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十八講:物質的結構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分子是保持物質 化學性質 的最小的微粒;原子 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的微粒;離子 是原子得失電子后所形成的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包括 陰離子 , 陽離子 兩種。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某些化合物:H O、CO 、NH 、C H OH、CH 等;某些氣態單質:H 、O 、Cl 等;稀有氣體:He、Ne、Ar等。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所有的金屬單質:Mg、Zn、Ag、Cu、Fe、Ba等;一些非金屬單質:C、Si等。由離子構成的物質:如 NaOH、CuSO 等各種堿、鹽。原子的結構A、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史道爾頓:實心球模型。他認為:(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b)同種元素原子的各種性質和質量均相同;(c)原子是一個實心球體。湯姆生:西瓜模型(棗糕模型或葡萄干面包模型)。湯姆生在實驗中發現了電子,進一步發展了原子、分子論,并糾正了道爾頓原子不可分的觀點。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或行星模型)。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現象和結論:(a)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幾乎沿原方向前進;結論 原子內部很空曠 。(b)少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發生了較大偏轉;結論 原子內部有一個體積小且帶正電的結構 。(c)極少數α粒子擊中金箔后幾乎沿原方向返回;結論 原子內部有一個體積小且質量很大的結構 。玻爾:分層模型。現代:電子云模型。原子的微觀結構示意圖:B、C、質子、中子由夸克構成。(1)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在于化學反應中能否再分。(2)原子不顯電性是因為帶正電荷的質子數(核電荷數)=帶負電荷的核外電子數。(3)原子核中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普通氫原子的原子核內無中子。(4)原子核在整個原子中所占體積很小,但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原子種類由質子數決定。兩個等量關系: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中子數+質子數=質量數(一般等于相對原子質量)【典例1.1】(2023·遼寧·統考中考真題)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A.氨氣 B.氮氣 C.汞 D.五氧化二磷【答案】C【詳解】A、氨氣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構成的,不符合題意;B、氮氣屬于氣態非金屬單質,是由氮分子構成的,不符合題意;C、汞屬于金屬單質,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的,符合題意;D、五氧化二磷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構成的,不符合題意;故選C。【對點訓練1.1】(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題)下列微粒中,核電荷數少于核外電子數的是( )A.Na+ B.OH- C.O2 D.Mg【答案】B【分析】根據當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為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則分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當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為陽離子;當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詳解】A、Na+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為陽離子,核電荷數多于核外電子數,不符合題意;B、OH-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為陰離子,核電荷數少于核外電子數,符合題意;C、O2表示氧分子,不顯電性,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不符合題意;D、Mg表示鎂原子,不顯電性,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不符合題意;故選B。【典例1.2】(2023·湖北恩施·統考中考真題)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無污染的核聚變原料He-3如圖所示。下列關于He-3的說法正確的是A.He-3是一種新元素B.He-3原子中含有1個質子,2個電子C.He-3原子中含有3個質子,沒有中子D.H-3原子中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2個電子【答案】D【詳解】A. He-3質子數為2,屬于氦元素,不是一種新元素,此選項錯誤;B. 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He-3原子中含有2個質子,2個電子,此選項錯誤;C.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He-3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則氦原子中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此選項錯誤;D. H-3原子中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2個電子,此選項正確。故選D。【對點訓練1.2】(2023·浙江麗水·統考中考真題)氫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斷完善和修正的。請結合資料回答:(1)卡文迪許用鋅與足量的酸反應得到可燃空氣,該可燃空氣其實是___________;(2)圖甲A、B原子和圖乙中的___________原子的總稱為氫元素(填字母)。 【答案】氫氣/H2 C【詳解】(1)金屬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則鋅與酸反應生成的可燃性空氣為氫氣,故填氫氣或H2。(2)由圖可知,圖甲A、B原子中的質子數為1,圖乙中的C原子的質子數為1,由元素的定義可知,圖甲A、B原子和圖乙中的C原子的總稱為氫元素,故填C。【典例1.3】(2021·浙江寧波·統考中考真題)1909年起,英國科學家盧瑟福和他的助手用一束帶正電荷的高速α粒子流轟擊一片很薄的金箔,并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現象和已有知識,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要解釋本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下列知識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A.同種電荷相互排斥B.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D.一個α粒子的質量比一個電子的質量大得多【答案】B【詳解】A.α粒子帶正電荷,部分α粒子運動方向改變,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結果,故A不符合題意;B.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但與α粒子的散射實驗無關,故B符合題意;C.部分α粒子運動方向改變,是運動狀態改變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C不符合題意;D.α粒子穿過原子時,由于α粒子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電子不可能使α粒子的運動方向發生明顯的改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對點訓練1.3】(2023 文成縣二模)1911年,盧瑟福等人進行了粒子(α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氫原子核)散射實驗,用一些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發現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而極少數粒子發生反彈,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多數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的體積很小B.