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 復習學案-2024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 復習學案-2024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2

資源簡介

2024年統(tǒng)編版高考政治一輪高效復習考點一遍過
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
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
復習學案
【課前練手 這題我會】
張女士和趙女士本是閨蜜,前段時間因瑣事發(fā)生爭執(zhí),在微信上對罵,隨后張女士被趙女士拉黑。第二天,張女士被朋友告知,趙女士把辱罵她的截圖和她的照片發(fā)到了朋友圈,并配文“我真喜歡看你生氣的樣子”。這件事讓張女士在朋友面前很沒面子,張女士找到趙女士,要求趙女士向她道歉并刪除朋友圈相關內容以消除影響。但趙女士堅稱發(fā)朋友圈是她的權利,且沒有捏造,拒不刪除與道歉。無奈之下,張女士把趙女士告上法庭。
結合材料,運用“民事權利與義務”的知識,對案例中趙女士的做法進行評析。
【答案】在民事法律關系中,權利和義務通常是對等的,趙女士有發(fā)布朋友圈的權利,也有維護張女士合法權益的義務。行使權利不能超過正當界限,趙女士將辱罵張女士的聊天截圖發(fā)到朋友圈,侵犯了張女士的名譽權。趙女士應當依法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侵權責任。
【分析】背景素材:微信對罵惹官司
考點考查:“民事權利與義務”的有關知識
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
核心素養(yǎng):法治意識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民事權利與義務”的知識,對案例中趙女士的做法進行評析。解答案例分類類主觀題,側重于法律依據與事實依據的結合。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有效信息①:趙女士將辱罵張女士的截圖和照片均發(fā)到朋友圈,且配文“我真喜歡看你生氣的樣子”,強調的是權利與義務,可聯(lián)系民事權利與義務,可從趙女士權利及義務的角度作答。
有效信息②:趙女士將辱罵張女士的聊天截圖發(fā)到朋友圈,強調的是趙女士行為的越界,可聯(lián)系保護人身權利,可從名譽侵權及侵權責任的角度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信息等相結合。
【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yǎng)】
課標要求 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
核心素養(yǎng) 1.政治立場與理想信念:支持和擁護我國民法典等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方面的各項法律政策 2.科學認知與求真務實: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分清民事法律關系的三要素,提升科學精神素養(yǎng);識別法律對人身權利的規(guī)定,明確各項人身權利的對象 3.法治思維與法治實踐:積極學法守法用法,增強有關公民民事權利與義務方面的法治意識素養(yǎng) 4.公共參與與責任擔當:正確行使自身的民事權利和自覺履行自身的民事義務
【體系構建 思維導圖】
【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
考點一 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
1.民法與民事法律關系
(1)民法
作用 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特點 民事主體地位平等,民事權利與義務相一致,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誠信等原則
意義 民法強調獨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權利明確、財產關系穩(wěn)定與交易安全的社會秩序,凸顯了文明、和諧、平等、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
(2)民事法律關系
含義 民事法律關系就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要素 主體、客體和內容
(3)法治與德治: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我國民法不僅體現(xiàn)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guī)范,大力弘揚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公德,強化規(guī)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維護公序良俗。民法強調獨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權利明確、財產關系穩(wěn)定與交易安全的社會秩序,凸顯了文明、和諧、平等、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
2.民法基本原則
目的 民法規(guī)定一系列基本原則,旨在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調整各方之間的利益關系
含義 民法基本原則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和司法機關審理民事案件時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
內容 民法典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3)公平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誠信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5)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6)綠色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
1.民事法律關系
(1)內涵: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2)構成要素:民事法律關系包含三個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
要素 含義 具體內容
主體 又稱為民事主體,是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當事人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客體 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物、行為、智力成果、商業(yè)標記、人身利益等
內容 參與民事法律關系的民事主體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和承擔的民事義務 民事權利是指民法賦予的民事主體為實現(xiàn)某種特定利益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自由。民事義務是指民事主體為滿足民事權利所保護的利益而依法應當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約束
方法技巧 圖示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3)基本特征
①是一種具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
②其產生的前提是必須有相應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的規(guī)定。
③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現(xiàn)的社會關系。
2.細化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則
原則 內涵 細解
平等 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體的身份平等 身份平等是特權的對立物,是指不論其自然條件和社會處境如何,其法律資格亦即權利能力一律平等。民法典規(guī)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地位平等
