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6.3價值的創造和實現(教學設計)【課程標準及解讀】課程標準:理解價值觀對人們行為的導向作用,探尋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途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解讀:認識到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的存在方式,認同勞動、奉獻成就美好生活的道理;理解個人和社會的辯證統一關系,理解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創造和實現價值的前提,懂得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個人價值;懂得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明確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的價值觀指引;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道德根基。【教材分析】本節課的內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六課的第三框題。本框題包含“弘揚勞動精神 實現人生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和“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三目。如何實現人生價值是本框的核心內容,本框教學內容貫徹落實《課程標準》規定的“探尋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途徑,闡明生活的意義,理解只有對社會做出貢獻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重點強調勞動和奉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科學精神:人生規劃應該把社會需要和自我設計有機同一,在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前提下作出符合自己實際的多樣化選擇。公共參與: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教學重點】理解實現人生價值對自身的要求。【教學難點】理解人生價值中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2020年被評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2021年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稱號2021年中共中央授予黃文秀“七一勛章”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本節課我們將通過第二單元第六課第三框《價值的創造和實現》,一起學習如何以秀美人生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去遇見了更好的自己。新課講授:一、弘揚勞動精神 實現人生價值【閱讀與思考1】曾有村民問過黃文秀:“你是大城市的研究生,怎么會想要來這么偏遠的農村工作呢?”黃文秀說,“百色是我的家鄉,更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作為一名黨員,我有什么理由不回來呢?”駐村期間,黃文秀總是在奔波。百坭村村民居住分散,剛來到這里時,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她收起了漂亮的裙子,穿上了運動服,逐一走訪全村貧困戶,繪制了“貧困戶分布圖”。每戶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等,她都一一標注在筆記本里。黃文秀扎根大山扶貧干值得嗎?為什么?這啟示我們如何實現人生價值?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1.人在勞動中創造價值(1)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自由地彰顯和發揮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意志和情感,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2)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相關鏈接:在我們周圍,許多人以不同的方式為社會創造價值,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農民勞動,為社會提供豐富的農副產品;工人和技術人員做工,為社會創造各種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作家、藝術家創作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給人以美的精神享受;全業家經營企業,促進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流通;科研人員道過科學研究和實跑活動,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2.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相關鏈接:為人民服務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真誠地付出,忘我地投入。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目的是貢獻個人的力量,增進人民的利益,促進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又帶動個人的進步,幫助個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二、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閱讀與思考2】黃文秀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品學兼優的她從石頭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在國家助學政策的幫助下完成了學業。黃文秀同志生前是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副科長、派駐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同志在突發山洪中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2019年6月,習近平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 7月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追授黃文秀"時代楷模"稱號。7月17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授黃文秀同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10月,被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20年5月17日,被評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僅靠個人的努力,黃文秀能否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1.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人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條件、享受條件和工作條件都是由社會提供的。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2.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3.我們強調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個人的價值,并不否認追求人的個性發展。三、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閱讀與思考3】黃文秀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家境貧寒,父母親的身體也不好,但自立自強的黃文秀從小努力上進,立志到外地求學,接受更優質的教育,品學兼優的她從石頭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我從哪里來,就要到哪里去。從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畢業后,黃文秀不忘家鄉故土給予自己的哺育,回到百色市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燃燒如火激情、唱響青春之歌。黃文秀在駐村期間,曾在筆記中寫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樂。”黃文秀的成就,主觀上具備了哪些條件?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1.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2.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3.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4.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道德根基。(1)原因:人無德不立,品德是為人之本。(2)措施:在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我們應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善于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滋養,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風范,從自身內省中提升道德修為,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相關鏈接:堅定的理想信念,對一個人至關重要,對一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黨員而言,更為重要。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教師點撥:內外因相結合 把握實現人生價值的措施內因 價值選擇 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社會奉獻 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主觀努力 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 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外因 積極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有利的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要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本課小結:課堂鞏固 這題我會1.復興征程上,有一種力量生生不息。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只有把青春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自覺把濃濃愛國之情凝結為強國之志、報國之行,才能在實干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這說明( )①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②實干奮斗是書寫人生華章的前提條件③勇于奉獻的人才能創造出卓越的人生④實現人生價值必須要有價值觀的指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③:只有把青春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自覺把濃濃愛國之情凝結為強國之志、報國之行,才能在實干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這說明勇于奉獻的人才能創造出卓越的人生,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①③符合題意。②: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書寫人生華章、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②說法錯誤。④:實現人生價值必須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2.電視劇《一諾無悔》中,縣委書記廖俊波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電影《黃大年》中,科學家黃大年作別英國康河的水草,歸來作祖國的棟梁,用生命點燃地球探測的燈火;河北梆子《李保國》中,經濟林專家李保國奮戰在脫貧攻堅和科技創新的第一線,用畢生奮斗為荒山帶來蒼翠……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創作,以精洪的古術語言,塑造了一批愛國奮斗、性格鮮明、可敬可感的英模人物形象。這些英模人物( )①是億萬人民群眾中的一員,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歷史的主體②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作出了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③譜寫了新時代的最好故事,其奮斗精神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④在工作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和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歷史的主體,英模人物是人民群眾的杰出代表,不能把英模人物等同于人民群眾,①錯誤。②:英模人物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做出了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②正確。③: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而不是英模的奮斗精神,③說法錯誤。④:這些英模人物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這條必由之路,踐行愛國、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創造和實現了人生價值,④正確。故本題選C。3.“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被稱為2023年年度熱詞,可以理解為改寫命運的某個瞬間,或者說影響人的一生軌跡的轉折點。它反映了年輕一代雖迷茫于當下,但仍然對未來充滿了美好憧憬的心態。這一熱詞( )①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于人生的認識②表明不同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價值觀③反映了年輕一代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④表達了實現人生價值離不開社會條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該熱詞反映人們對命運轉折的一種認識,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于人生的認識,①正確。②:“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被稱為2023年年度熱詞,體現了價值觀具有社會歷史性,沒體現價值觀的主體差異性,材料未涉及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價值觀,②排除。③:該熱詞反映了年輕一代對當下存在迷茫,但對未來仍充滿美好憧憬,這表明該熱詞反映了年輕一代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③正確。④:材料未體現社會條件對實現人生價值的意義,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結語: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奮斗的道路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今天,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交織,我國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青年在前進道路上也面臨各種困難與挑戰。如何戰勝艱難險阻,在新征程上破局開路、書寫新篇?答案,依然是不懈奮斗、艱苦奮斗、永遠奮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