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偏轉,說明原子核帶負電C.極少數α粒子發生反彈,說明原子核的質量很小D.多數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外沒有電子【答案】A【詳解】解:A、多數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的體積很小,故A正確;B、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偏轉,說明原子核帶正電,故B錯誤;C、極少數α粒子發生反彈,說明原子核所占的空間很小,故C錯誤;D、多數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外電子的質量很小,故D錯誤。故選:A。分子間存在間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熱運動),宏觀上表現為物質的 擴散 現象。 固體、液體、氣體都存在 擴散 現象。(擴散是總是從高濃度到低濃度進行)分子之間存在空隙,例如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總體積 小于 100mL。分子間的間隙與狀態有關,例如水從固態到液態、氣態的以此變化,分子間隙逐漸增大 。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 引力 和 斥力 。繩子不容易被拉斷,體現了分子間的引力作用;氣體壓縮到一定程度后不容易再被壓縮,體現了分子間的斥力作用。(1)物質的化學性質由構成物質的微粒來保持,即構成物質的微粒不變,化學性質不變。(2)分子的運動與物體的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快,宏觀上擴散也越快。(3)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而且當物體被拉伸時,引力和斥力都減小,且斥力比引力減小得快,所以對外體現出引力;當物體被壓縮時,引力和斥力都會增大,且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所以對外體現出斥力。【典例2.1】(2023·浙江溫州·統考中考真題)如圖為安裝在賓館、倉庫等處天花板的自動噴水滅火裝置。室內起火時,密封在裝置內的液體體積膨脹,沖破水管閥門,實現噴水滅火。起火時,液體體積膨脹是因為液體分子( )A.質量變大 B.間隔變大 C.數量變多 D.引力變大【答案】B【詳解】當起火時,周圍空氣溫度升高,液體體積膨脹,則液體分子的間隔會變大,但液體的質量不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其分子數量也不會改變,此時分子的引力會變小,故只有B說法正確。故選B。【對點訓練2.1】(2023·山西·統考中考真題)海浩現象是在持續-15°C的超低溫度下,蒸發的海水與低溫冷空氣中的顆粒物相結合,形成冰晶后,呈現出煙雨茫茫的自然景象。這種由水蒸氣形成冰晶的過程發生變化的是( )A.分子的種類變多 B.每個水分子體積變大C.分子的間隔變小 D.每個水分子質量變大【答案】C【詳解】A、水蒸氣形成冰晶的過程,物質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分子種類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B、水蒸氣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變,每個水分子的體積不變,故選項錯誤;C、水蒸氣形成冰晶,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分子本身不變,分子間間隔變小,故選項正確;D、水蒸氣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變,每個水分子的質量不變,故選項錯誤。故選:C。【典例2.2】(2023·浙江臺州·統考中考真題)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輕巧、易裁剪,可用于科學實驗。(1)把浸在肥皂液里的吸管框架取出,框架上有一層肥皂膜,在膜上放一細線圈(如圖甲)。刺破線圈內的肥皂膜,線圈變成了圓形(如圖乙)。這個現象說明___________。A.物質由大量分子構成 B.分子體積會變小 C.分子之間存在作用力 (2)剪掉塑料瓶底部,蒙上橡皮膜并扎緊,如圖丙。固定塑料瓶,用力拍擊橡皮膜,能使燭焰熄滅。這是因為瓶內的空氣離開瓶子后仍能繼續前進,說明瓶內的空氣具有___________。【答案】C 慣性【詳解】(1)[1]由圖乙知,刺破線圈內的肥皂膜,線圈變成了圓形,這個現象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故選C。(2)[2]如圖丙,固定塑料瓶,用力拍擊橡皮膜,瓶內的空氣離開瓶子后由于慣性仍能繼續前進,能使燭焰熄滅。【對點訓練2.2】(2023·湖南益陽·統考中考真題)小明的濕衣服在陽光下曬干了。下列用分子的觀點解釋這一變化錯誤的是A.水分子的質量變小了 B.水分子的間隔變大了C.水分子在不斷運動 D.溫度越高,水分子運動越快【答案】A【詳解】A、濕衣服在陽光下曬干了,水分子質量不變,分子的觀點解釋錯誤;B、水變成水蒸氣這一過程,分子之間間隔變大了,分子的觀點解釋正確;C、濕衣服在陽光下曬干了,水分子在不斷運動,分子的觀點解釋正確;D、濕衣服在陽光下曬干了,水分子在不斷運動,溫度越高,水分子運動越快,分子的觀點解釋正確;答案:A。元素的定義:元素是具有相同 質子數 (即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總稱。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質都由 元素 組成。每種元素都由特定的 符號 表示,目前列入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元素已達118種。元素可以分為 金屬元素 和 非金屬元素 。同種元素的質子數一定相同,相同質子數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種元素。概念辨析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而原子、分子、離子是微觀概念,既講種類又講個數。微粒的表示方法和符號的意義(1)元素的表示和符號的意義①常見元素的表示:氫(H),氧(O),碳(C),氮(N),硫(S),硅(Si),鈉(Na),鐵(Fe),銅(Cu),氯(Cl),鈣(Ca),銀(Ag),鋁(Al),碘(I),鉀(K),磷(P)②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Ⅰ.宏觀上表示一種 元素 。Ⅱ.微觀上表示該種元素的一個 原子 。Ⅲ.若物質由 原子 構成,元素符號也表示一種物質。(a)當元素符號前面加上系數時,就只有微觀意義。如“2O”只表示2個氧原子。(b)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量較多的是含 N、P、K 三種元素的無機鹽。(c)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種元素依次為 O 、 Si 、 Al 、 Fe 。(2)離子的表示和化學符號中數字的含義元素周期表編制第一張元素周期表的科學家是 門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的結構我們將橫行稱為 周期 ,把縱列稱為 族 。同一周期的元素, 電子層數 相等,質子數自左向右依次增加,最外層電子數從 1 到 8 遞增;同一族的元素 最外層電子數 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元素周期表單元格的信息提取【典例3.1】(2023·湖北·統考中考真題)中國芯彰顯中國“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純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硅元素屬于金屬元素B.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C.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D.硅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有4個電子【答案】A【詳解】A、硅帶有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故A說法不正確;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故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故B說法正確;C、根據原子核外電子層數=周期數,由硅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硅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則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故C說法正確;D、由硅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硅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有4個電子,故D說法正確;故選A。【對點訓練3.1】(2022·浙江臺州·統考中考真題)圖甲是模擬火山噴發的實驗,向黏土和砂石堆起的“火山口”中放入金屬鈉,再加入水。