自愿 自愿原則的實質,就是在民事活動中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去從事民事活動,國家一般不干預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當事人的選擇。其內容應該包括自己行為和自己責任兩個方面
公平 公平原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以利益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準,在民事主體之間發(fā)生利益關系摩擦時,以權利和義務是否均衡來平衡雙方的利益 公平原則是一條法律適用的原則,即當民法規(guī)范缺乏規(guī)定時,可以根據公平原則來變動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公平原則又是一條司法原則,即法官的司法判決要做到公平合理,當法律缺乏規(guī)定時,應根據公平原則作出合理的判決
誠信 誠實信用,其本意是要求按照市場制度的互惠性行事 在締約時,誠實并不欺不詐;在締約后,守信用并自覺履行。民事主體的民事活動應當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民法將守法原則表述為: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守法 和公序 良俗 自覺遵守各項相關法律;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合稱 公序良俗原則是現(xiàn)代民法一項重要的法律原則,是指一切民事活動應當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風俗。在現(xiàn)代市場經濟社會,它有維護國家社會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觀念的重要功能
綠色 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推動綠色發(fā)展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綠色原則貫徹了憲法保護環(huán)境的要求,是改善人與環(huán)境關系的倡導性原則,體現(xiàn)了天地人和、建設生態(tài)文明,體現(xiàn)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
【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
1.道德是法律的后盾和保障。 ( )
提示 法律是道德的后盾和保障。
2.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 √ )
3.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因具體的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 ( √ )
【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
1.馬克思在談到商品自由讓渡時提出:“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說每一方只有通過雙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為,才能讓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別人的商品。”這啟示我們,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時應( )
①遵循誠信原則,善意信守承諾,不違背公共秩序和善良習俗
②遵循平等原則,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和平等地承擔民事義務
③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促進公平正義
④遵循自愿原則,按自己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②④:“只有通過雙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為,才能讓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別人的商品”強調了商品交換雙方地位平等、自愿交易,符合民事活動的平等原則和自愿原則,②④符合題意。
①③:材料沒有涉及公共秩序和善良習俗、公平原則等內容,①③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2.我國民法典第一條明確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立法的目的之一。無論是法律原則,還是具體條文,民法典都浸潤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例如,民法典第184條規(guī)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之所以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是因為( )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
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評判社會是非曲直的法律標準
③民法典是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和共同的道德基礎
④民法典能夠將民族內在的共同價值上升為制度,轉化為規(guī)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詳解】①④: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我國民法不僅體現(xiàn)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guī)范,大力弘揚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公德,強化規(guī)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維護公序良俗。①強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④強調了民法典立法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二者均與設問構成因果關系,①④符合題意。
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屬于道德層面的價值追求,不是法律標準,②表述錯誤。
③:傳統(tǒng)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精神紐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民族共同的道德基礎,③表述錯誤。
故本題選B。
3.下列關于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
②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同時發(fā)生,同時消亡
③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因人的年齡、智力狀態(tài)而有所不同
④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是不一致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詳解】①③: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并非隨著出生而具備,它因公民的年齡、智力狀態(tài)而有所不同,而民事權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就具有的,到死亡時止,①正確,③錯誤。
②④: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自合法成立時起到終止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因此一般認為,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是一致的,②正確,④錯誤。
故本題選A。
4.民法典在開篇就規(guī)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綠色原則”。民法典確立綠色原則,意味著( )
①為民事主體的各種民事活動設立了普遍性的限制
②民事主體應履行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義務
