。28.錯誤【詳解】商事仲裁與訴訟之間,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一加以適用。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做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商事仲裁當事人對仲裁不服的,不可以向當?shù)厝嗣穹ㄔ浩鹪V。對商事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故題中觀點錯誤。29.錯誤【詳解】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題中觀點錯誤。30.錯誤【詳解】上下級關系、隸屬關系、領導和被領導、監(jiān)督和被監(jiān)督關系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平等主體關系是民事法律調整的對象。故本題判斷錯誤。31.①商事仲裁須以雙方自愿訂立的有效仲裁協(xié)議為前提,乙超市單方面向其所在地A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A市仲裁委員會不會給予受理,乙超市的做法沒有實際法律意義。②甲乙雙方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違約金和定金罰則不能同時運用,所以乙超市不能要求果園雙倍返還定金及違約金。③乙超市可以提出的維權訴求是:可以要求甲果園退回定金2.5萬元并支付違約金3萬元,共5.5萬元;或者要求甲果園雙倍返還定金共5萬元。因此乙超市最佳維權訴求是適用違約金條款,要求甲果園退回定金2.5萬元并支付違約金3萬元,共5.5萬元。32.(1)佟某在訂合同時并未精神失常,雙方在自愿基礎上達成共識,簽署合同有效。故乙公司認為合同無效的主張仲裁委員會不予支持。道路崎嶇、暴雨后路面濕滑不屬于不可抗力,乙公司應當預見選擇的道路狀況對運送貨物的影響,應承擔違約責任,故乙公司不予賠償?shù)脑V求不會支持。(2)民法典規(guī)定,雙方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 ,一方違約時,雙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定金條款。對于甲公司要求乙公司雙倍返還定金并支付違約金的請求,仲裁委員會不予支持。(3)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以仲裁裁決對己方不利為由,請求就同一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體現(xiàn)了仲裁的一裁終局權(或裁或訴)。33.民事訴訟;民事訴訟一般誰主張誰舉證,應該由劉先生舉證;應當收集交易記錄、支付信息、與客服的溝通信息。34.便捷經(jīng)濟選仲裁,仲裁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有效途徑;本案屬于勞動爭議,適用于仲裁解決,符合法律規(guī)定。該醫(yī)院的微信推廣活動以及在陳某沒有違約的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侵犯了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獲取勞動報酬權等權利,故做出上述裁定。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