鈉和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放出熱量,引發燃燒,火花四射。(1)圖乙是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則鈉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個電子。(2)請寫出鈉和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3)地球上的火山噴發是___________變動的表現。【答案】11 2Na+2H2O=2NaOH+H2↑ 地殼【詳解】(1)圖乙是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鈉的原子序數為11,原子序數在數值上等于原子內的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所以鈉原子核外有11個電子。(2)鈉和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 。(3)地球上的火山噴發是地殼變動的表現。【典例3.2】(2022·浙江紹興·統考中考真題)下表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標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數字編號①~③各表示一種元素。請回答問題。(1)①表示的元素是___________。(2)1個鋁原子的核外電子有___________個。(3)元素硅比第2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___________(選填“高”或“低”)。【答案】H/氫 13 低【詳解】(1)由圖可知,①表示的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第IA族中的元素,是氫元素,故填H或氫。(2)由圖可知,Al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IIA族中的元素,其原子序數為13,原子序數等于原子核外的電子數,所以1個鋁原子的核外電子有13個,故填13。(3)第2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氧元素,硅元素比氧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低,故填低。【對點訓練3.2】(2023·湖南郴州·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結構。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2)上表中有兩種金屬元素,其金屬活動性較強的是 (填元素符號);(3)畫出②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4)上表中化學性質最穩定的元素是 (填序號);(5)元素①、③、⑥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答案】(1)三 (2)Na (3) (4)④ (5)Mg(OH)2【詳解】(1)硅元素是14號元素,硅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2、8、4,有三層電子,元素所在周期數與對應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所以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2)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可知,①是氫元素,②是碳元素,③是氧元素,④是氖元素,⑤是鈉元素、⑥是鎂元素,鈉、鎂是金屬元素,根據活動性順序鉀鈣鈉鎂鋁可知,鈉元素的金屬活動性較強,符合為Na。(3)②是碳元素,是6號元素,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列為2、4,結構示意圖為 。(4)元素周期表最后一列為0族,對應稀有氣體元素,化學性質穩定,所以上表中化學性質最穩定的元素是④。(5)元素①、③、⑥分別為H、O、Mg,則可組成的化合物Mg(OH)2。化合價化合價是用來表示不同原子構成分子時,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目,也是元素的一種化學性質。有正價與負價之分。化合價的表示:在元素符號正上方標出化合價。符號在前,數字在后。若數字為1,也不能省略。(注意跟離子的電荷數表示方法進行區分:離子所帶的電荷數表示時數字在前,符號在后。)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的含義: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元素化合價與離子的關系: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的數值=離子帶的電荷數。元素化合價的符號與離子帶的電性一致。化合價的規則: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常見元素化合價口訣鉀鈉銀氫 +1價 ,鈣鎂鋇鋅 +2價 ;氟氯溴碘 -1價 ,通常氧顯 -2價 ;+1、+2 銅, +2、+3 鐵, +3 鋁, +4 硅, +5 磷;勿忘 單質 是零價。常見原子團化合價原子團名稱 原子團粒子符號 原子團化合價硫酸根 SO - 2碳酸根 CO - 2硝酸根 NO - 1氫氧根 OH - 1銨根 NH+ +1碳酸氫根 HCO - 1化學式用 元素符號與數字組合 表示單質或化合物組成的式子稱為化學式。化學式的意義宏觀:宏觀上既可表示某種物質,又可表示某物質的元素組成。微觀:微觀上既可表示某種物質的一個分子,又可表示某物質微粒的原子構成。提示:如果這種物質是由原子或者單原子分子(稀有氣體)構成,那么它的化學式既表示一種物質,也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一個原子。能運用化合價確定出簡單的化學式按一定順序寫出元素符號;在元素符號的上方標出化合價;根據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寫出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根據化學式推斷元素的化合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或“化合物中原子團的化合價和其他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進行判斷。在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金屬元素(或氫)的化合價通常顯 正 價,非金屬元素的化合價通常顯 負 價。相對和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定義:是以一個碳—12 原子質量的 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的比值。原子的相對質量沒有具體的質量單位。相對原子質量=一般情況下,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同位素指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種元素。如 C和 C等。相對分子質量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 相對原子質量 的總和。能根據化學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元素的質量比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元素的原子個數):(B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B元素的原子個數):……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物質的分類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宏觀定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微觀定義:由同種物質的微粒(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特點:純凈物有確定組成,有固定性質。混合物宏觀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微觀定義:由不同種物質的微粒構成。特點:混合物由多種純凈物組成,各物質保持其原來的性質。舉例:合金、溶液、煤、石油、生鐵、鐵銹等。混合物采用過濾、結晶或蒸餾的物理方法或通過化學反應的方法提純為純凈物。純凈物的分類單質:由 一種 元素組成的 純凈物 。化合物:由 兩種或兩種以上 元素組成的 純凈物 。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紅磷(P)與白磷( 氧氣( 與臭氧( )都由同種元素組成,但其分子結構不同,所以屬于不同的單質。類似的,某一種化合物是由某些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但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 如水(H O)和過氧化氫(H O )都由 H、O組成,屬于不同的化合物,混在一起成為混合物。