③民事主體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④一定可以彌合社會成員之間可能形成的各種利益沖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詳解】①:民法典確立的基本原則對各類民事主體的民事活動具有普遍性的限制,①正確。
②:綠色原則意味著民事主體應履行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義務,②正確。
③: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這與綠色原則并不沖突,③錯誤。
④:民法規(guī)定的一系列基本原則,旨在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調整各方之間的關系,但不是一定可以彌合社會成員之間可能形成的各種利益沖突,該選項的說法也太絕對,④錯誤。
故本題選A。
5.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下列社會關系中,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是( )
A.某集團總公司領導到下屬分公司指導工作
B.張同學與李同學約定假期一起去歡樂谷游玩
C.甲中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座椅的采購合同
D.工商部門對A超市的違規(guī)經營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答案】C
【詳解】C: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甲中學與乙公司簽訂了采購合同,相互確立了對等雙方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雙方主體地位平等,是一種民事法律關系,C符合題意。
A:某集團總公司領導到下屬分公司指導工作屬于業(yè)務指導關系,雙方地位并不平等,沒有互享權利和互擔義務,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A排除。
B:張同學與李同學約定游玩,不具有民法規(guī)范調整而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B排除。
D:工商部門對超市的違規(guī)經營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屬于行政關系,主體地位不平等,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D排除。
故本題選C。
【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
考點二 積極維護人身權利
1.人身權的重要性和類別
重要性 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為獨立的民事主體的前提,人格尊嚴是人之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類別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以及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身份權,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2.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
重要性 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體是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發(fā)展。民法典把這三項權利置于人格權編的前列
侵權責任 犯他人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3.姓名肖像受保護
(1)姓名權
依據 姓名是我們用來表現(xiàn)自我、區(qū)別于他人的符號,因此,姓名總是與特定個人相聯(lián)系,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個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
內容 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表現(xiàn) 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由父母決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權自己決定繼續(xù)使用或者改變姓名,但是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姓名的簡稱等,參照姓名權加以保護
(2)肖像權
含義 是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
內容 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要求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4.名譽隱私不可侵
(1)名譽權
名譽的含義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要求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
(2)隱私權
隱私的含義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要求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方式處理他人個人信息。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
原因 民法保護隱私權,是對憲法規(guī)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權利的落實。尊重他人隱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 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法律明確保護個人信息,對于保護自然人的人身與財產權利、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
1.人身權
(1)法律要求尊重每個人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民法典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2)人身權可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兩大類。
(3)地位: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進步和發(fā)展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重視民事主體的人身權才能激起社會尊重人格尊嚴和珍視人的價值的意識,才能喚起主體改造世界、創(chuàng)造世界的積極性。
2.區(qū)分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
名稱 權利內涵 法律規(guī)定
生命權、身 體權和健 康權 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民法典將其置于人格權編的前列。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體是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身心健康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發(fā)展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yǎng)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姓名權 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
肖像權 人們對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權利 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名譽權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依法對其名譽享有的人身權利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的名譽