無機化合物的分類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為酸性氧化物,大多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如CO 、SO 、SiO 、SO 、P O 等都屬于酸性氧化物。但也有些非金屬氧化物不能與堿反應,稱為不成鹽氧化物,如CO、NO等。金屬氧化物大多數為堿性氧化物,大多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如 Na O、CaO、CuO等都屬于堿性氧化物。酸按是否含氧元素分為含氧酸(如 H SO 等)和無氧酸(如 HCl等)。無氧酸由氫元素和另一種元素組成;含氧酸一般由氫、氧元素和第三種元素組成,比無氧酸多一種氧元素。含氧酸也可由三種以上元素組成。按酸性強弱分類強酸:如 HNO 、H SO 等中強酸:如 H SO 、H PO 等弱酸:如CH COOH、H CO 等堿按堿的溶解性分類可溶性堿:如 NaOH 、KOH等難溶性堿:如Cu(OH)2等按堿性強弱分類強堿:如 NaOH、KOH、Ca(OH)2弱堿:如Cu(OH)2、NH ·H O鹽按溶解性分類可溶性鹽:如 NaNO 等難溶性鹽:如 AgCl、BaSO 等按所含離子分類:某鹽(如鉀鹽等)和某酸鹽(如硫酸鹽等)。酸與酸性物質、堿與堿性物質:顯酸性的物質不一定是酸,強酸弱堿鹽也顯酸性,如 NH Cl、CuSO 等水溶液都顯酸性;堿類物質不一定顯堿性,顯堿性的物質不一定屬于堿。難溶性堿不顯堿性,如Fe(OH) 、Cu(OH) 等,而許多強堿弱酸鹽能顯堿性,如 Na CO 、CH COONa等。有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指含 碳 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鹽等化合物的性質與無機物相似,歸類于無機物。有機物的一般性質:熔沸點較低,多數易燃,易溶于有機溶劑,化學反應較慢且副反應較多。常見的有機物:甲烷、酒精、淀粉、脂肪、蛋白質等。【典例4.1】(2023·湖南益陽·統考中考真題)“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A.-1 B.+1 C.+3 D.+5【答案】B【詳解】解:設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NaClO化合物中鈉元素化合價為+1價,氧化素化合價為-2價,依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答案:B。【對點訓練4.1】(2023·湖北省鄂州市)“端午時節粽飄香。”據研究,粽子的香味來源于粽葉中含有的對乙烯基苯酚化學式為。下列有關對乙烯基苯酚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對乙烯基苯酚屬于有機物B. 對乙烯基苯酚中含有個氫分子C. 對乙烯基苯酚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D. 對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答案】 【解析】解:、對乙烯基苯酚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選項說法正確。B、對乙烯基苯酚是由對乙烯基苯酚分子構成的,不含氫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C、對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對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選項說法錯誤。D、對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典例4.2】(2023·湖南邵陽·統考中考真題)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答案】B【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從微觀上看,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種粒子,而純凈物中只含有一種粒子。【詳解】A、只含有一種粒子,該粒子構成的物質屬于純凈物,故A不符合題意;B、含有三種粒子,表示由三種粒子構成的物質,屬于混合物,故B符合題意;C、含有一種粒子,該粒子構成的物質屬于純凈物,故C不符合題意;D、含有一種粒子,該粒子構成的物質屬于純凈物,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對點訓練4.2】(202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A. 干冰 B. 硫粉 C. 硝酸銨 D. 醫用酒精【答案】 【解析】解:、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故選項正確;B、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硫粉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選項錯誤;C、硝酸銨是由氮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雖含有氧元素,但元素種類有三種,不符合氧化物的定義,不屬于氧化物;故選項錯誤;D、醫用酒精是由酒精和水組成,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故選:。知識梳理玻爾原子模型電子云模型電子 。原子核質子 。中子 。原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十八講:物質的結構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分子是保持物質 的最小的微粒;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的微粒;是原子得失電子后所形成的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包括 , 兩種。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某些化合物:H O、CO 、NH 、C H OH、CH 等;某些氣態單質:H 、O 、Cl 等;稀有氣體:He、Ne、Ar等。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所有的金屬單質:Mg、Zn、Ag、Cu、Fe、Ba等;一些非金屬單質:C、Si等。由離子構成的物質:如 NaOH、CuSO 等各種堿、鹽。原子的結構A、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史道爾頓:實心球模型。他認為:(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b)同種元素原子的各種性質和質量均相同;(c)原子是一個實心球體。湯姆生:西瓜模型(棗糕模型或葡萄干面包模型)。湯姆生在實驗中發現了電子,進一步發展了原子、分子論,并糾正了道爾頓原子不可分的觀點。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或行星模型)。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現象和結論:(a)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幾乎沿原方向前進;結論 。(b)少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發生了較大偏轉;結論 。(c)極少數α粒子擊中金箔后幾乎沿原方向返回;結論 。玻爾:分層模型。現代:電子云模型。原子的微觀結構示意圖:B、C、質子、中子由夸克構成。(1)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在于化學反應中能否再分。(2)原子不顯電性是因為帶正電荷的質子數(核電荷數)=帶負電荷的核外電子數。(3)原子核中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普通氫原子的原子核內無中子。(4)原子核在整個原子中所占體積很小,但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原子種類由質子數決定。兩個等量關系: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中子數+質子數=質量數(一般等于相對原子質量)【典例1.1】(2023·遼寧·統考中考真題)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A.氨氣 B.氮氣 C.汞 D.五氧化二磷【對點訓練1.1】(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題)下列微粒中,核電荷數少于核外電子數的是( )A.Na+ B.OH- C.O2 D.Mg【典例1.2】(2023·湖北恩施·統考中考真題)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無污染的核聚變原料He-3如圖所示。下列關于He-3的說法正確的是( )A.He-3是一種新元素B.He-3原子中含有1個質子,2個電子C.He-3原子中含有3個質子,沒有中子D.H-3原子中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2個電子【對點訓練1.2】(2023·浙江麗水·統考中考真題)氫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斷完善和修正的。請結合資料回答:(1)卡文迪許用鋅與足量的酸反應得到可燃空氣,該可燃空氣其實是___________;(2)圖甲A、B原子和圖乙中的___________原子的總稱為氫元素(填字母)。 【典例1.3】(2021·浙江寧波·統考中考真題)1909年起,英國科學家盧瑟福和他的助手用一束帶正電荷的高速α粒子流轟擊一片很薄的金箔,并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現象和已有知識,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要解釋本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下列知識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A.同種電荷相互排斥B.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D.一個α粒子的質量比一個電子的質量大得多【對點訓練1.3】(2023 文成縣二模)1911年,盧瑟福等人進行了粒子(α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氫原子核)散射實驗,用一些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發現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而極少數粒子發生反彈,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多數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的體積很小B.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偏轉,說明原子核帶負電C.極少數α粒子發生反彈,說明原子核的質量很小D.多數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外沒有電子分子間存在間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熱運動),宏觀上表現為物質的 現象。 固體、液體、氣體都存在 現象。(擴散是總是從高濃度到低濃度進行)分子之間存在空隙,例如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總體積 100mL。分子間的間隙與狀態有關,例如水從固態到液態、氣態的以此變化,分子間隙逐漸 。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 和 。繩子不容易被拉斷,體現了分子間的引力作用;氣體壓縮到一定程度后不容易再被壓縮,體現了分子間的斥力作用。(1)物質的化學性質由構成物質的微粒來保持,即構成物質的微粒不變,化學性質不變。(2)分子的運動與物體的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快,宏觀上擴散也越快。(3)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而且當物體被拉伸時,引力和斥力都減小,且斥力比引力減小得快,所以對外體現出引力;當物體被壓縮時,引力和斥力都會增大,且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所以對外體現出斥力。【典例2.1】(2023·浙江溫州·統考中考真題)如圖為安裝在賓館、倉庫等處天花板的自動噴水滅火裝置。室內起火時,密封在裝置內的液體體積膨脹,沖破水管閥門,實現噴水滅火。起火時,液體體積膨脹是因為液體分子( )A.質量變大 B.間隔變大 C.數量變多 D.引力變大【對點訓練2.1】(2023·山西·統考中考真題)海浩現象是在持續-15°C的超低溫度下,蒸發的海水與低溫冷空氣中的顆粒物相結合,形成冰晶后,呈現出煙雨茫茫的自然景象。這種由水蒸氣形成冰晶的過程發生變化的是( )A.分子的種類變多 B.每個水分子體積變大C.分子的間隔變小 D.每個水分子質量變大【典例2.2】(2023·浙江臺州·統考中考真題)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輕巧、易裁剪,可用于科學實驗。(1)把浸在肥皂液里的吸管框架取出,框架上有一層肥皂膜,在膜上放一細線圈(如圖甲)。刺破線圈內的肥皂膜,線圈變成了圓形(如圖乙)。這個現象說明___________。A.物質由大量分子構成 B.分子體積會變小 C.分子之間存在作用力 (2)剪掉塑料瓶底部,蒙上橡皮膜并扎緊,如圖丙。固定塑料瓶,用力拍擊橡皮膜,能使燭焰熄滅。這是因為瓶內的空氣離開瓶子后仍能繼續前進,說明瓶內的空氣具有___________。【對點訓練2.2】(2023·湖南益陽·統考中考真題)小明的濕衣服在陽光下曬干了。下列用分子的觀點解釋這一變化錯誤的是A.水分子的質量變小了 B.水分子的間隔變大了C.水分子在不斷運動 D.溫度越高,水分子運動越快元素的定義:元素是具有相同 (即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總稱。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質都由 組成。每種元素都由特定的 表示,目前列入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元素已達118種。元素可以分為 和 。同種元素的質子數一定相同,相同質子數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種元素。概念辨析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而原子、分子、離子是微觀概念,既講種類又講個數。微粒的表示方法和符號的意義(1)元素的表示和符號的意義①常見元素的表示:氫(H),氧(O),碳(C),氮(N),硫(S),硅(Si),鈉(Na),鐵(Fe),銅(Cu),氯(Cl),鈣(Ca),銀(Ag),鋁(Al),碘(I),鉀(K),磷(P)②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Ⅰ.宏觀上表示一種 。Ⅱ.微觀上表示該種元素的一個 。Ⅲ.若物質由 構成,元素符號也表示一種物質。(a)當元素符號前面加上系數時,就只有微觀意義。如“2O”只表示2個氧原子。(b)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量較多的是含 三種元素的無機鹽。(c)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種元素依次為 、 、 、 。(2)離子的表示和化學符號中數字的含義元素周期表編制第一張元素周期表的科學家是 。元素周期表的結構我們將橫行稱為 ,把縱列稱為 。同一周期的元素, 相等,質子數自左向右依次增加,最外層電子數從 1 到 8 遞增;同一族的元素 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元素周期表單元格的信息提取【典例3.1】(2023·湖北·統考中考真題)中國芯彰顯中國“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純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硅元素屬于金屬元素B.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C.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D.硅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有4個電子【對點訓練3.1】(2022·浙江臺州·統考中考真題)圖甲是模擬火山噴發的實驗,向黏土和砂石堆起的“火山口”中放入金屬鈉,再加入水。鈉和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放出熱量,引發燃燒,火花四射。(1)圖乙是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則鈉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個電子。(2)請寫出鈉和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3)地球上的火山噴發是___________變動的表現。【典例3.2】(2022·浙江紹興·統考中考真題)下表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標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數字編號①~③各表示一種元素。請回答問題。(1)①表示的元素是___________。(2)1個鋁原子的核外電子有___________個。(3)元素硅比第2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___________(選填“高”或“低”)。【對點訓練3.2】(2023·湖南郴州·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結構。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2)上表中有兩種金屬元素,其金屬活動性較強的是 (填元素符號);(3)畫出②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4)上表中化學性質最穩定的元素是 (填序號);(5)元素①、③、⑥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化合價化合價是用來表示不同原子構成分子時,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目,也是元素的一種化學性質。