隱私權 自然人對于私生活中不愿意讓人知道的信息,以及為了保障私生活的安寧和不受干擾而依法享有的權利 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方法技巧 圖示人身權的判斷方法
3.隱私權與個人信息權
二者關聯(lián)相當密切,但在性質、客體等方面存在明確的區(qū)別。
隱私權 個人信息權
權利屬性 是一種精神性的人格權 在性質上屬于一種兼具人格利益和精神利益的綜合性權利,既包括精神價值,也包括財產價值
權利客體 主要是私密性的信息或私人活動 注重的是身份識別性
權利內容 主要是維護個人生活安寧、個人私密不被公開、個人私生活不被打擾等 主要是對個人信息的支配和自主決定
保護方式 側重于事后救濟;主要采用精神損害賠償的方式;主要采用法律保護的方式 應當側重于預防;除了精神損害賠償外,還可以采用財產補救的方法;保護方式呈現(xiàn)多樣性和綜合性
【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
1.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 ( √ )
2.自然人有權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 √ )
【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
6.一年級學生小菲常年遭受繼母韋某虐待,父親卻不愿追究繼母刑事責任。檢察院認為,小菲因年幼無法行使告訴權利,亦無近親屬代為告訴,屬于“被害人不能告訴”的情形,符合自訴轉公訴的條件,于是建議公安機關以韋某涉嫌虐待罪立案。最終法院認定被告人韋某犯虐待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對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民法優(yōu)先保護民事主體的名譽權和人格尊嚴
②被告人韋某有罪的舉證責任應由人民檢察院承擔
③韋某侵犯了小菲的生命健康權,小菲有能力提出損害賠償
④小菲的父親應該履行保護小菲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義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詳解】①:民法優(yōu)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材料主要涉及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而不是名譽權,①錯誤。
②:小菲無法行使告訴權利,案例符合自訴轉公訴,因此由檢察院承擔舉證責任,②正確。
③:小菲年幼,不具有要求損害賠償的民事行為能力,但有提出損害賠償的民事行為權利,③錯誤。
④:小菲的父親作為小菲的監(jiān)護人,應該履行保護小菲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義務,④正確。
故本題選B。
7.針對互聯(lián)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發(fā)展帶來的侵害個人信息現(xiàn)象,民法典規(guī)定了個人信息的保護規(guī)則,還首次將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納入保護范圍。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
①表明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獲取他人個人信息
②意味著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使用、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③能夠維護自然人的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
④有利于維護個人的人格利益和正常的社會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詳解】①:任何組織和個人可以依法獲取他人個人信息并確保安全,①錯誤。
②: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使用、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②錯誤。
③④: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能夠維護自然人的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有利于維護個人的人格利益和正常的社會秩序,③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8.下列屬于侵犯自然人肖像權的是( )
A.經本人同意將其肖像用作某刊物封面
B.照相館為王某拍照
C.張某未經李某同意將其照片印在本廠的宣傳材料上
D.宋某為王某作畫一張
【答案】C
【詳解】C: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yè)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的行為屬于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張某未經李某同意將其照片印在本廠的宣傳材料上”侵犯了李某的肖像權,C符合題意。
ABD:“經本人同意將其肖像用作某刊物封面”、“照相館為王某拍照”、“宋某為王某作畫一張”,三種情形當事人之間均有了約定,均不屬于侵犯自然人肖像權,ABD排除。
故本題選C。
9.魯迅本名周樹人,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在發(fā)表文章時只能不斷變換使用筆名。據考證,魯迅使用過的筆名有一百多個。從法律角度看,這體現(xiàn)了( )
A.公民可以任意變換姓名
B.公民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改變自己的姓名
C.公民有權使用筆名或者其他別名
D.筆名體現(xiàn)了個人的人格特征
【答案】C
【詳解】A:姓名變更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變自己姓或名的權利,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和公序良俗,都是允許的,但需要到戶籍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A錯誤。
B:材料不能說明“公民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改變自己的姓名”,B排除。
C:魯迅在發(fā)表文章時變換使用筆名,這體現(xiàn)了公民有權使用筆名或者其他別名,C符合題意。
D:材料僅僅顯示魯迅在發(fā)表文章時變換使用筆名,并不涉及人格特征問題,D排除。
故本題選C。
10.疫情發(fā)生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這是因為( )
①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身權利
②生命健康權是享受其他權利的基本保障
③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財富
④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詳解】①: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身權利,①正確。
②:人身自由是公民享受其他權利的基本保障,②錯誤。
③④: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財富,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故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③④正確。
故本題選D。
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女士與T房地產公司簽訂房屋購買合同,房屋交付后王女士經常接到裝修公司和房產中介公司的電話,煩惱不已。原來是該房地產公司將其電話、購房信息有償透露了其他公司。王女士得知后十分惱怒,在網上詆毀T房地產公司經營中存在大量欺詐行為,并大肆傳播。
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中的相關知識,指出材料中的侵權行為,并說明理由。
【答案】①T房地產公司侵犯了王女士隱私權。理由: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不得非法買賣、提供個人信息。T公司卻將王女士電話等個人信息有償透露給其他公司,故侵犯隱私權;②王女士侵犯了T公司的名譽權。理由:法人依法享有名譽權,禁止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的名譽。王女士在網上傳播并詆毀T公司,已構成對T公司名譽權的侵害。