有正價與負價之分。化合價的表示:在元素符號正上方標出化合價。符號在前,數字在后。若數字為1,也不能省略。(注意跟離子的電荷數表示方法進行區分:離子所帶的電荷數表示時數字在前,符號在后。)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的含義: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元素化合價與離子的關系: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的數值=離子帶的電荷數。元素化合價的符號與離子帶的電性一致。化合價的規則: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常見元素化合價口訣鉀鈉銀氫 ,鈣鎂鋇鋅 ;氟氯溴碘 ,通常氧顯 ;銅, 鐵, 鋁, 硅, 磷;勿忘 是零價。常見原子團化合價原子團名稱 原子團粒子符號 原子團化合價硫酸根 SO - 2碳酸根 CO - 2硝酸根 NO - 1氫氧根 OH - 1銨根 NH+ +1碳酸氫根 HCO - 1化學式用 表示單質或化合物組成的式子稱為化學式。化學式的意義宏觀:宏觀上既可表示某種物質,又可表示某物質的元素組成。微觀:微觀上既可表示某種物質的一個分子,又可表示某物質微粒的原子構成。提示:如果這種物質是由原子或者單原子分子(稀有氣體)構成,那么它的化學式既表示一種物質,也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一個原子。能運用化合價確定出簡單的化學式按一定順序寫出元素符號;在元素符號的上方標出化合價;根據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寫出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根據化學式推斷元素的化合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或“化合物中原子團的化合價和其他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進行判斷。在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金屬元素(或氫)的化合價通常顯 價,非金屬元素的化合價通常顯 價。相對和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定義:是以一個碳—12 原子質量的 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的比值。原子的相對質量沒有具體的質量單位。相對原子質量=一般情況下,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同位素指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種元素。如 C和 C等。相對分子質量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 的總和。能根據化學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元素的質量比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元素的原子個數):(B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B元素的原子個數):……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物質的分類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宏觀定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微觀定義:由同種物質的微粒(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特點:純凈物有確定組成,有固定性質。混合物宏觀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微觀定義:由不同種物質的微粒構成。特點:混合物由多種純凈物組成,各物質保持其原來的性質。舉例:合金、溶液、煤、石油、生鐵、鐵銹等。混合物采用過濾、結晶或蒸餾的物理方法或通過化學反應的方法提純為純凈物。純凈物的分類單質:由 元素組成的 。化合物:由 元素組成的 。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紅磷(P)與白磷( 氧氣( 與臭氧( )都由同種元素組成,但其分子結構不同,所以屬于不同的單質。類似的,某一種化合物是由某些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但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 如水(H O)和過氧化氫(H O )都由 H、O組成,屬于不同的化合物,混在一起成為混合物。無機化合物的分類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為酸性氧化物,大多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如CO 、SO 、SiO 、SO 、P O 等都屬于酸性氧化物。但也有些非金屬氧化物不能與堿反應,稱為不成鹽氧化物,如CO、NO等。金屬氧化物大多數為堿性氧化物,大多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如 Na O、CaO、CuO等都屬于堿性氧化物。酸按是否含氧元素分為含氧酸(如 H SO 等)和無氧酸(如 HCl等)。無氧酸由氫元素和另一種元素組成;含氧酸一般由氫、氧元素和第三種元素組成,比無氧酸多一種氧元素。含氧酸也可由三種以上元素組成。按酸性強弱分類強酸:如 HNO 、H SO 等中強酸:如 H SO 、H PO 等弱酸:如CH COOH、H CO 等堿按堿的溶解性分類可溶性堿:如 NaOH 、KOH等難溶性堿:如Cu(OH)2等按堿性強弱分類強堿:如 NaOH、KOH、Ca(OH)2弱堿:如Cu(OH)2、NH ·H O鹽按溶解性分類可溶性鹽:如 NaNO 等難溶性鹽:如 AgCl、BaSO 等按所含離子分類:某鹽(如鉀鹽等)和某酸鹽(如硫酸鹽等)。酸與酸性物質、堿與堿性物質:顯酸性的物質不一定是酸,強酸弱堿鹽也顯酸性,如 NH Cl、CuSO 等水溶液都顯酸性;堿類物質不一定顯堿性,顯堿性的物質不一定屬于堿。難溶性堿不顯堿性,如Fe(OH) 、Cu(OH) 等,而許多強堿弱酸鹽能顯堿性,如 Na CO 、CH COONa等。有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指含 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鹽等化合物的性質與無機物相似,歸類于無機物。有機物的一般性質:熔沸點較低,多數易燃,易溶于有機溶劑,化學反應較慢且副反應較多。常見的有機物:甲烷、酒精、淀粉、脂肪、蛋白質等。【典例4.1】(2023·湖南益陽·統考中考真題)“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A.-1 B.+1 C.+3 D.+5【對點訓練4.1】(2023·湖北省鄂州市)“端午時節粽飄香。”據研究,粽子的香味來源于粽葉中含有的對乙烯基苯酚化學式為。下列有關對乙烯基苯酚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對乙烯基苯酚屬于有機物B. 對乙烯基苯酚中含有個氫分子C. 對乙烯基苯酚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D. 對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典例4.2】(2023·湖南邵陽·統考中考真題)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對點訓練4.2】(202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A. 干冰 B. 硫粉 C. 硝酸銨 D. 醫用酒精知識梳理玻爾原子模型電子云模型。。。。原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真題演練1.(2023·浙江寧波·統考中考真題)“灰汁團”是寧波傳統小吃,制作過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方法如資料卡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屬于有機物B.稻草燃燒屬于物理變化C.傳統方法制得的“灰汁”是混合物D.現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答案】B【詳解】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是含有化合物,且不屬于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鹽,屬于有機物,說法正確;B、稻草燃燒過程中有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說法錯誤;C、根據“資料卡”可知,傳統方法制得的“灰汁”是由多種物質組成,是混合物,說法正確;D、根據“資料卡”可知,“灰汁”含有純堿(碳酸鈉),其溶液顯堿性,現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說法正確。故選B。2.(2023·浙江寧波·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11月22日,兩輛“氫能重卡”從寧波右化園區加氫示范站駛出,標志著我市在氫能多元應用領域又有新突破。