【分析】背景素材:生活中的法律案件
考點考查:積極維護人身權利
能力考查: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描述闡釋事物
核心素養(yǎng):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公共參與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考查積極維護人身權利,屬于原因類試題,解答時把握材料關鍵信息,調動運用教材知識分析回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該房地產公司將其電話、購房信息有償透露了其他公司→可聯(lián)系隱私權;
關鍵詞②:王女士得知后十分惱怒,在網上詆毀T房地產公司經營中存在大量欺詐行為→可聯(lián)系名譽權;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相結合。2024年統(tǒng)編版高考政治一輪高效復習考點一遍過
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
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
復習學案
【課前練手 這題我會】
張女士和趙女士本是閨蜜,前段時間因瑣事發(fā)生爭執(zhí),在微信上對罵,隨后張女士被趙女士拉黑。第二天,張女士被朋友告知,趙女士把辱罵她的截圖和她的照片發(fā)到了朋友圈,并配文“我真喜歡看你生氣的樣子”。這件事讓張女士在朋友面前很沒面子,張女士找到趙女士,要求趙女士向她道歉并刪除朋友圈相關內容以消除影響。但趙女士堅稱發(fā)朋友圈是她的權利,且沒有捏造,拒不刪除與道歉。無奈之下,張女士把趙女士告上法庭。
結合材料,運用“民事權利與義務”的知識,對案例中趙女士的做法進行評析。
【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yǎng)】
課標要求 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
核心素養(yǎng) 1.政治立場與理想信念:支持和擁護我國民法典等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方面的各項法律政策 2.科學認知與求真務實: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分清民事法律關系的三要素,提升科學精神素養(yǎng);識別法律對人身權利的規(guī)定,明確各項人身權利的對象 3.法治思維與法治實踐:積極學法守法用法,增強有關公民民事權利與義務方面的法治意識素養(yǎng) 4.公共參與與責任擔當:正確行使自身的民事權利和自覺履行自身的民事義務
【體系構建 思維導圖】
【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
考點一 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
1.民法與民事法律關系
(1)民法
作用 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特點 民事主體地位平等,民事權利與義務相一致,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誠信等原則
意義 民法強調獨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權利明確、財產關系穩(wěn)定與交易安全的社會秩序,凸顯了文明、和諧、平等、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
(2)民事法律關系
含義 民事法律關系就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要素 主體、客體和內容
(3)法治與德治: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我國民法不僅體現(xiàn)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guī)范,大力弘揚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公德,強化規(guī)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維護公序良俗。民法強調獨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權利明確、財產關系穩(wěn)定與交易安全的社會秩序,凸顯了文明、和諧、平等、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
2.民法基本原則
目的 民法規(guī)定一系列基本原則,旨在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調整各方之間的利益關系
含義 民法基本原則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和司法機關審理民事案件時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
內容 民法典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3)公平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誠信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5)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6)綠色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
1.民事法律關系
(1)內涵: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2)構成要素:民事法律關系包含三個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
要素 含義 具體內容
主體 又稱為民事主體,是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當事人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客體 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物、行為、智力成果、商業(yè)標記、人身利益等
內容 參與民事法律關系的民事主體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和承擔的民事義務 民事權利是指民法賦予的民事主體為實現(xiàn)某種特定利益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自由。民事義務是指民事主體為滿足民事權利所保護的利益而依法應當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約束
方法技巧 圖示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3)基本特征
①是一種具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
②其產生的前提是必須有相應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的規(guī)定。
③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現(xiàn)的社會關系。
2.細化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則
原則 內涵 細解
平等 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體的身份平等 身份平等是特權的對立物,是指不論其自然條件和社會處境如何,其法律資格亦即權利能力一律平等。民法典規(guī)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地位平等
自愿 自愿原則的實質,就是在民事活動中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去從事民事活動,國家一般不干預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當事人的選擇。其內容應該包括自己行為和自己責任兩個方面
公平 公平原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以利益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準,在民事主體之間發(fā)生利益關系摩擦時,以權利和義務是否均衡來平衡雙方的利益 公平原則是一條法律適用的原則,即當民法規(guī)范缺乏規(guī)定時,可以根據公平原則來變動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公平原則又是一條司法原則,即法官的司法判決要做到公平合理,當法律缺乏規(guī)定時,應根據公平原則作出合理的判決