氫氣的化學式是( )A.H B. C. D.【答案】D【詳解】A、表示氫元素,一個氫原子,不符合題意;B、表示兩個氫原子,不符合題意;C、表示氫離子,不符合題意;D、表示氫氣,1個氫分子,1個氫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構成,符合題意。故選D。3.(2023·湖南郴州·統考中考真題)胃舒平治療胃酸過多的化學反應為:,其中未涉及的物質類別是A.酸 B.堿 C.單質 D.氧化物【答案】C【詳解】此反應涉及了四種物質,從物質的分類來看,A1(OH)3屬于堿,HCl屬于酸,AlCl3屬于鹽。H2O 屬于氧化物,未涉及的物質類別是單質,故選C。4.(2022 龍灣區一模)2018年4月,北京大學蔣爭凡教授研究組發現,錳是細胞內天然免疫激活劑和警報素。已知錳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25,相對原子質量為55,則錳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25 B.30 C.55 D.80【解答】解:因為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由題意錳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25,故錳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5。故選:A。5.(2022 樂清市模擬)最新金屬元素類鈁(Uue)由俄羅斯工程師C.霍斯特人工合成。其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19,相對原子質量為299,則Uue原子的核電荷數是( )A.119 B.180 C.299 D.418【解答】解:因為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由題意鈁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19,故Uue原子的核電荷數是119。故選:A。6.(2023·湖南懷化·統考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俗稱,化學式和物質類別不一致的是A.水銀一Hg一單質 B.生石灰一CaO一氧化物C.熟石灰一Ca(OH)2一堿 D.純堿一Na2CO3一酸【答案】D【詳解】A、汞俗稱水銀,屬于金屬單質,其化學式為:Hg,正確;B、生石灰的氧化鈣的俗稱,其化學式為CaO,是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是氧元素屬于氧化物,正確;C、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消石灰,是由金屬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堿,化學式為Ca(OH)2,正確;D、Na2CO3是碳酸鈉的化學式,俗稱純堿、蘇打,屬于鹽,錯誤;故選D。7.“宏觀—微觀—符號—量”是科學特有的表征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2022年4月16日,神州十三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飛行任務。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為推進劑,燃燒時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量的角度看:反應前后原子總數減少B.從微觀構成看:氮氣是由氮分子構成的C.從符號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學式是N2O4D.從宏觀物質看:燃燒產物中含有單質與化合物兩類物質[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不符合題意B、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總數不變,不符合題意;四氧化二氮的化學式是N204 ,不符合題意;D、反應物為兩種化合物,符合題意;故選D。8.(2022 溫州二模)下列有關原子模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現代科學家認為電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B.玻爾建立的“分層模型”認為電子在原子核周圍分層運動C.盧瑟福建立的“盧瑟福模型”認為電子像云霧一樣出現在原子核周圍D.湯姆生建立的“湯姆生模型”認為原子核像太陽,電子像行星繞原子核運行【解答】解:A、現代科學家認為電子是在原子核周圍分層運動,說法錯誤;B、波爾建立的“分層模型”認為電子在原子核周圍分層運動,說法正確;C、盧瑟福建立的“盧瑟福模型”是發現原子核,原子大部分體積是空的,電子圍繞帶正電的原子核在固定的軌道上運動,說法錯誤;D、湯姆生建立的“湯姆生模型”即“西瓜模型”正電荷是西瓜肉,電子是西瓜籽,認為的電子是嵌在原子中的,說法錯誤;故選:B。9.(2023 廣安)從宏觀、微觀的視角探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是化學特有的“科學思維”之一。下列從微觀角度對宏觀事實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A.石油氣壓入鋼瓶液化——分子間的間隔減小B.端午粽飄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C.夏天汽車輪胎炸裂——分子種類發生改變D.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解答】解:A、石油氣壓入鋼瓶液化,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間的間隔變小,故選項解釋正確。B、端午粽飄香,是因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粽香,故選項解釋正確。C、夏天汽車輪胎炸裂,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分子種類沒有發生改變,故選項解釋錯誤。D、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是因為它們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同種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故選項解釋正確。故選:C。10.(2023·湖北省隨州市)請從、、、、、六種元素中選擇合適的元素,用化學用語填空:(1)2個氫分子 ______ 。(2)造成酸雨的氣體的化學式 ______ 。(3)一種可燃性氣體的化學式 ______ 。(4)+5價磷元素氧化物的化學式 ______ 。(5)鋰離子電池應用廣泛,寫出鋰離子的符號 ______ 。【答案】 合理即可 【解析】解:一個氫分子由個氫原子構成,氫分子表示為,個氫分子用表示。造成酸雨的氣體是。可燃性氣體有由氫元素組成的氫氣,化學式;由碳、氧元素組成的一氧化碳,化學式;由碳、氫元素組成的甲烷,其化學式為。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化合物的化學式,磷的氧化物組成元素為磷和氧元素;根據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磷元素價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鋰離子帶個單位正電荷,用表示。故答案為:;;合理即可;;。11.(2023·湖南永州·統考中考真題)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金屬材料。圖1是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圖2是銅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模型。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銅的原子序數是 。(2)A點所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 。(3)B點所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其中Cu元素的化合價是 價。(4)C、D、E所對應的物質存在下列化學反應,其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填序號)。①②【答案】(1)2 (2)Cu (3)+1 (4)①【詳解】(1)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則銅的原子序數是29;(2)A點表示銅單質,所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Cu;(3)B點所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 Cu2O ,Cu2O中氧元素為-2價,設Cu元素的化合價為x,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x×2+(-2)=0,解得x=+1,所以Cu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4)① 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②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①。12.(2023·湖南岳陽·統考中考真題)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請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1)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是______(填字母)。A.門捷列夫 B.拉瓦錫 C.道爾頓 D.阿伏加德羅(2)氟元素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齲齒。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3)已知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為 ,請寫出該微粒的符號 。(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5)表中Ne和Ar的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答案】(1)A (2)19.00 (3) (4)Al2O3 (5)它們原子的最外層都達到了穩定結構【詳解】(1)A. 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此選項符合題意;B. 拉瓦錫測定出了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此選項不符合題意;C. 道爾頓等科學家提出物質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此選項不符合題意;D. 阿伏加德羅指出,在相同條件下,相同的體積中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2)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數字是相對原子質量,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3)該微粒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微粒是離子,由于質子數為8,所以該微粒是氧離子,其符號為。(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地殼中含量最多的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它們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2O3。(5)Ne和Ar的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最外層都排滿了,都達到了穩定結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真題演練1.(2023·浙江寧波·統考中考真題)“灰汁團”是寧波傳統小吃,制作過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方法如資料卡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屬于有機物B.稻草燃燒屬于物理變化C.傳統方法制得的“灰汁”是混合物D.現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2.(2023·浙江寧波·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11月22日,兩輛“氫能重卡”從寧波右化園區加氫示范站駛出,標志著我市在氫能多元應用領域又有新突破。氫氣的化學式是( )A.H B. C. D.3.(2023·湖南郴州·統考中考真題)胃舒平治療胃酸過多的化學反應為:,其中未涉及的物質類別是A.酸 B.堿 C.單質 D.氧化物4.(2022 龍灣區一模)2018年4月,北京大學蔣爭凡教授研究組發現,錳是細胞內天然免疫激活劑和警報素。已知錳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25,相對原子質量為55,則錳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25 B.30 C.55 D.805.(2022 樂清市模擬)最新金屬元素類鈁(Uue)由俄羅斯工程師C.霍斯特人工合成。其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19,相對原子質量為299,則Uue原子的核電荷數是( )A.119 B.180 C.299 D.4186.(2023·湖南懷化·統考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俗稱,化學式和物質類別不一致的是A.水銀一Hg一單質 B.生石灰一CaO一氧化物C.熟石灰一Ca(OH)2一堿 D.純堿一Na2CO3一酸7.(2022·金華)“宏觀—微觀—符號—量”是科學特有的表征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2022年4月16日,神州十三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飛行任務。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為推進劑,燃燒時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量的角度看:反應前后原子總數減少B.從微觀構成看:氮氣是由氮分子構成的C.從符號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學式是N2O4D.從宏觀物質看:燃燒產物中含有單質與化合物兩類物質8.(2022 溫州二模)下列有關原子模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現代科學家認為電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B.玻爾建立的“分層模型”認為電子在原子核周圍分層運動C.盧瑟福建立的“盧瑟福模型”認為電子像云霧一樣出現在原子核周圍D.湯姆生建立的“湯姆生模型”認為原子核像太陽,電子像行星繞原子核運行9.(2023 廣安)從宏觀、微觀的視角探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是化學特有的“科學思維”之一。下列從微觀角度對宏觀事實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A.石油氣壓入鋼瓶液化——分子間的間隔減小B.端午粽飄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C.夏天汽車輪胎炸裂——分子種類發生改變D.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10.(2023·湖北省隨州市)請從、、、、、六種元素中選擇合適的元素,用化學用語填空:(1)2個氫分子 ______ 。(2)造成酸雨的氣體的化學式 ______ 。(3)一種可燃性氣體的化學式 ______ 。(4)+5價磷元素氧化物的化學式 ______ 。(5)鋰離子電池應用廣泛,寫出鋰離子的符號 ______ 。11.(2023·湖南永州·統考中考真題)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金屬材料。圖1是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圖2是銅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模型。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銅的原子序數是 。(2)A點所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 。(3)B點所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其中Cu元素的化合價是 價。(4)C、D、E所對應的物質存在下列化學反應,其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填序號)。①②12.(2023·湖南岳陽·統考中考真題)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請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1)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是______(填字母)。A.門捷列夫 B.拉瓦錫 C.道爾頓 D.阿伏加德羅(2)氟元素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齲齒。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3)已知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為 ,請寫出該微粒的符號 。(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5)表中Ne和Ar的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物質的結構真題.docx.doc 物質的結構真題(解析版).docx.doc 第十八講:物質的結構.doc 第十八講:物質的結構(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