誠信 誠實信用,其本意是要求按照市場制度的互惠性行事 在締約時,誠實并不欺不詐;在締約后,守信用并自覺履行。民事主體的民事活動應當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民法將守法原則表述為: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守法 和公序 良俗 自覺遵守各項相關法律;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合稱 公序良俗原則是現(xiàn)代民法一項重要的法律原則,是指一切民事活動應當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風俗。在現(xiàn)代市場經濟社會,它有維護國家社會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觀念的重要功能
綠色 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推動綠色發(fā)展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綠色原則貫徹了憲法保護環(huán)境的要求,是改善人與環(huán)境關系的倡導性原則,體現(xiàn)了天地人和、建設生態(tài)文明,體現(xiàn)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
【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
1.道德是法律的后盾和保障。 ( )
2.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 )
3.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因具體的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 ( )
【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
1.馬克思在談到商品自由讓渡時提出:“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說每一方只有通過雙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為,才能讓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別人的商品。”這啟示我們,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時應( )
①遵循誠信原則,善意信守承諾,不違背公共秩序和善良習俗
②遵循平等原則,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和平等地承擔民事義務
③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促進公平正義
④遵循自愿原則,按自己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我國民法典第一條明確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立法的目的之一。無論是法律原則,還是具體條文,民法典都浸潤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例如,民法典第184條規(guī)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之所以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是因為( )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
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評判社會是非曲直的法律標準
③民法典是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和共同的道德基礎
④民法典能夠將民族內在的共同價值上升為制度,轉化為規(guī)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關于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
②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同時發(fā)生,同時消亡
③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因人的年齡、智力狀態(tài)而有所不同
④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是不一致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民法典在開篇就規(guī)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綠色原則”。民法典確立綠色原則,意味著( )
①為民事主體的各種民事活動設立了普遍性的限制
②民事主體應履行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義務
③民事主體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④一定可以彌合社會成員之間可能形成的各種利益沖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下列社會關系中,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是( )
A.某集團總公司領導到下屬分公司指導工作
B.張同學與李同學約定假期一起去歡樂谷游玩
C.甲中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座椅的采購合同
D.工商部門對A超市的違規(guī)經營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
考點二 積極維護人身權利
1.人身權的重要性和類別
重要性 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為獨立的民事主體的前提,人格尊嚴是人之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類別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以及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身份權,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2.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
重要性 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體是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發(fā)展。民法典把這三項權利置于人格權編的前列
侵權責任 犯他人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3.姓名肖像受保護
(1)姓名權
依據 姓名是我們用來表現(xiàn)自我、區(qū)別于他人的符號,因此,姓名總是與特定個人相聯(lián)系,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個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
內容 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表現(xiàn) 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由父母決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權自己決定繼續(xù)使用或者改變姓名,但是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姓名的簡稱等,參照姓名權加以保護
(2)肖像權
含義 是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
內容 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要求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4.名譽隱私不可侵
(1)名譽權
名譽的含義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要求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
(2)隱私權
隱私的含義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要求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方式處理他人個人信息。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
原因 民法保護隱私權,是對憲法規(guī)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權利的落實。尊重他人隱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 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法律明確保護個人信息,對于保護自然人的人身與財產權利、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
1.人身權
(1)法律要求尊重每個人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民法典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2)人身權可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兩大類。
(3)地位: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進步和發(fā)展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重視民事主體的人身權才能激起社會尊重人格尊嚴和珍視人的價值的意識,才能喚起主體改造世界、創(chuàng)造世界的積極性。
2.區(qū)分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
名稱 權利內涵 法律規(guī)定
生命權、身 體權和健 康權 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民法典將其置于人格權編的前列。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體是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身心健康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發(fā)展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yǎng)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姓名權 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
肖像權 人們對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權利 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名譽權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依法對其名譽享有的人身權利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的名譽
隱私權 自然人對于私生活中不愿意讓人知道的信息,以及為了保障私生活的安寧和不受干擾而依法享有的權利 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方法技巧 圖示人身權的判斷方法
3.隱私權與個人信息權
二者關聯(lián)相當密切,但在性質、客體等方面存在明確的區(qū)別。
隱私權 個人信息權
權利屬性 是一種精神性的人格權 在性質上屬于一種兼具人格利益和精神利益的綜合性權利,既包括精神價值,也包括財產價值
權利客體 主要是私密性的信息或私人活動 注重的是身份識別性
權利內容 主要是維護個人生活安寧、個人私密不被公開、個人私生活不被打擾等 主要是對個人信息的支配和自主決定
保護方式 側重于事后救濟;主要采用精神損害賠償的方式;主要采用法律保護的方式 應當側重于預防;除了精神損害賠償外,還可以采用財產補救的方法;保護方式呈現(xiàn)多樣性和綜合性
【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
1.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 ( )
2.自然人有權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 )
【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
6.一年級學生小菲常年遭受繼母韋某虐待,父親卻不愿追究繼母刑事責任。檢察院認為,小菲因年幼無法行使告訴權利,亦無近親屬代為告訴,屬于“被害人不能告訴”的情形,符合自訴轉公訴的條件,于是建議公安機關以韋某涉嫌虐待罪立案。最終法院認定被告人韋某犯虐待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對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民法優(yōu)先保護民事主體的名譽權和人格尊嚴
②被告人韋某有罪的舉證責任應由人民檢察院承擔
③韋某侵犯了小菲的生命健康權,小菲有能力提出損害賠償
④小菲的父親應該履行保護小菲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義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針對互聯(lián)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發(fā)展帶來的侵害個人信息現(xiàn)象,民法典規(guī)定了個人信息的保護規(guī)則,還首次將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納入保護范圍。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
①表明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獲取他人個人信息
②意味著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使用、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③能夠維護自然人的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
④有利于維護個人的人格利益和正常的社會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屬于侵犯自然人肖像權的是( )
A.經本人同意將其肖像用作某刊物封面
B.照相館為王某拍照
C.張某未經李某同意將其照片印在本廠的宣傳材料上
D.宋某為王某作畫一張
9.魯迅本名周樹人,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在發(fā)表文章時只能不斷變換使用筆名。據考證,魯迅使用過的筆名有一百多個。從法律角度看,這體現(xiàn)了( )
A.公民可以任意變換姓名
B.公民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改變自己的姓名
C.公民有權使用筆名或者其他別名
D.筆名體現(xiàn)了個人的人格特征
10.疫情發(fā)生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這是因為( )
①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身權利
②生命健康權是享受其他權利的基本保障
③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財富
④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女士與T房地產公司簽訂房屋購買合同,房屋交付后王女士經常接到裝修公司和房產中介公司的電話,煩惱不已。原來是該房地產公司將其電話、購房信息有償透露了其他公司。王女士得知后十分惱怒,在網上詆毀T房地產公司經營中存在大量欺詐行為,并大肆傳播。
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中的相關知識,指出材料中的侵權行為,并說明理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川市| 清水县| 龙陵县| 阿克| 怀柔区| 云浮市| 灵宝市| 措美县| 岳普湖县| 香港| 开封市| 大方县| 厦门市| 博兴县| 高雄县| 正阳县| 房产| 凤城市| 崇阳县| 南投县| 正镶白旗| 茂名市| 清水县| 那曲县| 谢通门县| 曲沃县| 泾阳县| 成都市| 巴东县| 南平市| 昌图县| 门头沟区| 武定县| 古蔺县| 兴城市| 揭东县| 西乌| 滦平县| 永定县| 法库县| 清水河县|